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实名认证方法及系统与流程

文档序号:17224879发布日期:2019-03-27 12:29阅读:828来源:国知局
一种实名认证方法及系统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教育认证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实名认证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中国如今大部分省市的小学生在下午4:30放学,目的是让学生们早点回家休息。然而许多家长往往要下午5:30甚至6:00之后才能下班回家,他们无暇顾及这些4:30放学的学生,而这些学生尤其是低年级的自我照顾能力较弱,社区内也没有相对安全的环境和人员等免费配套设施。因此在这一两个小时的“真空时间”里,学生的安危让家长顾虑重重。在对学龄儿童及在校青少年的调查中发现,青少年、儿童放学后大多数都是选择直接回家做作业。对社区服务的需求方面课业辅导及兴趣活动的需求最大,学龄儿童对“课业辅导”和“兴趣活动”的需求最为明显,也反映出家长对子女学业和个人特长培养的重视。

学生群体逗留在社区的时间相对较长,社区的成长环境对青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社区服务应综合学生、学校、家庭的需要与资源,在社区开设“第二课堂”,提供课业辅导、兴趣发展等健康有益的活动。同时,我们发现青少年群体成长发展中的需要是多样的,包括青少年对就业教育培训、学业辅导、心理咨询、兴趣小组、青春期发育、保健知识辅导等多个方面。青少年正处于快速成长的阶段,面临着学业、青春期生理心理的变化、对自我的寻求与认同、同辈群体的融合以及对未来的焦虑等等问题,社区是他们在学校和家庭之外寻求协助的最重要的途径。针对在校青少年儿童课业辅导及兴趣活动的需求,开设社区“四点半课堂”服务,在正常上学期间每天下午4:30-7:00开放给社区青少年儿童享用,并组织社区内的义工队进行课业的辅导;在周末及寒暑假开展“周末影院”、举办社区绘画、合唱、手工制作、球类等培训班,丰富社区青少年的课余生活,拓宽视野,发掘潜能,普及知识,激发兴趣,陶冶性情。

现在社会上已经有不少的社区或机构启动四点半工程,利用社区文化活动室设立“四点半工程”社区辅导站,选派专人在每天下午四点半以后,将辖区内双职工家庭不能按时回家的小学生接到社区,由社区干部和聘请的校外辅导员、青年志愿者以及辖区“五老”同志,义务给孩子们辅导作业、讲授美术、音乐、英语等课程,组织开展各类健康有益的主题实践活动。但是,整个活动流程全靠社区工作人员和一些青年志愿者来进行维持,对于一些社区人数多,学生基数大的社区来说,这项工程实施起来难度很大,并且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家长和社区信息没有互通,社区很难将学生到达的信息依次通知到家长;传统的点到方式在学生数量庞大时很难实行;对于一些未到社区的学生,容易出现社区不清楚学生去向,家长认为学生在社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实名认证方法及系统,解决了家长和社区信息没有互通,社区很难将学生到达的信息依次通知到家长;传统的点到方式在学生数量庞大时很难实行;对于一些未到社区的学生,容易出现社区不清楚学生去向,家长认为学生在社区的问题。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实名认证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家长的身份证的正反面照片,计算识别身份证的正反面照片对应的身份信息,并验证身份信息的真实性,身份信息真实性确定则获取家长的联系方式,建立对应的家长档案;

录入学生的人脸信息以及资料信息,建立对应的人脸档案;

关联学生的人脸档案与对应的家长档案;

捕捉预设时间段内设定区域内学生的面部特征,识别面部特征与人脸档案逐一进行匹配;

若匹配到对应的人脸信息则获取该人脸档案的资料信息以及对应的家长档案,根据家长档案中的联系方式发送第一提示消息到对应的家长的终端上;

筛选预设时间段内未进行匹配的人脸档案,获取人脸档案的资料信息以及对应的家长档案,根据家长档案中的联系方式发送第二提示消息到对应的家长的终端上。

进一步地,所述计算识别身份证的正反面照片对应的身份信息,并验证身份信息的真实性,包括以下步骤:

通过光学字符识别算法对身份证的正反面照片进行解析,获取身份证的正反面照片对应的身份信息,将身份信息通过端口与公安系统的数据进行匹配,若匹配则身份信息确定,若不匹配则身份信息不确定,再次获取身份证的正反面照进行解析。

进一步地,所述录入学生的人脸信息以及资料信息,建立对应的人脸档案,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学生的至少一张面部清晰的照片,通过算法解析照片;

符合人脸时输入资料信息,资料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根据照片和资料信息建立人脸档案;

若不符合人脸时再次获取学生至少一张面部清晰照片,通过算法解析照片。

进一步地,所述捕捉预设时间段内设定区域内学生的面部特征,识别面部特征与人脸档案逐一进行匹配,包括以下步骤:

捕捉预设时间段内设定区域内的人脸高清图像,通过人脸识别算法分析人脸高清图像得出面部特征,然后将面部特征与人脸档案中的人脸信息进行逐一匹配。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提示信息包括学生到达的文字信息和图片信息,所述文字信息包括学生到达的通知、姓名、设定区域名称、到达时间、联系方式,所述图片信息包括学生到达的图像、图像的定位。

一种实名认证系统,包括获取模块、录入模块、关联模块、捕捉模块、控制模块,其中:

所述获取模块获取家长的身份证的正反面照片,计算识别身份证的正反面照片对应的身份信息,并验证身份信息的真实性,身份信息真实性确定则获取家长的联系方式,建立对应的家长档案;

所述录入模块录入学生的人脸信息以及资料信息,建立对应的人脸档案;

所述关联模块关联学生的人脸档案与对应的家长档案;

所述捕捉模块捕捉预设时间段内设定区域内学生的面部特征,识别面部特征与人脸档案逐一进行匹配;

若匹配到对应的人脸信息则通过控制模块获取该人脸档案的资料信息以及对应的家长档案,根据家长档案中的联系方式发送第一提示消息到对应的家长的终端上;

所述控制模块筛选预设时间段内未进行匹配的人脸档案,获取人脸档案的资料信息以及对应的家长档案,根据家长档案中的联系方式发送第二提示消息到对应的家长的终端上。

进一步地,所述获取模块通过光学字符识别算法对身份证的正反面照片进行解析,获取身份证的正反面照片对应的身份信息,将身份信息通过端口与公安系统的数据进行匹配,若匹配则身份信息确定,若不匹配则身份信息不确定,再次获取身份证的正反面照进行解析。

进一步地,所述录入模块获取学生的至少一张面部清晰的照片,通过算法解析照片;

符合人脸时输入资料信息,资料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根据照片和资料信息建立人脸档案;

若不符合人脸时再次获取学生至少一张面部清晰照片,通过算法解析照片。

进一步地,所述捕捉模块捕捉预设时间段内设定区域内的人脸高清图像,通过人脸识别算法分析人脸高清图像得出面部特征,然后将面部特征与人脸档案中的人脸信息进行逐一匹配。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模块发送的第一提示信息包括学生到达的文字信息和图片信息,所述文字信息包括学生到达的通知、姓名、设定区域名称、到达时间、联系方式,所述图片信息包括学生到达的图像、图像的定位。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通过人脸识别技术替代传统的点到方式对学生进行管理,省时省力,减少了社区工作人员的工作量,提高了信息的准确性,学生在预设的时间段内到达社区后,通过人脸识别技术将识别到的学生到达的信息及时的通知到学生对应的家长,实现了家长与社区的信息互通,便于家长及时获取对应的学生是否达到社区,在学生没有达到社区时及时处理。

附图说明

本发明将通过例子并参照附图的方式说明,其中:

图1是本发明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框架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

实施例1

下面结合图1对本发明作详细说明。

一种实名认证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获取家长的身份证的正反面照片,计算识别身份证的正反面照片对应的身份信息,并验证身份信息的真实性,身份信息真实性确定则获取家长的联系方式,建立对应的家长档案;

具体地,所述计算识别身份证的正反面照片对应的身份信息,并验证身份信息的真实性,包括以下步骤:

通过光学字符识别算法对身份证的正反面照片进行解析,获取身份证的正反面照片对应的身份信息,将身份信息通过端口与公安系统的数据进行匹配,若匹配则身份信息确定,若不匹配则身份信息不确定,再次获取身份证的正反面照进行解析。

步骤s2:录入学生的人脸信息以及资料信息,建立对应的人脸档案;

具体地,所述录入学生的人脸信息以及资料信息,建立对应的人脸档案,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学生的至少一张面部清晰的照片,通过算法解析照片;

符合人脸时输入资料信息,资料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根据照片和资料信息建立人脸档案;

若不符合人脸时再次获取学生至少一张面部清晰照片,通过算法解析照片。

步骤s3:关联学生的人脸档案与对应的家长档案;

捕捉预设时间段内设定区域内学生的面部特征,识别面部特征与人脸档案逐一进行匹配;

具体地,所述捕捉预设时间段内设定区域内学生的面部特征,识别面部特征与人脸档案逐一进行匹配,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4:捕捉预设时间段内设定区域内的人脸高清图像,通过人脸识别算法分析人脸高清图像得出面部特征,然后将面部特征与人脸档案中的人脸信息进行逐一匹配。

步骤s5:若匹配到对应的人脸信息则获取该人脸档案的资料信息以及对应的家长档案,根据家长档案中的联系方式发送第一提示消息到对应的家长的终端上;

优选地,所述第一提示信息包括学生到达的文字信息和图片信息,所述文字信息包括学生到达的通知、姓名、设定区域名称、到达时间、联系方式,所述图片信息包括学生到达的图像、图像的定位。

步骤s6:筛选预设时间段内未进行匹配的人脸档案,获取人脸档案的资料信息以及对应的家长档案,根据家长档案中的联系方式发送第二提示消息到对应的家长的终端上。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一种实名认证系统,包括获取模块、录入模块、关联模块、捕捉模块、控制模块,其中:

所述获取模块获取家长的身份证的正反面照片,计算识别身份证的正反面照片对应的身份信息,并验证身份信息的真实性,身份信息真实性确定则获取家长的联系方式,建立对应的家长档案;

具体地,所述获取模块通过光学字符识别算法对身份证的正反面照片进行解析,获取身份证的正反面照片对应的身份信息,将身份信息通过端口与公安系统的数据进行匹配,若匹配则身份信息确定,若不匹配则身份信息不确定,再次获取身份证的正反面照进行解析。

本实施例中通过光学字符识别算法对身份证的正反面照进行解析获取身份信息,通过与公安系统的数据进行匹配验证家长的身份真实性,在身份证的正反面照不清晰光学字符识别算法不能识别时会影响身份信息的验证,获取模块提示家长重新上传身份证的正反面照,直到身份信息确定为止。身份信息验证确定后其身份证上的地址信息可以修改,通过手动输入的方式编辑,避免身份证上的地址与实际住宅地址不一致,在出现特殊情况时便于社区人员能够对应到学生的实际住宅地址,联系方式通过手动输入的方式编辑,联系方式可以设置多个,便于学生的多个监护人及时接受学生达到的信息。

所述录入模块录入学生的人脸信息以及资料信息,建立对应的人脸档案;

具体地,所述录入模块获取学生的至少一张面部清晰的照片,通过算法解析照片;

符合人脸时输入资料信息,资料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根据照片和资料信息建立人脸档案;

若不符合人脸时再次获取学生至少一张面部清晰照片,通过算法解析照片。

所述关联模块关联学生的人脸档案与对应的家长档案;

本实施例中录入模块获取到多张面部清晰的照片能够通过算法提高识别效率,提高人脸档案的建立,资料信息通过手动输入的方式编辑,资料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便于社区人员建立人脸档案的过程中以及后期加深对学生的了解。

所述捕捉模块捕捉预设时间段内设定区域内学生的面部特征,识别面部特征与人脸档案逐一进行匹配;

具体地,所述捕捉模块捕捉预设时间段内设定区域内的人脸高清图像,通过人脸识别算法分析人脸高清图像得出面部特征,然后将面部特征与人脸档案中的人脸信息进行逐一匹配。

本实施例中通过在社区设置视频系统,通过视频系统采集预设时间段内社区内所有学生的人脸高清图像,通过人脸识别算法fisherface分析人脸高清图像得出各个面部特征,同时将面部特征与人脸档案中的人脸信息进行逐一匹配。

若匹配到对应的人脸信息则通过控制模块获取该人脸档案的资料信息以及对应的家长档案,根据家长档案中的联系方式发送第一提示消息到对应的家长的终端上;

本实施例中的一个面部特征与人脸档案中的人脸信息匹配则通过控制模块获取人脸档案的资料信息以及对应的家长档案,通过人脸档案中的资料信息中的姓名,家长档案中的联系方式将学生达到的信息发送到家长持有的终端(手机、平板电脑、计算机等),终端可以通过如微信、qq、短信等方式与控制模块进行数据交互。

所述控制模块筛选预设时间段内未进行匹配的人脸档案,获取人脸档案的资料信息以及对应的家长档案,根据家长档案中的联系方式发送第二提示消息到对应的家长的终端上。

本实施例中家长通过终端接收到第二提示消息则表示学生未在预设时间段内到达设定区域内,便于家长即使确定学生的行踪,避免出现安全隐患。

实施例3

在实施例2的基础之上,所述控制模块发送的第一提示信息包括学生到达的文字信息和图片信息,所述文字信息包括学生到达的通知、姓名、设定区域名称、到达时间、联系方式,所述图片信息包括学生到达的图像、图像的定位。

本实施例中家长通过控制模块发送到家长持有的终端上的第一提示信息中的学生达到的文字信息判断学生的身份是否正确,学生是否到达,通过图片信息中学生到达的图像和图像的定位获取对应的学生进入设定区域内的情况进行展示展示,便于家长了解孩子在设定区域内的安全情况。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所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