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配电GIS模型的配网环网台帐自动生成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445839发布日期:2018-09-14 23:21阅读:45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电网信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配电gis模型的配网环网台帐自动生成方法。



背景技术:

为防止变电站、10kv母线失压导致大面积长时间停电,配网调度需制定失压时的配网线路转供电预案,在制定转供电预案时需根据环网台账来分析配网线路的联络情况及转供电能力。同时,计划部门也急需通过环网台账信息来了解当前配网的转供电能力,加强薄弱环节的配网建设。

传统的人工根据配网单线图环网点来制定配网环网台账资料信息方式存在工作量大、效率低、准确性差及实时性难以保障等问题。此外,建立专门的环网台账数据管理模块及流程来管理配网环网台账,供电所人员在环网台账发生变更时进入模块进行更新,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工作效率,但还是存在维护工作量大、人工更新跟不上配网环网台账变更速度的情况。

基于以上分析,传统配网环网台账获取方法存在工作量大、效率低、更新速度慢及准确性低等问题。传统方式很难支撑电力体制改革环境下,供电企业实施精益化管理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基于配电gis模型的配网环网台帐自动生成方法,旨在克服以上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基于配电gis模型的配网环网台帐自动生成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0通过配电gis模型数据库获取配网线路环网台帐信息,生成配网线路的环网台帐;

s20通过配电gis模型获取配网环网台帐的判据,并对所生成的配网线路的环网台帐进行判断;

s30对环网台帐的当前台帐数据制定自动更新的规则;

s40根据所制定的自动更新的规则实时对当前环网台帐的数据进行更新。

优选地,所述s20中所述的配网环网台帐的判据包括:

s201对于站外联络开关的判据:开关两侧的线段属于不同的线路,则此

开关为联络开关;

s202对于站内环网开关的判据包括第一判据、第二判据和第三判据,其中:

第一判据为:.当同时满足以下4个条件时则判断为环网开关:

k.站内开关连接着其它线路的线段;

l.站内开关是开状态;

m.站内开关连接着的站内外连接点的连接用途是进线或联络;

n.站内开关通过拓扑搜索找到本线路的其它设备;

第二判据为:当同时满足以下2个条件时则判断为环网开关:

o.站内开关连接着本线路的线段;

p.站内开关是开状态;

q.站内开关连接着的站内个连接点的连接用途是进线或联络;

第三判据为:当同时满足以下3个条件时则判断为环网开关:

r.站内开关是母联开关;

s.站内开关是开状态;

站内开关两侧的母线由不同的馈线进行供电。

优选地,所述s30所制定的自动更新规则包括:

新增规则,用于对当前环网台帐数据表中不存在,而在配电gis模型中存在的环网点加入环网台帐数据表;

删除规则,用于对当前环网台帐数据表中存在,而在配电gis模型中不存在环网点进行删除;

修改规则,用于对当前环网台数数据表中存在,而配电gis模型中存在的环网点进行修改。

优选地,所述新增规则包括:

(1)对本侧线路、对侧线路及环网点位置均存在的环网点,自动根据两侧线路id自动匹配供电所、变电站、母线编号、额定电流的字段,且在环网台帐数据表确认为有效;

(2)对于本侧线路、对侧线路及环网点位置记录不全的环网点,自动根据现有的线路id自动匹配供电所、变电站、母线编号、额定电流的字段,且在环网台账数据表中置为空白,以人工分析.

优选地,所述修改规则包括:

(1)对于配电gis模型数据中本侧线路、对侧线路及环网点位置均存在的环网点,自动根据两侧线路id自动匹配供电所、变电站、母线编号、额定电流的字段,且在环网台帐数据表确认为有效;

(2)对于配电gis模型数据中本侧线路、对侧线路及环网点位置不全的记录,不作任何修改更新.

优选地,所述配网线路的环网台帐信息是与配电gis的单线图中配网设备相对应的信息。

优选地,所述配网线路的环网台帐信息中包括环网开关信息,所述环网开关信息包括是否联络、所属馈线1及所属馈线2、所示分支1及所示分支2的字段描述。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1)配网环网台账数据的自动生成,免去了供电所人员通过流程来人工维护环网台账数据的方法,大大减轻了基层供电所人员的工作量,提高了电网企业工作人员效率。

(2)配网环网台账数据的自动生成,避免了传统人工流程维护带来的维护不及时,造成与实际不相符的缺点,为配网环网台账数据应用提供了实时数据,确保发生紧急停电时减少用户停电事件的发生。

(3)配网环网台账数据的自动生成,为计划、基建线相关人员提供了当前配电网的供电能力情况,分析薄弱环节并加以完善提供了支持。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配电gis模型自动提取配网环网台账数据方法流程图;

图2为环网台账数据表自动更新规则流程图;

图3为基于配电gis模型的配网环网台账自动生成整体流程图。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说明。

参见图1所示,一种基于配电gis模型的配网环网台账自动生成方法,需从头配电gis模型自动提取配网环网台账数据,涉及到配电gis模型自动提取配网环网台账数据方法流程1。其具体流程为:

从配电gis模型自动提取配网环网台账,对于不同的开关类型具有不同的提取规则。对于站外开关2即柱上开关,其规则为:开关两侧属于不同的线路7。对于站内开关3,分成三类:对于开关链接其他线路4,则需满足开关断开状态8、开关链接用途为进线或联络9并且开关与本线路有连接10;对于开关连接本线路5,则需满足开关断开状态11且开关连接用途为进线或联络12;对于目联开关6,则需满足开关断开状态13且开关两侧属于不同的线路14。

参见图2所示,一种基于配电gis模型的配网环网台账自动方法,从配电gis模型自动提取配网环网台账数据后,需用获取的配网台账数据更新当前配网环网台账数据表中的数据,涉及到配网环网台账数据表自动更新规则流程15。其具体的流程为:

环网台账数据表自动更新规则流程15涉及到增加、删除及修改环网点规则:

新增环网点16新增条件为:配电gis模型存在而当前配网环网台账数据表中不存在的环网点19。新增规则为:对于配电gis模型中本、对侧线路均完整的环网点,自动根据线路id匹配信息,环网台账数据表中“是否有效”字段默认为“是”22;对于配电gis模型中本、对侧线路不全的环网点,自动根据现有线路id匹配信息,不全侧的线路信息由人工进行维护,环网台账数据表中“是否有效”字段默认为空白23。

删除环网点17删除条件为:当前配网环网台账数据表中存在而配电gis模型中不存在的环网点20。删除规则为:在当前配网环网台账数据表中删除配电gis模型中不存在的环网点删除24。

修改环网点18修改条件为:配电gis模型存在且当前配网环网台账数据表中也存在的环网点21。修改环网点规则为:对于配电gis模型中本、对侧线路均完整的环网点,自动根据线路id匹配信息,环网台账数据表中“是否有效”字段默认为“是”25;对于配电gis模型中本、对侧线路不全的环网点,不作任何修改更新26。

参见图3所示,一种基于配电gis模型的配网环网台账自动生成方法,其总体流程是:

从配电gis模型自动提取配网环网台账数据27,然后运用从配电gis模型自动提取的配网环网台账数据27对配网环网台账数据表自动更新28,配网环网台账数据表自动更新28后将可实施配网环网台账数据应用29。

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

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于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显然,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发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