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火车站监控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11794发布日期:2019-07-06 12:08阅读:265来源:国知局
一种火车站监控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涉及人工智能和安防监控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火车站监控系统。



背景技术:

火车站,交通运输生产的基地。旅客乘降、货物承运、列车到发及解编、机车和乘务组的整备和换乘、列检和货物检查,都在火车站办理,火车站集中了与行车有关的技术设备。

火车站作为人流密集度非常大的区域,由于火车站人多,而火车站的工作人员有限,不可能随时随地维护火车站的安全工作,因此需要通过自动监测火车站内的情况。传统的视频监控只能传递普通的图像信息或者一些简单的移动侦测等等,对于更加智能化的监控有些力不从心。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火车站监控系统,解决现有的火车站监控系统缺乏对乘客坠入车道的识别的技术问题,实现智能化的监控,防止火车站意外事故的发生。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火车站监控系统,解决现有的火车站监控系统缺乏对乘客坠入车道的识别的技术问题,实现智能化的监控,防止火车站意外事故的发生。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火车站监控系统,应用于火车站,所述火车站设置有车道,所述系统包括:服务器、报警装置、无线通信模块、至少两个高清摄像头、工作人员的移动终端;

所述高清摄像头,设置于所述车道,连接所述服务器,用于获取所述火车站的车道图像;

所述服务器用于接收所述高清摄像头发送的车道图像,并根据所述车道图像,识别是否有乘客处于所述车道;

所述报警装置,连接所述服务器,用于接收所述服务器发送的报警信号,进行报警;

所述无线通信模块,连接所述服务器,用于通信连接所述工作人员的移动终端;

所述工作人员的移动终端,连接所述服务器,用于接收所述服务器发送的报警信号。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服务器包括:处理器,所述处理器包括深度神经网络单元,所述深度神经网络单元包括第一深度神经网络模型以及第二深度神经网络模型,所述第一深度神经网络模型用于获取车道在所述车道图像中的位置,所述第二深度神经网络模型用于实时检测人体目标。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服务器还包括:存储器,用于存储所述高清摄像头发送的车道图像。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系统还包括:地面监控中心,连接所述服务器,用于接收所述服务器发送的报警信号。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地面监控中心设置有一监控屏,所述监控屏用于呈现所述报警信号。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系统还包括:火车监控台,设置于火车上,所述火车监控台连接所述服务器,用于接收所述服务器发送的报警信号。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系统还包括:红外传感器,所述红外传感器设置于所述车道,连接所述服务器,用于产生红外信号,并将所述红外信号发送到所述服务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工作人员的移动终端设置有显示屏,所述显示屏用于显示所述报警信号。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报警装置包括:蜂鸣器、音响以及音响驱动电路,所述处理器触发所述音响驱动电路,以使所述音响驱动电路产生驱动信号驱动所述音响发出声音。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音响驱动电路包括:

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一二极管以及第一三极管;所述音响包括第一信号输入端和第二信号输入端;所述处理器和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分别与所述第一二极管的正极和所述音响的第一信号输入端连接,电压输入端和所述第二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和所述音响的第二信号输入端连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一种火车站监控系统,应用于火车站,所述火车站设置有车道,所述系统包括:服务器、报警装置、无线通信模块、至少两个高清摄像头、工作人员的移动终端;所述高清摄像头,设置于所述车道,连接所述服务器,用于获取所述火车站的车道图像;所述服务器用于接收所述高清摄像头发送的车道图像,并根据所述车道图像,识别是否有乘客处于所述车道;所述报警装置,连接所述服务器,用于接收所述服务器发送的报警信号,进行报警;所述无线通信模块,连接所述服务器,用于通信连接所述工作人员的移动终端;所述工作人员的移动终端,连接所述服务器,用于接收所述服务器发送的报警信号。通过上述方式,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能够解决现有的火车站监控系统缺乏对乘客坠入车道的识别的技术问题,实现智能化的监控,防止火车站意外事故的发生。

附图说明

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表示为类似的元件,除非有特别申明,附图中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火车站监控系统的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火车站监控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服务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处理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报警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音响驱动电路的电路示意图。

参见图1至图6,100、火车站监控系统;10、服务器;11、处理器; 111、深度神经网络单元;12、存储器;20、高清摄像头;30、无线通信模块;40、地面监控中心;50、红外传感器;60、工作人员的移动终端;70、火车监控台;80、报警装置;81、蜂鸣器;82、音响;83、音响驱动电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详细的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表述“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其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表述“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其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中的元件。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说明书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近年来深度神经网络在机器视觉领域取得了许多重大的成果。图像分割,图像分类识别的效果越来越好。人工智能在各行各业都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判断是否有人处于车道之中也能够通过人工智能识别得出。

请参阅图1,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火车站监控系统的应用场景示意图;

如图1所示,火车站设置有车道和轨道,其中,所述轨道用于火车的行驶,所述车道设置于所述车道的两侧,所述车道为所述乘客禁止进入的区域,当乘客进入所述火车站的车道时,则进行报警,保证所述乘客的安全。

其中,所述火车站的车道设置有多个高清摄像头,所述高清摄像头用于获取所述火车的站台处的视频数据或图像数据,并将所述视频数据或图像数据发送到服务器,以使所述服务器根据所述视频数据或图像数据,识别是否有乘客位于所述车道内,进而进行报警。

请参阅图2,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火车站监控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2所示,该火车站监控系统100包括:服务器10、高清摄像头 20、无线通信模块30、地面监控中心40、红外传感器50、工作人员的移动终端60、火车监控台70以及报警装置80。其中,所述服务器10 分别连接所述高清摄像头20、无线通信模块30、地面监控中心40、红外传感器50、工作人员的移动终端60、火车监控台70以及报警装置80。

具体的,所述服务器10,分别连接所述高清摄像头20、无线通信模块30、地面监控中心40、红外传感器50、工作人员的移动终端60、火车监控台70以及报警装置80,用于接收所述高清摄像头20发送的车道图像,并根据所述车道图像,识别是否有乘客处于所述车道。

请再参阅图3,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服务器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3所示,该服务器10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11以及存储器 12。其中,图3中以一个处理器11为例。

处理器11和存储器12可以通过总线或者其他方式连接,图3中以通过总线连接为例。

请再参阅图4,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处理器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4所示,所述处理器11包括:深度神经网络单元111,其中,所述深度神经网络单元111包括第一深度神经网络模型以及第二深度神经网络模型,所述第一深度神经网络模型用于获取车道在所述车道图像中的位置,所述第二深度神经网络模型用于实时检测人体目标。

存储器12作为一种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用于存储非易失性软件程序、非易失性计算机可执行程序以及模块。处理器11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12中的非易失性软件程序、指令以及模块,从而执行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其中,所述存储器12用于存储所述高清摄像头发送的车道图像。

存储器12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非易失性固态存储器件。在一些实施例中,存储器12可选包括相对于处理器11远程设置的存储器,这些远程存储器可以通过网络连接至处理器11。上述网络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互联网、企业内部网、局域网、移动通信网及其组合。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服务器10包括但不限于塔式服务器、机架式服务器、刀片式服务器。

具体的,所述高清摄像头20,设置于所述车道,连接所述服务器 10,用于获取所述火车站的车道图像。其中,所述高清摄像头20可以为多个,多个高清摄像头20分别设置于所述车道的两侧,覆盖所述车道的范围,用于获取所述车道两侧的清晰视频或清晰图像。其中,每一所述高清摄像头20均设置有通信模块,所述通信模块用于通信连接所述服务器10,所述高清摄像头30通过所述通信模块将所述视频数据或图像数据发送到所述服务器10。具体的,所述通信模块可以为有线通信模块或无线通信模块,所述高清摄像头30通过所述有线通信模块或无线通信模块连接所述服务器10,所述有线通信模块可以为线缆,所述无线通信模块可以为WIFI模块或蓝牙模块。

具体的,所述无线通信模块30,连接所述服务器10,用于通信连接所述工作人员的移动终端30。其中,所述无线通信模块30可以为WIFI 模块或蓝牙模块。

具体的,所述地面监控中心40,连接所述服务器10,用于接收所述服务器发送的报警信号。其中,所述地面监控中心40为所述火车站的监控中心,所述地面监控中心40设置有监控屏,所述监控屏用于呈现所述报警信号,例如:通过红色标记的方式呈现所述报警信号,以使所述地面监控中心的工作人员对所述报警信号进行相应的处理。

具体的,所述红外传感器50,设置于所述车道,连接所述服务器 10,用于检测是否存在红外信号,并将所述红外信号发送到所述服务器 10。其中,所述红外传感器50为两个,分别设置于两侧的车道,所述红外传感器50用于检测是否有人体进入所述车道,若是,则触发所述红外传感器50产生红外信号,并将所述红外信号发送到所述服务器10,以使所述服务器10确认存在非法物体进入所述车道。

具体的,所述工作人员的移动终端60,通信连接所述服务器10,用于接收所述服务器10发送的报警信号,以使所述工作人员对所述报警信号进行处理,防止发生意外事故。可以理解的是,所述工作人员流动在所述火车站的站台,所述服务器10根据所述工作人员的移动终端 60的位置,结合所述车道图像,将所述报警信号发送到距离所述事故地点最近的工作人员的移动终端60。其中,所述工作人员的移动终端60 设置有显示屏,所述显示屏用于显示所述报警信号,例如:所述工作人员的移动终端60安装有应用程序APP,所述工作人员的移动终端60的应用程序APP通过应用界面显示所述报警信号,或者,通过所述工作人员的移动终端60的扬声器进行报警。其中,所述工作人员的移动终端 60通过WIFI模块或蓝牙模块连接所述服务器10。

具体的,所述火车监控台70,设置于火车上,一般设置于火车头,所述火车监控台70连接所述服务器10,用于接收所述服务器10发送的报警信号。

具体的,所述报警装置80,连接所述服务器10,用于接收所述服务器10发送的报警信号,进行报警。

请再参阅图5,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报警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5所示,该报警装置80包括:蜂鸣器81、音响82以及音响驱动电路83。所述蜂鸣器81用于根据所述服务器10发送的报警信号,并进行鸣叫,所述处理器11触发所述音响驱动电路83,以使所述音响驱动电路83产生驱动信号驱动所述音响82发出声音。

请再参阅图6,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音响驱动电路的电路示意图;

如图6所示,所述音响驱动电路包括: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一二极管D1以及第一三极管Q1。所述音响82包括第一信号输入端 82A和第二信号输入端82B;处理器11和第一电阻R1的一端连接,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和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连接,第一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地,第一三极管Q1的集电极分别与第一二极管D1的正极和所述音响82的第一信号输入端82A连接,电压输入端Vcc和第二电阻R2的一端连接,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一二极管D1的负极和所述音响82的第二信号输入端82B连接。其中第一三极管Q1是NPN型三极管。

其中,所述处理器11产生高电平脉冲,抬升第一电阻R1两端的电势,使第一三极管Q1处于导通状态,从而为所述音响82的第一信号输入端82A输入信号。电压输入端Vcc通过第二电阻R2为所述音响82的第二信号输入端82B输入信号。因此,音响产生振动,发出声音。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通过提供一种火车站监控系统,应用于火车站,所述火车站设置有车道,所述系统包括:服务器、报警装置、无线通信模块、至少两个高清摄像头、工作人员的移动终端;所述高清摄像头,设置于所述车道,连接所述服务器,用于获取所述火车站的车道图像;所述服务器用于接收所述高清摄像头发送的车道图像,并根据所述车道图像,识别是否有乘客处于所述车道;所述报警装置,连接所述服务器,用于接收所述服务器发送的报警信号,进行报警;所述无线通信模块,连接所述服务器,用于通信连接所述工作人员的移动终端;所述工作人员的移动终端,连接所述服务器,用于接收所述服务器发送的报警信号。通过上述方式,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能够解决现有的火车站监控系统缺乏对乘客坠入车道的识别的技术问题,实现智能化的监控,防止火车站意外事故的发生。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及其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说明书所描述的实施方式,这些实施方式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内容的额外限制,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并且,上述各技术特征继续相互组合,形成未在上面列举的各种实施方式,均视为本实用新型说明书记载的范围;进一步地,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