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十路串口分配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65044发布日期:2018-07-31 22:32阅读:191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讯设备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十路串口分配器。



背景技术:

在工业现场控制领域往往有大量的通信需求。其中基于RS232电平标准的异步串口通信以其实现的方便简洁而在不少场合获得了广泛应用,往往用来组建工业测控网络。由此带来了如何管理这众多的串口子节点的问题。由于主机只有1个串口,通常的办法是采用中继器分成一个个子网络,组网设备众多,且路由寻址带来了不少额外软件开销。

针对上述问题,目前市面上诞生有了一种采用盲转发,不做具体指令解析的串口分配器。但是该种分配器其外壳结构复杂笨重,安装极其不便,而且装配后结构稳定性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合理简单,实用性强,装配便捷,携带便捷的十路串口分配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十路串口分配器,包括壳体,壳体上设有控制开关及显示屏,壳体包括底盒及和底盒可拆卸连接的盖板,底盒的对应两侧内壁上均固定有定位架,定位架的一端面和底盒上边沿平齐,盖板的一对称两侧边沿翻折有挡边部,另一对称两侧边沿翻折有封边部,定位架呈中空状,定位架包括平行设置的上压板及下压板,上压板和下压板之间通过支撑板连接,下压板的一端固定于底盒内壁上,上压板和下压板之间还通过两根定位筒体连接,定位筒体内壁上设有内螺纹,盖板上对应定位筒体的位置上开设有定位孔,定位孔和定位筒体对准后经螺丝连接,支撑板的内壁上设有若干加强筋;所述挡边部和盖板本体的连接夹角处内壁设有加强件,加强件的内壁呈弧形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定位架的构造实现了盖板在和底盒装配的过程中沿着定位架的上压板上滑动,提高了装配效率。定位架目的在于支撑盖板的目的,盖板的挡边部在其滑动过程中相当一个导轨,保证了盖板滑动的稳定性,也避免了定位孔和定位筒体之间的对准偏差,提高了装配的效率。为了提高挡边部和盖板本体之间的连接强度及结构稳定性,故而设置了加强件,加强件内壁设弧形结构,大大提高了其产生的内力,确保了挡边部受力时,其与盖板连接处的稳定性,而且加强件内壁的弧形状态也大大降低了和定位架接触产生的摩擦系数,保证了盖板在滑动过程中的稳定性及效率。

定位筒体产用的是金属钢制成,保证了螺丝在和去螺纹连接过程中的结构稳定性,定位筒体的构成进一步提高支撑上压板和下压板的目的,提高了定位件的结构稳定性和结构强度,而且也增大了螺丝的连接路径,提高了盖板和底盒之间的连接强及连接稳定性。

封边部和盖板本体之间为活动连接,封边部可上下翻动,当盖板和底盒对准装配后,将封边部翻下进一步限制盖板的滑动,提高了盖板和底盒的装配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壳体内设有控制芯片,控制芯片包括AC/DC转换模块、CPLD模块、DSP模块、电平转换模块,所述CPLD模块及DSP模块和AC/DC转换模块连接,所述控制开关及显示屏通过CPLD模块控制。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电平转换模块包括由主串口信号进入将RS232转TTL后进入CPLD模块的输入转换模块、由CPLD模块转出输出信号至子串口支路上后再经TTL转RS232的输出转换模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了大容量高速CPLD,因此事实上可扩展的串口数量只受CPLD可用引脚数量的限制。是采用了常见的CPLD芯片,其外围接口转换电路也均采用成熟器件,成本低廉,相比采用多个中继-路由器组网的方案,成本节约不少。直接采用随处可见的AC 220V供电,无需外部直流电源;且体积小巧方便携带;自带液晶显示屏,通信状态一目了然,使用非常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底盒的结构剖视图。

图3为控制芯片的模块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3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

本实施例具体结构:包括壳体,壳体上设有控制开关101及显示屏10。

壳体的边侧依次设置有十路串口信号输出口11、程序调试口12(JTAG口)、九芯串口13(与PC串口直连)、备用电源输出口14、电源开关15、三相交流电接口16。

实际使用时,九芯串口13与PC端主控串口相连,而十路串口信号输出口可直接连接十台串口子设备。分配器直接从220V电源取电。液晶屏会实时显示当前通信状态及配对端口,几个辅助按键用来配置分配器初始设置以及选择子通信端口。

壳体包括底盒1及和底盒1可拆卸连接的盖板2,底盒1的对应两侧内壁上均固定有定位架3,定位架3的一端面和底盒1上边沿平齐,盖板2的一对称两侧边沿翻折有挡边部21,另一对称两侧边沿翻折有封边部22。

封边部22和盖板2本体之间为活动连接,封边部22可上下翻动,当盖板2和底盒1对准装配后,将封边部22翻下进一步限制盖板2的滑动,提高了盖板2和底盒1的装配稳定性。

定位架3呈中空状,定位架3包括平行设置的上压板31及下压板32,上压板31和下压板32之间通过支撑板33连接,下压板32的一端固定于底盒1内壁内。在底盒1的内壁上开一个用于下压板32端部伸入的槽,提高下压板32和底盒1的连接强度。而在下压板32和底盒1连接端的下方设置有三角加强条6,三角加强条6的两个端面分别贴合下压板32外端面和底盒1内壁。

定位架3的构造实现了盖板2在和底盒1装配的过程中沿着定位架3的上压板31上滑动,提高了装配效率。定位架3目的在于支撑盖板2的目的,盖板2的挡边部21在其滑动过程中相当一个导轨,保证了盖板2滑动的稳定性,也避免了定位孔和定位筒体4之间的对准偏差,提高了装配的效率。

上压板31和下压板32之间还通过两根定位筒体4连接,定位筒体4内壁上设有内螺纹,盖板2上对应定位筒体4的位置上开设有定位孔,定位孔和定位筒体4对准后经螺丝连接,支撑板33的内壁上设有若干加强筋5。

定位筒体4产用的是金属钢制成,保证了螺丝在和去螺纹连接过程中的结构稳定性,定位筒体4的构成进一步提高支撑上压板31和下压板32的目的,提高了定位件的结构稳定性和结构强度,而且也增大了螺丝的连接路径,提高了盖板2和底盒1之间的连接强及连接稳定性。

为了提高挡边部21和盖板2本体之间的连接强度及结构稳定性,故而在挡边部21和盖板2本体的连接夹角处内壁设有加强件设置了加强件,加强件内壁设弧形结构,大大提高了其产生的内力,确保了挡边部21受力时,其与盖板2连接处的稳定性,而且加强件内壁的弧形状态也大大降低了和定位架3接触产生的摩擦系数,保证了盖板2在滑动过程中的稳定性及效率。

壳体内设有控制芯片,控制芯片包括AC/DC转换模块、CPLD模块、DSP模块、电平转换模块,所述CPLD模块及DSP模块和AC/DC转换模块连接,控制开关及显示屏通过CPLD模块控制。

电平转换模块包括由主串口信号进入将RS232转TTL后进入CPLD模块的输入转换模块、由CPLD模块转出输出信号至子串口支路上后再经TTL转RS232的输出转换模块。

上位机通过串口发来的信号经过输入转换模块后,按照要求转到相应的子串口支路上,由输出转换模块发出,从子节点向主机发送数据也是这样的一个过程。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进行通常的变化和替换都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