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激光赋码的二维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41136阅读:1097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激光赋码的二维码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二维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激光赋码的二维码。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激光和计算机技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用户只要在计算机上编程,即可实现激光喷射输出。它还可同时在几种材料上或凸凹不规则的表面上喷出清晰的标识,具有“一打双标”或“骑缝标识”的独特效果,不易仿制。激光可以形成极细的光束,在材料表面的最细线宽可以达到0.1毫米,为精密加工和防伪开创出宽广的空间。不但可以喷射出复杂的文字、图形、图像、透光按键、商标设计、条形码、二维码、产品流水号、亲笔签名……等,任何显示在荧光屏上的图形和文字都可以马上喷射在指定的材料表面。激光喷码还可以提高产品的外观形象和名牌效应,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激光喷码可以在各种不同材质的包装(如:酒瓶、瓶盖等)上高速清晰的喷印各种不可涂改的图形、文字、数字等信息;在产品或外包装上喷印特殊记号(图形、文字、编码),或采用激光喷码的特殊功能,有效防止伪劣假冒产品的流通和跨区销售、窜货;在产品包装和纸箱包装上喷印编号、条形码、发往地等信息,同时连接数据库系统,还可实现流向跟踪和经销商跨区销售的查询追踪,有利于保障厂商的合法利益。

目前防伪二维码普遍采用激光喷码机赋码,利用激光赋码的防伪二维码和无线通讯网络技术,以激光二维码为信息子载体对每一件商品信息进行跟踪、采集、汇总、查询、管理等,实现一品一码一键扫描方式建立商品信息管理数据链和整个流通过程监管系统,通过手机终端中安装的识读软件轻松扫码,扫描该二维码可以对照出是否与商品符合。但二维码本身并不具备防伪功能,技术的开源也使二维码的复制或简单制作成为可能,这使防伪功能效果不大理想,因此,有必要对现有的激光防伪技术进行改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基于激光赋码的二维码。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激光赋码的二维码,包括用于贴附在产品表面上的本体100,所述本体100自下而上依次由下基材层101、商标涂胶层102、上基材层103、防伪层和透明保护层106层叠而成;其中,所述上基材层103 的上表面依次激光雕刻有防伪二维码标识105和防伪条形码标识104,所述商标涂胶层102上设有可与所述商标涂胶层102分离且粘附在产品表面上的立体商标结构107。

进一步地,在所述的基于激光赋码的二维码上,所述防伪二维码标识105 位于所述本体100中部,所述防伪条形码标识104位于所述防伪二维码标识105 下侧。

进一步地,在所述的基于激光赋码的二维码上,所述立体商标结构107为由粘胶剂构成的图案、字母、文字或其任意组合。

进一步地,在所述的基于激光赋码的二维码上,所述透明保护层106为亚克力UV无影胶水层。

进一步地,在所述的基于激光赋码的二维码上,还包括设置于所述透明保护层106上表面的刮涂层108。

进一步优选地,在所述的基于激光赋码的二维码上,所述刮涂层108为条状,且遮挡所述防伪二维码标识105,使所述防伪二维码标识105部分不可见。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基于激光赋码的二维码,通过在上基材层上分别激光雕刻防伪条形码和防伪二维码或数字码,通过扫描防伪条形码标识方便快捷地识别产品的真假,同时由于防伪条形码标识的不可复制性和唯一性,成为产品溯源查询的唯一依据,登陆查询网址可以显示该产品的产品批次和出厂日期等基本参数,并由此来判断产品是否窜货;同时通过扫描防伪二维码标识,识别产品的真假,同时记录二维码的扫描查询记录,相应的计数数值为第一次是否为该扫描验证者,可以通过该防伪二维码标识来判定产品的真假;此外,在使用过程中,可通过揭开产品上的防伪结构,观察产品表面是否粘贴有产品商标信息,进一步判定产品的真假,由于不易被仿制,达到提高产品的防伪水平,可广泛应用于中高档商品进行防伪。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基于激光赋码的二维码的整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基于激光赋码的二维码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基于激光赋码的二维码应用于产品上的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产品揭开所述基于激光赋码的二维码后的示意图;

其中,各附图标记为:

100-本体,101-下基材层,102-商标涂胶层,103-上基材层,104-防伪条形码标识,105-防伪二维码标识,106-透明保护层,107-立体商标结构,108-刮涂层,200-产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激光赋码的二维码,包括用于贴附在产品表面上的本体100,本体100自下而上依次由下基材层101、商标涂胶层102、上基材层103、防伪层和透明保护层106层叠而成;其中,基材层103的上表面依次激光雕刻有防伪二维码标识105和防伪条形码标识104,商标涂胶层102上设有可与商标涂胶层102分离且粘附在产品表面上的立体商标结构107。

在该实施例的基于激光赋码的二维码上,如图1所示,防伪二维码标识105 位于本体100中部,防伪条形码标识104位于防伪二维码标识105下侧,本体 100的上部区域可用于印制文字、图案等等,通常为公司名称、LOGO、宣传语等,有利于企业品牌的推广。优选地,立体商标结构107为由粘胶剂构成的图案、字母、文字或其任意组合,如图4所示,立体商标结构107为企业商标。

于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该基于激光赋码的二维码上的透明保护层106 为亚克力UV无影胶水层,亚克力UV无影胶水是一种高性能无溶剂的树脂粘合剂,具有防潮、防水、耐高温和耐热循环等性能。此外,该基于激光赋码的二维码还包括设置于透明保护层106上表面的刮涂层108,刮涂层108采用可刮油墨,可刮油墨是印刷品中常用的一种可刮涂层,在一些彩票、电话卡、有奖税务发票等印有密码的制品上都可见,通常制成银色涂层覆盖在密码上,用硬币等硬物可刮掉,俗称刮刮银油墨,优选UV刮刮银油墨。使得在商品未开封、需要保持保密状态的时候,由于刮涂层108从存在,无法从外面对防伪二维码标识105 进行扫描,只能仅仅通过扫描防伪条形码标识104进行产品溯源,只进行第一次产品防伪,因此不会泄漏防伪二维码标识105的内容,防止伪造;而当需要扫描防伪二维码标识105进行二次防伪验证的时候,只需去掉刮涂层108,即可扫描读入防伪二维码标识105信息,简单易用。

请继续参阅图1所示,刮涂层108为条状,且遮挡防伪二维码标识105,使防伪二维码标识105部分不可见,在不刮除刮涂层108的情况下,无法从外面对防伪二维码标识105进行扫描,避免了防伪二维码标识105内容的泄漏,防止伪造。

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基于激光赋码的二维码在使用时,先揭开本体 100底部的下基材层101,然后粘附在产品200的表面上,如图3所示,购买者通过手机扫描防伪条形码标识104方便快捷地识别产品的真假,同时由于第防伪条形码标识104的不可复制性和唯一性,成为产品溯源查询的唯一依据,登陆查询网址可以显示该产品的产品批次和出厂日期等基本参数;同时通过扫描防伪二维码标识105,识别产品的真假,同时记录二维码的扫描查询记录,相应的计数数值为第一次是否为该扫描验证者,可以通过该防伪二维码标识105来判定产品的真假;此外,在使用过程中,可通过揭开产品上的防伪结构,观察产品表面是否粘贴有表示产品商标信息的立体商标结构107,进一步判定产品的真假;而且该立体商标结构107在产品表面具有较强的粘结性,使得立体商标结构107不易清理,避免了产品包装盒被不法分子重复利用,遏制假冒商品。因此,该基于激光赋码的二维码,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成本低,安全实用,可靠,能有效地对中高档商品进行防伪,以有效识别商品真假、遏制假冒商品泛滥。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详细描述,但其只作为范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制于以上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任何对该实用进行的等同修改和替代也都在本实用新型的范畴之中。因此,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下所作的均等变换和修改,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