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食谱系统的原材料订单数据生成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258715发布日期:2018-08-24 21:08阅读:71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订单数据生成方法,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基于食谱系统的原材料订单数据生成方法。



背景技术:

食谱系统是一种新兴的针对消费者每日的饮食消费而出现的食谱数据管理系统,其在目前的市场上有着广泛的应用。

目前的食谱系统根据所实现的功能主要由两大类:一类是基于健康目的出发,例如针对老人、幼儿或者病人等的健康数据,来基于内部设定的数据来生成适合特定人群使用的食谱,实现满足该特定人群健康所需要的食谱;另一类是基于使用者的设定来生成每日的菜单,例如,针对食堂的每日菜单,通过在后台设定后,每日的食谱变回自动生成,然后食堂根据食谱进行原材料的采购和工作的安排,来达到提高效率的目的。

这其中,对于食堂等的使用,其食谱系统还需要具备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对于原材料订单的生成。传统的食谱系统只是根据简单的菜品所需要的原材料的种类和种类的设定,来自动计算出所需要的原材料的名称和重量。但是,在一些讲求精细化的食堂的管理中,同一个原材料可能还需要被进一步地分类,以满足不同菜品的使用需要,例如青椒肉丝中所需要的猪肉和麻婆豆腐中所需要的猪肉在品种中是存在差异的,并且可能一个青椒肉丝在不同的时间段所使用的猪肉也会存在差异,例如在针对大批量的菜品炒作需要时,可能需要预处理好的猪肉丝,在针对小批量的菜品炒制时,又可能需要原块的瘦肉即可,造成了多类别分类、多需求分类的复杂性数据。

因而,对于上述这些复杂的数据需求,在数据的设定和处理上无疑是复杂和大数据量的,如果采用简单的数据权重计算等方式,无疑会增加数据工作成本的上升,并且大量占用后台服务器的数据存储资源。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以在数据轻量化的前提下实现菜品复杂数据处理的基于食谱系统的原材料订单数据生成方法。

为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食谱系统的原材料订单数据生成方法,其包括:

按照菜品,设置单份菜品中所包含的各个原材料的名称和重量,生成第一数据包并发送和保存至服务器内;

在终端上输入所需要的菜品的名称和份数,生成第二数据包,在第二数据包内嵌入类别识别模块,将第二数据包发送和保存至服务器内;

服务器解析第二数据包,根据菜品的名称和份数调出对应的原材料,生成第一数据层;

服务器继续解析类别识别模块,然后再解析第二数据包,获得菜品所属的类别,并生成第二数据层;

服务器整合第一数据层和第二数据层,根据原材料的名称识别原材料所属的类别,将不同类别的同名称原材料在订单中生成不同的订单类。

进一步地,类别识别模块为类别码生成模块或者类别符生成模块。

进一步地,类别识别模块基于二进制数进行识别。

进一步地,在第一数据层或者第二数据层中嵌入单独的数据通道,数据通道用于输入订单次数据并发送至服务器。

进一步地,数据通道利用数据关联模块形成订单次数据与原材料数据的关联。

进一步地,数据关联模块通过类别识别模块识别订单次数据的类别后关联到原材料数据。

进一步地,订单次数据包括订单时间、原材料供货商、原材料备货时间和/或原材料送货时间。

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基于食谱系统的原材料订单数据生成方法,利用了对数据的两次解析,且利用设置的两个数据层,先将菜品中原材料和其类别进行分离,再将两个数据层整合,获得所需要的数据后单独进行保存,两个数据层自动删除,因而通过采用上述方案,相较于现有技术可以有效地降低数据工作的成本,同时降低对服务器的数据压力,轻量化实现菜品复杂数据的处理。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发明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食谱系统的原材料订单数据生成方法的实施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食谱系统的原材料订单数据生成方法中所涉及的系统的结构框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食谱系统的原材料订单数据生成方法中所涉及的菜品选取的界面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食谱系统的原材料订单数据生成方法中所涉及的生成原材料订单的界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参见图1至图4,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食谱系统的原材料订单数据生成方法包括:

s01:按照菜品,设置单份菜品中所包含的各个原材料的名称和重量,生成第一数据包并发送和保存至服务器内;

s02:在终端上输入所需要的菜品的名称和份数,生成第二数据包,在第二数据包内嵌入类别识别模块,将第二数据包发送和保存至服务器内,该终端具有可以为ipad、计算机或者手机等;

s03:服务器解析第二数据包,根据菜品的名称和份数调出对应的原材料,生成第一数据层;

s04:服务器继续解析类别识别模块,然后再解析第二数据包,获得菜品所属的类别,并生成第二数据层;

s05:服务器整合第一数据层和第二数据层,根据原材料的名称识别原材料所属的类别,将不同类别的同名称原材料在订单中生成不同的订单类。

其中,类别识别模块具体可以为类别码生成模块或者类别符生成模块,并且类别识别模块具体可以基于二进制数进行识别,以提高识别的效率和精准性。

进一步的实施例中,在第一数据层中嵌入单独的数据通道,数据通道用于输入订单次数据并发送至服务器。其中,订单次数据包括订单时间、原材料供货商、原材料备货时间和原材料送货时间,或者其中之一。

作为可替代的实施方式,数据通道也可以嵌入在第二数据层中。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可以实现订单其他数据的剥离式的输送,从而可以在不扰乱原材料数据的前提之下快速生产订单所需要的数据,提高整体的数据处理效率。

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数据通道可以利用数据关联模块形成订单次数据与原材料数据的关联;数据关联模块通过类别识别模块识别订单次数据的类别后关联到原材料数据。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可以订单次数据在进入服务器后快速且自动地关联至所属的原材料下,提高整体的数据处理效率。

综上,本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基于食谱系统的原材料订单数据生成方法,利用了对数据的两次解析,且利用设置的两个数据层,先将菜品中原材料和其类别进行分离,再将两个数据层整合,获得所需要的数据后单独进行保存,两个数据层自动删除,因而通过采用上述方案,相较于现有技术可以有效地降低数据工作的成本,同时降低对服务器的数据压力,轻量化实现菜品复杂数据的处理。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