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脑用电源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13527阅读:153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脑用电源箱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源模块盛放装置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脑用电源箱。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电脑电源箱是一种通过对电脑的电源模块进行盛放、固定、散热等来提高电脑工作效率的辅助装置,其在办公、教学、娱乐等领域中均得到了广泛的使用;现有的电脑用电源箱包括箱体和风扇,箱体顶壁为镂空结构,箱体内部设置有工作腔,工作腔内安装有电源模块,风扇安装在工作腔内顶壁上,并且风扇与电源模块线性连接;现有的电脑用电源箱使用时,将其固定在电脑主机内,将电源模块与主机内的设备线性连接即可,风扇对电源模块进行散热处理;现有的电脑用电源箱使用中发现,电脑主机内空间狭小,对电源箱进行换装十分不方便,导致使用可靠性较低;并且电源模块只要一通电,风扇就开始工作,造成电力能源的浪费且散热效果不理想;同时无法进行防尘处理,电源模块上的灰尘会影响电源模块的工作效率并缩短电源模块的使用寿命,实用性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对电源箱换装方便,提高其使用可靠性;并且风扇可自主调节工作状态,节约电力能源且散热效果较好;同时可进行防尘处理,提高电源模块的工作效率并延长电源模块使用寿命的电脑用电源箱。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脑用电源箱,包括箱体和风扇,箱体顶壁为镂空结构,箱体内部设置有工作腔,工作腔内安装有电源模块,风扇安装在工作腔内顶壁上,并且风扇与电源模块线性连接;所述箱体的底端设置有左滑杆和右滑杆,所述左滑杆的左侧壁中部和右滑杆的右侧壁中部分别设置有左放置槽和右放置槽,还包括底座、左挡杆、左挡板、左弹簧、左限位板、左支板、左拉手、右挡杆、右挡板、右弹簧、右限位板、右支板和右拉手,所述底座内部为空心结构,底座内部设置有放置腔,底座的顶端设置有左滑道和右滑道,左滑道左侧壁中部和右滑道右侧壁中部分别设置有左通孔和右通孔,左滑杆和右滑杆可分别在左滑道和右滑道内进行滑动,所述左挡板和左拉手均位于底座左侧,所述右挡板和右拉手均位于底座右侧,所述左弹簧、左限位板、左支板、右弹簧、右限位板和右支板均位于放置腔内,左挡杆的右端自底座左侧依次穿过左挡板、底座左侧壁、左弹簧、左限位板、左支板和左通孔至左滑道内,左挡板和左限位板均与左挡杆固定连接,左拉手安装在左挡杆的左端,左弹簧的左端和右端分别与放置腔左侧壁和左限位板的左侧壁连接,右挡杆的左端自底座右侧依次穿过右挡板、底座右侧壁、右弹簧、右限位板、右支板和右通孔至右滑道内,右挡板和右限位板均与右挡杆固定连接,右拉手安装在右挡杆的右端,右弹簧的左端和右端分别与右限位板右侧壁和放置腔右侧壁连接;还包括控制器和温度传感器,所述控制器和温度传感器均安装在工作腔右侧壁上,控制器与风扇线性连接,温度传感器和电源模块均与控制器线性连接;还包括防尘过滤网,所述防尘过滤网安装在箱体左端。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脑用电源箱,还包括防雷器,所述防雷器安装在工作腔内底壁上,并且防雷器与电源模块线性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脑用电源箱,所述箱体前侧壁上设置有取放口,并在取放口处设置有上挡板,所述上挡板的顶端与箱体顶端通过铰链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脑用电源箱,所述箱体顶壁为塑料材质。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脑用电源箱,还包括左支柱、右支柱和支撑板,所述左支柱和右支柱的底端均与工作腔内底壁连接,所述支撑板底端的左侧和右侧分别与左支柱和右支柱的顶端连接,支撑板为镂空结构,电源模块安装在支撑板顶端。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脑用电源箱,所述箱体的左侧壁和右侧壁上均设置有多组上通孔。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脑用电源箱,所述防尘过滤网通过固定螺丝安装在箱体的左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上述设置,通过将左拉手往左拉动,将左挡杆的右端拉出左滑道,同时将右拉手往右拉动,将右挡杆的左端拉出右滑道,此时,左滑杆和右滑杆可分别在左滑道和右滑道内滑动,对电源箱进行换装,操作方便,提高其使用可靠性;温度传感器感知工作腔内的温度,再将温度的信息传递给控制器,控制器根据温度传感器传来的信息,来控制风扇的工作状态,风扇的工作状态包括停止、慢速转动和快速转动,如此既节约了电力能源又提高了散热的效果;通过防尘过滤网可有效防止灰尘进入工作腔内,提高电源模块的工作效率并延长电源模块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箱体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箱体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箱体左侧壁或右侧壁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底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1、箱体;2、风扇;3、电源模块;4、左滑杆;5、右滑杆;6、左放置槽;7、底座;8、左挡杆;9、左挡板;10、左弹簧;11、左限位板;12、左支板;13、左拉手;14、右挡杆;15、右挡板;16、右弹簧;17、右限位板;18、右支板;19、右拉手;20、放置腔;21、左滑道;22、右滑道;23、左通孔;24、控制器;25、温度传感器;26、防尘过滤网;27、防雷器;28、上挡板;29、铰链;30、左支柱;31、右支柱;32、支撑板;33、上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脑用电源箱,包括箱体1和风扇2,箱体顶壁为镂空结构,箱体内部设置有工作腔,工作腔内安装有电源模块3,风扇安装在工作腔内顶壁上,并且风扇与电源模块线性连接;所述箱体的底端设置有左滑杆4和右滑杆5,所述左滑杆的左侧壁中部和右滑杆的右侧壁中部分别设置有左放置槽6和右放置槽,还包括底座7、左挡杆8、左挡板9、左弹簧10、左限位板11、左支板12、左拉手13、右挡杆14、右挡板15、右弹簧16、右限位板17、右支板18和右拉手19,所述底座内部为空心结构,底座内部设置有放置腔20,底座的顶端设置有左滑道21和右滑道22,左滑道左侧壁中部和右滑道右侧壁中部分别设置有左通孔23和右通孔,左滑杆和右滑杆可分别在左滑道和右滑道内进行滑动,所述左挡板和左拉手均位于底座左侧,所述右挡板和右拉手均位于底座右侧,所述左弹簧、左限位板、左支板、右弹簧、右限位板和右支板均位于放置腔内,左挡杆的右端自底座左侧依次穿过左挡板、底座左侧壁、左弹簧、左限位板、左支板和左通孔至左滑道内,左挡板和左限位板均与左挡杆固定连接,左拉手安装在左挡杆的左端,左弹簧的左端和右端分别与放置腔左侧壁和左限位板的左侧壁连接,右挡杆的左端自底座右侧依次穿过右挡板、底座右侧壁、右弹簧、右限位板、右支板和右通孔至右滑道内,右挡板和右限位板均与右挡杆固定连接,右拉手安装在右挡杆的右端,右弹簧的左端和右端分别与右限位板右侧壁和放置腔右侧壁连接;还包括控制器24和温度传感器25,所述控制器和温度传感器均安装在工作腔右侧壁上,控制器与风扇线性连接,温度传感器和电源模块均与控制器线性连接;还包括防尘过滤网26,所述防尘过滤网安装在箱体左端;通过上述设置,通过将左拉手往左拉动,将左挡杆的右端拉出左滑道,同时将右拉手往右拉动,将右挡杆的左端拉出右滑道,此时,左滑杆和右滑杆可分别在左滑道和右滑道内滑动,对电源箱进行换装,操作方便,提高其使用可靠性;温度传感器感应工作腔内的温度,再将温度的信息传递给控制器,控制器根据温度传感器传来的信息,来控制风扇的工作状态,风扇的工作状态包括停止、慢速转动和快速转动,如此既节约了电力能源又提高了散热的效果;通过防尘过滤网可有效防止灰尘进入工作腔内,提高电源模块的工作效率并延长电源模块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脑用电源箱,还包括防雷器27,所述防雷器安装在工作腔内底壁上,并且防雷器与电源模块线性连接;通过上述设置,可有效避免因外界的干扰突然产生尖峰电流或者电压时,浪涌对电源模块的损害。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脑用电源箱,所述箱体前侧壁上设置有取放口,并在取放口处设置有上挡板28,所述上挡板的顶端与箱体顶端通过铰链29连接;通过上述设置,方便对工作腔内部进行维修和清理。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脑用电源箱,所述箱体顶壁为塑料材质;通过上述设置,可有效减少风扇转动时产生的共振噪音。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脑用电源箱,还包括左支柱30、右支柱31和支撑板32,所述左支柱和右支柱的底端均与工作腔内底壁连接,所述支撑板底端的左侧和右侧分别与左支柱和右支柱的顶端连接,支撑板为镂空结构,电源模块安装在支撑板顶端;通过上述设置,可使气流自电源模块底部流通,提高散热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脑用电源箱,所述箱体的左侧壁和右侧壁上均设置有多组上通孔33;通过上述设置,风扇工作时,气流自箱体左侧壁和右侧壁的上通孔中进入工作腔内,提高散热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脑用电源箱,所述防尘过滤网通过固定螺丝安装在箱体的左端;通过上述设置,方便了防尘过滤网的清洗。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脑用电源箱,其在工作时,在完成上述动作之前,首先将其移动到用户需要的位置,将底座安装在电脑主机内部,通过将左拉手往左拉动,将左挡杆拉出左滑道,同时将右拉手往右拉动,将右挡杆拉出右滑道,然后通过左滑杆和右滑杆分别在左滑道和右滑道内滑动,将箱体推送至电脑主机内,松开左拉手和右拉手,使左挡杆的右端进入左放置槽,右挡杆的左端进入右放置槽,对箱体进行固定,温度传感器感应工作腔内的温度,再将温度的信息传递给控制器,控制器根据温度传感器传来的信息,来控制风扇的工作状态,风扇的工作状态包括停止、慢速转动和快速转动,防尘过滤网可有效防止灰尘进入工作腔内,在防尘过滤网上的灰尘较多的时候,可将防尘过滤网拆卸下来进行清洗,防雷器可有效避免因外界的干扰突然产生尖峰的电流或者电压时,浪涌对电源模块的损害。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