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智慧校园的教务管理方法及系统与流程

文档序号:14572500发布日期:2018-06-01 23:18阅读:407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智慧校园的教务管理方法及系统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智能教学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基于智慧校园的教务管理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人类社会进入二十一世纪,信息技术已渗透到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以及学习方式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全民教育、优质教育、个性化学习和终身学习已成为信息时代教育发展的重要特征。面对日趋激烈的国力竞争,世界各国普遍关注教育信息化在提高国民素质和增强国家创新能力方面的重要作用。

当今的教育信息化正在经历数字化校园、智慧校园的阶段。越来越多的教育单位加入了数字化校园和智慧校园建设行列。在不断探究、建设和实施的过程中,建立强大的、高扩展性的智慧教育管理平台被众多学校和教育单位所认同。

例如,申请号为201410471383.0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智慧教室系统及方法,通过学校管理系统对需要上课的学生或教师进行统计,由教务系统生成课程安排,智能卡校园系统生成针对每位学生的智能卡片,智能卡片内包含定位单元,并通过控制器对比学生手持的智能卡片内定位单元显示的位置与该学生的课程安排中的教室位置是否一致,若一致,则控制智能卡片完成签到。由于每位学生所手持的智能卡片是针对该学生生成的,采用上述方案便于教师针对每位学生统计其上课情况,避免了采用纸张或打卡签到所带来的问题。

再例如,申请号为201610744192.6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物联网智慧校园系统,包括智慧校园管理总机、后勤管理系统、安防管理系统、人员管理系统、教学管理系统,所述的后勤管理系统、安防管理系统、人员管理系统、教学管理系统分别通过相应的交换机与智慧校园管理总机相连接,其中,后勤管理系统包括照明节能系统、车辆管理系统、园区绿化系统、餐饮售卖系统,安防管理系统包括安全管理系统、视频监控系统,人员管理系统包括学生管理系统、教师管理系统,教学管理系统包括教室管理系统、图书馆管理系统、实验室管理系统、文体管理系统。

然而,现有技术中的智慧教室系统无法使家长参与学生的学校监管当中,家长若需要了解学生的在校情况往往需要通过电话与学校老师进行沟通,从而导致了学生信息获取滞后且被动。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智慧校园的教务管理方法及系统,通过整合校园管理和家长管理,方便家长得知学生的在校情况,并与学校一起共同对学生的学校生活进行监管,有效的增加了信息的透明度,且提升了管理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智慧校园的教务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学生终端采集在校学生的日常学习信息,并将所述在校学生的日常学习信息传输给校园终端;

校园终端接收家长终端发送的登陆请求信息,并根据所述登陆请求信息匹配对应的在校学生的日常学习信息;

家长终端向校园终端发送信息查看请求信息,并接收校园终端发送的匹配后的在校学生的日常学习信息;

校园终端向家长终端发送反馈信息请求后,接收所述家长终端发送的反馈信息;

学生终端接收校园终端发送的反馈信息。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智慧校园的教务管理方法可以采集并记录学生的在校学生的日常学习信息,并将该在校学生的日常学习信息通过校园终端和家长终端发送给家长,方便家长得知学生的在校情况,并且,家长可以通过家长终端发送反馈信息,该反馈信息可以通过学生终端反馈至学生,让学生针对家长的意见及时调整学习状态;本发明将家长管理纳入学校管理的模块中,通过整合校园管理和家长管理,方便家长得知学生的在校情况,并与学校一起共同对学生的学校生活进行监管,有效的增加了信息的透明度,且提升了管理效果。

进一步,所述在校学生的日常学习信息包括课堂考勤信息和课情记录信息,所述学生终端采集在校学生的日常学习信息包括:

上课前人脸识别摄像机第一次识别学生人像后,并向课堂终端发送签到信息;

教师根据学生课堂表现向课堂终端输入学生课情记录信息;

下课后人脸识别摄像机第二次识别学生人像后,并向所述课堂终端发送签退信息,所述课堂终端接收到所述签退信息后将对应学生的课情记录信息发送给所述校园终端;

所述签到信息和所述签退信息组成所述课堂考勤信息。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人脸识别摄像机在上课前和上课后均进行一次识别操作,能准确的记录学生的签到和签退信息,一方面通过了人脸识别摄像机作为识别终端防止出现代打卡现象,另一方面,通过课前和课后的两次识别,记录了学生的迟到和早退现象,当第二次识别人像后,即学生签退后,课堂终端将对应学生的课情记录信息发送给校园终端,即在课程完毕后课堂终端与校园终端进行一次数据传输,将存储在课堂终端的信息上传至校园终端,较时时数据传输大大减少了课堂终端与校园终端的信息交流次数,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

进一步,所述在校学生的日常学习信息还包括运动信息,所述学生终端采集在校学生的日常学习信息还包括:

智能腕表记录步数、运动量、卡路里和学生位置信息,并将步数信息、运动量信息、卡路里信息以及学生位置信息存储并通过无线通信方式上传至所述校园终端。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本系统还可以记录学生的运动信息及位置信息,家长可以得知学生的运动量和位置,可以有效的监督学生的健康和安全。

进一步,所述学生终端采集在校学生的日常学习信息还包括智能腕表与教务管理系统通信、从所述教务管理系统下载学生课表信息并根据课表信息自动设置闹钟提醒的步骤。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智能腕表从教务管理系统下载学生课表,并自动设置闹钟提醒,从而提醒学生上课,方便了学生的上课,可以减少学生的迟到现象。

进一步,所述在校学生的日常学习信息还包括消费信息,所述学生终端采集在校学生的日常学习信息包括:智能一卡通进行小额支付后,将支付信息通过无线通信的方式上传至所述校园终端。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智能一卡通记录学生的消费信息,并将消费信息上传至校园终端,家长终端可以从校园终端得知学生的消费信息,方便对学生的消费进行监控,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消费习惯。

一种基于智慧校园的教务管理系统,包括:

学生终端,用于采集并向校园终端发送在校学生的日常学习信息和接收校园终端发送的反馈信息;

校园终端,用于根据家长终端发送的登陆请求信息匹配对应的在校学生的日常学习信息,并用于根据家长终端发送的信息查看请求信息向家长终端发送匹配后的在校学生的日常学习信息,还用于向家长终端发送反馈信息请求并接收所述家长终端发送的反馈信息并向所述学生终端发送所述反馈信息;

家长终端,用于向校园终端发送登陆请求信息和信息查看请求信息,并用于接收校园终端发送的匹配后的在校学生的日常学习信息,用于接收校园终端发送的反馈信息请求并向所述校园终端发送所述反馈信息。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智慧校园的教务管理方法可以采集并记录学生的在校学生的日常学习信息,并将该在校学生的日常学习信息通过校园终端和家长终端发送给家长,方便家长得知学生的在校情况,并且,家长可以通过家长终端发送反馈信息,该反馈信息可以通过学生终端反馈至学生,让学生针对家长的意见及时调整学习状态;本发明将家长管理纳入学校管理的模块中,通过整合校园管理和家长管理,方便家长得知学生的在校情况,并与学校一起共同对学生的学校生活进行监管,有效的增加了信息的透明度,且提升了管理效果。

进一步,所述在校学生的日常学习信息包括课堂考勤信息和课情记录信息,所述课堂考勤信息包括签到信息和签退信息;所述学生终端包括人脸识别摄像机和课堂终端;

在上课前,所述人脸识别摄像机用于进行第一次识别学生人像,在进行第一次识别学生人像后,所述人脸识别摄像机用于向课堂终端发送签到信息;在下课后,所述人脸识别摄像机用于进行第二次识别学生人像,在进行第二次识别学生人像后,所述人脸识别摄像机用于向所述课堂终端发送签退信息;

课堂终端,在课前,用于接收所述人脸识别摄像机发送的签到信息,在课中,用于记录教师输入的课情记录信息,在下课后,用于接收所述人脸识别摄像机发送的签退信息,并在接收到所述签退信息后,所述课堂终端还用于向所述校园终端发送所述课情记录信息和所述课堂考勤信息。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人脸识别摄像机在上课前和上课后均进行一次识别操作,能准确的记录学生的签到和签退信息,一方面通过了人脸识别摄像机作为识别终端防止出现代打卡现象,另一方面,通过课前和课后的两次识别,记录了学生的迟到和早退现象,当第二次识别人像后,即学生签退后,课堂终端将对应学生的课情记录信息发送给校园终端,即在课程完毕后课堂终端与校园终端进行一次数据传输,将存储在课堂终端的信息上传至校园终端,较时时数据传输大大减少了课堂终端与校园终端的信息交流次数,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

进一步,所述学生终端还包括智能腕表;所述智能腕表用于完成计步、计运动量、计卡路里和计录学生位置信息,将步数信息、运动量信息、卡路里信息以及学生位置信息存储并通过无线通信方式上传至所述校园终端。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本系统还可以记录学生的运动信息及位置信息,家长可以得知学生的运动量和位置,可以有效的监督学生的健康和安全。

进一步,所述智能腕表还用于与教务管理系统通信并从所述教务管理系统下载学生课表信息,并根据课表信息自动设置闹钟提醒。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智能腕表从教务管理系统下载学生课表,并自动设置闹钟提醒,从而提醒学生上课,方便了学生的上课,可以减少学生的迟到现象。

进一步,所述学生终端还包括智能一卡通;所述智能一卡通包括中央处理器(CPU)、随机存储器(RAM)、程序存储器(ROM)、数据存储器(EEPROM)以及片内操作系统(COS);所述智能一卡通用于进行小额支付,并用于将支付信息通过无线通信的方式上传至所述校园终端。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智能一卡通记录学生的消费信息,并将消费信息上传至校园终端,家长终端可以从校园终端得知学生的消费信息,方便对学生的消费进行监控,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消费习惯。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智慧校园的教务管理方法可以采集并记录学生的在校学生的日常学习信息,并将该在校学生的日常学习信息通过校园终端和家长终端发送给家长,方便家长得知学生的在校情况,并且,家长可以通过家长终端发送反馈信息,该反馈信息可以通过学生终端反馈至学生,让学生针对家长的意见及时调整学习状态;本发明将家长管理纳入学校管理的模块中,通过整合校园管理和家长管理,方便家长得知学生的在校情况,并与学校一起共同对学生的学校生活进行监管,有效的增加了信息的透明度,且提升了管理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要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基于智慧校园的教务管理方法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基于智慧校园的教务管理系统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1、学生终端;12、人脸识别摄像机;13、课堂终端;14、智能腕表;15、智能一卡通;21、校园终端;31、家长终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详细说明。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为使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做出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智慧校园的教务管理方法,如图1所示,所述方法包括依次进行的以下步骤:

步骤101,学生终端11采集在校学生的日常学习信息。

步骤102,学生终端11将采集到的在校学生的日常学习信息进行存储并将在校学生的日常学习信息上传至校园终端21。

步骤103,校园终端21接收学生终端11发送的在校学生的日常学习信息并进行存储。

进一步地,所述方法还包括依次进行地以下步骤:

步骤201,家长终端31向校园终端21发送登陆请求信息。

步骤202,校园终端21接收家长终端31的登陆请求信息并与家长终端31建立连接。

步骤203,校园终端21根据登陆请求信息匹配对应的在校学生的日常学习信息。

步骤204,家长终端31向校园终端21发送信息查看请求信息。

步骤205,校园终端21向家长终端31发送的匹配后的在校学生的日常学习信息。

步骤206,校园终端21向家长终端31发送反馈信息请求。

步骤207,家长终端31向校园终端21发送反馈信息。

步骤208,校园终端21将反馈信息发送至学生终端11。

其中,所述的在校学生的日常学习信息包括课堂考勤信息和课情记录信息,所述学生终端11采集在校学生的日常学习信息包括:

上课前,人脸识别摄像机12第一次识别学生人像,并向课堂终端13发送签到信息;具体的,签到信息包括了该第一次记录的人像信息和签到命令,课堂终端13接收到该第一次记录的人像信息和签到命令后,将该第一次记录的人像信息与存储在课堂终端13内的学生数据库进行匹配,匹配到该人像信息后,记录一次签到信息。

课中,教师根据学生课堂表现向课堂终端13输入学生课情记录信息;具体的,学生课情记录信息可以包括:课堂测验成绩,学生课堂回答次数等。

下课后,人脸识别摄像机12第二次识别学生人像,并向课堂终端13发送签退信息;具体的,签退信息包括了该第二次记录的人像信息和签退命令,课堂终端13接收到该第二次记录的人像信息和签退命令后,将该第二次记录的人像信息与存储在课堂终端13内的学生数据库进行匹配,匹配到该人像信息后,记录一次签退信息。

课堂终端13在记录完成签退信息后将对应学生的课情记录信息发送给所述校园终端21。所述签到信息和所述签退信息组成所述课堂考勤信息。

其中,所述在校学生的日常学习信息还包括运动信息,所述学生终端11采集在校学生的日常学习信息还包括:

智能腕表14记录步数、运动量、卡路里和学生位置信息,并将步数信息、运动量信息、卡路里信息以及学生位置信息存储并通过无线通信方式上传至所述校园终端21。

智能腕表14是一种智能穿戴设备,学生佩戴智能腕表14能够完成计步、计运动量、计卡路里等,以及将这些数据存储并通过无线通信方式上传采集终端,通过数据指导学生健康生活。

智能腕表14还具有时间显示,自定义闹钟和记录位置信息的功能。

其中,所述学生终端11采集在校学生的日常学习信息还包括智能腕表14与教务管理系统通信、从所述教务管理系统下载学生课表信息并根据课表信息自动设置闹钟提醒的步骤。

其中,所述在校学生的日常学习信息还包括消费信息,所述学生终端11采集在校学生的日常学习信息包括:智能一卡通15进行小额支付后,将支付信息通过无线通信的方式上传至所述校园终端21。

分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智慧校园的教务管理方法可以采集并记录学生的在校学生的日常学习信息,并将该在校学生的日常学习信息通过校园终端21和家长终端31发送给家长,方便家长得知学生的在校情况,并且,家长可以通过家长终端31发送反馈信息,该反馈信息可以通过学生终端11反馈至学生,让学生针对家长的意见及时调整学习状态;本发明将家长管理纳入学校管理的模块中,通过整合校园管理和家长管理,方便家长得知学生的在校情况,并与学校一起共同对学生的学校生活进行监管,有效的增加了信息的透明度,且提升了管理效果。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智慧校园的教务管理系统,参见图2,所述系统包括学生终端11、校园终端21和家长终端31;

学生终端11,用于采集并存储在校学生的日常学习信息,还用于向校园终端21发送在校学生的日常学习信息;

校园终端21,用于接收学生终端11发送的在校学生的日常学习信息并进行存储;

家长终端31,用于向校园终端21发送登陆请求信息;

进一步地,校园终端21还用于接收家长终端31的登陆请求信息并与家长终端31建立连接,还用于根据登陆请求信息匹配对应的在校学生的日常学习信息;

进一步地,家长终端31还用于向校园终端21发送信息查看请求信息;

进一步地,校园终端21还用于向家长终端31发送的匹配后的在校学生的日常学习信息;

进一步地,校园终端21还用于向家长终端31发送反馈信息请求;

进一步地,家长终端31还用于向校园终端21发送反馈信息;

进一步地,校园终端21还用于将反馈信息发送至学生终端11。

具体的,上述登陆请求信息作为家长登陆系统的手段,可以采用PKI、用户名/密码、B/S和C/S等多种身份认证方式,校园终端21中的数据库先存储家长信息和对应的学生信息,当家长输入的登陆请求信息在校园终端21的数据库内找到对应的学生信息后,即判断家长为合法用户,并开放操作权限。

具体的,在校学生的日常学习信息包括课堂考勤信息和课情记录信息,所述课堂考勤信息包括签到信息和签退信息;所述学生终端11包括人脸识别摄像机12和课堂终端13;

人脸识别摄像机12,用于在课前进行第一次识别学生人像,并用于在第一次识别学生人像后向课堂终端13发送签到信息;

课堂终端13,用于接收人脸识别摄像机12发送的签到信息,还用于记录教师输入的课情记录信息;

进一步地,人脸识别摄像机12还用于在课后进行第二次识别学生人像,并用于在第二次识别学生人像后向课堂终端13发送签退信息;

进一步地,课堂终端13还用于在接收到人脸识别摄像机12发送的签退信息后,向所述校园终端21发送所述课情记录信息和所述课堂考勤信息。

具体的,学生终端11还包括智能腕表14;

智能腕表14,用于完成计步、计运动量、计卡路里和计录学生位置信息,并用于将步数信息、运动量信息、卡路里信息以及学生位置信息存储并通过无线通信方式上传至所述校园终端21;智能腕表14还用于接收上述反馈信息。

进一步地,智能腕表14还用于与教务管理系统通信并从所述教务管理系统下载学生课表信息,并根据课表信息自动设置闹钟提醒。

具体的,所述学生终端11还包括智能一卡通15;

智能一卡通15包括中央处理器(CPU)、随机存储器(RAM)、程序存储器(ROM)、数据存储器(EEPROM)以及片内操作系统(COS);

所述智能一卡通15,用于进行小额支付,并用于将支付信息通过无线通信的方式上传至所述校园终端21。

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基于智慧校园的教务管理系统运行流程如下:学生终端11采集在校学生的日常学习信息并将在校学生的日常学习信息上传至校园终端21,校园终端21接收家长终端31并与家长终端31建立连接,校园终端21接收家长终端31的信息查看请求信息,家长终端31接收校园终端21发送的在校学生的日常学习信息,校园终端21向家长终端31发送反馈信息请求,校园终端21将家长终端31发送的反馈信息发送至学生终端11。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程序可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所述的存储介质可为磁碟、光盘、只读存储记忆体(Read-Only Memory,ROM)或随机存储记忆体(Random Access Memory,RAM)等。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