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户购物管理方法及系统与流程

文档序号:17541819发布日期:2019-04-29 14:43阅读:197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户购物管理方法及系统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购物管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到一种用户购物管理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现在的商店不管是网店还是实体店,卖货时对于同一商品都是进行统一的标价。但是现在的人们越来越注重商品的质量问题,购买商品时都会留意商品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等信息,尤其是对于食品类的商品,用户购买商品是通常会选择商品距离保质期时间较长的商品购买,因此,距离保质期越近越接近过期的商品越难以销售。商场通常是对接近保质期的商品进行打折促销。这种方式不仅使销售周期拉长,而且无法满足各类用户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方案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设定商品销售周期,在销售周期内合理调节商品售价,提高商场利益,满足用户需求的用户购物管理方法及系统。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户购物管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用户填写个人资料信息,注册购物管理系统的账号,建立用户个人数据库;

系统对采购的商品进行信息统计,将商品信息录入到系统中,建立商品数据库;

根据商品受销售时间长短的影响程度对商品进行分类,为各类商品制定销售周期;

根据商品的分类,在销售周期内,根据商品的销售日期距离保质期的不同,制定不同的优惠折扣;

用户登录购物管理系统后,在系统中查看购物平台的各种商品信息。

其中,用户购物管理方法,还包括:

将用户在购物平台的搜索信息、浏览信息和购物信息保存到系统中;

系统根据用户的购物记录,研究用户的消费习惯,向用户推荐商品。

其中,所述的系统根据用户的购物记录,研究用户的消费习惯,向用户推荐商品,包括:

记录用户喜欢购买商品的种类和价格区间,以及购买商品的周期;

到达用户商品购买周期后,系统发送消息询问用户商品是否消耗完,是否需要再次购买。

其中,所述的用户填写个人资料信息,注册购物管理系统的账号,建立用户个人数据库,包括:

在系统中填写用户的昵称、性别、年纪、住址和职业;

用户个人数据库中包含用户所购买商品的信息。

其中,所述的根据商品受销售时间长短的影响程度对商品进行分类,为各类商品制定销售周期,包括:

根据商品的销售日期和销售时长对人们购买商品意愿的影响程度,为商场内的商品设立销售周期,监督商品的销售进度;

商品的销售周期截止日期在商品的保质期之前。

其中,所述的根据商品的分类,在销售周期内,根据商品的销售日期距离保质期的不同,制定不同的优惠折扣,包括:

对于受销售日期影响大的商品,在销售周期内设定不同的销售时间区域;不同的销售时间区域对应不同的优惠折扣;

销售时间区域越靠近商品的保质期,商品的优惠折扣越大,商品售价越低;

将同一商品对应不同价格的商品销量分别进行统计,系统对销售数据进行分析。

其中,一种用户购物管理系统,包括:

用户信息采集模块,用于采集用户的身份信息和用户在购物管理平台的浏览信息、查询信息和消费信息;

商品信息采集模块,用于系统采集商品的名称、产地、生产产商、成分、品种、生产日期及保质期限信息;

商品分类模块,用于对录入系统中的商品,根据商品的质量随销售时间的变化情况,以及商品是否属于需要进行快销的商品对商品进行分类;

保质期监管模块,对录入系统中的商品建立保质期监管,查看超过保质期后商品是否还在售卖;

销售周期设定模块,用于根据产品的保质期和进货日期设定商品的销售周期;

价格设定模块,用于根据划分的商品种类,结合商品的销售周期和保质期制定商品的销售价格。

其中,用户购物管理系统,还包括:

进货管理模块,用于根据商品的销售情况,计算和分析进货量;

库存管理模块,用于实时更新各商品的库存量。

其中,所述价格设定模块包括折扣设定单元,商品的折扣设定通过对当前商品距离保质期的时间长短对应不同的销售折扣。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的一种用户购物管理方法及系统,根据商品的销售日期距离保质期的时间长短,对同一商品制定不同的价格,收集对应不同价格的商品销量,将数据信息反馈到系统中。收集不同用户购买商品的信息,分析用户购买商品的喜好,以及用户的商品消耗时长,根据对用户的分析定期对用户推荐商品。研究收集的用户数据对商品进行定价,以及对进货量进行调节,满足用户需求,使商场收益最大化。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用户购物管理方法的流程实施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用户购物管理方法的另一流程实施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步骤s70的详细流程实施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步骤s10的详细流程实施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步骤s30的详细流程实施例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步骤s40的详细流程实施例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用户购物管理系统结构框图实施例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用户购物管理系统另一结构框图实施例示意图。

附图中:1.用户信息采集模块、2.商品信息采集模块、3.商品分类模块、4.保质期监管模块、5.销售周期设定模块、6.价格设定模块、7.进货管理模块、8.库存管理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参照图1,在本实施例中,一种用户购物管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用户填写个人资料信息,注册购物管理系统的账号,建立用户个人数据库;

s20:系统对采购的商品进行信息统计,将商品信息录入到系统中,建立商品数据库;

s30:根据商品受销售时间长短的影响程度对商品进行分类,为各类商品制定销售周期;

s40:根据商品的分类,在销售周期内,根据商品的销售日期距离保质期的不同,制定不同的优惠折扣;

s50:用户登录购物管理系统后,在系统中查看购物平台的各种商品信息。

具体地,用户使用购物管理平台前,现在平台上进行账号注册。用户注册账号时,需要填写自己的个人信息,上传到系统中,个人信息包括用户的昵称、性别、年纪、住址和职业等信息。用户获取购物平台的账号,进行密码登录后,在系统中查看各商品的信息。购物管理平台对平台中贩卖的商品采购时进行信息的采集。通过扫描在商品外包装上记录商品具体信息的rfid标签,并由rfid读取设备识别,获取商品信息,上传到上述商品销售系统中。记录商品具体信息的标签还可以是包括二维码、条形码等条码标签。商品信息包括商品名称、产地、生产产商、成分、品种、生产日期及保质期限等。系统将商品信息保存到建立的商品信息库中。每次采购时,对当批次采购的商品,根据商品种类性质和采购到的商品距离商品的保质期的时间设定商品的销售周期。根据商品受销售时间的影响情况,如日常使用的工具、文具用品等受销售时间影响比较小,制定销售周期时可以不进行时间区域划分,只制定最后的销售截止时间,销售截止时间在商品的保质期之前。对于容易受销售时间影响的商品或保质期比较短的商品,如牛奶、面包等食品一类的商品,由于这一类的商品受销售时间的影响较大,当销售价格相同时,顾客更加倾向于选择距离生产日期近距离保质期远的商品,因此容易造成距离生产日期越远的商品越容易滞销,形成恶性循环,最后造成商品的浪费,商场的经营额也受到损失。因此,对于容易受销售时间影响的商品或保质期比较短的商品,根据商品的进货日期距离保质期和生产日期的时间,对商品进行销售周期的规划,销售周期内的不同时间段对应不同的价格,商品的销售日期距离保质期越近,对应的销售折扣越大,销售价格越低。用户登录购物管理系统后,在系统中查看购物平台的各种商品信息,根据用户的购买习惯,系统向用户推荐当前折扣较大的商品。

参照图2,进一步地,用户购物管理方法,还包括:

s60:将用户在购物平台的搜索信息、浏览信息和购物信息保存到系统中;

s70:系统根据用户的购物记录,研究用户的消费习惯,向用户推荐商品。

在本实施例中,用户登录购物管理平台后,可以在商品搜索区域搜索自己需要的商品。系统会根据用户的搜索信息、商品购物网页浏览信息和以往的购物历史等信息,判断用户的消费习惯。根据用户的购物情况,推荐用户喜欢购买的商品中种类。根据用户的商品消耗周期,如用户没半个月会购买一箱牛奶,当用户距离上次购物半个月后,系统发送消息提醒用户是否进行货物补充。当用户喜欢的商品出现价格折扣优惠时,发送消息提醒用户。

参照图3,进一步地,所述的步骤s70系统根据用户的购物记录,研究用户的消费习惯,向用户推荐商品,包括:

s71:记录用户喜欢购买商品的种类和价格区间,以及购买商品的周期;

s72:到达用户商品购买周期后,系统发送消息询问用户商品是否消耗完,是否需要再次购买。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同一商品在销售周期内不同的销售时段对应不同的价格,销售日期距离生产日期越近,距离保质期越远,商品的销售价格越高,反之销售价格越低。同一商品设置有不同的价格区间,对应不同的消费人群,在商品保质期内,有的用户倾向于购买距离生产日期近的商品,有的用户倾向于购买价格优惠的商品,因此形成不同的购物需求。根据用户的购物需求,向用户推荐商品。

参照图4,进一步地,所述的步骤s10用户填写个人资料信息,注册购物管理系统的账号,建立用户个人数据库,包括:

s11:在系统中填写用户的昵称、性别、年纪、住址和职业;

s12:用户个人数据库中包含用户所购买商品的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为方便系统对不同的用户进行大数据分析,收集用户的性别、年纪、住址和职业信息,收集用户购买的商品信息,通过大数据对比,分析其中的关联性,了解不同年龄段不同地区和不同职业的人群的购物倾向。如20到25岁女性购物时喜欢购买的某个品牌的面膜,则可以根据销量数据信息向该年龄段的用户推荐该产品。同理可以统计不同职业,不同地区的消费人群的购物习惯,向同类用户进行商品推荐。

参照图5,进一步地,所述的步骤s30根据商品受销售时间长短的影响程度对商品进行分类,为各类商品制定销售周期,包括:

s31:根据商品的销售日期和销售时长对人们购买商品意愿的影响程度,为商场内的商品设立销售周期,监督商品的销售进度;

s32:商品的销售周期截止日期在商品的保质期之前。

在本实施例中,在系统中根据商品的品种对商品进行不同类别的划分,根据商品受销售时间对于顾客选择商品的影响程度对商品进行分类。根据商品的保质期和销售日期,对于受销售时间影响小的商品,在保质期前设立甩卖出促销价;对于受销售时间影响大的商品,在销售周期内设置不同的时间段,不同时间段对应不同的销售价格。

参照图6,进一步地,所述的步骤s40根据商品的分类,在销售周期内,根据商品的销售日期距离保质期的不同,制定不同的优惠折扣,包括:

s41:对于受销售日期影响大的商品,在销售周期内设定不同的销售时间区域;不同的销售时间区域对应不同的优惠折扣;

s42:销售时间区域越靠近商品的保质期,商品的优惠折扣越大,商品售价越低;

s43:将同一商品对应不同价格的商品销量分别进行统计,系统对销售数据进行分析。

系统对商品进行分类时,根据商品受销售时间的影响程度,对商品进行分类,制定不同的销售方案。将制定的销售周期分成不同的时间区域,对于越容易受销售时间影响的商品,销售时间区域划分的越多。例如,对于保质期为6个月的牛奶,前三个月销售时,以每个月为销售时间区域划分,每月设置不同的销售价格;第四和第五个月,一周为销售时间区域划分,每周设定不同的销售价格;第六个月时,一天为单位,每天设定不同的销售价格,随着销售时间的增长,距离保质期的时间越近,设定的销售折扣越大,销售价格越低。根据同一商品不同价格的销量进行判断用户们的购买倾向,从而调节进货量,制定更好的销售方案。

参照图7,在本实施例中,一种用户购物管理系统,包括:

用户信息采集模块1,用于采集用户的身份信息和用户在购物管理平台的浏览信息、查询信息和消费信息。系统会根据用户的搜索信息、商品购物网页浏览信息和以往的购物历史等信息,判断用户的消费习惯。根据用户的购物情况,推荐用户喜欢购买的商品中种类。

商品信息采集模块2,通过扫描在商品外包装上记录商品具体信息的rfid标签,并由rfid读取设备识别,获取商品信息,上传到上述商品销售系统中。记录商品具体信息的标签还可以是包括二维码、条形码等条码标签。商品信息包括商品名称、产地、生产产商、成分、品种、生产日期及保质期限等。

商品分类模块3,用于对录入系统中的商品,根据商品的质量随销售时间的变化情况,以及商品是否属于需要进行快销的商品对商品进行分类。

保质期监管模块4,对录入系统中的商品建立保质期监管,查看超过保质期后商品是否还在售卖。对于超出保质期的商品,用户买单时进行提醒。

销售周期设定模块5,用于根据产品的保质期和进货日期设定商品的销售周期。

价格设定模块6,用于根据划分的商品种类,结合商品的销售周期和保质期制定商品的销售价格。

参照图8,进一步地,用户购物管理系统,还包括:

进货管理模块7,用于根据商品的销售情况,计算和分析进货量。根据同一商品不同价格的销量进行判断用户们的购买倾向,从而调节进货量,制定更好的销售方案。

库存管理模块8,用于实时更新各商品的库存量。

进一步地,所述价格设定模块6包括折扣设定单元,商品的折扣设定通过对当前商品距离保质期的时间长短对应不同的销售折扣。

本发明的一种用户购物管理方法及系统,根据商品的销售日期距离保质期的时间长短,对同一商品制定不同的价格,收集对应不同价格的商品销量,将数据信息反馈到系统中。收集不同用户购买商品的信息,分析用户购买商品的喜好,以及用户的商品消耗时长,根据对用户的分析定期对用户推荐商品。研究收集的用户数据对商品进行定价,以及对进货量进行调节,满足用户需求,使商场收益最大化。

以上内容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