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发布批改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19790阅读:185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作业发布与批改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作业发布批改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存在较多的是一种基于传统PC端的作业和作批改系统,主要是利用html、css以及javascrit的web技术实现;还存在基于移动端的作业系统。基于PC端的作业系统相对于基于移动端的作业系统的缺点是PC不利于携带,不方便随时发布和查看作业情况分析。但是,目前的基于移动端的作业系统,主要的作业处理流程是教师发布作业--学生完成作业的接收、答题以及提交--教师查收学生的作业答题、完成批改以及将作业批改反馈给学生--学生查看教师的作业批改和批注。上述整个作业处理流程没有涉及二次批改的功能,即学生不可以对教师的作业批改进行订正、教师也不可以对学生订正后的作业再一次进行批注及批改学生不能订正;另外,对于作业中的主观题的批改,教师只是单一打分,不能实现作业答题图片的批注。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作业发布批改系统,学生可以对教师批改的作业进行补正,教师对学生补正后的作业进行批注的二次批改。

为了实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作业发布批改系统,其包括:移动操作端,其包括教师移动操作端和学生移动操作端;基站服务器,其分别与所述教师移动操作端以及所述学生移动操作端通信连接;所述基站服务器包括数据库;所述数据库包括是否订正的字段;其中,所述教师移动操作端包括用于发布作业、客观题自动批改、主观题配合教师进行批注式批改的教师移动端本体、设于所述教师移动端本体上的第一显示屏以及配合教师对主观题的讲评录制的电容笔;所述学生移动操作端包括用于作业接收、做答、提交以及订正的学生移动端本体和设于所述学生移动端本体上的第二显示屏;所述电容笔与所述教师移动端本体通信连接;所述电容笔录制的所述主观题讲评,依次经所述教师移动操作端、所述基站服务器存储后,发送至所述第二显示屏显示。优选的是,还包括通信连接到所述基站服务器的PC端;所述PC端包括用于发布作业和客观题自动批改的教师PC端以及用于作业接收、做答、提交以及订正的学生PC端。

优选的是,还包括位于所述教师移动端本体的视频录入装置以及位于所述学生移动端本体的语音播报装置;所述视频录入装置和所述语音播报装置分别与所述基站服务器通信连接。

优选的是,所述移动操作端是手机、平板电脑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的是,所述基站服务器与所述PC端的通信方式包括有线、WLAN、蓝牙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的是,所述基站服务器与所述移动操作端的通信方式包括WLAN、移动数据以及蓝牙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教师移动端本体与所述电容笔的通信方式包括WLAN和/或蓝牙。

本实用新型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作业发布批改系统,教师通过教师移动操作端发布作业、客观题自动批改以及主观题批注式的一次批改,并选择是否允许学生订正;学生通过学生移动操作端完成作业接收、答题、提交、访问基站服务器数据库的是否订正字段,选择是否对教师批改的作业进行补正;教师可以继续通过教师移动操作端对学生订正的主观题进行批注式的二次批改;电容笔配合录制教师对主观题的多次批注式批改的讲评,促进学生的进一步理解。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作业发布批改系统的通信示意图;

图中:10-移动操作端;11-教师移动操作端;111-教师移动端本体;111A-视频录入装置;112-第一显示屏;121A-语音播报装置;113-电容笔;12-学生移动操作端;121-学生移动端本体;122-第二显示屏;20-基站服务器;21-数据库;30-PC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应当理解,本文所使用的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术语并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它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作业发布批改系统,其包括移动操作端10和基站服务器20。移动操作端10包括教师移动操作端11和学生移动操作端12。基站服务器20分别与教师移动操作端11以及学生移动操作端12通信连接;基站服务器20包括具有是否订正的字段数据库21。教师移动操作端11包括用于发布作业、客观题自动批改、主观题配合教师进行批注式批改的教师移动端本体111、设于教师移动端本体111上的第一显示屏112以及配合教师对主观题的讲评录制的电容笔113。学生移动操作端12包括用于作业接收、做答、提交以及订正的学生移动端本体121和设于学生移动端本体121上的第二显示屏122。电容笔113与教师移动端本体111通信连接;电容笔113录制的主观题讲评,依次经教师移动操作端11、基站服务器20存储后,发送至第二显示屏122显示。

上述实施方式中,移动操作端10为教师或学生的作业处理提供携带便捷。教师可以通过教师移动端本体111上安装的WEB操作端或者教师操作APP来发布作业、客观题的自动批改以及对主观题的批注式批改。发布作业包括设置作业题目结构、对客观题设置正确答案、是否可以订正、截止日期等,教师移动端本体111将预设置的作业题目结构以及客观题设置的正确答案发送给基站服务器20存储至数据库21中;预设置的作业题目结构可也是多种结构形式,本实用新型优选为JSON格式。学生可以通过学生移动端本体121上安装的WEB操作端或者学生操作APP来调用基站服务器20返回的JSON格式的作业题目结构形成作业答卷,以完成作业的接收;学生在学生移动端本体121上对生成的作业答卷依次进行做答和提交;作业做答提交后,教师通过教师移动端本体111进行作业批改:客观题有正确答案,作业发布批改系统直接根据预存在数据库21中的答案和学生提交的答案进行自动比对,直接批改;主观题部分,教师操作APP和学生操作APP均是基于Android系统或iOS系统;并且,Android系统的教师操作APP通过Canvas类、iOS系统的教师操作APP通过CGContext分别来实现教师移动操作端11对主观题的批注式批改。主观题的批注式批改包括在主观题的答卷截图上进行每道题目的批注(可实现截图的放大、缩小、画圈、翻转、打字等功能),批注的内容包括答题重点、答题思路、答题提示等等。为了进一步促进学生对主观题的理解,电容笔113配合录制教师对主观题的多次批注式批改的讲评,电容笔113录制的主观题讲评依次经教师移动操作端11、基站服务器20存储后,发送至第二显示屏122显示,供学生查看。教师通过教师移动操作端11完成作业批改后,基站服务器20根据存储的作业的答题情况和批改情况,自动生成一份答题分析报告,比如每道题的正确率和相关的错误学生的名单,为教师的教学分析做辅助参考。

通过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作业发布批改系统,教师在教师移动操作端11上发布作业、客观题自动批改以及主观题批注式的一次批改,并选择是否允许学生订正;学生通过学生移动操作端12完成作业接收、答题、提交,并通过访问基站服务器20数据库21的是否订正字段,选择是否对教师批改的作业进行补正;教师可以继续通过教师移动操作端11对学生订正的主观题进行批注式的二次批改;电容笔113配合录制教师对主观题的多次批注式批改的讲评,供学生查看与理解。

作为进一步优选,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作业发布批改系统还包括通信连接到基站服务器20的PC端30;PC端30包括用于发布作业和客观题自动批改的教师PC端31以及用于作业接收、做答、提交以及订正的学生PC端32,教师PC端31和学生PC端32分别与基站服务器20通信连接。在移动操作端11的基础上,教师PC端31和学生PC端32分别为教师和学生对作业处理提供在PC端操作的实施方式,供教师和学生便利选择,例如,教师待发布的作业全部是客观题时,教师移动操作端11和教师PC端31均可以用于作业的发布和客观题的自动批改,此时,教师既可以选择教师移动操作端11,也可以通过教师PC端31来实施作业处理的操作;而学生可以便利、任意选择通过学生移动操作端12或学生PC端32来完成作业处理。

作为进一步优选,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作业发布批改系统还包括位于教师移动端本体111的视频录入装置111A以及位于学生移动端本体121的语音播报装置121A;视频录入装置111A以及语音播报装置121A分别与基站服务器20通信连接。教师通过教师移动端本体111对主观题进行批注形式的批改过程中,电容笔113配合录制教师对该主观题的答题思路、答题重点以及学生的答题结果等进行讲评的录制,配合视频录入装置111A将教师讲评的声音和对应的主观题答卷截图上的批注等以视频形式录下来并存储至基站服务器20的数据库21中,学生可以通过学生移动端本体121上的语音播报装置121A访问基站服务器20的数据库21并配合第二显示屏122来查看对应主观题的教师讲评的视屏。视频录入装置111A、语音播报装置121A以及电容笔113的配合,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作业答题情况进行批注式的视频讲解,尤其是对学生的错题和补正进行批注式的视屏讲评,促进学生理解。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移动操作端11是手机、平板电脑中的至少一种,不需要专门的移动操作端,节省资源,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便利。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基站服务器20与PC端30的通信方式包括有线、WLAN、蓝牙中的至少一种。基站服务器20与移动操作端10的通信方式包括WLAN、移动数据以及蓝牙中的至少一种;教师移动端本体111与电容笔113的通信方式包括WLAN和/或蓝牙。

尽管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