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国产化服务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24169发布日期:2018-08-07 23:50阅读:102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国产化服务器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国产化服务器。



背景技术:

目前,某些重要通信系统所用的国产化服务器均采用进口CPU和进口配套外围芯片组设计的整机,产品供货和安全保密存在极大隐患。并且,国产化服务器的各个模块之间的连线过多,可靠性差,不便于维修。

因此设计一种信息处理能力强、安全性强、可靠性高、维修性强、环境适应性强、可扩展性强、供货有保障的国产化服务器显得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国产化服务器,以解决上述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国产化服务器,其结构采用CPCI架构,包括:

设有主控模块的国产化服务器主板、管理模块、存储模块以及背板模块;

所述国产化服务器主板、所述管理模块和所述存储模块均通过CPCI总线与所述背板模块电性连接;其中

所述国产化服务器主板上还设有基板控制器和用于采集国产化服务器主板温度的温度检测芯片;

所述基板控制器与温度检测芯片相连以采集国产化服务器主板的实时温度数据,并且监控国产化服务器主板各路电源的电压数据,将上述数据通过管理模块远程上报。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国产化服务器内设有两个电源模块;

两个所述电源模块互为冗余,并且由管理模块从电源模块相连的电源背板中读取电源工况数据。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基板控制器与温度检测芯片之间适于采用一I2C总线进行通讯,以获得所述实时温度数据;并且

基板控制器适于通过另一I2C总线将实时温度数据发送至管理模块。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管理模块包括以太网接口,适于通过所述以太网接口将实时温度数据和电压数据远程发送。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电源模块采用全密封结构,且配置有固定锁装置和拉手;

在更换电源模块时,将固定锁装置解锁后,通过拉手将电源模块抽出。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国产化服务器还包括适于对整机进行散热的主动散热模块以及被动散热模块;其中

所述被动散热模块适于采用铝材散热片进行散热;以及

所述主动散热模块适于采用位于国产化服务器机箱内的若干风扇,以在国产化服务器机箱内形成散热风道。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存储模块包括多个适于支持构建Raid0、Raid1、Raid5冗余磁盘阵列的SATA接口电子硬盘。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国产化服务器,其结构采用CPCI架构,包括:设有主控模块的国产化服务器主板、管理模块、存储模块以及背板模块;国产化服务器主板、管理模块和存储模块均通过CPCI总线与背板模块电性连接;其中国产化服务器主板上还设有基板控制器和用于采集国产化服务器主板温度的温度检测芯片;基板控制器与温度检测芯片相连以采集国产化服务器主板的实时温度数据,并且监控国产化服务器主板各路电源的电压数据,将上述数据通过管理模块远程上报。通过CPCI总线连接至背板,减少模块之间的连线,保证设备的接触可靠性和维修性。通过基板控制器获取实时温度数据以及电压数据来监控国产化服务器的运行状态,确保国产化服务器运行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国产化服务器的原理框图。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国产化服务器的安装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国产化服务器的管理模块的设计框图。

图中:110-主控模块;120-存储模块;130-3UCPCI扩展插槽;140-电源模块;150-6UCPCI扩展插槽。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实施例

请参阅图1、图2以及图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国产化服务器。设有主控模块110的国产化服务器主板、管理模块、存储模块120以及背板模块。

在本实施例中,国产化服务器主板、管理模块和存储模块120均通过CPCI总线与背板模块电性连接。通过CPCI总线方式将各模块上的所有信号转接到背板模块上,在背板模块上根据结构要求将信号转接出去,减少了连线,增加了可靠性和维修性。其中,CPCI架构具有抗振性好、散热性好、维修性好,支持热插拔、防静电、抗电磁干扰等优点。

其中,国产化服务器主板上还设有基板控制器(图未示)和用于采集国产化服务器主板温度的温度检测芯片(图未示);基板控制器与温度检测芯片相连以采集国产化服务器主板的实时温度数据,并且监控国产化服务器主板各路电源的电压数据,将上述数据通过管理模块远程上报。通过基板控制器获取实时温度数据以及电压数据来监控国产化服务器的运行状态,确保国产化服务器运行的可靠性。

具体的,基板控制器与温度检测芯片之间适于采用一I2C总线进行通讯,以获得实时温度数据;并且基板控制器适于通过另一I2C总线将实时温度数据发送至管理模块。远程管理端通过网络访问获取管理模块内的数据,实现远程对国产化服务器进行实时监控。

在本实施例中,管理模块包括以太网接口(图未示),适于通过以太网接口将实时温度数据和电压数据远程发送。

其中,主控模块110采用内置Linux、国产数据库以及C/C++/Java的龙芯3A四核CPU以实现代码编辑、编译、链接、调试诊断的功能。每核主频1.0GHz,提供所见即所得的图形应用开发环境。主控模块110符合Compact PCI 2.0R3.0规范的6U Compact PCI接口计算机主板。硬件规格包括:龙芯3A1000 CPU,LS2H桥片等。龙芯3A1000是64位四核处理器,具有很高的性能功耗比。已用于国产化服务器、工业控制等领域。龙芯2H片内集成64位处理器核、3D GPU、VGA和LCD显示接口、媒体加速以及芯片组功能。实现了高级电源管理功能,支持多种电源级别和唤醒方式。能够满足安全适用计算机、云终端等领域需求。

主控模块110嵌入专用通信指挥控制软件、专用综合网络管理软件、专用综合安全管理软件、专用业务服务软件以及数据处理软件,且适于现场指挥控制、网络管理、安全管理的功能,能有效防止信息丢失、泄密,从根本上消除信息安全隐患。

请参阅图1及图3,国产化服务器内设有两个电源模块140;两个电源模块140互为冗余,并且由管理模块从电源模块140相连的电源背板中读取电源工况数据。电源背板通过两个IO接口连接到管理模块,这两个IO的状态分别指示国产化服务器的两个电源模块140是否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具体地,当一个电源出现故障后,由另一个电源供电,不中断电源的供应,充分保证设备运行的可靠性,并且可以不断电更换问题电源。

具体的,采用标准3U CPCI电源,90V-264V AC输入,最大输出功耗300W,兼容PICMG2.11,支持热插拔。提供12V、-12V、3.3V、5V输出。

在本实施例中,电源模块140采用全密封结构,且配置有固定锁装置和拉手;在更换电源模块140时,将固定锁装置解锁后,通过拉手将电源模块140抽出。便于更换,实用性强。

国产化服务器还包括适于对整机进行散热的主动散热模块以及被动散热模块;其中被动散热模块适于采用铝材散热片进行散热;以及主动散热模块适于采用位于国产化服务器机箱内的若干风扇,以在国产化服务器机箱内形成散热风道。通过主动散热和被动散热相结合的方式,提高整机散热性能,提高设备的稳定性。

在本实施例中,存储模块120包括多个适于支持构建Raid0、Raid1、Raid5冗余磁盘阵列的SATA接口电子硬盘。

请参阅图2,主控模块110、存储模块120、管理模块及两个电源模块140可从机箱前面插拔,只需打开前面板,无需打开机箱,便于维修更换。接口板通过背板模块将主控模块110的各路接口转接出去,后面板采用标准的航空连接器,牢固可靠。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作为通用国产化服务器硬件平台,用户设计符合PCIMG EXP.0R1.0标准或PCIMG 2.0R2.1标准的3U/6U扩展板卡插入机箱的3UCPCI扩展插槽130和6UCPCI扩展插槽130即可实现扩展应用需求。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国产化服务器,其结构采用CPCI架构,包括:设有主控模块的国产化服务器主板、管理模块、存储模块以及背板模块;国产化服务器主板、管理模块和存储模块均通过CPCI总线与背板模块电性连接;其中国产化服务器主板上还设有基板控制器和用于采集国产化服务器主板温度的温度检测芯片;基板控制器与温度检测芯片相连以采集国产化服务器主板的实时温度数据,并且监控国产化服务器主板各路电源的电压数据,将上述数据通过管理模块远程上报。通过CPCI总线连接至背板,减少模块之间的连线,保证设备的接触可靠性和维修性。通过基板控制器获取实时温度数据以及电压数据来监控国产化服务器的运行状态,确保国产化服务器运行的可靠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