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使用随机标记的防伪技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59668发布日期:2018-09-29 01:57阅读:16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使用油墨构造的随机性防伪标记,以及基于该防伪标记的防伪技术,涵盖随机性防伪标记的制作、采样、存储、传输、应用。



背景技术:

现在广泛使用的一维码、二维码防伪技术,容易被伪造。

书画作品在交易时,一种不损坏书画作品原貌、防伪标记具有唯一性、不可复制性的防伪技术,是非常令人期待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涉及一种使用油墨构造的随机性防伪标记,以及基于该防伪标记的防伪技术,涵盖随机性防伪标记的制作、采样、存储、传输、应用。

本发明的随机性防伪标记,具有唯一性,不可伪造性。可以人工初步识读鉴定,也可以在计算机系统的辅助下进行精确鉴定。

防伪标记使用的油墨可以是紫外油墨、红外油墨等日常条件下的不可见的油墨,也可以是日常条件下可以看到颜色的油墨。

防伪标记可以与字符编码、一维码、二维码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应用。

随机防伪技术可以与其他防伪技术组合应用。

使用计算机或者其他自动化的信息处理设备进行防伪标记的制作、采样、存储、传输、应用。

该技术也可以应用于证件防伪、包装防伪等领域。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涉及到的技术分项具体说明如下:

随机防伪标记制作技术:使用取液器(玻璃棒、毛笔等)沾取稀释后的油墨,在纸张上方甩动或者抖动取液器1次或多次,在纸张上留下一系列的墨点(或者使用随机打标机,模拟人工制作标记);该系列墨点,作为防伪标记应用,即为随机防伪标记。

在书画作品上做标记时,使用日常情况下肉眼看不到颜色的,在特殊条件下可以看到颜色的油墨(如:紫外油墨、红外油墨等)。

附图1甩动取液器做成的防伪标记的示意图。该标记各个墨点的位置、大小、形状、相对位置等特征,具有随机性。

附图2是震动取液器做成的防伪标记的示意图。该标记各个墨点的位置、大小、形状、相对位置等特征,具有随机性。

标记的检索关键字:在条件允许时,制做随机标记的同时,制做标记对应的唯一编码,作为标记的检索关键字。该编码可以是字符形式,也可以是一维码、或者二维码等形式。

随机防伪技术可以与其他防伪技术组合应用。

使用不可见标记时,可以记录标记物的名称、作者等信息,以便检索应用。

使用计算机或者其他自动化的信息处理设备进行防伪标记的制作、采样、存储、传输、应用。

标准标记的采样:防伪标记制作完毕后,使用数码相机等摄像设备拍摄标记,拍摄全图、重点局部、标记等一系列照片,或者仅仅拍摄标记照片,同时记录书画相关的信息(编号等),作为标准标记的样品,存储到计算机系统中。

鉴定标记的采样:鉴定标记的采样方法类似标准标记的采样方法。

标记信息的存储:采样的标记的信息,存储到计算机系统中。

标记信息的传输:需要使用标记时,通过计算机系统或者计算机网络系统,依据书画的编号等信息进行查找,把该标记相关的信息传输到用户计算机或者手机等信息终端设备中。

标记信息的应用:肉眼或者使用放大镜或者在计算机软件的辅助下,观察标准标记和鉴定标记的异同,判断两者是否一致,做出鉴定结论。观察分析的内容为:标记物异同、标记的位置、标记中各点的位置、整体的布局、走势、相对位置、相对大小,每个点的形状、边缘连续平滑情况等。

颜色鉴定:本防伪标记中,各个防伪点内部的不同部位由于着墨量的不同,有细微的颜色差异。

边缘鉴定:本防伪标记中,每个标记点是由一个油墨点形成的,边缘放大后是连续平滑的。打印机打印出来的标记点是由多个相等大小的微小墨点的阵列组成的图形,放大后查看,边缘不会连续平滑。

计算机辅助防伪鉴定:在计算机软件的辅助下进行对比分析。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使用油墨构造的随机性防伪标记,以及基于该防伪标记的防伪技术,涵盖随机性防伪标记的制作、采样、存储、传输、应用。本发明的随机性防伪标记,具有唯一性,不可伪造性。可以人工初步识读鉴别,也可以在计算机系统的辅助下进行精确鉴定。

技术研发人员:石立公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石立公
技术研发日:2013.10.10
技术公布日:2018.09.2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