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纸板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21404发布日期:2019-01-15 23:47阅读:513来源:国知局
电纸板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子纸,特别是一种防止误操作导致画面被清除的电纸板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胆固醇相液晶显示器书写板产品,又称电子手写板,系采用零功耗之液晶技术,于面板内设置反光层,因此无需背光板,在环境光线越亮、越高的情况下,它的视觉效果越清晰。已广泛应用于办公记事留言、家庭沟通备忘、儿童习字绘画等传统使用稿纸的场合。

该产品具有类似纸笔之书画功能,使用者可以使用任何坚硬物体,例如指甲,施加压力于面板表面,书写文字与绘图,达成传统纸张与笔所具有之书画功能,另外需要清除时,可以透过按压清除键给予一清除电压使面板上的影像全部清除。

当面板画满时,使用者会想要保留上面的信息作为其他用途(例如广告或传递讯息),因当前的设计是将除按键与面板设置在同一面上,十分容易造成误操作导致想要保留的信息被意外清除。

是以,要如何解决上述之问题与缺失,即为本案之创作人与从事此行业之相关厂商所亟欲研究改善之方向所在者。



技术实现要素:

为改善上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主要目的提供了一种锁定画面防止误操作的电纸板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局部清除画面的电纸板结构。

为达上述之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纸板结构,其包含:一面板单元,具有一保持状态及一清除状态;一清除操作键,与该面板单元电性连结;一容置槽,系收容一触控笔;及一感应单元,设置于该容置槽内并与该清除操作键电性连结,该触控笔收容于该容置槽内并触发该感应单元,使该清除操作键进入锁定状态,让该面板单元由清除状态转变为该保持状态。

透过上述的结构,使用者将触控笔取出并在面板单元上书写文字与绘图,并根据使用需求清除面板单元上的所有信息,当使用完成后将触控笔插入容置槽内收容并触发感应单元,使清除操作键失效,整体设计配合一般使用者的操作习惯,藉此确保面板单元上的信息不会被清除。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之分解示意图(一)。

图2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之分解示意图(二)。

图3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之立体示意图。

图4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之结构方块图。

图5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剖面示意图(一)。

图6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剖面示意图(二)。

图7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之结构方块图。

图8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之使用示意图(一)。

图9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之使用示意图(二)。

图10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之立体图。

图11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之使用示意图。

其中,图中,1-电纸板;11-面板单元;12-清除操作键;13-容置槽;131-感应单元;14-触控笔;15-壳体;151-第一面;152-第二面;1521-纹路部;153-环侧面;154-容置空间;155-固定贯孔;16-主板;17-蓄电单元;18-控制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及其结构与功能上的特性,将依据所附图式之较佳实施例予以说明。

请参阅附图1、附图2、附图3、附图4、附图5及附图6,系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之分解示意图(一)、分解示意图(二)、立体示意图、结构方块图、剖面示意图(一)及剖面示意图(二),本实用新型电纸板1的主体由一壳体15结合一面板单元11所构成,该壳体15具有一第一面151、一第二面152、一环侧面153及一容置空间154,该第一面151上设置该面板单元11,该容置空间154收容一主板16,所述主板16上供一清除操作键12、一感应单元131及一蓄电单元17连接,该清除操作键12设置于第一面151上,该环侧面153具有一容置槽13,所述容置槽13收容一触控笔14,该感应单元131设置于该容置槽13内,该第二面152还具有一纹路部1521,所述纹路部1521提升整体结构强度及达到止滑的功效。

在本实施例中,该感应单元131系为一机械微动开关,该感应单元131可以替换成其他等效的开关结构例如光感应开关或无线射频感应开关(例如感应单元131为无线射频发射端或无线射频接收端其中之一,该触控笔14上设置一无线射频接收端或一无线射频发射端其中另一,发射端与接收端接近到一定距离就会感应作动),当该感应单元131感应到触控笔14进入容置槽13一定深度时,就会将该清除操作键12的功能锁定。

请参考附图5及附图6,当使用时使用者将该触控笔14由容置槽13取出,此时感应单元131并没有感应到触控笔14,清除操作键12就会有效果,让使用者可以透过按压清除操作键12将面板单元11上的影像清除,当该触控笔14插入该容置槽13一定深度时并触发该感应单元131时,就代表该触控笔14进入容置槽13,属于使用者使用完成的状态,该感应单元131将会锁定该清除操作键12的操作效果,使清除操作键12无法产生清除面板单元11的功效。

也就是说,当触控笔14插在容置槽13内时,清除操作键12是无法清除面板单元11上的影像,也就是说面板单元11处于保持状态,反之当触控笔14离开容置槽13时,清除操作键12就可以是清除面板单元11上的影像,也就是说面板单元11处于清除状态,这样的设计是根据实际使用者的习惯加以设计,当完成使用时,使用者会习惯将触控笔14插入容置槽13内,所以透过触控笔14及感应单元131的相互配合,达到锁定荧幕的功效,而当要修改面板单元11的内容时,会习惯性的将触控笔14抽离容置槽13,藉此解除清除操作键12的锁定,在完全不需要改变使用者的操作习惯下,达到了锁定画面防止误操作的功效。

请参阅附图7、附图8及附图9,系为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之结构方块图、使用示意图(一)及使用示意图(二),本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大致相同,故相同的部分不再赘述,本实施例的差异处在于增加了一控制单元18,设置于该主板16上,所述控制单元18连结该面板单元11,该控制单元18根据该清除操作键12产生一局部清除讯号给该面板单元11,使该面板单元11进入一局部清除状态。

在本实施例中,透过控制单元18控制蓄电单元17给予面板单元11一个较小的持续电压,使该面板单元11进入局部清除状态,在这个状态下,可以透过板擦儿或擦拭笔或手指或原本的触控笔14对欲修改的部分施予一压力,使原本处于保持状态的部分变成清除状态,藉此达到修改面板单元11上影像的功效。

请参阅附图10及附图11,系为本创作第三实施例之立体图及使用示意图,本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大致相同,故相同的部分不再赘述,本实施例的差异处在于增加了一固定贯孔155,连通该第一面151及该第二面152,所述固定贯孔155的孔径对应该触控笔14的外径,使该触控笔14可以穿过该固定贯孔155,让触控笔14与该壳体15的环侧面153产生一个支撑效果,让面板单元11可以大致的垂直立于一平面上。

综上所述,本创作具有下述优点:

1、避免误操作导致面板单元11上的资料被清除。

2、面板单元11的资料可以局部清除画面。

3、可以利于摆放便于观看。

以上已将本实用新型做一详细说明,惟以上所述者,仅为本实用新型之一较佳实施例而已,当不能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之范围。即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范围所作之均等变化与修饰等,皆应仍属本实用新型之专利涵盖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