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课堂互动方法与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15738421发布日期:2018-10-23 21:52阅读:17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席牌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课堂互动方法与装置。



背景技术:

席牌是一种显示该座位上入座的人的身份信息的一种设备,由于纸质席牌容易损坏且只能一次性使用,更换频繁,因此使用纸质席牌易造成材料的浪费。

并且,目前在大学课堂中,学生相对自由随意,尤其是大班教学,教师无法将注意力均分到每个学生,因此学生与教师之间在课堂上的交流逐渐变少。同时,教师在课堂上可能会随机布置课堂作业,以巩固学习知识,并且起到检验当堂课程学生的学习情况,但是,由于教师无法对学生的答案进行依次检查,因此,检验当堂课程学生的学习情况的效果不佳。

有鉴于此,如何改善上述问题,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关注的重点。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课堂互动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纸质席牌浪费资源,检验当堂课程学生的学习情况的效果不佳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课堂互动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纸质席牌浪费资源,检验当堂课程学生的学习情况的效果不佳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课堂互动方法,所述课堂互动方法包括:

接收一第一智能终端或电子席牌发送的登录请求,其中,所述登录请求包括电子席牌的编号信息与登录信息;

当所述登录信息与预存储的登录信息一致时,向与所述编号信息对应的电子席牌发送预存储的身份信息,以使所述电子席牌显示所述身份信息;

接收一第二智能终端发送的任务信息,其中,所述任务信息包括答案信息;

接收所述电子席牌发送的答复信息;

将所述答复信息与所述答案信息进行对比,并将对比结果进行存储并发送至所述第二智能终端。

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课堂互动装置,所述课堂互动装置包括:

信息接收单元,用于接收一第一智能终端或电子席牌发送的登录请求,其中,所述登录请求包括电子席牌的编号信息与登录信息;

信息发送单元,用于当所述登录信息与预存储的登录信息一致时,向与所述编号信息对应的电子席牌发送预存储的身份信息,以使所述电子席牌显示所述身份信息;

信息接收单元还用于接收一第二智能终端发送的任务信息,其中,所述任务信息包括答案信息;

信息接收单元还用于接收所述电子席牌发送的答复信息;

信息比对单元,用于将所述答复信息与所述答案信息进行对比,并将对比结果进行存储并发送至所述第二智能终端。

相对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课堂互动方法与装置,通过在接收一第一智能终端或电子席牌发送的登录请求,再向与编号信息对应的电子席牌发送预存储的身份信息,从而使电子席牌显示身份信息;并且接收一第二智能终端发送的任务信息,然后接收电子席牌发送的答复信息,最后将答复信息与答案信息进行对比,并将对比结果进行存储并发送至第二智能终端。第一方面,由于本申请提供的课堂互动方法能够在用户登录成功后显示用户的身份信息,且采用电子席牌的方式进行显示,所以能够重复使用,不会造成资源的浪费。第二方面,由于教师能够通过第二智能终端接收到学生的做题情况,所以使得教师能够更加直观的了解学生对于本堂课程的学习情况。第三方面,由于后台服务器还会对学生的做题情况进行存储,因此当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综合成绩评定时,可随时调取记录,方便教师通过学生在课堂时的答题情况为学生评定综合成绩,更加公正。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后台服务器的功能模块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课堂互动方法的部分流程图。

图3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课堂互动方法的部分流程图。

图4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课堂互动方法的另一部分流程图。

图5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课堂互动装置的模块示意图。

图标:100-后台服务器;110-存储器;120-存储控制器;130-处理器;200-课堂互动装置;210-信息接收单元;220-判断单元;230-信息发送单元;240-信息存储单元;250-信息对比单元;260-信息识别单元;270-信息统计单元;280-异常指令生成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同时,在本发明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如图1所示,是本发明提供的后台服务器的功能模块示意图。该后台服务器包括课堂互动装置、存储器、存储控制器以及处理器。

所述存储器、存储控制器以及处理器各元件相互之间直接或间接地电性连接,以实现数据的传输或交互。例如,这些元件相互之间可通过一条或多条通讯总线或信号线实现电性连接。所述课堂互动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可以软件或固件(firmware)的形式存储于所述存储器中或固化在所述后台服务器的操作系统(operating system,OS)中的软件功能模块。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器中存储的可执行模块,例如所述课堂互动装置包括的软件功能模块或计算机程序。

其中,存储器可以是,但不限于,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只读存储器(Read Only Memory,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PROM),可擦除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EPROM),电可擦除只读存储器(Electric 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EEPROM)等。其中,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所述处理器在接收到执行指令后,执行所述程序,前述本发明实施例任一实施例揭示的流过程定义的服务器所执行的方法可以应用于处理器中,或者由处理器实现。

处理器可能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上述的处理器可以是通用处理器,包括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简称CPU)、网络处理器(Network Processor,简称NP)等;还可以是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专用集成电路(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可以实现或者执行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公开的各方法、步骤及逻辑框图。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

请参阅图2,是本发明较佳实施例提供的应用于图1所示的课堂互动方法的流程图。下面将对图2所示的具体流程进行详细阐述。

步骤S101,接收一第一智能终端或电子席牌发送的登录请求,其中,所述登录请求包括电子席牌的编号信息与登录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教室内的每个座位上均布置有电子席牌,电子席牌与后台服务器建立通信连接,且每个电子席牌设置有唯一编号,根据电子席牌的编号可确定座位的具体位置,例如,编号为1的电子席牌的所处的位置为第一排第一列。

当学生进入教室后,可选择任意一个座位入座,同时通过电子席牌向后台服务器发送登录请求。在本实施例中,学生的登录方式包括但不限于输入学号、人脸识别、指纹识别或扫描二维码等方式,即登录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学号、人脸、指纹或二维码等。其中,输入学号可通过电子席牌上的按键模块实现,人脸识别通过电子席牌上的摄像模块实现,指纹识别通过电子席牌上的指纹识别模块实现,而二维码登录需学生利用手机等智能终端扫描电子席牌上的二维码实现,即本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智能终端为学生使用的端口,学生可利用电子席牌或第一智能终端向后台服务器发送登录请求。

同时,由于每种登录方式均与电子席牌关联,即在向后台服务器发送登录请求时,均能够将电子席牌的编号信息发送至该后台服务器,因此本实施例中的登录请求包括电子席牌的编号信息与登录信息。通过电子席牌的编号信息能够确定该学生在该堂课程上课时所在的位置。

步骤S102,判断所述登录信息与预存储的登录信息是否一致,如果是,则执行步骤S103,如果否,则执行步骤S104。

在本实施例中,后台服务器预存储有所有学生的登录信息,例如学号、登录密码、每个学生的人脸、指纹等信息,当学生通过电子席牌或第一智能终端向后台服务器发送登录信息后,后台服务器会将该登录信息与预存储的登录信息进行对比,当二者一致时,即登录成功,当二者不一致时,即登录失败。

步骤S103,向与所述编号信息对应的电子席牌发送预存储的身份信息,以使所述电子席牌显示所述身份信息。

当学生登录成功时,即表示该学生为已注册的学生,此时后台服务器会向与该编号信息对应的电子席牌发送学生的身份信息,该身份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学生的姓名、学号等信息。当电子席牌接收到该身份信息后,会对该身份信息进行显示。在本实施例中,电子席牌包括显示屏,例如LED显示屏、液晶显示屏等,当利用显示屏显示学生的姓名后,由于每个座位均设置有电子席牌,所以能够使教师直观的看到每个学生的姓名,标语课堂上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

同时,由于本实施例采用显示屏的方式进行显示学生的身份信息,所以电子席牌能够被反复使用,例如,当第一堂课的学生使用完电子席牌后,可关闭电子席牌,从而使第二堂课的学生能够在上课之前再次登录,即电子席牌显示另一堂课上的学生的姓名,从而节约了能源。

步骤S104,向所述第一智能终端或所述电子席牌发送注册请求。

当登录不成功时,可能出现该学生并未成功注册,因此后台服务器会向第一智能终端或电子席牌发送注册请求,学生根据该注册请求完成注册。例如,学生依据该注册请求录入指纹,同时输入自己的姓名、学号、所述学院等信息,从而完成注册。

步骤S105,接收所述第一智能终端或所述电子席牌依据所述注册请求反馈的注册信息,并对完成注册的所述注册信息进行存储。

在利用第一智能终端或电子席牌接收到注册请求后,学生会通过第一智能终端或电子席牌再次向后台服务器反馈注册信息,从而完成注册。后台服务器在接收到注册信息后,会对注册信息进行存储,即将该注册信息作为预存存储的登录信息。

步骤S106,依据所述注册信息向与所述编号信息对应的电子席牌发送预存储的身份信息,以使所述电子席牌显示所述身份信息。

当注册成功后,即表示已成功登录,此时后台服务器会向与该编号信息对应的电子席牌发送学生的身份信息,以使所述电子席牌显示所述身份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步骤S103与步骤S104-步骤S106之间并无先后顺序。

步骤S107,对所述身份信息、所述电子席牌的编号信息以及登录的时间进行存储。

当在学生登录成功后,后台服务器会自动存储学生的身份信息、电子席牌的编号信息以及登录的时间等信息,以便于教师在后期对学生的平时表现进行打分。

由于对学生的登录时间进行记录,所以当教师在查看学生的考勤记录时,可通过后台服务器的时间进行查询学生是否有迟到,旷课等记录,进而通过考勤记录为学生的平时成绩进行打分。同时,通过本实施例提供的电子席牌,也使得考勤更加方便。

同时,由于通过电子席牌的编号能够获取电子席牌所在位置,即学生在该堂课的位置,例如第一行第一列的位置,通过对学生在课堂上座位的分析,能够获取其学习状态。例如,对于其他课程,该名学生均坐于前排,但对于某一课程,该名学生均坐于后排,则表示该名学生对该课程排斥,教师应及时辅导该学生或改变教学策略,从而使教师的教学效果更加。

请参阅图3,该课堂互动方法还包括:

步骤S108,接收一第二智能终端发送的任务信息,其中,所述任务信息包括答案信息。

在学生登录成功后,后台服务器不仅能够将学生的身份信息发送至电子席牌进行显示,还能实现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活动,从而拉进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关系。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后台服务器还与第二智能终端通信连接,其中,第二智能终端为教师使用的端口,例如教师使用的手机、电脑等。

进一步地,当教师需要布置课堂作业时,可通过第二智能终端向后台服务器发送任务信息,该任务信息包括答案信息。

步骤S109,接收所述电子席牌发送的答复信息。

在教师布置课堂作业后,学生会根据该作业做出答案,并通过电子席牌将该答案发送至后台服务器。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实现方式,教师通过第二智能终端仅发送答案信息至后台服务器,并通过口述或在黑板上撰写等方式将题目告知学生,学生根据该题目通过电子席牌上的按键输入答复信息,从而使电子席牌将该答复信息发送至后台服务器。

作为本实施例的另一种实现方式,教师通过第二智能终端将题目信息与答案信息同时发送至后台服务器,由后台服务器将题目信息发送至电子席牌进行显示,学生根据该题目通过电子席牌上的按键输入答复信息,从而使电子席牌将该答复信息发送至后台服务器。

步骤S110,将所述答复信息与所述答案信息进行对比,并将对比结果进行存储并发送至所述第二智能终端。

当后台服务器接收到答复信息后,会将答复信息与答案信息进行对比,从而判断出学生所做题是否出错,并将对此结果进行存储,同时发送给第二终端。

一方面,在教师获取对比结果后,即可知道同学的做题情况,并根据情况布置教学策略。例如,在当堂课程的课堂作业中,大部分同学均做错,即表示该堂课程可能大多数同学并没有弄懂,教师可在下堂课开始时首先复习该堂课的内容,从而使学生更容易掌握,提高了教学质量。

另一方面,由于教师需要给学生的综合成绩进行打分,因此,当在给学生进行打分时,教师调取学生的答题记录,从而能够根据该答题记录进行综合成绩的评定,更加公正。

步骤S111,接收所述电子席牌发送的语音信息。

不仅如此,通过电子席牌与后台服务器,还能使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更加方便。在本实施例中,电子席牌设置有语音采集装置,通过语音采集装置可采集学生的语音信息,同时,电子席牌还会将该语音信息发送至后台服务器。

步骤S112,将所述语音信息进行存储并发送至所述第二智能终端。

在后台服务器接收到把电子席牌发送的语音信息后,一方面,电子席牌会将学生的语音信息进行存储,另一方面,后台服务器还会将该语音信息发送至第二智能终端,从而使教师能够通过第二智能终端接收该语音信息并播放,以使教师能够通过第二智能终端收听学生的语音。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电子席牌可对学生的语音信息直接进行存储,也可将学生的语音信息转换为文字后进行存储,本实施例对此并不做任何限定。并且,在教师进行综合成绩的评定时,也可调取记录,依据学生平时回答问题的情况进行打分,更加公正。

步骤S113,接收所述第二智能终端发送的语音信息。

当然地,教师也能够通过第二智能终端进行说话,且第二智能终端能够将语音信息发送至后台服务器。

步骤S114,将所述语音信息发送至所述电子席牌。

在后台服务器接收点到语音信息后,会将语音信息转发至电子席牌,从而通过电子席牌上的播放器进行播放,以使学生能够听到教师的语音。

通过上述对语音信息的转发,可以实现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一方面,在一些大型教室内时,教师与坐于后排的学生之间由于距离原因导致交流较少,导致教师可能在抽取学生回答问题时,习惯性的抽取前排的学生,从而使教师与后排学生之间的交流表变少。通过电子席牌、后台服务器以及第二智能终端能够方便教师与教室内任意座位上的学生之间的交流。另一方面,实现了将学生的语音信息进行存储,方便教师后期进行学生综合成绩的打分的优点。

并且,在本实施例中,步骤S111-步骤S114与步骤S108-步骤S110之间并无先后顺序。

请参阅图4,该课堂互动方法还包括:

步骤S115,接收所述电子席牌发送的包含用户的图像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在学生登录后,电子席牌还会通过摄像装置采集学生的图像信息,该图像信息包括学生的脸部信息。

步骤S116,依据预存储的卷积神经网络训练模型对所述图像信息进行识别,以确定所述用户的状态信息。

在后台服务器中,预存储有卷积神经网络训练模型,利用该卷积神经网络训练模型可实现对所述图像信息进行识别,从而确定用户的状态信息。其中,用户的状态把信息第一状态信息与第二状态信息,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状态信息表示学生分神状态信息,即学生没有认真听讲时的信息,而第二状态信息表示认真学习状态信息,后台服务器能够确定学生此时所处状态。

具体地,预存储卷积神经网络训练模型的步骤包括:

电子席牌上的摄像装置对学生进行摄像,并将携带学生人脸信息的图片发送至后台服务器,后台服务器对获取的图片进行处理与识别。处理与识别的方式包括对图片进行规范化处理,然后将规范化的图片进行训练并归类。

具体地,后台服务器会将图片规范在一定的范围内进行裁剪、灰度化等处理,消除无关的信息,恢复有用的真实信息,增强有关信息的可检测性和最大限度地简化数据,从而改进特征提取和识别的可靠性,从而得到规范化的图片,然后对学生实时图像进行训练识别。

在本实施例中,卷积神经网络可分为卷积层、池化层和全连接层,对学生实时图像进行训练识别的步骤如下:

卷积层对预处理后的图片进行特征提取,脸部区域对齐主要基于五个基本点:两个眼睛,鼻子以及两个嘴角,经过提取得到特征图并输入池化层;

池化层对特征图进行池化,通过平均池化或者最大池化的方法将之前卷积层得到的特征图做一个聚合统计并输入下一个卷积层进行迭代;

进一步地,迭代后,全连接层将图片进行归类。

卷积神经网络训练模型,在对学生实时图像进行识别之前,需根据学生样本图像通过深度学习对其进行训练,进而获取学生的状态信息。

步骤S117,对所述第一状态信息的时间进行统计。

步骤S118,判断第一状态信息的时间是否大于预设值,如果是,则执行步骤S119。

步骤S119,生成异常指令,并对所述异常指令进行存储并将所述异常指令发送至所述电子席牌和/或所述第二智能终端。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状态信息表示学生没有认真听讲时的状态。当学生处于第一状态信息的时间大于预设值时,即表示该学生出现上课精神不集中的情况,此时后台服务器会生成异常指令,该异常指令至表示该学生没有认真听讲。

作为一种实现方式,后台服务器会将该异常指令发送至第二智能终端,以使教师能够通过该异常指令确定某位学生出现上课分神的情况,并及时提醒该学生认真听讲。例如,后台服务器向第二智能终端发送“xx号学生未认真听讲”,从而起到提示教师的作用。

作为另一种实现方式,后台服务器将该异常指令发送至电子席牌,从而通过电子席牌显示该异常信息,同时,通过对该异常信息的显示,能够使教师直观的看到某位同学没有认真听讲,并及时提醒该学生认真听讲。该异常指令可以为改变电子席牌上显示的身份信息的颜色等,本实施例对此并不做任何限定。

通过本实施例提供的课堂互动方法能够实现教师及时发现学生上课是否出现不认真听讲的情况,从而提醒学生,提升了教学质量,教学效果更好。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利用获取学生的图像,并经过处理后确定学生的状态的方式还可用于其它情况,例如,应用于考场,通过对学生图像的分析,可判断学生是否处于状态异常的情况,即是否有作弊的情况,便于教师的监考。

步骤S120,接收所述第二智能终端发送的模式选择指令。

在实施例中,教师可设定电子席牌的模式,以使电子席牌处于不同的状态,例如,教师选择群组讨论模式、教师问答模式等,其中,群组讨论模式可将多个电子席牌作为一组,在同一组内的不同电子席牌之间可实现通话。

步骤S121,依据所述模式选择指令向所述电子席牌发送模式调节指令,以使所述电子席牌调节至与所述模式选择指令对应的模式。

当后台服务器接收到教师通过第二智能终端发送的模式选择指令后,会生成模式调节指令,并将该模式调节指令发送至电子席牌,从而调节该电子席牌的模式,使得本实施例提供的电子席牌具有多种模式,更能满足实际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交流时,根据不同情况时的需求。

第二实施例

请参阅图5,本发明较佳实施例提供的图1所示的课堂互动装置的功能单元示意图。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所提供的课堂互动装置,其基本原理及产生的技术效果和上述实施例相同,为简要描述,本发明实施例部分未提及之处,可参考上述的实施例中相应内容。课堂互动装置包括:

信息接收单元,用于接收一第一智能终端或电子席牌发送的登录请求。

可以理解的,通过信息接收单元可执行步骤S101。

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登录信息与预存储的登录信息是否一致。

可以理解的,通过判断单元可执行步骤S102。

信息发送单元,用于向与所述编号信息对应的电子席牌发送预存储的身份信息,以使所述电子席牌显示所述身份信息。

可以理解的,通过信息发送单元可执行步骤S103。

信息发送单元,还用于向所述第一智能终端或所述电子席牌发送注册请求。

可以理解的,通过信息发送单元可执行步骤S104。

信息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第一智能终端或所述电子席牌依据所述注册请求反馈的注册信息,并对完成注册的所述注册信息进行存储。

可以理解的,通过信息接收单元可执行步骤S105。

信息发送单元,用于依据所述注册信息向与所述编号信息对应的电子席牌发送预存储的身份信息,以使所述电子席牌显示所述身份信息。

可以理解的,通过信息接收单元可执行步骤S106。

信息存储单元,用于对所述身份信息、所述电子席牌的编号信息以及登录的时间进行存储。

可以理解的,通过信息存储单元可执行步骤S107。

信息接收单元,用于接收一第二智能终端发送的任务信息,其中,所述任务信息包括答案信息。

可以理解的,通过信息接收单元可执行步骤S108。

信息接收单元,还用于接收所述电子席牌发送的答复信息。

可以理解的,通过信息接收单元可执行步骤S109。

信息对比单元,用于将所述答复信息与所述答案信息进行对比,并将对比结果进行存储并发送至所述第二智能终端。

可以理解的,通过信息对比单元可执行步骤S110。

信息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电子席牌发送的语音信息。

可以理解的,通过信息接收单元可执行步骤S111。

信息发送单元,用于将所述语音信息进行存储并发送至所述第二智能终端。

可以理解的,通过信息发送单元可执行步骤S112。

信息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第二智能终端发送的语音信息。

可以理解的,通过信息接收单元可执行步骤S113。

信息发送单元,用于将所述语音信息发送至所述电子席牌。

可以理解的,通过信息发送单元可执行步骤S114。

信息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电子席牌发送的包含用户的图像信息。

可以理解的,通过信息接收单元可执行步骤S115。

信息识别单元,用于依据预存储的卷积神经网络训练模型对所述图像信息进行识别,以确定所述用户的状态信息。

可以理解的,通过信息识别单元可执行步骤S116。

信息统计单元,用于对所述第一状态信息的时间进行统计。

可以理解的,通过信息统计单元可执行步骤S117。

信息判断单元,用于判断第一状态信息的时间是否大于预设值。

可以理解的,通过信息判断单元可执行步骤S118。

异常指令生成单元,用于生成异常指令,并对所述异常指令进行存储并将所述异常指令发送至所述电子席牌和/或所述第二智能终端。

可以理解的,通过异常指令生成单元可执行步骤S119。

信息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第二智能终端发送的模式选择指令。

可以理解的,通过信息接收单元可执行步骤S120。

信息发送单元,用于依据所述模式选择指令向所述电子席牌发送模式调节指令,以使所述电子席牌调节至与所述模式选择指令对应的模式。

可以理解的,通过信息接收单元可执行步骤S121。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课堂互动方法与装置,通过在接收一第一智能终端或电子席牌发送的登录请求,再向与编号信息对应的电子席牌发送预存储的身份信息,从而使电子席牌显示身份信息;并且接收一第二智能终端发送的任务信息,然后接收电子席牌发送的答复信息,最后将答复信息与答案信息进行对比,并将对比结果进行存储并发送至第二智能终端。第一方面,由于本申请提供的课堂互动方法能够在用户登录成功后显示用户的身份信息,且采用电子席牌的方式进行显示,所以能够重复使用,不会造成资源的浪费。第二方面,由于教师能够通过第二智能终端接收到学生的做题情况,所以使得教师能够更加直观的了解学生对于本堂课程的学习情况。第三方面,由于后台服务器还会对学生的做题情况进行存储,因此当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综合成绩评定时,可随时调取记录,方便教师通过学生在课堂时的答题情况为学生评定综合成绩,更加公正。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