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移动互联网产品防窜货管理终端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59450阅读:206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移动互联网产品防窜货管理终端设备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信息终端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移动互联网产品防窜货管理终端设备。



背景技术:

市场上的防伪产品从技术特征和功能进化角度划分,大致可以分为五代产品:第一代产品:以激光标签为代表的产品;第二代产品:查询式数码防伪标签;第三代产品:纹理防伪标签;第四代产品:安全线防伪纸技术及其应用产品,包括各类产品防伪说明书及合格证、防伪瓶贴、防伪标签等;第五代产品:无线防伪技术----手机互联网防伪技术,通过在产品、包装等附上手机自动标识的防伪标签,消费者即可以使用各种终端设备自动扫描进行真伪鉴别。现有技术通常采用二维码防伪标识或RFID技术实际防窜货,这两种技术的本质都是通过将产品信息赋予数字标识来进行的。但是,RFID系统成本高、并且无法解决在离开计算机的情况下进行信息采集;二维条码技术也无法脱离计算机进行信息采集。有鉴于此,人们改进开发了防窜货监控系统并将其安装在手持式的终端上,用户可通过自识别终端接收到的信息判断货品的真伪及是否窜货。然而现有技术的防窜货终端设备存在如下缺陷:安装防窜货所需的智能识别卡的时候需要使用PIN-PUSH(插针推动)结构的卡座,用户必须按压插针进行操作,这对用户来说操作比较麻烦,卡座内部的弹出机构较为复杂,在卡座中设置有难度,种种缺陷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要求,亟需得到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移动互联网产品防窜货管理终端设备,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缺憾。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基于移动互联网产品防窜货管理终端设备,包括一个壳体,所述壳体的一端设置有二维码扫描头、报警装置和显示屏,壳体的另一端为具有空腔的握持端,在空腔内设置有软垫,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显示屏的下方设置有智能卡插口,所述智能卡插口内具有一个置卡托位,所述置卡托位的上表面具有一个“n”字形的卡座,“n”字形的卡座的开口内设置有一个卡托,所述卡托与卡座相对设置,在卡托上安装有第一电磁铁和第二电磁铁,第一、二电磁铁之间的作用力方向与卡托进出卡座的方向相互对应。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为塑胶壳体或金属壳体。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是:可基于常规的移动互联网络,组网更便捷,通讯能力更强,应用范围更广,避免了wifi、蓝牙等近距离无线传输的使用限制。在终端设备中的电磁铁通入不同方向的电流后,则电磁铁能够与安装在卡托上的磁铁之间产生吸引以及排斥的磁力,则在吸引以及排斥的磁力的作用下,电磁铁能够将卡托连同其中的卡吸引进入卡座内,或者推出到卡座外,整个过程中不依赖弹出机构,也不需要人为施加作用力来控制卡座工作。

附图说明

图1是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置卡托座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通过下面对实施例的描述,将更加有助于公众理解本实用新型,但不能也不应当将申请人所给出的具体的实施例视为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限制,任何对部件或技术特征的定义进行改变和/或对整体结构作形式的而非实质的变换都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限定的保护范围。

如图1和图2所示的基于移动互联网产品防窜货管理终端设备,包括一个壳体1,壳体1的一端设置有二维码扫描头2、报警装置3和显示屏4,壳体1的另一端为具有空腔的握持端,在空腔内设置有软垫,作用是方便使用者握持,在显示屏的下方设置有智能卡插口10,智能卡插口10内具有一个置卡托位5,置卡托位5的上表面具有一个“n”字形的卡座6,“n”字形的卡座6的开口内设置有一个卡托7,卡托7与卡座6相对设置,在卡托上安装有第一电磁铁8和第二电磁铁9,第一、二磁铁之间的作用力方向与卡托7进出卡座6的方向相互对应。在终端设备中的第一、二电磁铁通入不同方向的电流后,则电磁铁能够与安装在卡托上的磁铁之间产生吸引以及排斥的磁力,则在吸引以及排斥的磁力的作用下,电磁铁能够将卡托连同其中的卡吸引进入卡座内,或者推出到卡座外,整个过程中不依赖弹出机构,也不需要人为施加作用力来控制卡座工作。第一、二电磁铁的通电方式以及卡托、卡座将智能卡片固定卡合的方式属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熟悉的现有技术,无需做出详尽的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完全有能力予以实现。

当然,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其他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