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办理监察警示一体化多平台行政许可电子政务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12331发布日期:2019-03-02 02:18阅读:526来源:国知局
业务办理监察警示一体化多平台行政许可电子政务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子政务系统,具体地说是业务办理监察警示一体化多平台行政许可电子政务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被广泛地应用于各个领域。为提升行政的现代化水平,各级政府正普及办公自动化、无纸办公、远程政务等新兴行政方式,即所谓的电子政务。电子政务充分应用了现代网络及通信技术,能够优化政府组织结构及工作流程,有利于打破时空、部门间的物理条件制约,从而向社会成员提供全方位透明、规范、高效、安全的服务。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电子政务已经逐步成为我国各级政府工作中的重要内容,如智慧城市建设、专业化的政府服务网站等,工商、税务、水利、安监和环保等政府部门也推出各种网上窗口业务。但这些电子政务仅限于与行政管理相结合的“柜台式”的管理模型,各政府部门之间由于行业管理的限制而信息资源未得到充分的整合利用。

目前,我国电子政务建设已经取得了较大进展。但是,由于缺少统一的建设标准,往往使各级政府或政府下辖各部门政务系统之间形成了信息孤岛这一新的壁垒,各系统间难以实现数据共享极大地降低了行政效率。另外,不完备的电子政务系统往往暴露在数据泄漏、非法篡改等威胁之下,极大地影响公民信息的安全性。且现有的电子政府系统因信息安全问题,很多政务信息难以公开,因此需要一种安全性更高的电子政务系统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业务办理监察警示一体化多平台行政许可电子政务系统,以解决现有的电子政务系统效率低的问题。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业务办理监察警示一体化多平台行政许可电子政务系统,其中,系统采用集中登陆、多平台协作的系统框架设计,包括数据库服务器、web服务平台及客户端;

所述数据库服务器用于预置、存储、接收运行数据;

所述web服务平台包括申报平台、审批平台及评审员注册平台;

所述客户端为浏览器,申请人、审批部门、评审员可分别登录浏览器进行登录、申报、受理、审批、监察等操作;

浏览器,以http协议的方式访问web服务平台,web服务平台经过逻辑处理以html方式对客户端的请求做出响应,客户端解析显示响应的结果,web服务平台通过数据请求和结果返回的方式与数据库服务器交互。

优选的,在所述数据库服务器中预置有时限警示模块,包括全程时限报警模块和阶段时限预警模块,用于监测所述客户端的流程完成状态,并根据预置时限信息在流程达到时限时向用户发送预警信息;预警信息可通过客户端以图形、文字的颜色转换形式显示或发送短信提示。

优选的,还包括证书服务器及防火墙,证书服务器及防火墙设置在客户端与web服务平台之间。

优选的,所述数据库服务器配置有备份服务器。

优选的,所述web服务器配置有备份服务器。

优选的,系统采用b/s三层体系架构设计,包括表现层、业务层及数据层;每层之间通过接口层相互调用。

优选的,系统技术架构采用三层架构设计,包括应用层、业务逻辑层以及数据层;

所述应用层主要负责页面展示和用户交互;

所述业务逻辑层负责业务逻辑处理;

所述数据层主要负责数据的访问操作。

优选的,系统还包括管控体系,用于指导项目管理工作的各种详细流程的具体指定和完善。

优选的,系统制定有信息化标准规范体系。

优选的,所述信息化标准规范体系包括数据架构、技术架构、应用架构及所述管控体系所对应的项目应当贯彻执行的各种业务与技术标准、管理与控制规范的框架以及标准规范的内容组成要求,用于指导应用系统与基础设施设计及建设所需的详细标准和规范的具体制定及完善。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在三层架构下,申请人从互联网接口可直接申报项目到web审批平台,审批相关部门登录审批平台处理相关业务。本发明采用集中登录、多平台协作的系统框架设计,集申报、受理、审查、审批、发证、监察等于一体,全过程公开透明。审批时限监察警示机制,实现全程时限报警盒阶段时限预警。采用b/s架构,系统中复杂的业务逻辑与数据逻辑分离,便于业务应用的扩展。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系统架构图;

图3是本发明的系统技术架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行政许可电子政务系统,包括数据库服务器、web服务平台及客户端;数据库服务器用于接收运行数据;web服务平台包括申报平台、审批平台及评审员注册平台;客户端为浏览器,申请人、审批部门、评审员可分别登录浏览器进行登录、申报、受理、审批、监察等操作,全过程公开透明。

本发明采用集中登陆、多平台协作的系统框架设计,申报平台放置在互联网上,审批平台放置在内网,两个平台间利用网闸等相关技术实现数据交互和同步。申请人从本地的互联网接口直接可以申报项目到申报平台web服务器。审批相关部门登录审批平台web服务器,处理相关业务。系统还包括证书服务器及防火墙,证书服务器及防火墙设置在客户端与web服务平台之间。保证系统的运行安全、稳定。

本发明的数据库服务器配置有备份服务器。web服务器配置有备份服务器。确保数据的安全和出现问题时能够快速恢复。

申请人或评审员可通过浏览器经互联网接口申报或审批项目,浏览器以http协议的方式访问web服务平台,web服务平台经过逻辑处理以html方式对申请人或评审员的请求做出响应,浏览器解析显示响应的结果,web服务平台通过数据请求和结果返回的方式与数据库服务器交互。

在数据库服务器中还预置有时限警示模块,包括全程时限报警模块和阶段时限预警模块,用于监测客户端的流程完成状态,并根据预置时限信息在流程达到时限时向用户发送预警信息,预警信息可通过客户端以图形、文字的颜色转换形式显示或发送短信提示。从而实现全程时限预警及阶段时限预警。

如图2所示,本发明的系统采用b/s三层体系架构设计,包括包括表现层、业务层及数据层。ui层为表现层,它是展示给用户看的网页视图,通过表现层,用户输入数据、获取数据,同时也提供一定的安全性。bll层为业务层,它是表现层和数据层的桥梁,它响应表现层的用户请求,执行任务并从数据层抓取数据,并将数据结果返回给表现层。dal层为数据层,它定义、维护数据的完整性、安全性,响应逻辑层的请求,访问数据。这一层通常由数据库访问组件(如ado.net)和数据库(如oracle、sybase、sqlserver等)。

每层之间通过接口层相互调用,把公共的、稳定的部分开发为接口,可以很好的体现“高内聚,低耦合”的设计理念,其中一层的修改或变化不影响其他层,减少耦合度,从而降低维护的难度和成本。

整个系统运行在dotnetframework框架下,目前常见部署于windowsserver2008及以上版本的操作系统上。

b/s架构的优点在于业务逻辑处理集中在web服务器端,客户端是通过轻便的浏览器去请求和显示数据,因此系统的功能的完善、升级只需要在web服务端进行,不会涉及到客户端,集中维护,简单、快速,升级方便。

本发明的系统技术架构采用三层架构设计,包括应用层、业务逻辑层以及数据层。应用层主要负责页面展示和用户交互;业务逻辑层负责业务逻辑处理;数据层主要负责数据的访问操作。系统还包括管控体系,涉及的各种信息化管理流程、组织架构、规章制度等体系框架及该体系的内容组成要求,用于指导项目管理工作的各种详细流程的具体指定和完善。还制定有信息化标准规范体系。

信息化标准规范体系包括数据架构、技术架构、应用架构及管控体系所对应的项目应当贯彻执行的各种业务与技术标准、管理与控制规范的框架以及标准规范的内容组成要求,用于指导应用系统与基础设施设计及建设所需的详细标准和规范的具体制定及完善。

在三层体系结构下,系统中复杂的业务逻辑与数据逻辑分离,便于业务应用的扩展。同时,根据用户数量评估出并发请求数,还可利用软、硬件手段实现服务器集群化,实现负载均衡,从而提升系统整体性能。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