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TYPE‑C接口电源与USB2.0接口电源的转换电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40424阅读:2329来源:国知局
一种TYPE‑C接口电源与USB2.0接口电源的转换电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源电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TYPE-C接口电源与USB2.0 接口电源的转换电路。



背景技术:

互联网,计算机以及云端计算技术带领人类进入了信息时代,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人们以网络为媒体,对信息的需求也在不断的增加,手机己经成为人体器官的一部分了,随之对手机充电电源及周边配件的需求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快速的大电流及高电压充电方方式及USB、Type-C接口充电器逐渐渗透成为主流。每个家庭都有N个闲置的USB、Type-C手机充电器,制造了大量的电子垃圾,而造成资源浪费及环境污染。

有鉴于此,本发明人专门设计了一种TYPE-C接口电源与USB2.0接口电源的转换电路,本案由此产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TYPE-C接口电源与USB2.0接口电源的转换电路,通过转换充电端口,解决了现有充电器单一性、不能转换多元化使用,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TYPE-C接口电源与USB2.0接口电源的转换电路,包括USB2.0接口、滤波电路、第一转换开关、TYPE-C接口、TYPE-C检测识别电路、CPU控制电路、第二转换开关、手机识别电路;

所述USB2.0接口电源的输入端与USB2.0接口的供电电源或USB2.0接口的电子产品相连,所述USB2.0接口电源的输出端与所述滤波电路的输入端相连,所述滤波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转换开关的输入端相连,所述第一转换开关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TYPE-C接口、手机识别电路的输入端相连,所述手机识别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USB2.0接口电源相连,所述TYPE-C接口的输入端与TYPE-C接口的供电电源或TYPE-C接口的电子产品相连,所述TYPE-C 接口的输出端与所述TYPE-C检测识别电路的输入端相连,所述TYPE-C检测识别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CPU控制电路的输入端相连,所述CPU控制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转换开关的输入端相连,所述第二转换开关的输出端与所述滤波电路相连。

优选地,在所述手机识别电路的输出端设有第一过压保护电路,第一过压保护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手机识别电路的输出端相连,第一过压保护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USB2.0接口电源相连。

优选地,在所述第一转换开关的输出端设有第二过压保护电路,第二过压保护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一转换开关的输出端相连,第二过压保护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TYPE-C接口相连。

优选地,所述第一转换开关包括第一场效应管、第一电阻、第三电阻、第三场效应管、第五场效应管、第六电阻、第七电阻、第一电容、第二电阻、第四场效应管、第八电阻、第九电容;

第三场效应管的漏极与所述滤波电路的输出端相连,第三场效应管的源极分别与第一场效应管的源极、第一电阻的一端相连,第一电阻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一场效应管的栅极、第三场效应管的栅极相连,第三电阻的一端与第三场效应管的栅极相连,第三电阻的另一端与第五场效应管的漏极相连,第五场效应管的源极与接地信号相连,第五场效应管的的栅极与第六电阻的一端相连,第六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CPU控制电路相连,第七电阻的一端与所述CPU控制电路相连,第七电阻的另一端与接地信号相连,第一场效应管的漏极与第一电容的一端相连,第一电容的另一端与接地信号相连,第二电阻的一端与第一场效应管的漏极相连,第二电阻的另一端与第四场效应管的漏极相连,第四场效应管的源极与接地信号相连,第四场效应管的栅极与所述 CPU控制电路相连,第八电阻的一端与所述CPU控制电路相连,第八电阻的另一端与接地信号相连,第九电容的一端与所述滤波电路的输出端相连,第九电容的另一端与接地信号相连。

优选地,在所述USB2.0接口与滤波电路的连接处设有保险丝,保险丝的第一端口,与所述USB2.0接口相连;所述保险丝的第二端口,与所述滤波电路的输入端相连。

优选地,所述第二转换开关包括第七场效应管、第十电阻、第十二电阻、第八场效应管、第十一电阻、第十三电阻;

第七场效应管的漏极与所述保险丝的第二端口相连,第七场效应管的源极与所述CPU控制电路相连,第七场效应管的栅极与第十电阻的一端相连,第十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CPU控制电路相连,第十二电阻的一端与所述CPU 控制电路相连,第十二电阻的另一端与接地信号相连,第八场效应管的漏极与所述第一场效应管的漏极相连,第八场效应管的的源极与所述CPU控制电路相连,第八场效应管的栅极与第十一电阻的一端相连,第十一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CPU控制电路相连,第十三电阻的一端与所述CPU控制电路相连,第十三电阻的另一端与接地信号相连。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TYPE-C接口电源与USB2.0接口电源的转换电路,采用包括USB2.0接口、滤波电路、第一转换开关、TYPE-C接口、TYPE-C检测识别电路、CPU控制电路、第二转换开关、手机识别电路,将带USB2.0 接口的手机平板等充电器,通过该转换设备,给带PD协仪TYPE-C接口的手机平板等充电;另外,TYPE-C接口的供电电源,也可通过该转换设备,给普通带USB接口的手机平板等充电。解决了现有充电器单一性、不能转换多元化使用,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的问题。同时,通过过压保护电路,实现充电器的过压保护功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系统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带过压保护电路的系统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转换开关和第二转换开关的电路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系统实施方式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TYPE-C接口电源与USB2.0接口电源的转换电路,包括USB2.0接口、滤波电路、第一转换开关、TYPE-C接口、TYPE-C检测识别电路、CPU控制电路、第二转换开关、手机识别电路;

USB2.0接口电源的输入端与USB2.0接口的供电电源或USB2.0接口的电子产品相连,USB2.0接口电源的输出端与滤波电路的输入端相连,滤波电路的输出端与第一转换开关的输入端相连,第一转换开关的输出端分别与 TYPE-C接口、手机识别电路的输入端相连,手机识别电路的输出端与USB2.0 接口电源相连,TYPE-C接口的输入端与TYPE-C接口的供电电源或TYPE-C接口的电子产品相连,TYPE-C接口的输出端与TYPE-C检测识别电路的输入端相连,TYPE-C检测识别电路的输出端与CPU控制电路的输入端相连,CPU控制电路的输出端与第二转换开关的输入端相连,第二转换开关的输出端与滤波电路相连。

如图2所示,在手机识别电路的输出端设有第一过压保护电路,第一过压保护电路的输入端与手机识别电路的输出端相连,第一过压保护电路的输出端与USB2.0接口电源相连。

在第一转换开关的输出端设有第二过压保护电路,第二过压保护电路的输入端与第一转换开关的输出端相连,第二过压保护电路的输出端与TYPE-C 接口相连。

如图3至图4所示,第一转换开关包括第一场效应管Q1、第一电阻R1、第三电阻R3、第三场效应管Q3、第五场效应管Q5、第六电阻R6、第七电阻 R7、第一电容C1、第二电阻R2、第四场效应管Q4、第八电阻R8、第九电容 C9;

第三场效应管Q3的漏极与滤波电路的输出端相连,第三场效应管Q3的源极分别与第一场效应管Q1的源极、第一电阻R1的一端相连,第一电阻R1 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一场效应管Q1的栅极、第三场效应管Q3的栅极相连,第三电阻R3的一端与第三场效应管Q3的栅极相连,第三电阻R3的另一端与第五场效应管Q5的漏极相连,第五场效应管Q5的源极与接地信号相连,第五场效应管Q5的的栅极与第六电阻R6的一端相连,第六电阻R6的另一端与 CPU控制电路相连,第七电阻R7的一端与CPU控制电路相连,第七电阻R7 的另一端与接地信号相连,第一场效应管Q1的漏极与第一电容C1的一端相连,第一电容C1的另一端与接地信号相连,第二电阻R2的一端与第一场效应管Q1的漏极相连,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与第四场效应管Q4的漏极相连,第四场效应管Q4的源极与接地信号相连,第四场效应管Q4的栅极与CPU控制电路相连,第八电阻R8的一端与CPU控制电路相连,第八电阻R8的另一端与接地信号相连,第九电容C9的一端与所述滤波电路的输出端相连,第九电容C9的另一端与接地信号相连。

在USB2.0接口与滤波电路的连接处设有保险丝,保险丝的第一端口,与 USB2.0接口相连;保险丝的第二端口,与滤波电路的输入端相连。

第二转换开关包括第七场效应管Q7、第十电阻R10、第十二电阻R12、第八场效应管Q8、第十一电阻R11、第十三电阻R13;

第七场效应管Q7的漏极与保险丝的第二端口相连,第七场效应管Q7的源极与CPU控制电路相连,第七场效应管Q7的栅极与第十电阻R10的一端相连,第十电阻R10的另一端与CPU控制电路相连,第十二电阻R12的一端与 CPU控制电路相连,第十二电阻R12的另一端与接地信号相连,第八场效应管Q8的漏极与第一场效应管Q1的漏极相连,第八场效应管Q8的的源极与 CPU控制电路相连,第八场效应管Q8的栅极与第十一电阻R11的一端相连,第十一电阻R11的另一端与CPU控制电路相连,第十三电阻R13的一端与CPU 控制电路相连,第十三电阻R13的另一端与接地信号相连。

其具体工作原理如下:

当USB 2.0电压输入时,CPU控制电路检测到USB电压输后,第七场效应管Q7开通,第八场效应管Q8关断,供电给CPU控制电路开始工作,通过 TYPE-C检测识别电路通过芯片IC1识别外部TYPE-C负载端的状态,当检测到负载符合协仪要求时,并对接OK后,CPU控制电路发出开通指令,第五场效应管Q5、第三场效应管Q3、第一场效应管Q1导通,同时第六场效应管 Q6关断,CPU控制电路发出开通指令,第二场效应管Q2开通,USB 2.0电压通过第一场效应管Q1、第三场效应管Q3、第二场效应管Q2、过压保护电路的芯片IC4输出电压,通过TYPE-C接口供电给手机等负载充电。

同理,当TYPE-C电源电压输入时,CPU芯片IC3的PIN8检测到电压输后,第八场效应管Q8开通,第七场效应管Q7关断,供电给CPU芯片IC3,CPU 芯片开始工作,通过TYPE-C检测识别电路的芯片IC1识别外部TYPE-C负载端的状态,当检测到负载符合协仪要求,并对接OK后,CPU芯片IC3的PIN15 发出开通指令,第五场效应管Q5、第三场效应管Q3、第一场效应管Q1关断, CPU芯片IC3的PIN 3发出开通指令,第二场效应管Q2开通,同时,第六场效应管Q6开通,TYPE-C电压通过第二场效应管Q2、过压保护电路的IC4及 TYPE-C检测识别电路,通过USB2.0接口给手机等负载充电。

本实施例采用包括USB2.0接口、滤波电路、第一转换开关、TYPE-C接口、TYPE-C检测识别电路、CPU控制电路、第二转换开关、手机识别电路,将带USB2.0接口的手机平板等充电器,通过该转换设备,给带PD协仪 TYPE-C接口的手机平板等充电;另外,TYPE-C接口的供电电源,也可通过该转换设备,给普通带USB接口的手机平板等充电。解决了现有充电器单一性、不能转换多元化使用,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的问题。同时,通过过压保护电路,实现充电器的过压保护功能。

上述实施例和图式并非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产品形态和式样,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