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载触摸屏上触摸点的背光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41088发布日期:2018-09-14 22:48阅读:91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载触摸屏的背光结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车载触摸屏上触摸点的背光结构。



背景技术:

车载屏幕是指车内用于查看导航、收音机频道以及其他车载娱乐的显示屏,其安装于中控台的中心处。现有车载显示屏上会设置触摸屏,触摸屏上设置触摸按键以及字符,便于使用者对显示屏内容进行操作,车载触摸屏的背光结构则用于点亮位于车载触摸屏表面的触摸按键、字符以及装饰线条处,令使用者操作时便于定位相对应的按键位置。

传统的车载触摸屏上触摸点的背光结构为数量若干的LED灯设置于车载触摸屏的背面,以点亮不同的触摸点,但该方式采用点发光,致使发光不均匀,同时需要的LED数量与触摸点的数量一致,致使生产成本高,与其相连的PCB电路板面积也随之增大,且内部电路LED数量多且复杂,容易导致造成电线间接触而短路,电路故障的可能性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是为了解决传统车载触摸屏上触摸点的背光结构采用数量与触摸点相等的LED灯点亮不同的触摸点,导致的在屏幕正面发光不均匀,且由于内部设置的LED数量多、电路复杂、电线容易相接触导致短路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车载触摸屏上触摸点的背光结构,包括触摸屏、导光板以及发光装置;所述触摸屏的背面由透光材料制成;所述导光板以及发光装置设置于所述触摸屏的背面,且所述发光装置安装在所述导光板的光线接收范围内;所述发光装置点亮时,所述导光板接收所述发光装置的光线,所述导光板成为面光源并照亮所述触摸屏。

本实用新型采用导光板以及发光装置,可以令导光板接收发光装置的光线成为面光源,使触摸屏表面的亮度均匀分布,再使用者观看中不会产生眼部疲劳,且导光板整体作为照亮屏幕的光源,可以减少内部LED的数目,进而保证与其相连的电路的稳定,且极大地减少了内部电路板的面积,使车载触摸屏的安装更为灵活,适用于不同车型。

优选地,所述触摸屏上形成有触摸点;所述触摸点数量若干,且沿所述触摸屏的中轴线对称设置。

本实用新型中,触摸点用于控制触摸屏上显示的内容,触摸点的设置令使用者操作显示屏更为简便,且能精准定位相关的触摸点,以便达到更便捷的使用效果。

优选地,所述导光板有两个;所述导光板分别设置于与所述触摸点的位置相对应的所述触摸屏背面。

本实用新型设置导光板将发光装置的点光源转化为面光源照亮触摸屏,在能实现照亮触摸屏表面的功能的前提下,减少导光板的面积,进一步节约了生产成本,且由于面积减少,导光板上各处亮度更为一致,可以令触摸屏上各处亮度均匀,保证各个触摸点均能清晰显示。

优选地,所述触摸点包括触摸按键、字符以及装饰线条;所述触摸按键以及字符沿所述触摸屏的中心对称设置;所述装饰线条围绕所述触摸按键以及字符设置。

本实用新型采用导光板照亮触摸屏的触摸点,触摸点包括对显示屏的操作、字符的输入以及美观,触摸点包括触摸按键、字符以及装饰线条,以满足使用者的基本需要。

优选地,所述发光装置包括电性连接的LED以及电源模块;所述LED的数量若干,且均朝向所述导光板设置。

本实用新型中,LED作为导光板的光源,需要令LED朝向导光板发光,当LED数量与导光板的数目一致时,可以保证不同的导光板接收的光亮度一致,从而令导光板成为亮度一致的面光源,在触摸点处表面表现为区域的亮度一致,令触摸屏表面更为美观。

优选地,包括第一电路板;所述LED以及电源模块均设置于所述第一电路板上。

优选地,包括面板;所述导光板设置于所述面板上朝向所述触摸屏的一面;所述导光板分别设置于所述面板的两端端部。

优选地,中框组件以及顶盖;所述中框组件、面板以及顶盖安装形成壳体;所述第一电路板设置于所述壳体内。

本实用新型中采用顶盖、面板以及中框组件形成壳体,由于第一电路板作为本实用新型的驱动电路,需要保证第一电路板的正常工作,壳体的设置令第一电路板与外部间形成保护层,免去杂物接触第一电路板,保证第一电路板的正常工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装置示意图的正面透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装置示意图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与图2所示,为了解决传统车载触摸屏上触摸点的背光结构采用数量与触摸点相等的LED灯点亮不同的触摸点,导致的在屏幕正面发光不均匀,且由于内部设置的LED数量多、电路复杂、电线容易相接触导致短路的问题,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车载触摸屏上触摸点的背光结构,其主要包括屏幕10、导光板20以及发光装置;屏幕10的中间区域用于显示车载娱乐以及导航图片等相关信息,导光板20接收发光装置的亮度而令自身成为面光源照亮屏幕10表面;其中,导光板20与发光装置均设置于屏幕10的背面,由于需要将导光板20的亮度透过屏幕10照亮,所以屏幕10的背光必须采用透光材料制作,令导光板20的光线可以透过屏幕10,进而在屏幕10表面可以出现光亮;由于导光板20要接收发光装置的亮度,故发光装置应安装在导光板20的光线接收范围内。本实施例中采用导光板20替代数量若干的LED,进而令屏幕10表面可以形成亮度一致的发光区域,保证使用者观看屏幕10时不容易出现视觉疲劳。

其中,屏幕10包括触摸屏11以及显示屏12;触摸屏11与显示屏12重叠设置,且显示屏12的正面与触摸屏11的背面连接,显示屏12的背面则设置有导光板20。屏幕10上形成有触摸屏11,触摸屏11的触摸点集中在边框处,边框中围成一面积与显示屏12的面积一致的区域,令触摸屏11与显示屏12重叠设置后,触摸屏11与显示屏12互不影响,且尽可能减少两者的面积,令车载屏幕10适用于不同的车型。

触摸屏上形成有触摸按键13以及装饰线条14;使用者可以通过对各个按键13的操作完成令屏幕10显示不同内容的动作,而装饰线条14的存在令按键13与按键13之间可以分隔开,从而令查找相关的按键13时间缩短,进而减少使用者使用过程中的麻烦,同时,装置线条也起美观效果;其中,按键13根据不同的需要设置若干,且均沿触摸屏的中轴线对称设置;装置线条则围绕若干按键13设置。

导光板20的具体数量为二,且均设置于显示屏12的背面;导光板20具体设置在触摸屏上形成有按键13的两端的显示屏的背面。导光板20设置的位置,在屏幕10表面显示为点亮的区域,导光板20主要为了点亮按键13,设置于按键13背后,提高了导光板20的装置利用率以及能源利用率,且进一步提高了按键13区域的点亮程度,满足使用者的需要。

发光装置则包括了LED灯31以及为LED灯31提供工作电源的电源模块32;电源模块32与LED灯31电性连接;同时由于LED灯31作为导光板20的光源,LED灯31的数量应与导光板20的数量一致,从而保证各个导光板20的亮度一致且均匀,进入保证屏幕10表面按键13区域的亮度一致。

本实施例中,触摸屏上的按键13可以为塑胶按键13;其下压过程中令电路导通,即在其下设置导电硅胶(图中未标示);在屏幕10内部电路则设置有第一电路板(图中未标示)以及第二电路板40;塑胶按键13通过导电硅胶设置于第一电路板上;另外,LED灯31也安装在第一电路板上,电源模块32则设置于第二电路板40上;第一电路板与第二电路板40通过分别设置于其上的排针以及排线连接,从而令LED灯31与电源模块32间电性连接,LED灯31点亮。

还设置有面板(图中未标示);面板上朝向显示屏的一面设置有导光板20以及第一电路板;导光板20设置于两端,第一电路板设置于导光板20之间;同时第一电路板上的LED朝向导光板20设置。LED的朝向决定了导光板20接收的光源的光强度,保证LED的朝向可以令两导光板20的面光源强度一致,从而令屏幕10表面的按键13区域亮度一致。

进一步改进,随着按键13普遍改为触摸按键13,可以将LED以及电源模块32均设置于第二电路板40上,取消第一电路板、排针以及排线的设置,减少了内部空间,同时减少电信号的传输,保证内部电路的稳定性。

此时第二电路板40外部形成壳体(图中未标示);壳体具体由中框组件、面板以及顶盖组成,面板设置有导光板20。壳体的设置令第二电路板40的运行不受外部条件的影响,且外部异物不容易接触第二电路板40。

本实施例中,导光板接收LED灯的光线,令导光板成为面光源,由于导光板上直线设置有触摸屏的按键以及装饰线条,导光板令按键以及装饰线条点亮,从而令使用者可以快速定位需要的按键。

以上所述的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该技术方案保护范围的限定。任何在上述实施方式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该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