一种双CPU主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06275阅读:773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CPU主板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CPU主板。



背景技术:

双路CPU主板主要是为了满足服务器、图形工作站等专业应用需要而诞生的,所以工作站主板相对比普通主板是有很大区别的,系统兼容性、BIOS功能扩展等都是面向于服务器、图形工作站等领域而设计的。传统的双CPU主板通常使用支持双路CPU的服务器处理器,比如英特尔的至强双路E5处理器。这种主板在逻辑上是单台计算机,操作系统能直接调用两个CPU的资源。但是有以下三个缺陷。第一,支持双路主板的服务器级别CPU价格昂贵,单位性能的成本是普通CPU的5倍以上。第二,支持双路主板的服务器级别CPU的最高主频有限,低于普通单路台式机CPU。第三,双路CPU的内存和PCIE设备管理复杂,如果配置不当,造成交叉访问,会大幅度的降低性能。

若使用两块普通电脑的单路CPU主板,又会面临更多的问题。如:没有空间安装更多的显卡、两个普通ATX主板连接走线复杂并且有大量重复硬件,同时需要两个电源来供电、空间紧湊长时间运行影响稳定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设计合理,结构简单,结构紧凑,散热好,性能佳的双CPU主板,在一个双CPU主板上实现了以前两块主板的全部功能。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CPU主板,主板由两个ATX主板集成到一个PCB板而成,两个ATX主板分别为主板A和主板B,主板中段三个竖式显卡辅助散热器接口,用于安装竖式风扇辅助显卡散热;主板左部包括网卡接口、PCI-E X1接口、COM外置接口、M.2 SSD接口、USB控制器、主板芯片组、USB外置接口、顺序排列的12路PCI Express X8 接口及共用CMOS电池;主板右部包括USB外置接口,主板A的双通道内存插糟、主板A 处理器接口、主板A 8PIN 供电,主板B的双通道内存插糟、主板B处理器接口、SATA3硬盘接口、电源ATXPWR供电、共用电源和复位、SATA3接口及双路BIOS。主板由两个ATX主板集成到一个PCB板而成,与传统双路服务器主板不同,本实用新型主板逻辑上是两台计算机,两个CPU上分别运行各自独立的操作系统,大幅度减少占用主机空间及因两块主板而造成的大量重复硬件,解决两块主板占用空间大,插不下更多的独立显卡问题,本实用新型顺序排列的12路PCI Express X8 接口,最高可容纳12张显卡同时工作;主板中段三个竖式显卡辅助散热器接口,用于安装竖式风扇辅助显卡散热,解决两块普通主板因显卡过多而引起的散热等问题;主板A和主板B采用了支持普通单路CPU的芯片组,可直接使用酷睿6代i7 /i5 /i3处理器,降低成本的同时也不失性能。

作为优选,所述网卡接口、PCI-E X1接口、COM外置接口、USB控制器、USB外置接口位于主板左上部,并自左向右依次分布。

作为优选,所述12路PCI Express X8 接口自上而下依次分布,M.2 SSD接口、主板芯片组及共用CMOS电池分布在12路PCI Express X8 接口与三个竖式显卡辅助散热器接口之间。

作为优选,所述USB外置接口,主板A的双通道内存插糟、主板A 处理器接口、主板A 8PIN 供电位于主板右上部,并自右向左依次分布。

作为优选,所述主板B的双通道内存插糟、主板B处理器接口、SATA3硬盘接口位于主板右下部,并自左向右依次分布。

作为优选,所述电源ATXPWR供电为主板A和主板B共享的大功率电源供电。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1、主板由两个ATX主板集成到一个PCB板而成,与传统双路服务器主板不同,本实用新型主板逻辑上是两台计算机,两个CPU上分别运行各自独立的操作系统,大幅度减少占用主机空间及因两块主板而造成的大量重复硬件,解决两块主板占用空间大,插不下更多的独立显卡问题,本实用新型顺序排列的12路PCI Express X8 接口,最高可容纳12张显卡同时工作;2、主板中段三个竖式显卡辅助散热器接口,用于安装竖式风扇辅助显卡散热,解决两块普通主板因显卡过多而引起的散热等问题;3、主板A和主板B采用了支持普通单路CPU的芯片组,可直接使用酷睿6代i7 /i5 /i3处理器,降低成本的同时也不失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为12路显卡安装示意图。

图3为终端工作站背板示意图。

图中:1-主板A与主板B网卡接口;2- PCI-E X1接口;3-COM外置接口;4-M.2 SSD接口;5-USB控制器;6-主板芯片组;7-USB外置接口;8-显卡辅助散热器接口;9-主板A的双通道内存插糟;10-USB 3.0 外置接口;11-主板A与主板B的PCI Express X8 接口;12-主板A与主板B的SATA3硬盘接口;13-主板A与主板B的电源ATXPWR供电;14-主板A 8PIN 供电;15-主板A 处理器接口;16-主板A与主板B共用CMOS电池;17-主板B的双通道内存插糟;18-主板A与主板B共用电源和复位;19-主板B处理器接口;20-主板A与主板B的SATA3接口;21-主板A与主板B的双路BIOS。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而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参见图1-3,本实施例中的双CPU主板,主板由两个ATX主板集成到一个PCB板而成,两个ATX主板分别为主板A和主板B,主板中段三个竖式显卡辅助散热器接口8,用于安装竖式3个风扇辅助显卡散热;主板左部包括主板A与主板B网卡接口1、PCI-E X1接口2、COM外置接口3、M.2 SSD接口4、USB控制器5、主板芯片组6、USB外置接口7、顺序排列的主板A与主板B的12路PCI Express X8 接口11及共用CMOS电池16,PCI-E X1接口2实际为USB控制器与COM接口走线,只用于安装多路卡,M.2 SSD接口4的两路分别为主板A与主板B,主板A与主板B一共拥有12路USB控制器5,其中主板A与主板B网卡接口1、PCI-E X1接口2、COM外置接口3、USB控制器5、USB外置接口7位于主板左上部,并自左向右依次分布,12路PCI Express X8 接口11自上而下依次分布,M.2 SSD接口4、主板芯片组6及主板A与主板B共用CMOS电池16分布在12路PCI Express X8 接口11与三个竖式显卡辅助散热器接口8之间。

本实施例主板右部包括USB 3.0 外置接口10,主板A的双通道内存插糟9、主板A 处理器接口15、主板A 8PIN 供电14,主板B的双通道内存插糟17、主板B处理器接口19、主板A与主板B的SATA3硬盘接口12、主板A与主板B的电源ATXPWR供电13、主板A与主板B共用电源和复位18、主板A与主板B的SATA3接口20及主板A与主板B的双路BIOS21。其中所述USB 3.0 外置接口10,主板A的双通道内存插糟9、主板A 处理器接口15、主板A 8PIN 供电14位于主板右上部,并自右向左依次分布。

本实用新型主板由两个ATX主板集成到一个PCB板而成,在逻辑上是两台计算机,应用在终端工作站中,去除所有其他没用的接口,只留下前面板USB接口与网卡接口,更大幅度减少占用主机空间及因两块主板而造成的大量重复硬件,解决两块主板占用空间大,插不下更多的独立显卡问题,最高可容纳12张显卡同时工作,并可直接使用酷睿6代i7 /i5 /i3处理器,降低成本的同时也不失性能。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凡依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构思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者简单变化,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