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穿戴式智能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95207发布日期:2018-07-24 09:55阅读:13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是一种新型穿戴式智能电子设备,属于智能电子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穿戴式智能电子设备如今应用逐步广泛,如智能手表、智能眼镜、智能手环、智能头箍等,将越来越多的走进人们的生活,以智能眼镜为例,智能眼镜也称智能镜,是指像智能手机一样,具有独立的操作系统,集智能手机、GPS、相机等功能于一身,用户可安装软件、游戏服务商提供的程序,自由添加日程、地图导航,与好友互动,拍摄照片和视频,与朋友展开视频通话等功能,在用户眼前展现实时信息,拍照上传、收发短信、查询天气路况等操作,以及提供天气、交通路线等信息,并可以通过移动通讯网络来实现无线网络接入的这样一类眼镜的总称,智能眼镜除了智能手机功能,它还能与环境互动,扩充现实,具有满足消费者便携性和大屏幕视觉体验需求等杀手锏,作为未来智能手机的替代和有效补充,智能眼镜、智能手表将是消费电子领域,继个人电脑、智能手机之后的革命性产品,由于很多用户需要在户外环境中使用上述穿戴式智能电子设备,而户外阳光的紫外线过强,就会对人体带来伤害,过度的紫外线照射会造成皮肤的老化、色斑和变黑,甚至引发皮肤癌的发生,近年来人们开始注重对环境中紫外线含量的检测,所以,用户更需要一款能随身携带的紫外线检测设备,以随时检测周围环境的紫外线强度,并及时提醒用户采取防护措施或避免长时间处于紫外线辐射环境中。

现有技术穿戴式只能电子设备的穿戴多为锁扣式的穿戴方式,穿戴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穿戴式智能电子设备,以解决穿戴式只能电子设备的穿戴多为锁扣式的穿戴方式,穿戴不方便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新型穿戴式智能电子设备,其结构包括一号弧形表带、自动扣紧装置、表盘活动装置、矩形表盘、二号弧形表带,所述的一号弧形表带与二号弧形表带分别呈对称结构安装在矩形表盘两端上,所述的矩形表盘与一号弧形表带、二号弧形表带机械连接,所述的矩形表盘内设有表盘活动装置,所述的表盘活动装置与一号弧形表带、二号弧形表带机械配合,所述的自动扣紧装置设有两个,所述的两个自动扣紧装置分别安装在一号弧形表带、二号弧形表带中,所述的一号弧形表带、二号弧形表带活动连接;

所述的自动扣紧装置由驱动装置、一号表带内腔、机械传动装置、正极磁块铁芯、正极磁块、负极磁块铁芯、负极磁块组成;

所述的驱动装置安装在矩形表盘内腔底部,所述的一号表带内腔中设有机械传动装置,所述的机械传动装置与驱动装置机械连接,所述的正极磁块铁芯与负极磁块分别安装在一号弧形表带、二号弧形表带上远离一号弧形表带、二号弧形表带的一端上,所述的正极磁块铁芯设于正极磁块中央,所述的负极磁块中心设有负极磁块铁芯,所述的正极磁块铁芯、负极磁块分别与正极磁块、负极磁块固定连接,所述的负极磁块与正极磁块呈上下结构设立,所述的负极磁块与正极磁块活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的表盘活动装置由一号转动轴、固定腔层、液晶显示屏、数据传输排线、表头内腔、电路板、二号转动轴组成。

进一步地,所述的固定腔层设有两个,所述的两个固定腔层分别设于一号弧形表带、二号弧形表带与矩形表盘机械连接的一端内侧,所述的两个固定腔层分别与一号弧形表带、二号弧形表带内壁呈一体结构,所述的一号转动轴与二号转动轴分别将于一号弧形表带、二号弧形表带与矩形表盘机械连接,所述的液晶显示屏安装在表头内腔顶部中央,所述的电路板设于液晶显示屏下方,所述的电路板与液晶显示屏之间通过数据传输排线电连接,所述的一号转动轴、二号转动轴贯穿固定腔层,一号转动轴、二号转动轴的一端固定在表头内腔中,另一端卡在固定腔层中,使得一号弧形表带、二号弧形表带与矩形表盘形成可活动的转动机构,方便在使用时将矩形表盘转动到方便观看的视觉角度上。

进一步地,所述的驱动装置由实体内腔、链式活动杆、一号驱动杆、一号固定杆、L型驱动杆、按键驱动轴、一号活动板、表头与表带活动间隙、驱动轮组成。

进一步地,所述的实体内腔设有两个,所述的两个实体内腔将设于一号弧形表带、二号弧形表带与矩形表盘机械连接的一端上,所述的表头与表带活动间隙为表头与两侧的表带之间的空隙,所述的实体内腔中设有链式活动杆,所述的链式活动杆靠近机械传动装置的一端上设有驱动轮,所述的驱动轮与链式活动杆机械连接,所述的链式活动杆的另一端与一号驱动杆固定连接,所述的一号驱动杆的一端通过L型驱动杆与按键驱动轴机械连接,所述的一号固定杆设有两个并且呈上下结构互相平行设立,所述的两个一号固定杆分别与一号驱动杆、一号活动板构成杠杆结构,所述的一号驱动杆、一号活动板相对的一侧通过按键驱动轴机械配合,当按下按键驱动轴时,力通过按键驱动轴传送到L型驱动杆以及一号活动板上时,一号活动板与L型驱动杆与按键驱动轴同向运动,L型驱动杆的另一端与一号驱动杆机械焊接,两个一号固定杆分别与一号驱动杆、一号活动板构成杠杆结构,根据杠杆原理,一号驱动杆与L型驱动杆相连接的一端、一号驱动杆与按键驱动轴相连接的一端向左运动,从而一号驱动杆以及一号驱动杆的另一端向右运动,并且推动链式活动杆将链式活动杆从实体内腔推出,从而实现链式活动杆带动驱动轮向下运动,并对机械传动装置施加一个力,使得机械传动装置运行。

进一步地,所述的机械传动装置由二号驱动杆、一号弹簧、固定块、驱动杆固定轴、三号驱动杆、一号杠杆号驱动杆、小固定座、大固定座、二号杠杆驱动杆、二号固定杆、三号固定杆、三角固定盘、四号驱动杆、固定轮、四号固定杆、五号驱动杆、一号三角形固定块、二号活动板、杠杆固定杆、杠杆固定块、五号固定杆、三号活动板、二号三角形固定块组成。

进一步地,所述的二号驱动杆的一端通过一固定轴固定在实体内腔下方,另一端通过一号弹簧与固定块固定连接,所述的固定块固定设于一号表带内腔内壁上并与一号表带内腔内壁呈一体机结构设立,所述的一号表带内腔中与固定块所在内壁相对的一侧上设有二号三角形固定块,所述的二号三角形固定块上设有三号活动板,所述的三号活动板与二号三角形固定块上构成杠杆结构,所述的三号活动板的一端与二号驱动杆活动连接,另一端上设有五号固定杆,所述的五号固定杆与三号活动板垂直焊接为一体结构,所述的五号固定杆顶端与三号驱动杆机械连接,所述的驱动杆固定轴贯穿三号驱动杆中央并将其固定,所述的三号驱动杆的一端与一号杠杆号驱动杆固定连接,所述的一号杠杆号驱动杆远离三号驱动杆的一端与二号杠杆驱动杆机械配合,所述的二号杠杆驱动杆与一号杠杆号驱动杆呈一定的夹角设立,所述的一号杠杆号驱动杆与二号杠杆驱动杆之间通过杠杆固定杆固定连接,所述的杠杆固定杆的两端通过杠杆固定块将一号杠杆号驱动杆、二号杠杆驱动杆固定连接,所述的一号杠杆号驱动杆与二号杠杆驱动杆相连接的一端固定在小固定座上,所述的小固定座固定设于大固定座上并与大固定座呈一体结构,所述的大固定座设于一号表带内腔中并与一号表带内腔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的二号杠杆驱动杆远离一号杠杆号驱动杆的一端与二号活动板机械连接,所述的二号活动板与一号三角形固定块机械连接并构成杠杆结构,所述的二号活动板远离二号杠杆驱动杆的一端与二号固定杆垂直焊接,所述的三角固定盘设于大固定座右侧,所述的三角固定盘的一直角边上设有三号固定杆,所述的三号固定杆远离三角固定盘的直角边的一端通过一转轴贯穿并固定将其固定,所述的五号驱动杆的一端与二号固定杆机械连接,另一端通过四号固定杆与四号驱动杆机械配合,所述的四号驱动杆的一端固定在三角固定盘上,所述的四号驱动杆远离三角固定盘的一端与固定轮固定连接,当链式活动杆带动驱动轮向下运动时,驱动轮与链式活动杆的作用下,二号驱动杆与一号弹簧相连接的一端向右运动,并对三号活动板施加一个力,使得三号活动板与二号驱动杆相连接的一端与之同向运动,三号活动板与二号三角形固定块构成杠杆原理,因此,三号活动板的另一端与之反向运动,带动五号固定杆推动三号驱动杆向左运动,三号驱动杆中央被驱动杆固定轴固定,从而另一端向右运动,牵动一号杠杆号驱动杆与之同向运动,一号杠杆号驱动杆与二号杠杆驱动杆、杠杆固定杆、杠杆固定块以及构成大固定座、小固定座构成活动杠杆结构,因此,当一号杠杆号驱动杆向右运动时,二号杠杆驱动杆向左运动,从而二号活动板失去阻力,二号活动板的一端向下运动,二号固定杆在二号活动板的作用下向上运动,从而牵动五号驱动杆的一端与之同向运动,五号驱动杆的另一端拉动四号固定杆向下运动,使得四号驱动杆失去一个向上顶起的力,从而固定轮与内壁分离,实现两个表带之间的分离,如图三所示,方便将设备佩戴在手腕上。

进一步地,所述的三角固定盘固定安装在一号表带内腔中,所述的三角固定盘的一直角边上设有三号固定杆,所述的三号固定杆远离三角固定盘的直角边的一端通过一转轴贯穿并固定将其固定,所述的三号固定杆上的转轴贯穿五号驱动杆中央,并将五号驱动杆固定在三角固定盘上,三号固定杆与三号固定杆上的转轴的设立,可以将五号驱动杆固定在三角固定盘上,避免在机械传动的过程中,五号驱动杆的位置发生偏移,影响设备的正常使用。

有益效果

本发明一号转动轴、二号转动轴的一端固定在表头内腔中,另一端卡在固定腔层中,使得一号弧形表带、二号弧形表带与矩形表盘形成可活动的转动机构,方便在使用时将矩形表盘转动到方便观看的视觉角度上,当按下按键驱动轴时,力通过按键驱动轴传送到L型驱动杆以及一号活动板上时,一号活动板与L型驱动杆与按键驱动轴同向运动,L型驱动杆的另一端与一号驱动杆机械焊接,两个一号固定杆分别与一号驱动杆、一号活动板构成杠杆结构,根据杠杆原理,一号驱动杆与L型驱动杆相连接的一端、一号驱动杆与按键驱动轴相连接的一端向左运动,从而一号驱动杆以及一号驱动杆的另一端向右运动,并且推动链式活动杆将链式活动杆从实体内腔推出,从而实现链式活动杆带动驱动轮向下运动,并对机械传动装置施加一个力,使得机械传动装置运行,当链式活动杆带动驱动轮向下运动时,驱动轮与链式活动杆的作用下,二号驱动杆与一号弹簧相连接的一端向右运动,并对三号活动板施加一个力,使得三号活动板与二号驱动杆相连接的一端与之同向运动,三号活动板与二号三角形固定块构成杠杆原理,因此,三号活动板的另一端与之反向运动,带动五号固定杆推动三号驱动杆向左运动,三号驱动杆中央被驱动杆固定轴固定,从而另一端向右运动,牵动一号杠杆号驱动杆与之同向运动,一号杠杆号驱动杆与二号杠杆驱动杆、杠杆固定杆、杠杆固定块以及构成大固定座、小固定座构成活动杠杆结构,因此,当一号杠杆号驱动杆向右运动时,二号杠杆驱动杆向左运动,从而二号活动板失去阻力,二号活动板的一端向下运动,二号固定杆在二号活动板的作用下向上运动,从而牵动五号驱动杆的一端与之同向运动,五号驱动杆的另一端拉动四号固定杆向下运动,使得四号驱动杆失去一个向上顶起的力,从而固定轮与内壁分离,实现两个表带之间的分离,如图三所示,方便将设备佩戴在手腕上,本发明通过表盘活动装置、驱动装置、一号表带内腔、机械传动装置共同作用下实现只需按下一个按钮即可实现两个表带之间的紧扣与分离,正、负极磁块中另增铁芯,可以加大两个磁块之间的磁性,从而避免在运动的过程中设备掉落,方便佩戴使用。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发明一种新型穿戴式智能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新型穿戴式智能电子设备的自动扣紧装置的第一种工作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新型穿戴式智能电子设备的自动扣紧装置的第二种工作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一种新型穿戴式智能电子设备的驱动装置的第一种工作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一种新型穿戴式智能电子设备的驱动装置的第二种工作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中:一号弧形表带-1、自动扣紧装置-2、表盘活动装置-3、矩形表盘-4、二号弧形表带-5、驱动装置-201、一号表带内腔-202、机械传动装置-203、正极磁块铁芯-204、正极磁块-205、负极磁块铁芯-206、负极磁块-207、一号转动轴-301、固定腔层-302、液晶显示屏-303、数据传输排线-304、表头内腔-305、电路板-306、二号转动轴-307、实体内腔-2011、链式活动杆-2012、一号驱动杆-2013、一号固定杆-2014、L型驱动杆-2015、按键驱动轴-2016、一号活动板-2017、表头与表带活动间隙-2018、驱动轮-2019、二号驱动杆-2031、一号弹簧-2032、固定块-2033、驱动杆固定轴-2034、三号驱动杆-2035、一号杠杆号驱动杆-2036、小固定座-2037、大固定座-2038、二号杠杆驱动杆-2039、二号固定杆-20310、三号固定杆-20311、三角固定盘-20312、四号驱动杆-20313、固定轮-20314、四号固定杆-20315、五号驱动杆-20316、一号三角形固定块-20317、二号活动板-20318、杠杆固定杆-20319、杠杆固定块-20320、五号固定杆-20321、三号活动板-20322、二号三角形固定块-20323。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请参阅图1-图5,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穿戴式智能电子设备技术方案:其结构包括一号弧形表带1、自动扣紧装置2、表盘活动装置3、矩形表盘4、二号弧形表带5,所述的一号弧形表带1与二号弧形表带5分别呈对称结构安装在矩形表盘4两端上,所述的矩形表盘4与一号弧形表带1、二号弧形表带5机械连接,所述的矩形表盘4内设有表盘活动装置3,所述的表盘活动装置3与一号弧形表带1、二号弧形表带5机械配合,所述的自动扣紧装置2设有两个,所述的两个自动扣紧装置2分别安装在一号弧形表带1、二号弧形表带5中,所述的一号弧形表带1、二号弧形表带5活动连接,所述的自动扣紧装置2由驱动装置201、一号表带内腔202、机械传动装置203、正极磁块铁芯204、正极磁块205、负极磁块铁芯206、负极磁块207组成,所述的驱动装置201安装在矩形表盘4内腔底部,所述的一号表带内腔202中设有机械传动装置203,所述的机械传动装置203与驱动装置201机械连接,所述的正极磁块铁芯204与负极磁块207分别安装在一号弧形表带1、二号弧形表带5上远离一号弧形表带1、二号弧形表带5的一端上,所述的正极磁块铁芯204设于正极磁块205中央,所述的负极磁块207中心设有负极磁块铁芯206,所述的正极磁块铁芯204、负极磁块207分别与正极磁块205、负极磁块207固定连接,所述的负极磁块207与正极磁块205呈上下结构设立,所述的负极磁块207与正极磁块205活动连接,所述的表盘活动装置3由一号转动轴301、固定腔层302、液晶显示屏303、数据传输排线304、表头内腔305、电路板306、二号转动轴307组成,所述的固定腔层302设有两个,所述的两个固定腔层302分别设于一号弧形表带1、二号弧形表带5与矩形表盘4机械连接的一端内侧,所述的两个固定腔层302分别与一号弧形表带1、二号弧形表带5内壁呈一体结构,所述的一号转动轴301与二号转动轴307分别将于一号弧形表带1、二号弧形表带5与矩形表盘4机械连接,所述的液晶显示屏303安装在表头内腔305顶部中央,所述的电路板306设于液晶显示屏303下方,所述的电路板306与液晶显示屏303之间通过数据传输排线304电连接,所述的一号转动轴301、二号转动轴307贯穿固定腔层302,一号转动轴301、二号转动轴307的一端固定在表头内腔305中,另一端卡在固定腔层302中,使得一号弧形表带1、二号弧形表带5与矩形表盘4形成可活动的转动机构,方便在使用时将矩形表盘4转动到方便观看的视觉角度上,所述的驱动装置201由实体内腔2011、链式活动杆2012、一号驱动杆2013、一号固定杆2014、L型驱动杆2015、按键驱动轴2016、一号活动板2017、表头与表带活动间隙2018、驱动轮2019组成,所述的实体内腔2011设有两个,所述的两个实体内腔2011将设于一号弧形表带1、二号弧形表带5与矩形表盘4机械连接的一端上,所述的表头与表带活动间隙2018为表头与两侧的表带之间的空隙,所述的实体内腔2011中设有链式活动杆2012,所述的链式活动杆2012靠近机械传动装置203的一端上设有驱动轮2019,所述的驱动轮2019与链式活动杆2012机械连接,所述的链式活动杆2012的另一端与一号驱动杆2013固定连接,所述的一号驱动杆2013的一端通过L型驱动杆2015与按键驱动轴2016机械连接,所述的一号固定杆2014设有两个并且呈上下结构互相平行设立,所述的两个一号固定杆2014分别与一号驱动杆2013、一号活动板2017构成杠杆结构,所述的一号驱动杆2013、一号活动板2017相对的一侧通过按键驱动轴2016机械配合,当按下按键驱动轴2016时,力通过按键驱动轴2016传送到L型驱动杆2015以及一号活动板2017上时,一号活动板2017与L型驱动杆2015与按键驱动轴2016同向运动,L型驱动杆2015的另一端与一号驱动杆2013机械焊接,两个一号固定杆2014分别与一号驱动杆2013、一号活动板2017构成杠杆结构,根据杠杆原理,一号驱动杆2013与L型驱动杆2015相连接的一端、一号驱动杆2013与按键驱动轴2016相连接的一端向左运动,从而一号驱动杆2013以及一号驱动杆2013的另一端向右运动,并且推动链式活动杆2012将链式活动杆2012从实体内腔2011推出,从而实现链式活动杆2012带动驱动轮2019向下运动,并对机械传动装置203施加一个力,使得机械传动装置203运行,所述的机械传动装置203由二号驱动杆2031、一号弹簧2032、固定块2033、驱动杆固定轴2034、三号驱动杆2035、一号杠杆号驱动杆2036、小固定座2037、大固定座2038、二号杠杆驱动杆2039、二号固定杆20310、三号固定杆20311、三角固定盘20312、四号驱动杆20313、固定轮20314、四号固定杆20315、五号驱动杆20316、一号三角形固定块20317、二号活动板20318、杠杆固定杆20319、杠杆固定块20320、五号固定杆20321、三号活动板20322、二号三角形固定块20323组成,所述的二号驱动杆2031的一端通过一固定轴固定在实体内腔2011下方,另一端通过一号弹簧2032与固定块2033固定连接,所述的固定块2033固定设于一号表带内腔202内壁上并与一号表带内腔202内壁呈一体机结构设立,所述的一号表带内腔202中与固定块2033所在内壁相对的一侧上设有二号三角形固定块20323,所述的二号三角形固定块20323上设有三号活动板20322,所述的三号活动板20322与二号三角形固定块20323上构成杠杆结构,所述的三号活动板20322的一端与二号驱动杆2031活动连接,另一端上设有五号固定杆20321,所述的五号固定杆20321与三号活动板20322垂直焊接为一体结构,所述的五号固定杆20321顶端与三号驱动杆2035机械连接,所述的驱动杆固定轴2034贯穿三号驱动杆2035中央并将其固定,所述的三号驱动杆2035的一端与一号杠杆号驱动杆2036固定连接,所述的一号杠杆号驱动杆2036远离三号驱动杆2035的一端与二号杠杆驱动杆2039机械配合,所述的二号杠杆驱动杆2039与一号杠杆号驱动杆2036呈一定的夹角设立,所述的一号杠杆号驱动杆2036与二号杠杆驱动杆2039之间通过杠杆固定杆20319固定连接,所述的杠杆固定杆20319的两端通过杠杆固定块20320将一号杠杆号驱动杆2036、二号杠杆驱动杆2039固定连接,所述的一号杠杆号驱动杆2036与二号杠杆驱动杆2039相连接的一端固定在小固定座2037上,所述的小固定座2037固定设于大固定座2038上并与大固定座2038呈一体结构,所述的大固定座2038设于一号表带内腔202中并与一号表带内腔202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的二号杠杆驱动杆2039远离一号杠杆号驱动杆2036的一端与二号活动板20318机械连接,所述的二号活动板20318与一号三角形固定块20317机械连接并构成杠杆结构,所述的二号活动板20318远离二号杠杆驱动杆2039的一端与二号固定杆20310垂直焊接,所述的三角固定盘20312设于大固定座2038右侧,所述的三角固定盘20312的一直角边上设有三号固定杆20311,所述的三号固定杆20311远离三角固定盘20312的直角边的一端通过一转轴贯穿并固定将其固定,所述的五号驱动杆20316的一端与二号固定杆20310机械连接,另一端通过四号固定杆20315与四号驱动杆20313机械配合,所述的四号驱动杆20313的一端固定在三角固定盘20312上,所述的四号驱动杆20313远离三角固定盘20312的一端与固定轮20314固定连接,当链式活动杆2012带动驱动轮2019向下运动时,驱动轮2019与链式活动杆2012的作用下,二号驱动杆2031与一号弹簧2032相连接的一端向右运动,并对三号活动板20322施加一个力,使得三号活动板20322与二号驱动杆2031相连接的一端与之同向运动,三号活动板20322与二号三角形固定块20323构成杠杆原理,因此,三号活动板20322的另一端与之反向运动,带动五号固定杆20321推动三号驱动杆2035向左运动,三号驱动杆2035中央被驱动杆固定轴2034固定,从而另一端向右运动,牵动一号杠杆号驱动杆2036与之同向运动,一号杠杆号驱动杆2036与二号杠杆驱动杆2039、杠杆固定杆20319、杠杆固定块20320以及构成大固定座2038、小固定座2037构成活动杠杆结构,因此,当一号杠杆号驱动杆2036向右运动时,二号杠杆驱动杆2039向左运动,从而二号活动板20318失去阻力,二号活动板20318的一端向下运动,二号固定杆20310在二号活动板20318的作用下向上运动,从而牵动五号驱动杆20316的一端与之同向运动,五号驱动杆20316的另一端拉动四号固定杆20315向下运动,使得四号驱动杆20313失去一个向上顶起的力,从而固定轮20314与内壁分离,实现两个表带之间的分离,如图三所示,方便将设备佩戴在手腕上,所述的三角固定盘20312固定安装在一号表带内腔202中,所述的三角固定盘20312的一直角边上设有三号固定杆20311,所述的三号固定杆20311远离三角固定盘20312的直角边的一端通过一转轴贯穿并固定将其固定,所述的三号固定杆20311上的转轴贯穿五号驱动杆20316中央,并将五号驱动杆20316固定在三角固定盘20312上,三号固定杆20311与三号固定杆20311上的转轴的设立,可以将五号驱动杆20316固定在三角固定盘20312上,避免在机械传动的过程中,五号驱动杆20316的位置发生偏移,影响设备的正常使用。

本发明所述的液晶显示屏303一种通过控制半导体发光二极管的显示方式。

一号转动轴301、二号转动轴307的一端固定在表头内腔305中,另一端卡在固定腔层302中,使得一号弧形表带1、二号弧形表带5与矩形表盘4形成可活动的转动机构,方便在使用时将矩形表盘4转动到方便观看的视觉角度上,当按下按键驱动轴2016时,力通过按键驱动轴2016传送到L型驱动杆2015以及一号活动板2017上时,一号活动板2017与L型驱动杆2015与按键驱动轴2016同向运动,L型驱动杆2015的另一端与一号驱动杆2013机械焊接,两个一号固定杆2014分别与一号驱动杆2013、一号活动板2017构成杠杆结构,根据杠杆原理,一号驱动杆2013与L型驱动杆2015相连接的一端、一号驱动杆2013与按键驱动轴2016相连接的一端向左运动,从而一号驱动杆2013以及一号驱动杆2013的另一端向右运动,并且推动链式活动杆2012将链式活动杆2012从实体内腔2011推出,从而实现链式活动杆2012带动驱动轮2019向下运动,并对机械传动装置203施加一个力,使得机械传动装置203运行,当链式活动杆2012带动驱动轮2019向下运动时,驱动轮2019与链式活动杆2012的作用下,二号驱动杆2031与一号弹簧2032相连接的一端向右运动,并对三号活动板20322施加一个力,使得三号活动板20322与二号驱动杆2031相连接的一端与之同向运动,三号活动板20322与二号三角形固定块20323构成杠杆原理,因此,三号活动板20322的另一端与之反向运动,带动五号固定杆20321推动三号驱动杆2035向左运动,三号驱动杆2035中央被驱动杆固定轴2034固定,从而另一端向右运动,牵动一号杠杆号驱动杆2036与之同向运动,一号杠杆号驱动杆2036与二号杠杆驱动杆2039、杠杆固定杆20319、杠杆固定块20320以及构成大固定座2038、小固定座2037构成活动杠杆结构,因此,当一号杠杆号驱动杆2036向右运动时,二号杠杆驱动杆2039向左运动,从而二号活动板20318失去阻力,二号活动板20318的一端向下运动,二号固定杆20310在二号活动板20318的作用下向上运动,从而牵动五号驱动杆20316的一端与之同向运动,五号驱动杆20316的另一端拉动四号固定杆20315向下运动,使得四号驱动杆20313失去一个向上顶起的力,从而固定轮20314与内壁分离,实现两个表带之间的分离,如图三所示,方便将设备佩戴在手腕上。

本发明解决的问题穿戴式只能电子设备的穿戴多为锁扣式的穿戴方式,穿戴不方便,本发明通过上述部件的互相组合,通过表盘活动装置3、驱动装置201、一号表带内腔202、机械传动装置203共同作用下实现只需按下一个按钮即可实现两个表带之间的紧扣与分离,正、负极磁块中另增铁芯,可以加大两个磁块之间的磁性,从而避免在运动的过程中设备掉落,方便佩戴使用。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