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责任赔付计算方法、电子装置及存储介质与流程

文档序号:15350144发布日期:2018-09-04 23:14阅读:12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交通事故责任赔付计算方法、电子装置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在交通事故纠纷案件中,责任赔偿金额的计算是案件当事人的争议焦点。目前主要有两种方式计算:

第一种方式为手工计算,即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的各项赔偿项目,由法官或当事人根据自己的主观理解,总结公式,查询各项计算基数,然后手工计算各项赔偿金额。此方式易造成漏算、限额校验错误,同时给法官带来巨大的工作量,当事人也容易错误计算自己的索赔金额。

第二种方式是由计算机软件提供商设计的计算系统,使用过程中需要法官查询标准、填写数值,然后按当事人个数,分开计算索赔金额、赔付金额,最后再将各个当事人的数据综合在一起计算,实质上依然是使用手工计算的原理。同时,对于交通事故纠纷中的各项索赔金额和赔付金额的限额规定,依然需要人工校验,工作量没有减少,不具备高效性和规范性。特别是遇到多车事故、多索赔人索赔时,计算的复杂程度大大提高,而这些计算系统不能满足全自动计算。

以上两种方式,均在不同程度上存在计算量大、计算模式单一、计算准确度不可靠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出一种交通事故责任赔付计算方法、电子装置及存储介质,旨在解决至少一个上述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交通事故责任赔付计算方法,该方法包括步骤:

接收交通事故当事人的基础数据,所述当事人包括索赔人和赔偿义务人;

选择计算基数;

根据所述基础数据和计算基数计算索赔人的各项索赔金额;

依交强险、商业三者险、个人支付的顺序计算赔偿义务人的赔付金额;及

输出计算结果。

可选地,,所述计算基数是指各地区每年由政府部门颁布的与交通事故责任赔付计算相关的各项统计数据,或者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在所述统计数据基础上进行部分调整。

可选地,所述计算索赔人的各项索赔金额的步骤包括:

当所述交通事故涉及单个索赔人时,选择该索赔人的索赔项目,计算每个项目的索赔金额;

当所述交通事故涉及多个索赔人时,选择所述多个索赔人的索赔项目,分别计算每个索赔人对应每个项目的索赔金额,以及占该项目总索赔金额的比例。

可选地,所述计算索赔人的各项索赔金额的步骤还包括:

根据法律规定的各项目限额标准,智能校验索赔人每个项目的索赔金额是否超过法律规定的限额。

可选地,所述依交强险、商业三者险、个人支付的顺序计算赔偿义务人的赔付金额的步骤包括:

当所述交通事故涉及单个机动车时,按单车赔付计算交强险赔付金额;

当所述交通事故涉及多个机动车时,根据各车是否有责,按多车赔付计算交强险赔付金额;

当交强险不能支付全部索赔金额时,在赔偿义务人各自责任比例范围内根据保险公司限额计算商业三者险的赔付金额;

当商业三者险仍不能支付剩余索赔金额时,在赔偿义务人各自责任比例范围内进一步计算赔偿义务人个人支付的赔付金额。

可选地,在所述按多车赔付计算交强险赔付金额的步骤中,将每个机动车对应的保险公司的交强险限额在全部交强险保险公司的限额之和中的比例乘以索赔人的索赔金额,得到的乘积与该保险公司的限额比较,如果大于所述限额,则使用所述限额作为该保险公司的交强险赔付金额,否则使用所述乘积作为该保险公司的交强险赔付金额。

可选地,所述计算结果包括索赔人各自的各项索赔金额、保险公司的各项赔付金额、赔偿义务人各自的个人支付金额。

可选地,所述输出计算结果的步骤还包括:

输出各项计算结果关联的法律条款。

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出一种电子装置,所述电子装置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交通事故责任赔付计算程序,所述交通事故责任赔付计算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的交通事故责任赔付计算方法的步骤。

进一步地,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上存储有交通事故责任赔付计算程序,所述交通事故责任赔付计算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的交通事故责任赔付计算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提出的交通事故责任赔付计算方法、电子装置及存储介质,能够通过计算机语言实现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赔付的智能计算模型,可系统且规范化的计算交通事故纠纷中的各项索赔及赔付金额,并智能匹配需要的各项计算基数,同时对各项索赔、赔付的限额智能校验,使各项计算结果严格满足法律规定。一方面简化计算过程,切实提高计算效率;另一方面,避免漏算、错算、校验错误等人工主观问题。同时,模型的计算逻辑很好地解决了计算多车事故中多索赔人索赔的计算难题。另外,由于计算模型依据的是法律法规,每一项目的每一步计算都有法律依据,可以准确输出计算过程中所使用的法律条款,为法官、当事人计算过程中查阅法律依据提供便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出的一种电子装置的架构图;

图2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出的一种交通事故责任赔付计算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提出的一种交通事故责任赔付计算方法的流程图。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一

参阅图1所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出一种电子装置2。所述电子装置2可以是移动电话、智能电话、笔记本电脑、pad(平板电脑)等可移动设备,以及诸如台式计算机、服务器等固定终端。所述电子装置2包括存储器20、处理器22和交通事故责任赔付计算程序28。

其中,所述存储器20至少包括一种类型的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安装于所述电子装置2的操作系统和各类应用软件,例如交通事故责任赔付计算程序28的程序代码等。此外,所述存储器20还可以用于暂时地存储已经输出或者将要输出的各类数据。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存储器20中还可以存储详尽的各地区各年度的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赔付计算基数,各项法律规定的索赔项目及各项目限额标准,各项目计算所依据法律法规,以及各种计算公式等。这些数据都可以实时智能更新,保证计算的准确性。

所述处理器22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是中央处理器(centralprocessingunit,cpu)、控制器、微控制器、微处理器、或其他数据处理芯片。该处理器22通常用于控制所述电子装置2的总体操作。本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22用于运行所述存储器20中存储的程序代码或者处理数据,例如运行所述交通事故责任赔付计算程序28等。

所述交通事故责任赔付计算程序28被所述处理器22执行时,实现如下步骤:

(1)接收交通事故当事人的基础数据。

(2)选择计算基数。

(3)计算索赔人的各项索赔金额。

(4)依交强险、商业三者险、个人支付的顺序计算赔偿义务人的赔付金额。

(5)输出计算结果。

上述步骤的详细说明请参阅下述第二实施例和第三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所述交通事故责任赔付计算程序28可以应用于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中索赔人计算自己的索赔金额、赔偿义务人计算自己的赔偿金额;法院判决时,计算交通事故纠纷案件中的各方索赔金额、赔付金额;以及应用于各大普法网站提供计算功能。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1中示出的结构并不构成对所述电子装置2的限定,所述电子装置2还可以包括其他必要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

实施例二

参阅图2所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出一种交通事故责任赔付计算方法。在本实施例中,根据不同的需求,图2所示的流程图中的步骤的执行顺序可以改变,某些步骤可以省略。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接收交通事故当事人的基础数据。

具体地,所述基础数据包括当事人的年龄、户籍类型、平均收入等,还可以包括当事人在所述交通事故中的涉事身份(例如赔偿义务人或索赔人)及责任比例等。所述基础数据可以从事故文书中智能抓取,也可由用户手工编辑。

s20,选择计算基数。

具体地,所述计算基数是指在各地区每年由政府部门颁布的与交通事故责任赔付计算相关的各项统计数据,包括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消费性支出、职工平均工资、同行业收入标准等。根据所述当事人的基础数据,选择适用的计算基数。各地区各年度的计算基数不同,其中政府部门颁布的称为标准数据,也可以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在所述标准数据基础上进行部分调整。

s30,计算索赔人的各项索赔金额。

具体地,根据所述交通事故的状况及法律规定选择索赔项目,根据所述当事人的基础数据和所述计算基数,计算索赔人每个项目的索赔金额。

关于步骤s30的具体介绍,请参图3中相关步骤。例如,步骤s30可以参照图3中步骤s104-s108实现,也可以涉及图3中更多其他的步骤。

s40,依交强险、商业三者险、个人支付的顺序计算赔偿义务人的赔付金额。

具体地,在计算出索赔人的索赔金额后,需要计算赔偿义务人的赔付金额。所述赔付金额可能需要使用交强险、商业三者险或者赔偿义务人个人支付。当交强险不能支付全部索赔金额时,需要在赔偿义务人各自责任比例范围内进一步计算商业三者险、个人支付的赔付金额。

关于步骤s40的具体介绍,请参图3中相关步骤。例如,步骤s40可以参照图3中步骤s110-s122实现,也可以涉及图3中更多其他的步骤。

s50,输出计算结果。

具体地,所述计算结果包括索赔人各自的各项索赔金额、多保险公司的各项赔付金额、多个赔偿义务人各自的个人支付金额等。

关于步骤s50的具体介绍,请参图3中相关步骤。例如,步骤s50可以参照图3中步骤s124实现,也可以涉及图3中更多其他的步骤。

实施例三

参阅图3所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提出一种交通事故责任赔付计算方法。在本实施例中,根据不同的需求,图3所示的流程图中的步骤的执行顺序可以改变,某些步骤可以省略。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0,接收交通事故当事人的基础数据。

具体地,所述基础数据包括当事人的年龄、户籍类型、平均收入等,还可以包括当事人在所述交通事故中的涉事身份(例如赔偿义务人或索赔人)及责任比例等。所述基础数据可以从事故文书中智能抓取,也可由用户手工编辑。

s102,选择计算基数。

具体地,所述计算基数是指在各地区每年由政府部门颁布的与交通事故责任赔付计算相关的各项统计数据,包括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消费性支出、职工平均工资、同行业收入标准等。根据所述当事人的基础数据,选择适用的计算基数。各地区各年度的计算基数不同,其中政府部门颁布的称为标准数据,也可以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在所述标准数据基础上进行部分调整。

s104,判断所述交通事故是否涉及单个索赔人。若是,执行步骤s106。若不是,执行步骤s108。

具体地,机动车交通事故中一般涉及单车单索赔人、单车多索赔人、多车多索赔人几种状况。首先需要针对索赔人计算索赔金额,因此先判断所述交通事故涉及的是单个索赔人还是多个索赔人。

s106,选择该索赔人的索赔项目,计算每个项目的索赔金额。

具体地,所述索赔项目包括医疗费用、伤残死亡、财产损失、精神损失和被抚养人生活费等。根据所述交通事故的状况及法律规定选择索赔项目,根据所述当事人的基础数据和所述计算基数,计算该索赔人每个项目的索赔金额。并且,还可以根据法律规定的各项目限额标准,智能校验该索赔人每个项目的索赔金额是否超过限额。

例如,针对残疾赔偿金的计算,需要逻辑判断该索赔人的年龄段、户口类型,然后依据对应的公式计算该项目的索赔金额:

(1)年龄≤60岁,索赔金额=人均可支配收入×20年×(11-伤残等级)*0.1;

(2)60岁<年龄≤74岁,索赔金额=人均可支配收入×[20年-(年龄-60)]×(11-伤残等级)*0.1;

(3)年龄>75岁,索赔金额=人均可支配收入×5年×(11-伤残等级)*0.1。

s108,选择多个索赔人的索赔项目,分别计算每个索赔人对应每个项目的索赔金额,以及占该项目总索赔金额的比例。

具体地,当所述交通事故涉及多个索赔人时,需要以与步骤s106类似的方式计算出每个索赔人对应的每个项目的索赔金额,还要计算每个索赔人每个项目的索赔金额占该项目总索赔金额的比例。

s110,判断所述交通事故是否涉及多个机动车。若是,执行步骤s114。若不是,执行步骤s112。

具体地,在计算出索赔人的索赔金额后,需要进一步计算赔偿义务人的赔付金额。所述赔付金额可能需要使用交强险、商业三者险或者赔偿义务人个人支付。一般情况下,以每个机动车为单位参保。因此,首先需要判断所述交通事故涉及一个机动车还是多个机动车。

s112,按单车赔付计算交强险赔付金额。

具体地,按照索赔人每个项目的索赔金额,计算交强险限额内各项支付金额。

s114,根据各车是否有责,按多车赔付计算交强险赔付金额。

具体地,有责和无责的情况下,保险公司的赔付限额不同。因此,根据各车是否有责,可以得到相应的交强险限额。每个车对应的保险公司的交强险赔付金额,需要将该保险公司限额在全部交强险保险公司的限额之和中的比例乘以索赔人的索赔金额,得到的乘积与该保险公司的限额比较,如果大于限额,则使用限额作为该保险公司的交强险赔付金额,否则使用所述乘积作为该保险公司的交强险赔付金额。

例如,假设索赔项目包括死亡伤残、医疗费用、财产损失,该索赔人在所有索赔人的索赔金额中占比例为r%,有四家交强险保险公司a、b、c、d需要进行赔付。根据各个交强险投保人是否有责,得到各家保险公司的交强险赔付限额为:死亡伤残:a1、b1、c1、d1,医疗费用:a2、b2、c2、d2,财产损失:a3、b3、c3、d3。

a保险公司需要赔付的“死亡伤残”金额计算:

x=索赔人死亡伤残总索赔金额×[a1/(a1+b1+c1+d1)],判断x与(a1×r%)的大小,如果x>(a1×r%),则a保险公司赔付金额a1=(a1×r%),反之a1=x。

a保险公司需要赔付的“医疗费用”金额计算:

y=索赔人医疗费用总索赔金额×[a2/(a2+b2+c2+d2)],判断y与(a2×r%)的大小,如果y>(a2×r%),则a保险公司赔付金额a2=(a2×r%),反之a2=y。

a保险公司需要赔付的“财产损失”金额计算:

z=索赔人财产损失总索赔金额×[a3/(a3+b3+c3+d3)],判断z与(a3×r%)的大小,如果z>(a3×r%),则a保险公司赔付金额a3=(a3×r%),反之a3=z。

同理可以计算出其他三家交强险保险公司的各项赔付金额。

s116,判断交强险是否可以支付全部索赔金额。若是,执行步骤s124。若否,执行步骤s118。

具体地,比较索赔人每个项目的索赔金额与交强险保险公司针对该项目的赔付金额,以判断交强险是否可以完成全部索赔金额的支付。

例如,在上述举例中,比较“索赔人死亡伤残总索赔金额”与(a1+b1+c1+d1)的大小,取差值;比较“索赔人医疗费用总索赔金额”与(a2+b2+c2+d2)的大小,取差值;比较“索赔人财产损失总索赔金额”与(a3+b3+c3+d3)的大小,取差值。若差值全部为0,则表示交强险可以支付全部索赔金额。其中,a1、b1、c1、d1为a、b、c、d四家交强险保险公司对应的“死亡伤残”赔付金额,a2、b2、c2、d2为a、b、c、d四家交强险保险公司对应的“医疗费用”赔付金额,a3、b3、c3、d3为a、b、c、d四家交强险保险公司对应的“财产损失”赔付金额。

s118,计算商业三者险赔付金额。

具体地,当交强险不能支付全部索赔金额时,需要进一步计算商业三者险的赔付金额。所述商业三者险的赔付金额可以在赔偿义务人各自责任比例范围内根据保险公司限额和(交强险赔付后的)剩余索赔金额进行计算。

s120,判断商业三者险是否可以支付剩余索赔金额。若是,执行步骤s124。若否,执行步骤s122。

具体地,比较每个项目的商业三者险赔付金额与该项目的剩余索赔金额,以判断商业三者险是否可以完成剩余索赔金额的支付。

s122,计算赔偿义务人个人支付的赔付金额。

具体地,当商业三者险仍不能支付剩余索赔金额时,需要在赔偿义务人各自责任比例范围内进一步计算赔偿义务人个人支付的赔付金额。

s124,输出计算结果和对应法律条款。

具体地,所述计算结果包括索赔人各自的各项索赔金额、多保险公司的各项赔付金额、多个赔偿义务人各自的个人支付金额等。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提示计算中哪些项目是超限额后按限额计算。

同时,各个计算项目通过关联规则配置,关联对应的法律条款。因此,在输出每项计算的结果时,该项对应的法律条款和内容也在输出数据范围内。

本实施例所提出的交通事故责任赔付计算方法,可以通过计算机语言实现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赔付的计算模型,前端用户只需要输入当事人的基础数据,即可一键获得索赔人索赔金额及赔偿义务人赔付金额的计算结果。可以满足索赔方、赔付方、案件办理法官,三方计算事故责任纠纷的各项金额,实现计算结果统一、准确、规范,减少计算工作量,提高计算效率,从而提高法官的办案效率,提高当事人双方对赔付金额计算的信任度,减少案件的争议。

实施例四

本发明还提供了另一种实施方式,即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交通事故责任赔付计算程序,所述交通事故责任赔付计算程序可被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使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如上述的交通事故责任赔付计算方法的步骤。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上述实施例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可以是手机,计算机,服务器,空调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这些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