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支撑非接触式无线鼠标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06800发布日期:2018-08-04 17:09阅读:76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传感应用领域、嵌入式技术以及单片机技术,特别是一种无支撑非接触式无线鼠标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现如今,在越来越多人患上“鼠标手(腕管综合征)”的如今,市场上对于寻找替代鼠标的新科技的呼声也愈发高涨,至于声控、眼球追踪等技术却存在的不可避免的弊端,也就是说,飞行鼠标的出现是目前替代鼠标的最佳选择。其次根据当今科技每十年就更新一次的速度下,人们不仅仅想要摆脱鼠标,如同VR技术的出现使人们更期望于能够在虚拟现实中体会身临其境的感觉,而飞行鼠标的科技感,并能够直接从脑到手到电脑的过程,使感官上的刺激将会远远超越鼠标带来的感官刺激。从新鲜度和对鼠标的替代性上,飞行鼠标都将会是新时代的宠儿,将来更是可能成为必需品。目前的大多数传感操控系统都是针对VR技术,或者有特定的一体操作系统,传统的飞行鼠标大部分都是遥控器造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支撑非接触式无线鼠标装置,以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无支撑非接触式无线鼠标装置,包括:发送端以及接收端;所述发送端包括手套本体、设置于手套本体中指套内且用于检测键值变化的按键触发单元、埋设于手套本体内侧且用于检测手套佩戴情况的压力传感器以及固定设置于手套本体外侧上表面的传输控制电路;所述传输控制电路包括第一微控处理器以及分别与该第一微控处理器相连且用于检测角度变化的陀螺仪、用于与所述接收端无线匹配的第一无线通信电路;所述按键触发单元以及所述压力传感器均与所述第一微控处理器相连;所述接收端包括第二微控处理器以及与该第二微控处理器相连且与所述第一无线通信电路匹配的第二无线通信电路、与PC端连接的USB端口电路。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无线通信电路以及第二无线通信电路均包括:NRF24L01。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微控处理器以及所述第二微控处理器均包括:STM32C8T6。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陀螺仪包括一MPU6050。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按键触发单元包括所述按键触发单元包括设置于食指指套指腹处的第一电容值触摸按键、中指指套指腹处的第一电容值触摸按键以及无名指指套指腹处的第一电容值触摸按键。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发送端包括设置于所述手套本体外侧上表面且与所述第一微控处理器相连的供电电池。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发送端还包括与第一微控处理器相连的开关电路。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种无支撑非接触式无线鼠标装置,结构简单,易于实现。采用穿戴设备,通过穿戴手套的方式,与手臂结合。元件几乎平均分摊在手背上,不影响握笔写字等动作。可以有效的防止弯管综合征的出现,对于电脑的控制能够更为灵活。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无支撑非接触式无线鼠标装置中发送端的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发送端的原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接收端的原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发送端的电路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接收端的电路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发送端的工作流程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中接收端的工作流程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中无支撑非接触式无线鼠标装置的工作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现有软件,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具体说明。在该说明过程中所涉及的现有软件均不是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客体,本实用新型仅保护该装置的结构以及连接关系。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无支撑非接触式无线鼠标装置,如图1至图5所示,包括:发送端以及接收端;发送端包括手套本体1、设置于手套本体中指套内且用于检测键值变化的按键触发单元、埋设于手套本体内侧且用于检测手套佩戴情况的压力传感器以及固定设置于手套本体外侧上表面的传输控制电路2;传输控制电路包括第一微控处理器以及分别与该第一微控处理器相连且用于检测角度变化的陀螺仪、用于与接收端无线匹配的第一无线通信电路;按键触发单元以及压力传感器均与第一微控处理器相连;接收端包括第二微控处理器以及与该第二微控处理器相连且与第一无线通信电路匹配的第二无线通信电路、与PC端连接的USB端口电路。发送端包括设置于手套本体外侧上表面且与第一微控处理器相连的供电电池3。

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无线通信电路以及第二无线通信电路均包括:NRF24L01。第一微控处理器以及第二微控处理器均包括:STM32C8T6。陀螺仪包括一MPU6050。按键触发单元包括按键触发单元包括设置于食指指套指腹处的第一电容触摸按键、中指指套指腹处的第一电容触摸按键以及无名指指套指腹处的第一电容触摸按键。发送端还包括与第一微控处理器相连的开关电路,并进一步与发送端的STM32C8T6相连。

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通过电容式触摸按键感应按键容值变化,第一微控处理器通过扫描IO口电平状态,获取容值变化。第一微控处理器通过ADC采集压力传感的感应数据。第一微控处理器通过MPU6050获取角度变化数据。第一微控处理器通过SPI通信将数据传输至第一无线通信电路,并上传至第二无线通信电路。

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第二无线通信电路接收数据后,经SPI通信传输至第二微控处理器,并经USB端口电路数据上传至PC端。

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中,设备开机后,将USB端插入电脑,并初始化。

鼠标矢量位移操作如下:发送端的陀螺仪读取x、y两轴数据,手腕左右摆动使x轴加速度变动,通过软件算法将数据转换为鼠标位移矢量,控制光标左右位移;手腕上下摆动,使y轴加速度变动,通过软件算法将数据转换为鼠标位移矢量,控制光标上下位移。两者相互结合完成了光标在二维平面的移动。

Page up、Page down以及翻页操作如下:按住无名指指腹处的电容触摸按键,旋转开启按钮,同时手腕顺时针旋转完成向下翻页,逆时针旋转完成向上翻页。在本实施例中,设计旋转开启按键主要是为了防止功能冲突以及误触。

鼠标左键右键操作如下:实现鼠标基础左右按键的功能,两个物理按键分别安装在食指和中指指腹,食指按键控制鼠标左键功能,可以双击;中指按键控制鼠标右键和功能。

所有发送端所感应数据通过无线发送端发送至usb接收端,usb接收端将数据翻译成电脑可接收数据,从而完成“发送—接收”一体对电脑的控制。

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对装置进行初始化设置后,发送端新婚换读取键值以及手部角度,判断是否有角度以及键值的变换;若是,则发送数据至接收端,接收端发送至PC,接收端继续等待发送端信号;若否,则发送端继续等待。

以上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所作的改变,所产生的功能作用未超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时,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