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伪套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40475阅读:557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伪套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伪套标。



背景技术:

常规的套标上级标签与下级标签之间的关联,通常只有数据关联,企业查询数据关联时只能通过扫描标签的防伪信息,联接系统方可查验数据匹配,在标签的外观上缺乏关联的视觉识别,在无法联接系统的环境时,企业无法进行快速初步检验。普通带有白墨的标签,一般都是做为区隔层,印刷满版或局部,起到区隔底层及表层图文的作用,不支持可变数据应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防伪更可靠,支持可变数据的一种防伪套标。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防伪套标,包括上级防伪标签和下级防伪标签,所述的上级防伪标签上的防伪信息与下级防伪标签的防伪信息相关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级防伪标签和下级防伪标签均依次包括底纸层、可转移层、面材层和印刷层,所述的印刷层包括表层和白墨层,所述的表层和白墨层数码一次性成像印刷防伪数据信息,所述的下级防伪标签的白墨层上印刷有验证码和拼接式防伪码的A部,所述的上级防伪标签的白墨层上印刷有拼接式防伪码的B部,拼接式防伪码的A部和B部组合成完整的拼接式防伪码;所述的表层上印刷有二维码、覆盖住白墨层验证码和拼接式防伪码的A部、B部的深色色块和唯一码,所述的上级防伪标签表层印刷的二维码与下级防伪标签表层印刷的二维码相关联。

进一步的,所述的上级防伪标签的拼接式防伪码的B部印刷在白墨层的边缘,所述的下级防伪标签的拼接式防伪码的A部印刷在白墨层的边缘,所述的拼接式防伪码的B部和拼接式防伪码的A部组合成完整的拼接式防伪码。

进一步的,所述的下级防伪标签有N个,N为整数,N≥1,所述的拼接式防伪码的A部分布在N个下级防伪标签上,N个下级防伪标签共同组成拼接式防伪码的A部分,与上级防伪标签的拼接式防伪码的B部组成完成的拼接式防伪码。

进一步的,所述的下级防伪标签有N个,N为整数,N≥1,所述的第一个下级防伪标签与上级防伪标签组成一个完整的拼接式防伪码,并且所述的第N个下级防伪标签与第N+1个下级防伪标签组成另一个完整的拼接式防伪码。

进一步的,所述的拼接式防伪码由多个点阵列排布形成的数字,所述的每个点为一微缩字。

进一步的,所述的可转移层包括胶粘层和基材层,所述面材层与基材层出分离后,基材层随胶粘层转移在其所贴物品上。

进一步的,所述的面材层采用透明材料,下级防伪标签揭开后,透过面材层读取到印刷层的防伪数据信息。

进一步的,所述的上级防伪标签上印刷有关联下级防伪标签的防伪信息的二维码。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使得防伪更可靠,支持可变数据,标签一经揭开,无法复原,具有“一撕即毁”的特点,防止被二次利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上级防伪标签或者下级防伪标签的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白墨层和表层印刷图像第一实施例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白墨层和表层印刷图像第二实施例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拼接式防伪码的组成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上级防伪标签与下级防伪标签一套防伪数据信息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上级防伪标签与下级防伪标签组合后拼接式防伪码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从包装上揭下后读取防伪数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至4所示,下级防伪标签50和上级防伪标签60均依次包括底纸层10、可转移层20、面材层30和印刷层40,所述的可转移层20包括胶粘层21和基材层22,所述面材层30与基材层22出分离后,基材层22随胶粘层21转移在其所贴物品上;所述的面材层30采用透明材料,下级防伪标签50揭开后,透过面材层30读取到印刷层40的防伪数据信息,所述的印刷层40包括表层42和白墨层41,所述的表层42和白墨层41数码一次性成像印刷防伪数据信息,无需分两次套位印刷,避免了印刷套位不准,两层的防伪数据套位出错的问题。所述的下级防伪标签50的白墨层41上印刷有验证码和拼接式防伪码的A部,而上级防伪标签60的白墨层上印刷的是拼接式防伪码的B部,拼接式防伪码的A部和B部组合成完整的拼接式防伪码,所述的拼接式防伪码由多个点阵列排布形成的数字,所述的每个点为一微缩字。所述的表层42上印刷有二维码、覆盖住白墨层41验证码和拼接式防伪码的A部、B部的深色色块和唯一码;所述的上级防伪标签60的表层42印刷的二维码与下级防伪标签50的表层42印刷的二维码相关联。

如图5、6所示,一种防伪套标,包括上级防伪标签60和下级防伪标签50,上级防伪标签60上印刷有关联下级防伪标签50的防伪信息的二维码,下级防伪标签50上印刷有关联上级防伪标签60的防伪信息的二维码,所述的上级防伪标签60的边缘印刷有拼接式防伪码的B部,所述的下级防伪标签50的边缘印刷有拼接式防伪码的A部,所述的拼接式防伪码的B部和拼接式防伪码的A部组合成完整的拼接式防伪码。下级防伪标签50可以有N个,N为整数,N≥1,拼接式防伪码可以数据为交互式,比如第一个下级防伪标签50与上级防伪标签60组成一个完整的拼接式防伪码,并且所述的第N个下级防伪标签50与第N+1个下级防伪标签50组成另一个完整的拼接式防伪码,增强标签之间的关联性;也可以是拼接式防伪码的A部分布在N个下级防伪标签50上,N个下级防伪标签50共同组成拼接式防伪码的A部分,与上级防伪标签60的拼接式防伪码的B部组成完成的拼接式防伪码。图5、6所述实施例为上述的其中一种情况,具体的实施例是:下级防伪标签50数量为2个,上级防伪标签60数量为1的情况,两个下级防伪标签50组成拼接式防伪码的A部分,与一个上级防伪标签60的拼接式防伪码的B部组成完成的拼接式防伪码。

防伪套标根据包装层级,分为两级以上标签形式,如一级标签、二级标签、三级标签对应“外箱标签、内盒标签、产品标签”等。外箱标和内盒标的标签各自有独立的二维码、防伪码、验证码,数据通过采集二维码,运用系统进行关联。扫描外箱标签的二维码,可得内部产品相关包装信息,扫描内盒标签的二维码可链接至验证界面,进入验证界面后,需输入标签上对应的验证码,方可进入验证结果界面。

如图7所示,当标签揭开,可转移层20转移至包装,面材层30可揭下,查看反面即可得到验证码及拼接防伪码的A部分,同一套标签的拼接式防伪码,沿边缘可拼合在一起,当数据拼接合并后,可得到一套完整的防伪码,在标签外观上可以较快速地自检。

尽管结合优选实施方案具体展示和介绍了本实用新型,但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变化,均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