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对信息识别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247132阅读:293来源:国知局
轮对信息识别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RFID识别技术,具体地涉及一种轮对信息识别设备。



背景技术:

轮对的全生命周期管理需要记录每组轮对从出厂开始的每一次检修数据,并且需要将检修数据随同轮对一同保存;传统的就休数据的存储方式大多为通过挑衅吗或二维码结合网络后台数据库的形式进行存储,后期通过扫码链接后台数据库的方式进行数据获取,然而二维码或条形码的标签需要贴附在物品的表面上,由于该二维码或条形码受到剐蹭是容易损伤,可能造成不能读取数据的问题;并且条形码和二维码的标签只能读取信息不能进行再次写入,若采取后台数据管理的方式解决必须借助网络;以及条形码和二维码在扫码时必须紧靠近标签才能识别到。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传统形式的二维码或条形码标签易受到剐蹭而损伤导致无法读取相应轮对生命周期问题,提供一种轮对信息识别设备,该设备通过将轮对的生命周期信息存储在射频标签内,再将该射频标签设置在壳体内,以保护该射频标签不受外部损害,将设置有射频标签的壳体镶嵌在轮对内,进一步对该射频标签进行保护;该设备还包括手持机,用于读取该射频标签内的轮对生命周期信息,可以实现长时间存储且不会造成损坏,保证了轮对生命周期信息的完整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一方面提供一种轮对信息识别设备,包括:壳体,镶嵌在轮对内部;射频标签,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用于存储相应轮对的生命周期信息。

优选地,所述射频标签包括64K存储量的芯片。

优选地,该设备还包括手持机,用于读取所述射频标签中存储的相应轮对的生命周期信息。

优选地,所述射频标签的芯片为可擦除读写芯片。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该设备通过将轮对的生命周期信息存储在射频标签内,再将该射频标签设置在壳体内,以保护该射频标签不受外部损害,将设置有射频标签的壳体镶嵌在轮对内,进一步对该射频标签进行保护;可以实现长时间存储且不会造成损坏,保证了轮对生命周期信息的完整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轮对信息识别设备的壳体与射频标签的关系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轮对信息识别设备的壳体与轮对的关系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轮对信息识别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射频标签 100壳体

200轮对 300手持机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在本实用新型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左、右”、“内、外”、“远、近”是指参考附图的方向,因此,使用方向用语是用来说明并非来限制本实用新型。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轮对信息识别设备的壳体与射频标签的关系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设备可以包括射频标签10和壳体100,该射频标签10用于存储机车轮对的生命周期信息,并将该射频标签10设置在壳体100,例如,该壳体100可以为螺栓,将存储有轮对生命周期信息的射频标签镶嵌在螺栓内,该螺栓可以实现避免射频标签受外界影响而损坏的问题,保证了该射频标签内轮对生命周期信息的完整性。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轮对信息识别设备的壳体与轮对的关系示意图,如图2所示,壳体100壳体设置在轮对200内,以使进一步地保证射频标签的安全性与完整性;例如壳体100为螺栓的情况下,将镶嵌有射频标签10的螺栓拧入轮对200或车轮中,通过轮对200或车轮以及螺栓的双重保护,增强射频标签10的安全性与抗损毁能力。

在实施例中,该射频标签10可以为64K的可擦除读写芯片,可以进行反复的擦写,克服了条形码或二维码只能读取不能修改的缺陷,增加了轮对生命周期信息存储的灵活性与容错性。

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轮对信息识别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该设备还可以包括手持机300,操作人员通过该手持机300读取射频芯片10内存储的相应轮对200的生命周期信息。

在实施例中,该手持机300还可以在无网络的情况下读取每组轮对200中射频芯片10存储的相应轮对200的生命周期信息,为野外巡检或临时巡检提供了可行性。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此。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包括各个具体技术特征以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实用新型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但这些简单变型和组合同样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内容,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