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可视化编辑方法、装置及三维可视化系统与流程

文档序号:17442861发布日期:2019-04-17 05:01阅读:197来源:国知局
三维可视化编辑方法、装置及三维可视化系统与流程

本申请涉及数据可视化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三维可视化编辑方法、装置及三维可视化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数据可视化技术也随之发展,且深入到人类社会稳定经济、生活、科研等各个方面。同时随着数据可视化技术的发展以及各行业对可视化需求的提升,数据可视化技术逐渐由二维可视化过渡到三维可视化,以呈现更为复杂的空间仿真数据。

现有技术中的三维可视化系统,通常是根据用户提出的业务需求进行相应的定制,当系统定制完成后,若用户的业务需求发生变化,则需要重新定制以满足用户的新需求。

如何使三维可视化系统能够快速响应用户的需求,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三维可视化编辑方法、装置及三维可视化系统。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三维可视化编辑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三维可视化系统,所述系统包括用于编辑业务页面的编辑终端,及与所述编辑终端通信连接的服务器,所述方法包括:

编辑终端响应对目标业务页面的逻辑编辑操作,修改所述目标业务页面的操作逻辑;

编辑终端响应对修改后的目标业务页面的保存操作,并向服务器发起保存修改后的目标业务页面的逻辑操作的请求;

服务器在接收到所述请求后将修改后的目标业务页面的逻辑操作所对应的配置数据进行保存,并向所述编辑终端反馈保存结果,以刷新所述编辑终端存储的目标业务页面的逻辑操作所对应的配置数据。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三维化可视系统还包括运行终端,所述运行终端与所述服务器通信连接,所述方法还包括:

服务器将保存的修改后的目标业务页面的逻辑操作所对应的配置数据发送至运行终端;

运行终端根据修改后的目标业务页面的逻辑操作所对应的配置数据,刷新运行在所述运行终端上目标业务页面。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编辑终端存储有预设的多个业务页面、多种事件行为,所述业务页面包括多个业务对象;所述编辑终端响应对目标业务页面的逻辑编辑操作,修改所述目标业务页面的操作逻辑,包括:

响应对目标业务页面中多个业务对象的选择操作,以选择待编辑的目标业务对象;

响应对所述目标业务对象的事件行为的选择操作,以选择对所述目标业务对象进行的目标事件行为,其中,所述目标事件行为包括双击、单击、拖动;

响应对与所述目标事件行为对应的目标业务行为的选择操作,其中,所述目标业务行为包括跳转页面、弹出报表或显示标注。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三维可视化编辑装置,应用于三维可视化系统中的编辑终端,所述三维可视化系统还包括与编辑终端通信连接的服务器,所述装置包括:

编辑响应模块,用于响应对目标业务页面的逻辑编辑操作,修改所述目标业务页面的操作逻辑;

发起请求模块,用于响应对修改后的目标业务页面的保存操作,并向服务器发起保存修改后的目标业务页面的逻辑操作的请求;

接收反馈模块,用于接收服务器反馈的保存结果,以刷新所述编辑终端存储的目标业务页面的逻辑操作所对应的配置数据。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编辑终端存储有预设的多个业务页面、多种事件行为,所述业务页面包括多个业务对象,所述编辑响应模块具体用于:

响应对目标业务页面中多个业务对象的选择操作,以选择待编辑的目标业务对象;

响应对所述目标业务对象的事件行为的选择操作,以选择对所述目标业务对象进行的目标事件行为,其中,所述目标事件行为包括双击、单击、拖动;

响应对与所述目标事件行为对应的目标业务行为的选择操作,其中,所述目标业务行为包括跳转页面、弹出报表或显示标注。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三维可视化编辑装置,应用于三维可视化系统中的服务器,所述三维可视化系统包括与服务器通信连接的编辑终端,所述装置包括:

保存模块,用于在接收到编辑终端发送的请求后将修改后的目标业务页面的配置数据保存,并向所述编辑终端反馈保存结果,其中,保存修改后的目标业务页面的逻辑操作的请求由所述编辑终端在响应对目标业务页面的逻辑编辑操作,并修改所述目标业务页面的操作逻辑之后生成。

可选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三维可视化系统还包括与服务器通信连接的运行终端,所述装置还包括:

数据发送模块,用于将保存的修改后的业务页面的逻辑操作所对应的配置数据发送至运行终端,以使运行终端根据修改后的目标业务页面的逻辑操作所对应的配置数据,刷新运行在所述运行终端上目标业务页面。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三维可视化编辑装置,应用于三维可视化系统中的运行终端,所述系统还包括与运行终端通信连接的服务器,所述装置包括:

运行模块,用于接收服务器发送的修改后的目标业务页面的逻辑操作所对应的配置数据,并根据修改后的目标业务页面的逻辑操作所对应的配置数据,刷新运行在所述运行终端上目标业务页面。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三维可视化系统,所述系统包括通信连接的编辑终端及服务器;

所述编辑终端用于对目标业务页面的操作逻辑进行编辑,以修改所述业务页面的操作逻辑,且在操作逻辑修改完成后向所述服务器发送保存修改后的目标业务页面的逻辑操作的请求;

所述服务器用于在接收到所述请求后对修改后的目标业务页面的逻辑操作对应的配置数据进行保存,并将保存结果反馈至编辑终端;

所述编辑终端还用于根据反馈的保存结果刷新存储的目标业务页面的逻辑操作所对应的配置数据。

可选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系统还包括与服务器通信连接的运行终端;

所述服务器用于将保存的修改后的目标业务页面的逻辑操作所对应的配置数据发送至运行终端;

所述运行终端用于在接收到所述修改后的目标业务页面的逻辑操作所对应的配置数据后,刷新运行在所述运行终端上目标业务页面,以实现三维可视化显示。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申请实施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三维可视化编辑方法、装置及三维可视化系统,所述方法应用于三维可视化系统,所述系统包括用于编辑业务页面的编辑终端,及与所述编辑终端通信连接的服务器。通过编辑终端对目标业务的操作逻辑进行修改,并将修改后的目标业务页面的逻辑操作的配置数据发送至服务器进行存储,服务器向编辑终端反馈保存结果,以刷新所述编辑终端存储的目标业务页面的逻辑操作所对应的配置数据,即可完成对业务页面的操作逻辑的修改,可在不重新开发代码的情况下快速响应用户的业务需求,节约开发成本及时间,同时也能依据用户的新需求重新编辑业务逻辑。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三维可视化系统的系统框图;

图2为应用于图1中的三维可视化系统的三维可视化编辑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图2中步骤s210的子步骤流程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应用于编辑终端的三维可视化编辑装置的功能模块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应用于服务器的三维可视化编辑装置。

图标:10-三维可视化系统;101-编辑终端;102-服务器;103-运行终端;401-编辑响应模块;402-发起请求模块;403-接收反馈模块;501-保存模块;502-数据发送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申请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申请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申请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申请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申请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请参照图1,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三维可视化系统10的系统框图,所述三维可视化系统10包括编辑终端101及与编辑终端101通信连接的服务器102,以及与服务器102通信连接的运行终端103。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服务器102可以是,但不限于,web(网站)服务器、ftp(filetransferprotocol,文件传输协议)服务器等。所述编辑终端101及运行终端103可以是,但不限于,智能手机、个人电脑(personalcomputer,pc)、平板电脑、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digitalassistant,pda)、移动上网设备(mobileinternetdevice,mid)等。所述通信连接包括有线网络连接或无线网络连接。所述编辑终端101的操作系统可以是,但不限于,安卓(android)系统、ios(iphoneoperatingsystem)系统、windowsphone系统、windows系统等。所述编辑终端101及运行终端103可以通过网络与服务器102进行数据交互。

请参照图2,图2为应用于图1中的三维可视化系统的三维可视化编辑方法的流程图。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210,编辑终端101响应对目标业务页面的逻辑编辑操作,以修改目标业务页面的操作逻辑。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编辑终端101存储有预设的多个业务页面、多种事件行为,所述业务页面包括多个业务对象。请结合参照图3,步骤s210包括以下子步骤:

步骤s310,响应对目标业务页面中多个业务对象的选择操作,以选择待编辑的目标业务对象。

步骤s320,响应对所述目标业务对象的事件行为的选择操作,以选择对所述目标业务对象进行的目标事件行为。其中,所述目标事件行为包括双击、单击、拖动。

步骤s330,响应对与所述目标事件行为对应的目标业务行为的选择操作。其中,所述目标业务行为包括跳转页面、弹出报表或显示标注。

在步骤s310至步骤s320中,所述编辑终端101根据用户需求逐步响应对业务页面的修改。首先,用户选择目标业务页面中的目标业务对象,如,某一三维数据报表或三维场景等,接着,用户为所述目标业务对象选择目标事件行为,如单击、拖动或双击等,最后,用户为所述目标事件行为选择对应的业务行为,如,跳转至下一业务页面、弹出报表或显示批注。在完成上述选择后,即可完成对目标业务页面的操作逻辑的更改,例如,将三维数据报表单击后跳转至下一业务页面更改为单击三维数据报表后显示该报表的批注,或双击该三维数据报表后才跳转至下一业务页面。

值得说明的是,上述提到的单击、拖动或双击仅为本实施例中对目标事件行为的举例说明,同时跳转至下一业务页面、弹出报表或显示批注仅为本实施例中对目标业务行为的举例说明,上述举例说明并不构成对目标事件行为及目标业务行为的限定。在本实施例的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目标事件行为及目标业务行为也可以采用其他行为实现对目标业务页面的逻辑操作编辑。

同时,上述步骤中提到的三维数据报表或批注已经存储在编辑终端101的内存中,在对目标业务页面进行操作逻辑的修改时,可直接在编辑终端101上根据需求进行选择,以完成修改。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目标事件行为及目标业务行为根据需要预先配置在编辑终端101中,用户可根据需要自行选择。同时,开发人员可根据市场需要对预先配置的目标事件行为及目标业务行为进行增添或修改。

步骤s220,编辑终端101响应对修改后的目标业务页面的保存操作,并向服务器102发起保存修改后的目标业务页面的逻辑操作的请求。

在本实施例中,当用户按照步骤s310至步骤s320中的步骤完成对目标业务页面中的业务对象的逻辑编辑后,点击保存按键,此时,编辑终端101响应所述保存操作,并向服务器102发起保存修改后的目标业务页面的逻辑操作的请求,以使服务器102能够对修改后的目标业务页面的逻辑操作对应的配置数据进行保存。

步骤s230,服务器102在接收到请求后将修改后的目标业务页面的逻辑操作所对应的配置数据进行保存,并向所述编辑终端101反馈保存结果。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服务器102在接收到编辑终端101发送的保存请求后对修改后的目标业务页面的逻辑操作对应的配置数据进行保存以便后续能够在运行终端103上运行,同时,保存完成后,向编辑终端101反馈保存结果,所述保存结果包括保存成功或保存失败等提示信息。当编辑终端101接收到保存成功的反馈后,刷新编辑终端101上存储的目标业务的逻辑操作对应的配置数据。当编辑终端101接收到保存失败的反馈后,继续向服务器102发送保存请求,直至保存成功。

请继续参照图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步骤s240,服务器102将保存的修改后的目标业务页面的逻辑操作所对应的配置数据发送至运行终端103。

步骤s250,运行终端103根据修改后的目标业务页面的逻辑操作所对应的配置数据,刷新运行在所述运行终端103上目标业务页面。

在步骤s240至步骤s250中,服务器102将步骤s230中保存的修改后的目标业务对象的逻辑操作对应的配置数据发送给运行终端103,所述运行终端103接收所述配置数据并保存在本地内存中,同时,运行终端103根据所述配置数据刷新运行在所述运行终端103上的目标业务页面,以实现对修改后的目标业务页面的显示。例如,如上述提到的,将三维数据报表单击后跳转至下一业务页面更改为单击三维数据报表后显示该报表的批注,则在运行终端103上即可运行修改后的配置数据,即对目标业务页面中的三维数据报表单击后会显示该报表的批注。

请参照图4,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应用于编辑终端的三维可视化编辑装置的功能模块图,所述装置应用于三维可视化系统10中的编辑终端101,所述装置包括:

编辑响应模块401,用于响应对目标业务页面的逻辑编辑操作,修改所述目标业务页面的操作逻辑。

发起请求模块402,用于响应对修改后的目标业务页面的保存操作,并向服务器102发起保存修改后的目标业务页面的逻辑操作的请求。

接收反馈模块403,用于接收服务器102反馈的保存结果,以刷新所述编辑终端101存储的目标业务页面的逻辑操作所对应的配置数据。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编辑终端101存储有预设的多个业务页面、多种事件行为,所述业务页面包括多个业务对象,所述编辑响应模块401具体用于:

响应对目标业务页面中多个业务对象的选择操作,以选择待编辑的目标业务对象。

响应对所述目标业务对象的事件行为的选择操作,以选择对所述目标业务对象进行的目标事件行为,其中,所述目标事件行为包括双击、单击、拖动。

响应对与所述目标事件行为对应的目标业务行为的选择操作,其中,所述目标业务行为包括跳转页面、弹出报表或显示标注。

请参照图5,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应用于服务器的三维可视化编辑装置,所述装置应用于三维可视化系统10中的服务器102,所述装置包括:

保存模块501,用于在接收到编辑终端101发送的请求后将修改后的目标业务页面的配置数据保存,并向所述编辑终端101反馈保存结果。其中,保存修改后的目标业务页面的逻辑操作的请求由所述编辑终端101在响应对目标业务页面的逻辑编辑操作,并修改所述目标业务页面的操作逻辑之后生成。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数据发送模块502,用于将保存的修改后的业务页面的逻辑操作所对应的配置数据发送至运行终端103,以使运行终端103根据修改后的目标业务页面的逻辑操作所对应的配置数据,刷新运行在所述运行终端103上目标业务页面。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三维可视化编辑装置,所述装置应用于三维可视化系统10中的运行终端103,所述三维可视化系统10还包括与运行终端103通信连接的服务器102,所述装置包括:

运行模块,用于接收服务器102发送的修改后的目标业务页面的逻辑操作所对应的配置数据,并根据修改后的目标业务页面的逻辑操作所对应的配置数据,刷新运行在所述运行终端103上目标业务页面。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的各功能模块的具体操作方法可参阅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相应步骤的详细描述,在此不再重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三维可视化系统10,所述三维可视化系统10包括通信连接的编辑终端101及服务器102。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编辑终端101用于对目标业务页面的操作逻辑进行编辑,以修改所述业务页面的操作逻辑,且在操作逻辑修改完成后向所述服务器102发送保存修改后的目标业务页面的逻辑操作的请求。

当用户需要更改三维可视化系统10的操作逻辑时,在所述编辑终端101上对操作逻辑进行修改,例如,将目前的点击目标业务页面中的三维数据报表弹出对该三维

所述服务器102用于在接收到所述请求后对修改后的目标业务页面的逻辑操作对应的配置数据进行保存,并将保存结果反馈至编辑终端101。

所述编辑终端101还用于根据反馈的保存结果刷新存储的目标业务页面的逻辑操作所对应的配置数据。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三维可视化系统10还包括与服务器102通信连接的运行终端103。

所述服务器102用于将保存的修改后的目标业务页面的逻辑操作所对应的配置数据发送至运行终端103;

所述运行终端103用于在接收到所述修改后的目标业务页面的逻辑操作所对应的配置数据后,刷新运行在所述运行终端103上目标业务页面,以实现三维可视化显示。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三维可视化编辑方法、装置及三维可视化系统,所述方法应用于三维可视化系统,所述系统包括用于编辑业务页面的编辑终端,及与所述编辑终端通信连接的服务器。通过编辑终端对目标业务的操作逻辑进行修改,并将修改后的目标业务页面的逻辑操作的配置数据发送至服务器进行存储,服务器向编辑终端反馈保存结果,以刷新所述编辑终端存储的目标业务页面的逻辑操作所对应的配置数据,即可完成对业务页面的操作逻辑的修改,可在不重新开发代码的情况下快速响应用户的业务需求,节约开发成本及时间,同时也能依据用户的新需求重新编辑业务逻辑。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方法、装置及系统,也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以上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附图中的流程图和框图显示了根据本申请的多个实施例的系统、方法可能实现的体系架构、功能和操作。在这点上,流程图或框图中的每个方框可以代表一个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所述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包含一个或多个用于实现规定的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也应当注意,在有些作为替换的实现方式中,方框中所标注的功能也可以以不同于附图中所标注的顺序发生。例如,两个连续的方框实际上可以基本并行地执行,它们有时也可以按相反的顺序执行,这依所涉及的功能而定。也要注意的是,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每个方框、以及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方框的组合,可以用执行规定的功能或动作的专用的基于硬件的系统来实现,或者可以用专用硬件与计算机指令的组合来实现。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模块可以集成在一起形成一个独立的部分,也可以是各个模块单独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模块集成形成一个独立的部分。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