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云GIS平台的岩土动态信息处理系统及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2088238发布日期:2020-09-01 20:21阅读:170来源:国知局
基于云GIS平台的岩土动态信息处理系统及方法与流程

本公开涉及一种基于云gis平台的岩土动态信息处理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本部分的陈述仅仅是提供了与本公开相关的背景技术信息,不必然构成在先技术。

目前的岩土动态信息处理需要去室外现场进行实时或间隔采样,再回到实验室或室内进行具体的数据处理,这种处理流程存在以下弊端:

首先,这种方式数据定点采样、定点处理的原则,会造成人力、物资、时间上的浪费,这种往复处理过程需要大量的重复劳动,人力活动范围有限,会造成物资、人资和往返时间浪费;

其次,这种往复现场进行采样,再回到室内进行处理的结果不能得到很好的保证,同时,往复现场会造成采样点的频繁踏勘,除了对现场环境的破坏,也会对采样点的采样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都造成很大影响;

加之勘测人员在勘测过程中存在不能走完全程,或完全是对的路线,只是凭经验估算,常会出现漏标、漏测的问题。

目前,已经有文献提供能够远程传输的现场测试仪器,试图解决上述问题,但是,现阶段的远程采集只能实现定点采集、定点处理的功能,并不能解决专业技术人员出差,或后期测试人员、地点或流程变更的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本公开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云gis平台的岩土动态信息处理系统及方法,本公开将室外勘测、室内设计处理、报告编写校核流程现场踏勘所需的功能集中在移动设备上及同步办公设备上,进行岩土动态信息移动办公。

根据一些实施例,本公开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云gis平台的岩土动态信息处理系统,包括客户端、云gis平台服务器端和办公数据端,其中:

所述客户端,被配置为利用移动终端采集岩土勘测数据,并对所采集的数据进行相应权限的处理,并打包上传至所述云gis平台服务器端和办公数据端,根据输入指令调取待查询的信息,显示查询结果;

所述云gis平台服务器端,被配置为接收、设置和管理勘测任务,根据设置的权限不同,分发勘测任务给对应移动终端,接收并保存对应的移动终端反馈的信息,与所述办公数据端之间形成权限信息的交互;

所述办公数据端,被配置为与所述云gis平台服务器端交互,获取现场勘测数据,按照设定的权限,从云gis平台服务器端下载勘测任务,获取所述客户端上传的岩土勘测数据包,进行复核对比,并为所述客户端提供对比结果和查询数据源。

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利用客户端、云gis平台服务器端和办公数据端三者的交互和数据联动、处理,能够将室外勘测、室内设计处理、报告编写校核流程现场踏勘所需的功能集中在移动设备上及同步办公设备上,而移动设备和办公设备都是可以移动的,能够灵活改变办公地点,改变了现有的定点采集、定点处理的方式,实现了岩土动态信息移动办公。

作为进一步的限定,所述客户端,基于移动终端/移动设备,包括:

第一数据采集模块,被配置为采集勘测数据,以数据、文本、图像或/和音频的方式记录现场数据;

第一数据安全模块,被配置为授予并验证所述客户端登录用户的相应数据处理权限;

第一数据库,被配置为存储数据采集模块采集的勘测现场相关信息以及数据安全模块的信息;

第一数据传输模块,被配置为对第一数据库中的勘测信息进行打包,上传至云gis平台服务器端;

第一数据处理模块,被配置为支持对勘测设计方案进行现场复核对比;采用图层管理、数据加载的方式,支持现场数据层的在线或离线加载、切换和叠加显示,采用移动端的方式,利用gps定位或罗盘测量方位和倾角,支持距离和面积的量测,以及地形剖面图的绘制。

作为更进一步的限定,所述移动终端/移动设备包括但不限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手持式智能设备。

作为进一步的限定,所述办公数据端,基于办公设备,具体包括:

第二数据库,被配置为进行勘测现场相关信息的查询、输入与存储;

第二数据采集模块,被配置为采集工程信息,具体包括点位、gps路径、文本、图像和音频数据;

第二数据安全模块,被配置为负责办公设备的授权验证,根据不同级别权限赋予不同使用人员用户名和机器码权限信息;

第二数据传输模块,被配置为从所述云gis平台服务器端下载资料包,并从客户端获取其上传的任务包;

第二数据处理模块,被配置为支持对勘测设计方案进行现场复核对比;采用图层管理、数据加载的方式,支持现场数据层的在线或离线加载、切换和叠加显示,采用移动端的方式,利用gps定位或罗盘测量方位和倾角,支持距离和面积的量测,以及地形剖面图的绘制。

作为进一步的限定,所述云gis平台服务器端包括:

数据管理模块,被配置为接收勘测任务申请、根据对应的审核权限发送给相应的移动终端,接收审核反馈信息,打包反馈信息和任务信息,分配给相应的移动终端,接收相应的勘测数据,实现全过程管理勘测任务;

第三数据传输模块,被配置为与所述办公数据端和客户端进行数据的交互;

第三数据安全模块,被配置为对移动终端提到的机器码、mac地址、用户名和密码,与己注册的信息库中数据进行比较,验证客户端和用户安全。

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三端都设置数据安全模块保证了各勘测任务、勘测数据的采样正确性和对应性,有效的防止了信息外泄、外漏和不对应的问题。

作为更进一步的限定,所述第一数据库采用database模型动态信息移动数据库结构,具体存储有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水土腐蚀性、采空区、煤矿探矿权区域、地下管线区域、土壤电阻率、附近钻孔位置及信息和附近相关工程信息的至少一种。

作为更进一步的限定,所述第一数据库被配置为支撑查询功能,设置有专题图层列表,所述专题图层列表中集成有岩土勘测项目、钻孔分布图、地质断裂图、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采空区分布图、土质分布图、采样点位置及离子含量值线图和地震动峰值数据图。

所述工程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水土腐蚀性、采空区、煤矿探矿权区域、地下管线区域、土壤电阻率测试区域、钻孔位置及信息。

作为进一步的限定,采集的数据形式包括文本、现场图像、照片和音频数据中的至少一种。

作为进一步的限定,所述第一数据安全模块,仅允许己在服务器端注册的移动设备和用户进行登录,通过用户名和密码信息验证用户并登录,每隔一段时间验证登录信息,与所述云gis平台服务器端进行交互验证,验证通过后实现数据交互操作,并记录所有数据移动操作采用日志方式,根据不同级别权限赋予不同使用人员用户名和机器码权限信息,赋予相关查询、修改或/和记录功能,确保第一数据库的安全。

作为进一步的限定,所述第一数据传输模块,从云gis平台服务器端下载资料包,具体包括勘测任务包(包括勘测任务书、工作大纲要求、工作区域布置图、测量点位图、附近控制点、线路路径图、相关规范条例等)、图像数据包(包括谷歌地图包、地理底图包、谷歌卫星图、谷歌地形图)和数据包(包括附近区域地质断裂带、地理底图包、采空区分布图、谷歌卫星图、测量地形图、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图、附近以往工程分布图等);并上传反馈的任务包。

作为更进一步的限定,所述第二数据库被配置为支撑查询功能,采用database模型动态信息移动数据库结构。

作为更进一步的限定,所述第二数据安全模块,被配置为仅允许己在服务器端注册的办公端设备和用户进行登录,通过用户名和密码验证用户并登录,与云gis平台服务器端进行交互验证,验证通过后实现数据交互操作,并记录所有数据移动操作采用日志方式。

作为更进一步的限定,所述第一数据库、第二数据库和第三数据库中的信息具有以下几类:

(1)抽象类:具有多个字段的对象标识符(包括数字、字母、符号、时间),用于唯一标识任务书及相关编码信息;

(2)点位类:继承自抽象类,具有至少三个字段,即坐标点的x坐标和y坐标(可以是经纬度也可以是大地坐标)和高程信息,用于存放gps点位、gps路径、测量方位、倾角、路径识别码或/和点位属性;

(3)图表文本类:继承自点位类,文本类,具有一个字段,即文本内容无字段,用于存放相关说明;图像类,具有二个字段,即图像描述、图像文件名;另外再建立图像固定目录,并能按照图像文件名在固定目录下做存取操作;图像文件名必须保证唯一,命名方式以名称和拍摄日期时间命名,所述的拍摄时间根据需要确定;

(4)音频类:继承自点位类,具有二个字段,即音频描述、音频文件名;另外再建立图像固定目录,并能按照图像文件名在固定目录下做存取操作;图像文件名必须保证唯一,命名方式以名称和拍摄日期时间命名,所述的拍摄时间根据需要确定。

基于上述处理系统的工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云gis平台服务器端根据勘测任务申请,确定对应的执行人并分配权限,生成并保存设计任务书数据,下发至对应客户端和办公数据端,所述的任务书数据的内容包括任务id、任务书名称、任务书专业编号、任务说明、任务申请者、申请时间、分发时间、任务包目录、下载时间和上传时间;

接收对应移动终端反馈的任务申请单,所述的任务申请单的内容包括任务书名称、任务书说明和任务下达人员;

根据任务申请,为任务id项赋值,为任务包目录分配云平台id地址,并通知执行人的所属用户账号;

云gis平台服务器端接收对应移动终端上传的图像数据包、地理地图包,压缩任务包并加密,分发或传输至任务包目录,并记录对应的下载时间;

客户端接收登录的移动终端识别码和任务包密码,进行权限判断,如果申请人id及机器识别码等标识一致,则自动解压缩,否则删除;

云gis平台服务器端接收所述客户端上传的踏勘数据包并复核数据上传时间,提供原始勘测任务包和踏勘数据包,以进行复核,如果符合要求则记录结果,如果不符合要求,则重新反馈至相应的移动终端,记录补充勘测结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公开的有益效果为:

本公开针对室外现场踏勘存在的弊端、室内设计处理、报告编写校核流程,开发了基于云gis平台的岩土动态信息移动办公系统,将室外勘测、室内设计处理、报告编写校核流程现场踏勘所需的功能集中在移动设备上及同步办公设备上,进行岩土动态信息移动办公,方便设计人员灵活办公操作;

以地图、列表等多种形式查询、检索、统计以往的资料成果,查询结果包括项目基本信息、钻孔基本信息和/或断裂构造信息;还提供进一步的土工验数据、原位测试和成果报告查询功能。

本公开仅允许己在服务器端注册的移动设备和用户进行登录,通过用户名和密码,验证用户,登录客户端系统,客户端系统隔一段时间验证登录信息;通过用户名、密码连接服务器端,发送数据交互请求,提交云gis平台服务器端做验证,验证通过后实现数据交互操作;操作完成后,所有移动操作采用日志方式记录下来;此外根据不同级别权限赋予不同使用人员用户名和机器码权限信息,赋予相关查询、修改、记录功能,确保数据库的安全。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

图1是本实施例中图层显示示例;

图2是本实施例中流程管理的各个环节流程示意;

图3是本实施例的流程审批示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公开作进一步说明。

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申请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本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基于云gis平台的岩土动态信息移动办公系统及其实现方法,属于岩土规划勘测设计技术领域。

该系统包括移动客户端、办公系统端与云gis平台服务器端;所述的移动客户端包括实时数据库模块、数据传输模块、数据处理模块、数据采集模块和数据安全模块;所述的云gis平台服务器端包括数据管理模块、数据传输模块、安全模块,并以网页的形式提供给内网用户使用。本实施例针对室外现场踏勘存在的弊端、室内设计处理、报告编写校核流程,开发了基于云gis平台的岩土动态信息移动办公系统,将室外勘测、室内设计处理、报告编写校核流程现场踏勘所需的功能集中在移动设备上及同步办公设备上,进行岩土动态信息移动办公,方便设计人员灵活办公操作。

本系统主要包括以下功能:

1)结合部门管理工作,用户可借助本系统完成对部门项目的流程化管理。系统提供流程管理功能模块,对部门内各个项目的开展、内外业安排、土工试验室流程、校核、审核、批准等相关管理流程全过程进行管理;

2)用户可在系统中以地图、列表等多种形式查询、检索、统计以往的资料成果,查询结果包括项目基本信息、钻孔基本信息、断裂构造信息等;还可以进一步的查询土工验数据、原位测试、成果报告等;

3)系统中可对部门所开展的项目、校核审核批准等各类情况进行统计,多样的统计方式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改善项目质量;

4)系统中提供规范检索、资料检索、常用软件检索等一些常用功能。

系统主体采用b/s模式,程序部署在服务器上,客户端无需额外安装软件,用户通过浏览器即可使用系统全部功能。

所述的移动客户端包括:

实时数据库查询模块,用于勘测现场相关信息的查询、输入、存储,为现场勘测,例如特高压电网线路路径、塔位的复核与比对提供移动数据环境的支持。采用database模型动态信息移动数据库结构,支持现场踏勘的位置查询、附近工程信息查询(例如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水土腐蚀性、采空区、煤矿探矿权区域、地下管线区域、土壤电阻率、附近钻孔位置及信息、附近相关工程信息等)标记点记录、gps轨迹记录、文本(例如岩石出露区域、钻孔编录信息、现场图像、照片、音频数据的查询与存储。

下面以专题图集成查询模块功能为例,讲述实时数据库查询模块的一个实现功能:点击系统上部工具栏的可打开专题图层列表,可通过勾选来“打开”、“关闭”图层;还可选择图层,设置图层的透明度、卷帘、透视镜效果;点击显示打开图层的图例。专题图集成查询模块目前主要集成了如下图层:

a.岩土勘测项目、钻孔分布图;

b.山东省地质断裂图;

c.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

d.采空区分布图;

e.特殊土分布图:包括标准冻深线图、黄土分布图、膨胀土分布图、盐渍土分布图等;

f.采样点位置及离子含量等值线:包括so4、mg2、ph、hco3、cl等;

g.全国地震动峰值数据:包括gb18306全国6万多个镇的坐标、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地震动加速度反应谱特征周期等信息。

空间查询除了支持手绘圆、任意形状、矩形、点缓冲、线路缓冲等方式进行查询外,还支持用户上传kml进行查询。

图1以查询“全国地震动峰值数据”(该图层因乡镇数据较密,需要放大到一定比例尺才显示)为例。勾选该图层,并放大到可见,选择空间查询,图示为拉框查询结果。

(2)数据采集模块,负责勘测数据的现场采集,相关工程信息的采集、输入、存储、计算,例如点位、gps路径、文本、图像和音频的数据采集。采用动态信息移动数据库结构,支持现场工作区域位置记录、标记点记录、gps轨迹记录、工程信息记录(例如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水土腐蚀性、采空区、煤矿探矿权区域、地下管线区域、土壤电阻率测试区域、钻孔位置及信息等)、工程过程文件记录、工程安全过程记录、包括文本(例如钻孔编录信息)、现场图像、照片、音频数据的采集与存储;所述的上述操作状态包括增加、删除、标记和属性修改;根据移动数据库结构,采集并标注编码信息;

(3)数据安全模块,负责验证使用移动设备授权验证;分为移动客户端安全模块和基于云gis平台客户端的数据交互安全模块两部分;客尸端安全模块为apps的安全设计,仅允许己在服务器端注册的移动设备和用户进行登录,通过用户名和密码,验证用户,登录客户端系统,客户端系统隔一段时间验证登录信息;基云gis平台客户端的数据交互安全模块,通过用户名、密码连接服务器端,发送数据交互请求,提交云gis平台服务器端做验证,验证通过后实现数据交互操作;操作完成后,所有移动操作采用日志方式记录下来;此外根据不同级别权限赋予不同使用人员用户名和机器码权限信息,赋予相关查询、修改、记录功能,确保数据库的安全。

(4)数据传输模块,用于从云gis平台服务器端下载资料包,其中包括三部分:勘测任务包(包括勘测任务书、工作大纲要求、工作区域布置图、测量点位图、附近控制点、线路路径图、相关规范条例等)、图像数据包(包括谷歌地图包、地理底图包、谷歌卫星图、谷歌地形图)和相关数据包(包括附近区域地质断裂带、地理底图包、采空区分布图、谷歌卫星图、测量地形图、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图、附近以往工程分布图等);并用于从移动客户端上传任务包,其中包括踏勘数据包、标记点记录、gps轨迹记录、文本(例如岩石出露区域、钻孔编录信息、现场图像、照片、音频数据的采集与存储;所述的图像数据包包括cad设计图、地质勘查图等;用于云gis平台服务器端提供基于gis二次开发的数据交互传输服务;通过wi-fi、移动流量等方式调用动态信息移动服务,移动客户端接入,用户和机器验证后,显示任务及其数据列表,实现勘测任务包、图像数据包和相关数据包的离线地图包的下载,服务器端自动记录交互过程;通过通过wi-fi、移动流量等方式调用云gis平台服务器服务,移动客户端接入,用户验证后,选择任务,提交、上传勘测现场相关信息数据包(图像、文本、勘测点位置、钻孔编录等信息),服务器端自动记录交互过程;

(5)数据处理模块,负责外业数据的处理,支持对勘测设计方案进行现场复核对比;采用图层管理、数据加载的方式,支持现场数据层的在线或离线加载、切换和叠加显示;采用地图漫游与切换、不同图层切换显示、图层透明度设置和当前位置显示的方式,支持各种地图、地地形、专题图像、区域图的显示与浏览;采用由图形查询属性或由属性查询图形的方式,支持现场校核功能;采用移动端的方式,利用gps定位或罗盘测量方位、倾角;采用手机等移动端口点击触摸屏并拖动的方式,支持距离和面积的量测,以及地形剖面图的绘制;采用手机等移动端口点击触摸屏,点击并拖动的方式,输入相关公式,支持土方量的计算等;采用手机等移动端口点击触摸屏,点击并拖动的方式,输入相关公式,支持相关岩土参数的计算,包括坡度比、采厚比、液化指数等。

办公系统端包括:

(1)实时数据库查询模块,用于勘测现场相关信息的查询、输入、存储,为现场勘测做准备工作及补充。采用database模型动态信息移动数据库结构,支持现场踏勘的位置查询、附近工程信息查询(例如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水土腐蚀性、采空区、煤矿探矿权区域、地下管线区域、土壤电阻率、附近钻孔位置及信息、附近相关工程信息等)标记点记录、gps轨迹记录、文本(例如岩石出露区域、钻孔编录信息、现场图像、照片、音频数据的查询与存储;

(2)数据采集模块,除不能根据移动端数据采集外,可以负责勘测数据的整理采集工作,相关工程信息的采集、输入、存储、计算,例如点位、gps路径、文本、图像和音频的数据采集。采用动态信息移动数据库结构,将现场工作区域位置记录、标记点记录、gps轨迹记录、工程信息记录(例如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水土腐蚀性、采空区、煤矿探矿权区域、地下管线区域、土壤电阻率测试区域、钻孔位置及信息等)、工程过程文件记录、工程安全过程记录、包括文本(例如钻孔编录信息)、现场图像、照片、音频数据的采集与存储;所述的上述操作状态包括增加、删除、标记和属性修改;根据数据库结构,在办公系统端数字化采集并标注编码信息;

(3)数据安全模块,负责验证使用办公设备授权验证;分为办公设备端安全模块和基于云gis平台客户端的数据交互安全模块两部分;办公设备端安全模块为基于内部网络地址的安全设计,仅允许己在服务器端注册的办公端设备(设备mac地址)和用户进行登录,通过用户名和密码,验证用户,登录客户端系统,客户端系统隔一段时间验证专用网络登录信息;基云gis平台客户端的数据交互安全模块,通过用户名、密码连接服务器端,发送数据交互请求,提交云gis平台服务器端做验证,验证通过后实现数据交互操作;操作完成后,所有移动操作采用日志方式记录下来;此外根据不同级别权限赋予不同使用人员用户名和机器码权限信息,赋予相关查询、修改、记录功能,确保数据库的安全。

(4)数据传输模块,用于从云gis平台服务器端下载资料包,其中包括三部分:勘测任务包(包括勘测任务书、工作大纲要求、工作区域布置图、测量点位图、附近控制点、线路路径图、相关规范条例等)、图像数据包(包括谷歌地图包、地理底图包、谷歌卫星图、谷歌地形图)和相关数据包(包括附近区域地质断裂带、地理底图包、采空区分布图、谷歌卫星图、测量地形图、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图、附近以往工程分布图等);并用于从移动客户端上传任务包,其中包括踏勘数据包、标记点记录、gps轨迹记录、文本(例如岩石出露区域、钻孔编录信息、现场图像、照片、音频数据的采集与存储;所述的图像数据包包括cad设计图、地质勘查图等;用于云gis平台服务器端提供基于gis二次开发的数据交互传输服务;通过wi-fi、移动流量等方式调用动态信息移动服务,移动客户端接入,用户和机器验证后,显示任务及其数据列表,实现勘测任务包、图像数据包和相关数据包的离线地图包的下载,服务器端自动记录交互过程;通过wi-fi、移动流量等方式调用云gis平台服务器服务,移动客户端接入,用户验证后,选择任务,提交、上传勘测现场相关信息数据包(图像、文本、勘测点位置、钻孔编录等信息),服务器端自动记录交互过程;

(5)数据处理模块,负责外业数据的处理,支持对勘测设计方案进行现场复核对比;采用图层管理、数据加载的方式,支持现场数据层的在线或离线加载、切换和叠加显示;采用地图漫游与切换、不同图层切换显示、图层透明度设置和当前位置显示的方式,支持各种地图、地地形、专题图像、区域图的显示与浏览;采用由图形查询属性或由属性查询图形的方式,支持现场校核功能;采用移动端的方式,利用gps定位或罗盘测量方位、倾角;采用手机等移动端口点击触摸屏并拖动的方式,支持距离和面积的量测,以及地形剖面图的绘制;采用手机等移动端口点击触摸屏,点击并拖动的方式,输入相关公式,支持土方量的计算等;采用手机等移动端口点击触摸屏,点击并拖动的方式,输入相关公式,支持相关岩土参数的计算,包括坡度比、采厚比、液化指数等。

所述的云gis平台服务器端包括:

(a)数据管理模块,用于勘测任务的管理;主设人提出任务申请,填写任务书,包括申请人、申请日期、任务书名称、需要设备数量、人员数量、预计工作时间、工程地点、使用车辆、安全管理预案等事前指导、工作大纲等;系统根据不同任务审核权限,分发给专业专工等相关人员审核申请信息,补充完善信息及提醒注意事项等;工程师接受任务,提前导出相关数据包、地理底图包等,部署相应的任务,填写任务表单,包括数据包名称、数量和完成日期;管理员审核通过后,开始勘测任务,例如外业工程人员负责踏勘任务的创建、分发、监控、更新、统计功能;完成勘测任务后,主设人上传成果数据,记录上传时间;工程人员根据外业踏勘信息,修改设计方案,成果入库保存;管理员结束任务,并将其转成现场数据库保存;

下面以项目管理需求为例,来演示数据管理模块的流程:

根据项目管理需求,用户可在该功能模块中新建项目、查询已有项目的具体进展情况,在每个项目的具体实施环节,设置项目开展、校核、审核、批准等相关管理流程的信息录入、领导审批等,对项目的全过程进行管理。项目流程管理涉及的整个环节较多,时间周期也较长,需要按照设定的整个流程一步一步流转。首页待办事项中如有列出项目流程管理相关的任务,点击待办事项条目即可跳转到项目对应的阶段,无需人工找项目、切换阶段等信息。新建项目信息,需要填写的信息包括项目名称、项目来源、工程编号、卷册编号、项目阶段、前期负责人、项目类型、岩土主设人、项目所在地、任务下达日期等;特别说明:项目类型中,新能源类的项目流程会涉及后续的新能源项目主管审核。新建项目时,如系统检测到数据库中有相同名称的项目,系统会自动生成卷册号、项目前期负责人等信息。

图2是项目流程管理的各个环节操作流程,图3是一种界面示例。

(b)数据传输模块,文本数据采用设定的编码的格式在不同平台间交互;图片和音频采用二进制、八进制、十六进制等不同格式传输;

(c)安全模块,云gis平台服务器端根据移动设备提交的机器码、mac地址、用户名和密码,与己注册的信息信息库进行比较,验证客户端和用户安全;服务器端自动记录全部操作过程,保证数据只能由授权的设备使用,有利于设计方案测绘数据和商业秘密的保密安全。

所述的系统软件环境包括:

客户端建议装windowsxp及以上版本的操作系统,ie8以上版本的浏览器。

推荐通过ie10、谷歌、火狐等对html5支持较好的浏览器来使用本系统,能取得较好的用户体验。

特别强调,所述的基于云gis平台的岩土动态信息移动办公系统gis地图模块采用的是arcgisforflex技术开发,如使用该功能,浏览器需安装对应版本的flash插件。

基于database模型订制数据库结构,包括如下成分:

(1)抽象类:具有多个字段的对象标识符(包括数字、字母、符号、时间),用于唯一标识任务书及相关编码信息;

(2)点位类:继承自抽象类,具有至少三个字段,即坐标点的x坐标和y坐标(可以是经纬度也可以是大地坐标)、高程信息,用于存放gps点位、gps路径、测量方位、倾角、路径识别码、点位属性;

(3)图表文本类:继承自点位类,文本类,具有一个字段,即文本内容无字段,用于存放相关说明;图像类,具有二个字段,即图像描述、图像文件名;另外再建立图像固定目录,并能按照图像文件名在固定目录下做存取操作;图像文件名必须保证唯一,命名方式可以以名称和拍摄日期时间命名,所述的拍摄时间根据需要选择,系统可以需要精确到秒;

(4)音频类:继承自点位类,具有二个字段,即音频描述、音频文件名;另外再建立图像固定目录,并能按照图像文件名在固定目录下做存取操作;图像文件名必须保证唯一,命名方式可以以名称和拍摄日期时间命名,所述的拍摄时间根据需要选择,系统可以需要精确到秒;

上述4种数据库结构都可以增加、删除和修改;并且根据需要,可以自定义使用。

基于本实施例提供的基于云gis平台的岩土动态信息移动办公系统的实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服务器端系统管理员根据申请创建用户并分配权限,制作设计任务书数据,所述的任务书数据的内容包括任务id、任务书名称、任务书专业编号、任务说明、任务申请者、申请时间、分发时间、任务包目录、下载时间和上传时间,服务器端系统自动填写任务申请时间;

步骤(2),主设人通过用户名登陆服务器端系统,填写任务申请单,所述的任务申请单的内容包括任务书名称、任务书说明和任务下达人员;

步骤(3);管理员通过用户名登陆服务器端系统,查看任务申请,为任务id项赋值,为任务包目录分配云平台id地址,并通知分包工程师;

步骤(4),工程师通过用户名登陆服务器端系统,制作图像数据包、地理底图包,填写任务制作单,压缩任务包并加密,分发或传输至任务包目录;服务器端系统自动填写任务分发时间,并通知主设人;

步骤(5),主设人通过用户名登陆服务器端系统,下载任务包至移动客户端或者办公客户端;服务器端系统自动填写记录任务下载时间;

步骤(6),客户端系统判断移动设备和任务包加密码,进行权限判断,如果申请人id及机器识别码等标识一致,则自动解压缩,否则删除;

步骤(7),主设人完成现场踏勘任务后,通过用户名登陆服务器端系统,从客户器端上传踏勘数据包;服务器端系统自动填写复核数据上传时间;

步骤(8),主设人根据现场勘测数据,通过用户名登陆服务器端系统,编写报告画图;报告图纸数据资料上传管理人员,分发相应专业具有权限的工程师审核,并由审核人员提出审核意见,反馈给主设人之后修改再校核,完成该项工作之后,指定下一级审核人员、重复本流程,直至报告及相关图纸资料批准并出版;

步骤(9),主设人以批准并出版报告及相关图纸资料进行归档,上传入数据库中,更新已有工程资料,以方便后续查询分析;

步骤(10),服务器端系统管理员根据用户申请,修改、更新用户信息或者权限。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申请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申请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申请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申请是参照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上述虽然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但并非对本公开保护范围的限制,所属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本公开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劳动即可做出的各种修改或变形仍在本公开的保护范围以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