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仓储物资采购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24804发布日期:2018-09-25 20:23阅读:17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仓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仓储物资采购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的仓储物资采购,一般需要先要盘点清楚仓储内物资的库存,再根据实际需求,制定采购计划,整个过程以人工为主,花费时间长,效率低。

在仓储物流管理中,大部分业务流程的实现都采用纸质单据,出入库完成后再由工作人员将单据的数据输入计算机,仓库内部更是将收货单和出货单重新在报表上誊写一遍作为留底,工作量巨大,且容易出错。

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技术,又称无线射频识别,是一种通信技术,可通过无线电讯号识别特定目标并读写相关数据,而无需识别系统与特定目标之间建立机械或光学接触。射频识别系统最重要的优点是非接触识别,它能穿透雪、雾、冰、涂料、尘垢和条形码无法使用的恶劣环境阅读标签,并且阅读速度极快,大多数情况下不到100毫秒。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仓储物资采购系统,能实时了解仓库中的各类物资库存状态,并可通过第一端口跟踪在途货物,通过第二端口实时接收在用物资的损耗信息;使物资采购客观、精确化。

本实用新型一种仓储物资采购系统,包括上位机、仓储管理子系统;

所述上位机上设置有用于接收在途物资信息的第一端口,还设置有用于接收在用物资损耗信息的第二端口;

所述仓储管理子系统包括服务器、置于货物上的RFIG电子标签、设置于货物入口处的第一RFID读写器、设置于货物出口处的第二RFID读写器、设置于各货架的第三RFID读写器;所述第一RFID读写器、第二RFID读写器、第三RFID读写器均与所述服务器数据连接;

所述上位机和所述服务器数据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仓储物资采购系统还包括移动终端,所述上位机数据上传至互联网云端存储,所述移动终端与所述互联网云端无线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RFID读写器、第二RFID读写器、第三RFID读写器均为固定读写器和/或手持读写器。

进一步的,所述RFIG电子标签设置于货物表面或植入货物内部。

进一步的,该仓储管理系还包括设置于货物转运装置上的第四RFID读写器,所述第四RFID读写器与所述服务器数据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货物转运装置为叉车。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端口、第二端口为串口或网口。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以RFID为代表的物联网技术,对存放的物资进行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可自动记录物资入库、存储、盘点、出库等各环节的物流信息,从而提高仓储信息的自动化水平;通过第一端口实时跟踪在途货物,通过第二端口实时接收在用物资的损耗信息,对待采购物资的数量控制更为精确;系统简单、有效,应用前景广阔。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仓储物资采购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上位机、2-仓储管理子系统、3-移动终端、4-互联网云端、11-第一端口、12-第二端口、21-服务器、221-第一RFID读写器、222-第二RFID读写器、223-第三RFID读写器、224-第四RFID读写器、23-RFID电子标签。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将结合具体附图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应当注意的是,下述实施例中描述的技术特征或者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应当被认为是孤立的,它们可以被相互组合从而达到更好的技术效果。在下述实施例的附图中,各附图所出现的相同标号代表相同的特征或者部件,可应用于不同实施例中。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仓储物资采购系统,包括上位机1、仓储管理子系统2;

所述上位机1上设置有用于接收在途物资信息的第一端口11,还设置有用于接收在用物资损耗信息的第二端口12;所述第一端口11、第二端口12为串口或网口。在本实施例中,上位机1可以与在用物资系统实现数据互通互联,在用物资的损耗数据可以实时传输至上位机1;在途的物资也可以通过网络跟踪实时状态。

所述仓储管理子系统2包括服务器21、置于货物上的RFIG电子标签23、设置于货物入口处的第一RFID读写器221(用于对进库货物进行识别)、设置于货物出口处的第二RFID读写器222(用于对出库货物进行识别)、设置于各货架的第三RFID读写器223(用于对各货架上储存的货物及种类进行识别);所述第一RFID读写器221、第二RFID读写器222、第三RFID读写器223均与所述服务器21数据连接;

所述上位机1和所述服务器21数据连接。

优选的,所述仓储物资采购系统还包括移动终端3,所述上位机1数据上传至互联网云端4存储,所述移动终端3与所述互联网云端4无线连接。具有特定权限的人可以通过移动终端3查看仓储库存信息、在途物资信息和在用物资损耗信息。

所述第一RFID读写器221、第二RFID读写器222、第三RFID读写器223均为固定读写器和/或手持读写器。

所述RFIG电子标签23设置于货物表面或植入货物内部。

该仓储管理子系统2还包括设置于货物转运装置上的第四RFID读写器224,所述第四RFID读写器224与所述服务器21数据连接。所述货物转运装置为叉车。当货物在货物转运装置上进行转移时,第四RFID读写器224读取货物的RFIG电子标签23信息,并将信息传送至服务器。

本实用新型在实际使用时,仓储管理子系统2当货物需要进入仓库,在货物入口处,第一RFID读写器221读取货物的RFIG电子标签23信息,并将信息传送至中心服务器21;当货物需要出仓库,在货物出口处,第二RFID读写器222读取货物的RFIG电子标签23信息,并将信息传送至服务器21;设置于各货架的第三RFID读写器223读取在架货物的RFIG电子标签23信息,并将信息传送至服务器21,可以对整个仓储货物实时盘点,随时掌握各类货物的库存情况。同时,直接对货架货物的盘点,也是对进库、出库货物进行二次核对,有利于及时发现并处理问题。转运装置设置第四RFID读写器224,有利于对转运货物的整体过程跟踪,全程无死角。

第一端口11接收在用物资系统中的损耗物资信息;第二端口12接收在途物资的实时位置、到货时间信息;

上位机1在接收到仓储管理子系统2的服务器21、第一端口11、第二端口12所传输过来的信息后,根据预设的各类物资需要储备的数量,自动得到准确的物资采购信息;该信息具有实时性,有助于管理者采购决策。

仓储物资采购系统的信息可上传互联网云端4,管理者根据权限可使用移动终端3对仓储物资采购系统进行访问,提取信息;也可以按权限对待采购物资进行调整。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RFID为代表的物联网技术,对存放的物资进行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可自动记录物资入库、存储、盘点、出库等各环节的物流信息,从而提高仓储信息的自动化水平;通过第一端口实时跟踪在途货物,通过第二端口实时接收在用物资的损耗信息,对待采购物资的数量控制更为精确;系统简单、有效,应用前景广阔。

本文虽然已经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几个实施例,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本文的实施例进行改变。上述实施例只是示例性的,不应以本文的实施例作为本实用新型权利范围的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