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鼠标的滚轮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44117发布日期:2018-07-27 22:12阅读:27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鼠标,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鼠标的滚轮结构。



背景技术:

鼠标是计算机的一种指令输入设备,是计算机的基本配件之一。现有技术中,鼠标的滚轮通常设置于鼠标顶部两个按键的中间,在输入滚动指令时,需要一个手指拨动滚轮,此时,用户常需要将三个手指分别置于两个按键及一滚轮上,使用过程中,因鼠标外壳顶部的手指较多,极易出现按错的情况,同时各按键都集中在壳体顶部,未能充分利用壳体的侧部空间,难以满足市场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侧向拨动滚轮、能充分利用鼠标的侧部空间,同时提高易用性、降低操作难度的用于鼠标的滚轮结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鼠标的滚轮结构,其包括有外壳和底壳,所述外壳呈圆筒形,所述外壳内设有支架,所述支架上设有线路板,所述支架的底部连接于底壳,所述外壳与所述支架转动连接,所述外壳内设有传动机构和滚轮编码器,所述滚轮编码器电性连接于线路板,所述传动机构连接于外壳与滚轮编码器之间,所述外壳转动时产生的扭力通过所述传动机构而传导至滚轮编码器,并驱使所述滚轮编码器转动,以令所述滚轮编码器将编码信号传输至线路板。

优选地,所述外壳的内侧壁开设有环形凹槽,所述支架的外侧壁嵌设有多个第一滚珠,所述第一滚珠卡设于所述环形凹槽内,藉由所述第一滚珠与环形凹槽的配合,以令所述外壳与所述支架转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外壳的下端套设于底壳,且所述外壳的下端与所述底壳的底部之间存在预设距离,所述底壳的外侧壁嵌设有多个第二滚珠,所述第二滚珠与所述外壳的内侧壁相抵接。

优选地,所述传动机构包括有连接环和齿轮,所述连接环与所述外壳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环的内侧壁形成有齿牙,所述齿轮与所述连接环的齿牙相啮合,所述滚轮编码器水平固定于底壳上,所述齿轮与所述滚轮编码器同轴固定,所述外壳依次通过所述连接环和齿轮而带动滚轮编码器转动。

优选地,所述传动机构包括有连接环和齿轮,所述连接环与所述外壳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环的内侧壁形成有齿牙,所述齿轮与所述连接环的齿牙相啮合,所述齿轮顶部的轴心处设有第一伞形齿轮,所述滚轮编码器竖直固定于底壳上,所述滚轮编码器的轴心处固定有第二伞形齿轮,所述第二伞形齿轮与第一伞形齿轮相啮合,所述外壳依次通过所述连接环、齿轮、第一伞形齿轮和第二伞形齿轮而带动滚轮编码器转动。

优选地,所述传动机构包括有连接环和齿轮,所述滚轮编码器水平固定于线路板的底部,所述滚轮编码器的轴心处固定有中间齿轮,所述连接环与所述外壳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环的内侧壁形成有齿牙,所述齿轮与所述连接环的齿牙相啮合,所述中间齿轮与所述齿轮相啮合,所述外壳依次通过所述连接环、齿轮和中间齿轮而带动滚轮编码器转动。

优选地,所述外壳的顶部设有按键,所述线路板上设有第一按钮开关,所述按键与所述第一按钮开关对齐,所述底壳上设有光电传感器,所述光电传感器电性连接于线路板,所述底壳上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光电传感器的感光侧对齐。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用于鼠标的滚轮结构中,由于外壳与所述支架转动连接,且传动机构连接于外壳与滚轮编码器之间,所以可利用拇指与无名指或尾指拨动外壳,以驱使外壳转动,再通过传动机构带动滚轮编码器转动,以令鼠标生成滚动指令。基于上述结构,使得滚轮结构设置于鼠标的侧部,充分利用了鼠标的侧部空间,使用时,仅通过手指侧向拨动外壳即可实现滚动输入,大大提高了鼠标的易用性,同时将滚轮与按键分离,避免因滚轮与按键集中于外壳顶部而造成操作混乱,有效降低了输入过程的出错率,进而满足市场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鼠标的立体图。

图2为鼠标中键结构的分解图。

图3为鼠标的局部分解图。

图4为外壳的内部结构图。

图5为鼠标滚轮结构的分解图一。

图6为鼠标滚轮结构的分解图二。

图7为传动机构的一种替代方案的结构图。

图8为传动机构的另一种替代方案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更加详细的描述。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用于鼠标的滚轮结构,结合图1、图3、图5和图6所示,其包括有外壳1和底壳7,所述外壳1呈圆筒形,所述外壳1内设有支架2,所述支架2上设有线路板3,所述支架2的底部连接于底壳7,所述外壳1与所述支架2转动连接,所述外壳1内设有传动机构9和滚轮编码器11,所述滚轮编码器11电性连接于线路板3,所述传动机构9连接于外壳1与滚轮编码器11之间,所述外壳1转动时产生的扭力通过所述传动机构9而传导至滚轮编码器11,并驱使所述滚轮编码器11转动,以令所述滚轮编码器11将编码信号传输至线路板3。

上述用于鼠标的滚轮结构中,由于外壳1与所述支架2转动连接,且传动机构9连接于外壳1与滚轮编码器11之间,所以可利用拇指与无名指或尾指拨动外壳1,以驱使外壳1转动,再通过传动机构9带动滚轮编码器11转动,以令鼠标生成滚动指令。基于上述结构,使得滚轮结构设置于鼠标的侧部,充分利用了鼠标的侧部空间,使用时,仅通过手指侧向拨动外壳1即可实现滚动输入,大大提高了鼠标的易用性,同时将滚轮与按键分离,避免因滚轮与按键集中于外壳1顶部而造成操作混乱,有效降低了输入过程的出错率,进而满足市场需求。

为了将外壳1与支架2相连接,同时实现二者的转动连接,本实施例中,所述外壳1的内侧壁开设有环形凹槽10,所述支架2的外侧壁嵌设有多个第一滚珠22,所述第一滚珠22卡设于所述环形凹槽10内,藉由所述第一滚珠22与环形凹槽10的配合,以令所述外壳1与所述支架2转动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方式,所述外壳1的下端套设于底壳7,且所述外壳1的下端与所述底壳7的底部之间存在预设距离,所述底壳7的外侧壁嵌设有多个第二滚珠72,所述第二滚珠72与所述外壳1的内侧壁相抵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传动机构9包括有连接环12和齿轮13,所述连接环12与所述外壳1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环12的内侧壁形成有齿牙,所述齿轮13与所述连接环12的齿牙相啮合,所述滚轮编码器11水平固定于底壳7上,所述齿轮13与所述滚轮编码器11同轴固定,所述外壳1依次通过所述连接环12和齿轮13而带动滚轮编码器11转动。本实施例优选采用齿轮传动的方式驱使滚轮编码器转动,这种驱动结构的传动过程稳定、可靠,可保证滚动指令的准确输入。

作为传动机构的一种替代方案,请参照图7,所述传动机构9包括有连接环12和齿轮13,所述连接环12与所述外壳1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环12的内侧壁形成有齿牙,所述齿轮13与所述连接环12的齿牙相啮合,所述齿轮13顶部的轴心处设有第一伞形齿轮15,所述滚轮编码器11竖直固定于底壳7上,所述滚轮编码器11的轴心处固定有第二伞形齿轮16,所述第二伞形齿轮16与第一伞形齿轮15相啮合,所述外壳1依次通过所述连接环12、齿轮13、第一伞形齿轮15和第二伞形齿轮16而带动滚轮编码器11转动。

作为传动机构的另一种替代方案,请参照图8,所述传动机构9包括有连接环12和齿轮13,所述滚轮编码器11水平固定于线路板3的底部,所述滚轮编码器11的轴心处固定有中间齿轮17,所述连接环12与所述外壳1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环12的内侧壁形成有齿牙,所述齿轮13与所述连接环12的齿牙相啮合,所述中间齿轮17与所述齿轮13相啮合,所述外壳1依次通过所述连接环12、齿轮13和中间齿轮17而带动滚轮编码器11转动。

关于鼠标的其他结构,结合图1、图2、图3和图5所示,所述外壳1的顶部设有按键4,所述线路板3上设有第一按钮开关5,所述按键4与所述第一按钮开关5对齐,所述底壳7上设有光电传感器8,所述光电传感器8电性连接于线路板3,所述底壳7上开设有第一通孔70,所述第一通孔70与所述光电传感器8的感光侧对齐。

实施例二

现有的鼠标中,中键输入部分设置于两个按键的中间处,并处于滚轮的下方,用户使用时需克服滚轮的弹力才能对中键进行操作,所以不便于对滚轮施加压力,同时,用户常需要将三个手指分别置于两个按键及一滚轮上,使用时,因鼠标外壳顶部的手指较多,极易出现按错的情况,所以不能保证指令的有效输入,难以满足市场需求。为解决这一技术问题,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用于鼠标的中键结构,该中键结构通过手掌按压的方式实现中键指令的输入,不仅能提高指令输入的准确性,而且便于用户使用。

本实施例提出的用于鼠标的中键结构,结合图1至图5所示,其包括有外壳1和底壳7,所述外壳1呈中空状,所述外壳1内设有支架2,所述支架2上设有线路板3,所述外壳1的顶部设有按键4,所述线路板3上设有第一按钮开关5,所述按键4与所述第一按钮开关5对齐,所述底壳7上设有光电传感器8,所述光电传感器8电性连接于线路板3,所述底壳7上开设有第一通孔70,所述第一通孔70与所述光电传感器8的感光侧对齐,所述支架2的底部连接于底壳7,且所述支架2能够相对底壳7上下滑动,所述线路板3的底部设有第二按钮开关6,所述第二按钮开关6与所述光电传感器8的顶部对齐,按压所述外壳1时,所述外壳1和支架2向下滑动,以令所述光电传感器8按动第二按钮开关6,所述线路板3根据第二按钮开关6的通断状态而获取鼠标中键指令。

上述用于鼠标的中键结构中,由于支架2能够相对底壳7上下滑动,所以当用户手持外壳1并且下压时,支架2随之向下滑动,同时光电传感器8按动第二按钮开关6,使得鼠标生成中键点击指令,相比现有技术而言,该中键结构减少了鼠标顶部的按键数量,大大提高了指令输入的准确性,同时,该中键结构通过手掌下压的方式实现指令输入,从而方便了用户进行按压操作,不仅便于用户使用,还满足了市场需求。

上述结构中,光电传感器8包括有光电感应IC和红光LED光源,该光电传感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与现有的光电鼠标相同,所以本实施例中不再赘述其结构和工作原理。

为了实现支架2上下滑动,所述支架2的底部形成有多个立柱20,所述立柱20的底端开设有插孔21,所述底壳7上形成有多个销杆70,所述销杆70与所述立柱20一一对齐,所述销杆70插设于所述插孔21内,且所述销杆70与所述立柱20滑动连接。本实施例优选采用上下弹性滑动的方式,具体是指,所述销杆70上套设有弹簧71,所述弹簧71夹设于立柱20与底壳7之间。

作为一种优选方式,所述外壳1呈圆筒形,所述支架2设于外壳1的顶部开口处。所述线路板3与所述支架2固定连接。

为了有效触发第二按钮开关6,本实施例中,所述光电传感器8的顶端设有凸块80,所述凸块80与所述第二按钮开关6相抵接。

进一步地,所述按键4的顶部贴合有装饰板40。所述支架2呈圆盘形。

关于鼠标顶部的结构,所述支架2的顶部向上凸出有条楞23,所述按键4上开设有狭槽41,所述条楞23位于所述狭槽41内。

本实施例中,所述线路板3上设有两个第一按钮开关5,所述按键4包括有两个按压部42,两个按压部42分设于狭槽41两侧,所述按压部42的底部形成有按压块,所述支架2上开设有两个第二通孔24,两个按压块分别穿过两个第二通孔24,且两个按压块分别抵接于两个第一按钮开关5。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鼠标,结合图1至图6所示,其包括有外壳1和底壳7,所述外壳1呈中空状,所述外壳1内设有支架2,所述支架2的底部连接于底壳7,且所述支架2能够相对底壳7上下滑动,所述支架2上设有线路板3,所述外壳1的顶部设有按键4,所述线路板3上设有第一按钮开关5,所述按键4与所述第一按钮开关5对齐,所述线路板3的底部设有第二按钮开关6,所述底壳7上设有光电传感器8,所述光电传感器8电性连接于线路板3,所述底壳7上开设有第一通孔70,所述第一通孔70与所述光电传感器8的感光侧对齐,所述第二按钮开关6与所述光电传感器8的顶部对齐,按压所述外壳1时,所述外壳1和支架2向下滑动,以令所述光电传感器8按动第二按钮开关6,所述外壳1与所述支架2转动连接,所述底壳7上设有传动机构9和滚轮编码器11,所述滚轮编码器11电性连接于线路板3,所述传动机构9连接于外壳1与滚轮编码器11之间,所述外壳1转动时产生的扭力通过所述传动机构9而传导至滚轮编码器11。

上述鼠标中,外壳1的顶部设有按键4,利用按键4可按动第一按钮开关5,使得鼠标生成点击指令,同时所述支架2能够相对底壳7上下滑动,所以当用户手持外壳1并且下压时,支架2随之向下滑动,同时光电传感器8按动第二按钮开关6,使得鼠标生成中键点击指令,此外,由于外壳1与所述支架2转动连接,所以可利用拇指与无名指或尾指驱使外壳1转动,再通过传动机构9带动滚轮编码器11转动,使得鼠标生成滚动指令。基于上述特性,本实用新型实现了向计算机输入电击、滚动、中键指令,同时在外壳1的顶部仅设置按键4,通过手掌下压的方式实现中键输入,通过手指侧向拨动的方式实现滚动输入,从而将各输入结构分离,避免各输入结构集中于外壳1顶部,有效降低了输入过程的出错率,大大提高了鼠标的易用性,进而满足市场需求。

本实施例中,所述线路板3上可设置电池和蓝牙模块,使得鼠标的指令通过蓝牙方式传输至计算机。但是在实际应用中,也可以将鼠标设计为有线鼠标。

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架2的底部形成有多个立柱20,所述立柱20的底端开设有插孔21,所述底壳7上形成有多个销杆70,所述销杆70与所述立柱20一一对齐,所述销杆70插设于所述插孔21内,且所述销杆70与所述立柱20滑动连接。进一步地,所述销杆70上套设有弹簧71,所述弹簧71夹设于立柱20与底壳7之间。

作为一种优选方式,所述外壳1呈圆筒形,所述支架2设于外壳1的顶部开口处。所述线路板3与所述支架2固定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光电传感器8的顶端设有凸块80,所述凸块80与所述第二按钮开关6相抵接。

实际应用中,所述外壳1的内侧壁开设有环形凹槽10,所述支架2的外侧壁嵌设有多个第一滚珠22,所述第一滚珠22卡设于所述环形凹槽10内,藉由所述第一滚珠22与环形凹槽10的配合,以令所述外壳1与所述支架2转动连接。

关于中键结构部分,所述外壳1的下端套设于底壳7,且所述外壳1的下端与所述底壳7的底部之间存在预设距离,所述底壳7的外侧壁嵌设有多个第二滚珠72,所述第二滚珠72与所述外壳1的内侧壁相抵接。上述结构中,外壳1的下端与所述底壳7的底部之间设置一定的距离,其一个作用在于保证外壳1在转动时免受阻挡,同时为外壳1、支架2的下压过程提供滑动行程,保证中键的有效输入。

本实施例中,所述传动机构9包括有连接环12和齿轮13,所述连接环12与所述外壳1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环12的内侧壁形成有齿牙,所述齿轮13与所述连接环12的齿牙相啮合,所述齿牙的宽度大于齿轮13的厚度,且所述齿牙能够相对齿轮13上下滑动,所述滚轮编码器11水平设置于底壳7上,所述齿轮13与所述滚轮编码器11同轴固定,所述外壳1通过所述连接环12和齿轮13而带动滚轮编码器11转动,以令所述滚轮编码器11向线路板3传输编码信号。

为了在输入按键的同时产生振动效果,本实施例中,所述底壳7上设有振动马达14,所述振动马达14电性连接于线路板3,且由所述线路板3控制振动马达14运转。

以上所述只是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内所做的修改、等同替换或者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