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航航班安保风险预警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91368发布日期:2019-04-03 03:59阅读:559来源:国知局
民航航班安保风险预警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民航应用
技术领域
,特别是一种民航航班安保风险预警系统。
背景技术
:民航安保事关国家安全、国家战略,是全国民航和各地公安共同的责任与使命。随着民航安保形势持续严峻复杂,选择民航飞机出行的人员越来越多,盗窃、涉毒、涉恐、扰乱秩序等各类治安事件时有发生,不仅对民航正常生产运输造成严重影响,更成为国家安全的潜在隐患。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信息化建设的逐步加强,民航航班安保预警平台的建设,一方面可以给民航安保人员提供有效、准确的预警信息,另一方面将所有预警信息作为民航安保研判分析准确的依据,从而实现了民航安保工作的信息化、智能化、可视化。现有的民航航班安保预警平台由于功能所限,实际应用中还存在以下问题。第一,目前系统针对旅客信息的比对资源单一,比对信息不准确、不及时;第二,系统产生预警信息不及时,因逻辑航班问题,产生重复、冗余预警信息,预警信息推送无法实现自动化,仍需借助人工进行信息转发;第三,因网络链路环境问题,硬件设备老化,系统上传数据时常中断,导致数据不准确;第四,系统自建人员信息库数据单一,未能实现数据共享。基于上述,提供一种能提高信息的准确性、及时性,使民航安保工作更规范、高效、顺畅,同时借助系统功能提升民航安保力量,有效保护人民群众的人身、财产安全,信息资源丰富、信息共享、数据准确有效的信息化、智能化民航预警系统显得尤为必要。技术实现要素:为了克服现有的民航航班安保预警平台由于功能所限存在的弊端,本发明提供了在相关系统单元作用下,应用中能比对形成风险旅客预警,能比对形成白名单库以及进行白名单人员预警,能比对形成黑名单预警,能通过短信平台、中间程序转发模式进行预警信息的推送,能形成自定义的模型预警以及查询,能在地图上对风险航班、风险旅客进行可视化管理,从而实现管理规范化、信息化、可视化、智能化要求的一种民航航班安保风险预警系统。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民航航班安保风险预警系统,其特征在于具有搜索子系统、数据管理子系统、应用子系统,搜索子系统、数据管理子系统、应用子系统是安装在pc机内的应用软件,数据管理子系统包括公安请求服务接口数据资源单元、军警内保白名单数据单元、黑名单人员数据单元、空勤人员数据单元、航空旅客数据单元、预警数据单元、出入境人员数据单元、预警反馈数据单元,数据管理子系统还具有用户信息管理单元、字典数据管理单元、角色权限管理单元、在线人员单元、操作日志单元、查询日志单元,应用子系统包括民航预警单元、预警反馈单元、研判分析单元,民航预警单元还具有预警可视化子单元、预警信息推送子单元。所述在使用者登录系统后,收索子系统使用模式类似于互联网中的百度搜索,系统自动汇集航班、旅客、预警信息、预警反馈、军警人员、黑名单人员、空保人员信息,建立了全文检索数据仓库,使用大数据检索技术,可根据一到多个任意关键字进行查询,查询结果按类别显示,人员信息自动关联公安部常住人口照片。所述民航预警单元和研判分析单元应用中,民航预警单元、研判分析单元对各航班所有旅客实现两次信息比对、预警,旅客订票后飞机起飞前某时间段前,进行第一次信息比对,实现预警;截载旅客后进行第二次信息比对,实现预警,实现起飞前的旅客信息安全性确认,保障航班飞行中安全,民航预警单元和研判分析单元应用时,对风险旅客预警中,通过公安请求服务接口数据资源单元,实现与公安部在逃人员、公安部涉毒人员、公安部违法人员和公安厅重点人员数据资源进行信息比对,根据比对结果,结合旅客风险分析模型进行航班风险等级,为安保力量部署提供决策依据;对黑名单人员预警中,根据旅客身份证号码,比对系统自建黑名单人员库,对航班旅客进行黑名单人员预警,确保航班上不再发生黑名单类似事情;对军警人员预警中,通过公安请求服务接口数据资源单元,查询公安部警员数据服务方,比对全国警员信息并录入系统白名单库,同时比对航班旅客信息,通过军官证或士官证进行全国军人信息确认并录入系统白名单库,通过对白名单库里的军警信息比对及确认,对航班上军警人员进行预警,一旦发生紧急情况,联系航班上军警人员进行协助,保障航班飞行安全;对空勤人员预警中,空勤人员即航空公司公司的空乘、空保人员,首先把航空公司自己的人员全部导入系统,再通过民航公安局把国内其它航空公司的人员全部导入,建立全国范围的空勤人员数据库,航班旅客信息自动与空勤人员数据库进行信息比对,产生空勤人员预警信息。所述民航预警单元的预警可视化子单元应用中,通过将预警航班产生的数据转换成图形,并以时间为单位将风险航班运行轨迹模拟成动态图形展现,以实时动态地图方式展现,并可任意选择各预警航班或预警旅客进行查看,民航预警单元的预警可视化子单元,对航班可视化应用中,采用公安警用地理信息系统,以航班飞行线路、方向、时间模拟飞机轨迹,并结合航班预警风险等级红色、橙色、蓝色分类显示,可直观通过飞机航班颜色知道其风险级别,点击对应飞机可查看该航班对应的基本信息及风险级别,并提供风险旅客分布链接;对风险旅客可视化应用中,依托航班可视化功能,在查看航班信息时,可通过风险旅客分布链接点击进入,根据风险航班型号,依据航班舱位图,将具体风险旅客直观的展示在舱位图上,并以红色、橙色、蓝色及其他来展示旅客的风险级别,点击对应座位时可查看该座位上风险旅客的具体信息。所述民航预警单元的预警信息推送子单元应用中,根据各航班信息比对及预警信息情况,通过信息推送形式及时将预警信息告知相关航班的安保人员,做到及时预警,做好处置预案,保障航班及旅客的安全,预警信息推送子单元对接公安厅短信平台,系统自动获取航班预警信息及航班对应安保人员信息,将预警信息通过公安厅短信平台接口发送到对应安保人员手机上;预警反馈单元提供给航班值班安保人员使用,值班安保人员接收到人员预警信息后,针对具体情况作出相应处置方式,并将反馈信息发送到系统平台,实现预警信息的闭环处理,有效提高民航安保工作。所述研判分析单元对航班查询中,提供航班号、航段、时间、预警状态、预警登记条件、乘机次数的综合查询功能,可查看所有航班的预警信息及预警处置措施信息,信息以列表形式展示,可查看具体航班的详细信息,并结合预警可视化功能直观航班的预警情况,也可通过设定条件搜索某一时间段内任一航段多次乘机旅客;对旅客查询中,以图表的方式展示航班的各类历史预警信息数据,提供时间、预警登记、航班号条件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根据数据统计分析的结果针对部分预警情况作出对应的预案处置,并结合系统中的风险分析模型,了解最近航班预警走势,以及未来航班预警趋势;对护照查询中,建立本单元出入境人员信息库,对接公安请求服务接口数据资源单元资源,通过登机护照证件号查询其身份证号及基本信息并录入系统对应库,建立对出入境人员信息的管理;研判报告中,根据时间、预警级别、航班号条件进行数据统计、整理、汇总并自动生成对应的研判报告,将研判报告作为航班安全提前预警的参考资料,也可作为总结性报告提报领导查看。所述数据管理子系统自建安保人员信息库,实现军警人员、黑名单人员、空勤人员采集和管理,军警内保白名单数据单元中,通过公安请求服务接口数据资源单元,查询公安部警员信息服务,系统后台自动比对,将警员信息自动写入军警白名单库,对接航班登机信息,根据领取登机牌的证件信息比对,将军官证或士官证相关人员自动写入军警白名单库;黑名单人员数据单元中,根据安保人员反馈并登记,将航班中发现的黑名单信息按照登记、日期、身份证号信息录入系统黑名单库;空勤人员数据单元中,空勤人员即航空公司公司的空乘、空保人员,首先把自身航空自己的人员全部导入系统,再通过民航公安局把国内其它航空公司的人员全部导入,建立全国范围的空勤人员数据库。所述研判分析单元以风险航班研判模型和安保实力计算模型为核心,通过风险旅客标准评估体系和风险航班等级划分标准两个维度来反应航班的风险程度,安保实力计算模型用来反应航班的安保能力,研判分析模型通过分析航班安保能力评分和航班风险评分差距提供派遣指导意见;研判分析单元包含风险旅客标准评估体系、风险航班等级划分标准、风险航班研判模型、安保实力计算模型。所述公安请求服务接口数据资源单元,系统中各模块功能单元的实现都依托与数据的采集和分析处理,除本系统自行采集的内保人员、黑名单数据外,有如下三部分数据需要与其他系统进行对接来获取数据来源,1:全旅客数据对接中,无缝对接航空旅客全流程服务平台中的全旅客信息,作为民航预警的主要数据来源,对全旅客信息进行涉稳、涉恐、涉毒7类人员信息比对;2,无缝对接公安请求服务接口数据资源单元中,对接公安部在逃人员库、公安部吸贩毒人员库、公安部警员库公安部请求服务数据资源接口,对接公安厅的重点上访、重点前科请求服务数据资源接口,作为民航预警比对7类人员的数据来源;3:公安边界接入平台对接中,对接公安部出入境人员库,通过出入境证件号码来获取人员身份证号,并将信息写入本系统出入境人员信息库,同时将获取的身份证号来进行人员信息的比对;4:公安警用地理信息系统对接以公安警用地理信息系统为基础,提供地图开发引擎,开展机场雷达模块的功能开发。所述数据管理子系统的用户管理单元中,用于系统用户信息的管理,提供了用户信息的添加、修改、删除、查看详细信息的功能,并提供以姓名、身份证号、联系方式、用户名为条件的模糊或精确查询;角色权限管理单元中,对系统用户的角色进行添加、修改、删除、查看权限的管理操作,利用查看权限的关联,可以进行用户权限的设置功能,可根据对应角色的具体管理权限设置系统中各模块功能的使用权限;数据字典单元中,对系统需要用到的字典信息的管理,如字典类别及具体类别里的字典项的添加、修改、删除功能;在线人员单元中,显示当前登录并使用该系统的用户信息,记录用户信息及其登录时间;操作日志单元中,针对各个功能模块的新增、修改、删除、查询、浏览操作,自动记录操作日志,包括当前用户、操作时间、模块名称、数据记录id;查询日志单元中针对一键搜索子系统,记录每次查询关键字的日志数据,包括当前用户、操作时间、查询关键词。本发明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在搜索子系统、数据管理子系统、应用子系统共同作用下,实现了多信息采集,多数据资源比对,实现了信息共享,在现有的民航预警系统基础上,实现了军人、民警、内保人员、出入境人员、普通旅客等多信息采集,对接公安请求服务接口数据资源;实现了涉恐、涉稳、涉毒、在逃、精神病、重点前科、重点上访、黑名单8类资源的信息比对,比对结果及时、准确共享。实现了信息多方位分析、研判,形成可视化报告,针对系统采集的信息,包括人员信息、舆情信息等,以及预警信息进行多方位剖析、研判,系统自动生成可视化报告,作为指导安保处置的相关依据;依托风险分析模型,建立多元化、智能化风险分析方式,系统建立安全的风险分析模型,根据人员比对结果及风险模型,智能化、多方位计算旅客及航班风险等级,并提供相应的应急处置方案,提高了安保工作效率。基于上述,本发明具有好的应用前景。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将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发明架构框图。图2是本发明风险事件危险度的确定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图1中所示,一种民航航班安保风险预警系统,具有搜索子系统、数据管理子系统、应用子系统,搜索子系统、数据管理子系统、应用子系统是安装在pc机内的应用软件,数据管理子系统包括公安请求服务接口数据资源单元、军警内保白名单数据单元、黑名单人员数据单元、空勤人员数据单元、航空旅客数据单元、预警数据单元、出入境人员数据单元、预警反馈数据单元,数据管理子系统还具有用户信息管理单元、字典数据管理单元、角色权限管理单元、在线人员单元、操作日志单元、查询日志单元,应用子系统包括民航预警单元、预警反馈单元、研判分析单元,民航预警单元还具有预警可视化子单元、预警信息推送子单元。在使用者登录系统后,收索子系统使用模式类似于互联网中的百度搜索,系统自动汇集航班、旅客、预警信息、预警反馈、军警人员、黑名单人员、空保人员信息,建立了全文检索数据仓库,使用大数据检索技术,可根据一到多个任意关键字进行查询,查询结果按类别显示,人员信息自动关联公安部常住人口照片。民航预警单元和研判分析单元应用中,民航预警单元、研判分析单元对各航班所有旅客实现两次信息比对、预警,旅客订票后飞机起飞前某时间段前,进行第一次信息比对,实现预警;截载旅客后进行第二次信息比对,实现预警,实现起飞前的旅客信息安全性确认,保障航班飞行中安全,民航预警单元和研判分析单元应用时,对风险旅客预警中,通过公安请求服务接口数据资源单元,实现与公安部在逃人员、公安部涉毒人员、公安部违法人员和公安厅重点人员数据资源进行信息比对,根据比对结果,结合旅客风险分析模型进行航班风险等级,为安保力量部署提供决策依据;对黑名单人员预警中,根据旅客身份证号码,比对系统自建黑名单人员库,对航班旅客进行黑名单人员预警,确保航班上不再发生黑名单类似事情;对军警人员预警中,通过公安请求服务接口数据资源单元,查询公安部警员数据服务方,比对全国警员信息并录入系统白名单库,同时比对航班旅客信息,通过军官证或士官证进行全国军人信息确认并录入系统白名单库,通过对白名单库里的军警信息比对及确认,对航班上军警人员进行预警,一旦发生紧急情况,联系航班上军警人员进行协助,保障航班飞行安全;对空勤人员预警中,空勤人员即航空公司公司的空乘、空保人员,首先把航空公司自己的人员全部导入系统,再通过民航公安局把国内其它航空公司的人员全部导入,建立全国范围的空勤人员数据库,航班旅客信息自动与空勤人员数据库进行信息比对,产生空勤人员预警信息。图1中所示,民航预警单元的预警可视化子单元应用中,通过将预警航班产生的数据转换成图形,并以时间为单位将风险航班运行轨迹模拟成动态图形展现,以实时动态地图方式展现,并可任意选择各预警航班或预警旅客进行查看,民航预警单元的预警可视化子单元,对航班可视化应用中,采用公安警用地理信息系统,以航班飞行线路、方向、时间模拟飞机轨迹,并结合航班预警风险等级红色、橙色、蓝色分类显示,可直观通过飞机航班颜色知道其风险级别,点击对应飞机可查看该航班对应的基本信息及风险级别,并提供风险旅客分布链接;对风险旅客可视化应用中,依托航班可视化功能,在查看航班信息时,可通过风险旅客分布链接点击进入,根据风险航班型号,依据航班舱位图,将具体风险旅客直观的展示在舱位图上,并以红色、橙色、蓝色及其他来展示旅客的风险级别,点击对应座位时可查看该座位上风险旅客的具体信息。民航预警单元的预警信息推送子单元应用中,根据各航班信息比对及预警信息情况,通过信息推送形式及时将预警信息告知相关航班的安保人员,做到及时预警,做好处置预案,保障航班及旅客的安全,预警信息推送子单元对接公安厅短信平台,系统自动获取航班预警信息及航班对应安保人员信息,将预警信息通过公安厅短信平台接口发送到对应安保人员手机上;预警反馈单元提供给航班值班安保人员使用,值班安保人员接收到人员预警信息后,针对具体情况作出相应处置方式,并将反馈信息发送到系统平台,实现预警信息的闭环处理,有效提高民航安保工作。研判分析单元对航班查询中,提供航班号、航段、时间、预警状态、预警登记条件、乘机次数的综合查询功能,可查看所有航班的预警信息及预警处置措施信息,信息以列表形式展示,可查看具体航班的详细信息,并结合预警可视化功能直观航班的预警情况,也可通过设定条件搜索某一时间段内任一航段多次乘机旅客;对旅客查询中,以图表的方式展示航班的各类历史预警信息数据,提供时间、预警登记、航班号条件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根据数据统计分析的结果针对部分预警情况作出对应的预案处置,并结合系统中的风险分析模型,了解最近航班预警走势,以及未来航班预警趋势;对护照查询中,建立本单元出入境人员信息库,对接公安请求服务接口数据资源单元资源,通过登机护照证件号查询其身份证号及基本信息并录入系统对应库,建立对出入境人员信息的管理;研判报告中,根据时间、预警级别、航班号条件进行数据统计、整理、汇总并自动生成对应的研判报告,将研判报告作为航班安全提前预警的参考资料,也可作为总结性报告提报领导查看。数据管理子系统自建安保人员信息库,实现军警人员、黑名单人员、空勤人员采集和管理,军警内保白名单数据单元中,通过公安请求服务接口数据资源单元,查询公安部警员信息服务,系统后台自动比对,将警员信息自动写入军警白名单库,对接航班登机信息,根据领取登机牌的证件信息比对,将军官证或士官证相关人员自动写入军警白名单库;黑名单人员数据单元中,根据安保人员反馈并登记,将航班中发现的黑名单信息按照登记、日期、身份证号信息录入系统黑名单库;空勤人员数据单元中,空勤人员即航空公司公司的空乘、空保人员,首先把自身航空自己的人员全部导入系统,再通过民航公安局把国内其它航空公司的人员全部导入,建立全国范围的空勤人员数据库。图1中所示,研判分析单元以风险航班研判模型和安保实力计算模型为核心,通过风险旅客标准评估体系和风险航班等级划分标准两个维度来反应航班的风险程度,安保实力计算模型用来反应航班的安保能力,研判分析模型通过分析航班安保能力评分和航班风险评分差距提供派遣指导意见;研判分析单元包含风险旅客标准评估体系、风险航班等级划分标准、风险航班研判模型、安保实力计算模型。一、风险旅客的评估标准体系以sms风险管理(民航安全管理体系)的理念为指导,根据sms系统定性分析法,综合考虑风险旅客乘机时发生危险的可能性和风险发生后对空防安全的危害程度,来确定出风险旅客的评估标准。(一)sms系统定性分析法步骤一:风险发生的可能性(概率)分析。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划分标准样例(如下表所示):说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p的参考值为1~10。步骤二:风险发生的严重性(危害程度)分析。风险发生的严重性划分标准样例(如下表所示):说明:风险发生的严重性s的参考值为1~10。步骤三:风险事件危险度的确定。图2中所示,危险度的确定既要考虑风险因素出现的可能性又要考虑风险出现后对航班的危害程度。因此,运用矩阵列表法将风险事件出现的可能性及其对航班的影响程度构造成一个矩阵表格(如下表所示),表中每一单元对应某种风险的可能性及其危害性,用二者的乘积表示该风险的危险度。步骤四:单一风险旅客的综合风险等级划分。将单一风险旅客的综合风险等级划分为四级(如下表所示):综合风险等级风险值域可控性ⅰ级80<r≤100微弱ⅱ级60<r≤80较弱ⅲ级24<r≤60一般ⅳ级1≤r≤24很强说明:a.风险的可控性是指按照局方勤务派遣规定,正常派遣的执勤力量对风险旅客的控制能力的强弱。b.ⅰ级表示该风险的危险度很大,可控性微弱;ⅱ级表示该风险的危险度较大,可控性较弱;ⅲ级表示该风险的危险度中等,可控性一般;ⅳ级表示该风险的危险度较小,可控性较强。单一风险旅客的综合风险等级及其可控性评价标准二、风险旅客航班等级的划分标准风险旅客航班等级的确定实行单项风险因素等级有限原则,在限定的单项风险因素等级基础上,再考虑组合风险的风险系数。组合风险的风险系数的设定:将1名综合风险等级为ⅳ级的风险旅客的风险系数设定为1,根据风险的可控性,风险等级升级宜采用3进制原则。即:3名综合风险等级为ⅳ级的风险旅客与1名综合风险等级为ⅲ级的风险旅客的风险系数相当;3名综合风险等级为ⅲ级的风险旅客与1名综合风险等级为ⅱ级的风险旅客的风险系数相当;3名综合风险等级为ⅱ级的风险旅客与1名综合风险等级为ⅰ级的风险旅客的风险系数相当;以此类推。在做具体预警航班风险研判的时候,着重考虑组合风险的相关性。所谓组合风险的相关性是指航班中所包含的风险因素的内在联系,包括航班中不同风险因素之间的相关性(预谋性)和不同风险旅客之间的相关性(同伙性)。组合风险因素之间若存在显著相关性,风险旅客航班的风险等级可视情升高一级。同一名旅客有多重风险因素,取其最大风险等级;但要注意风险因素之间的相关性。另外,如果通过系统查询,未发现风险旅客警务信息,也无其它危及航班安全的信息警示,风险系数为0,这种情况属于理论上的正常航班。三、研判公式的定义公式分为风险部分、安保部分和重要保障部分:(一)风险部分1.设a1为某航线一年的ⅳ级预警旅客人次;a2为该航线一年的ⅲ级预警旅客人次;a3该航线一年的ⅱ级预警旅客人次。a4该航线一年的ⅰ级预警旅客人次,n为该航线一年的旅客总人次。四种预警旅客发生的概率为:2.设r为去年同期某航线运送旅客的人次,b为该航线去年同期运行的班次,g为该航线单位班次风险总得分。(ⅳ级预警旅客暂定为1分;ⅲ级预警旅客暂定为3分;ⅱ级预警旅客暂定为9分;ⅰ级预警旅客暂定为27分)风险总得分公式为:(二)安保部分设a为安全员总得分,l为安全员技术等级得分,x为安全员个人心理健康成绩/全支队心理健康平均成绩,j为安全员个人考核成绩/全支队考核平均成绩,e为安全员个人工作年龄/同级别安全员平均年龄,y为安保得分。安全员得分公式为:a=l*x*j*e安保得分公式为:(三)重要保障部分设重要活动或重要保障会议为z,具体得分情况按照重要程度进行打分。综上所述,风险模型公式为:y≥g+z(安全得分要保证大于等于风险得分)四、各类积分指标和模型动态管理原则风险模型建立后,各类人员指标数据应该是动态的,需要经常进行更新维护。这是因为影响航班风险的各类因素是不断变化的,由于当前严峻的空防形式下,建立影响航班风险因素、指标的定期采集,模型的定期维护机制具有产管意义。要不断从航班风险管控中发现规律,总结规律,更新公式、指标和各项数据。图1中所示,公安请求服务接口数据资源单元,系统中各模块功能单元的实现都依托与数据的采集和分析处理,除本系统自行采集的内保人员、黑名单等数据外,有如下三部分数据需要与其他系统进行对接来获取数据来源,1:全旅客数据对接中,无缝对接航空旅客全流程服务平台中的全旅客信息,作为民航预警的主要数据来源,对全旅客信息进行涉稳、涉恐、涉毒等7类人员信息比对;2,无缝对接公安请求服务接口数据资源单元中,对接公安部在逃人员库、公安部吸贩毒人员库、公安部警员库等公安部请求服务数据资源接口,对接公安厅的重点上访、重点前科请求服务数据资源接口,作为民航预警比对7类人员的数据来源;3:公安边界接入平台对接中,对接公安部出入境人员库,通过出入境证件号码来获取人员身份证号,并将信息写入本系统出入境人员信息库,同时将获取的身份证号来进行人员信息的比对;4:公安警用地理信息系统对接以公安警用地理信息系统为基础,提供地图开发引擎,开展机场雷达模块的功能开发。数据管理子系统的用户管理单元中,用于系统用户信息的管理,提供了用户信息的添加、修改、删除、查看详细信息的功能,并提供以姓名、身份证号、联系方式、用户名等为条件的模糊或精确查询;角色权限管理单元中,对系统用户的角色进行添加、修改、删除、查看权限的管理操作,利用查看权限的关联,可以进行用户权限的设置功能,可根据对应角色的具体管理权限设置系统中各模块功能的使用权限;数据字典单元中,对系统需要用到的字典信息的管理,如字典类别及具体类别里的字典项的添加、修改、删除功能;在线人员单元中,显示当前登录并使用该系统的用户信息,记录用户信息及其登录时间;操作日志单元中,针对各个功能模块的新增、修改、删除、查询、浏览操作,自动记录操作日志,包括当前用户、操作时间、模块名称、数据记录id;查询日志单元中针对一键搜索子系统,记录每次查询关键字的日志数据,包括当前用户、操作时间、查询关键词。图1中所示,本发明在搜索子系统、数据管理子系统、应用子系统共同作用下,依托“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技术,实现了集信息采集、分析、预警、反馈等一体化、智能化的信息预警。能实现多信息采集,多数据资源比对,实现信息共享,在现有预警系统基础上,实现军人、民警、内保人员、出入境人员、普通旅客等多信息采集,对接公安请求服务接口数据资源,实现涉恐、涉稳、涉毒、在逃、精神病、重点前科、重点上访、黑名单8类资源的信息比对,比对结果及时、准确共享实现了信息多方位分析、研判,形成可视化报告,针对系统采集的信息,包括人员信息、舆情信息等,以及预警信息进行多方位剖析、研判,系统自动生成可视化报告,作为指导安保处置的相关依据。依托风险分析模型,建立多元化、智能化风险分析方式,系统建立安全的风险分析模型,根据人员比对结果及风险模型,智能化、多方位计算旅客及航班风险等级,并提供相应的应急处置方案,提高安保工作效率。基于上述,本发明具有好的应用前景。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及本发明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