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区块链的三级通证系统及计算机可读介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91437发布日期:2019-05-31 20:18阅读:189来源:国知局
基于区块链的三级通证系统及计算机可读介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金融科技技术,特别涉及一种基于区块链的三级通证系统。



背景技术:

假冒伪劣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各行业亟待解决的痛点,如何能对商品的生产与运输信息实现有效追溯成为了行业研究重点。溯源,意为追本溯源,探求事物的根本,因1997年欧洲大规模爆发的“疯病”疫情发展为一种食品安全管理制度。特指追踪记录有形商品或数字商品的过程,对商品的生产、运输、流通、销售等环节进行回溯或追踪。

目前现有的区块链溯源技术既是凭借着区块链的这种不可篡改性、信息透明性提出的。实现方式也基本上是以“一物一码,码物同追”的模式。针对要溯源的产品,生成一个唯一的区块链标识,然后不断的更新标识的数据记录来实现溯源。

这种实现方式仅仅是将区块链作为一种不可篡改的数据库来使用,并无实际的创新点。针对比较简单的商品溯源可以,但是,如果想要实现稍微复杂一些的溯源就有些力不从心了。

举例来讲,在金融领域,资产证券化的过程中,涉及的标的繁杂;资金流庞大;同样的标的设计的资金流映射到投资人可能会被穿透许多层,收益会被切分成很多份。而且其中涉及人员广、环节复杂,很难保证数据的真实准确。简单的采用“一物一码,码物同追”的溯源方式,就不能满足实际需求了。



技术实现要素: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的三级通证系统,应用于资产证券化,包含:

一级通证,所述一级通证为无属性通证,所述一级通证作为价值衡量标准;

二级通证,所述二级通证锚定资产证券化所涉及的标的;

三级通证,所述三级通证锚定基金份额,所述二级通证和三级通证通过智能合约自动绑定,所述二级通证和三级通证都以一级通证为价值衡量标准。

所述二级通证与锚定的标的一一对应。

所述锚定的标的为项目方在资产证券化项目中的实际标的,所述项目方拥有二级通证。

所述项目的账户资金流变动信息和实际标的的特征属性都记录在区块链上。

所述三级通证与锚定的基金份额一一对应,所述认购基金份额的投资人拥有三级通证。

所述三级通证包含固定三级通证和浮动三级通证;所述固定三级通证锚定固定的基金份额,所述固定三级通证的价值映射固定资金池;所述浮动三级通证锚定的价值为存续期内可变部分的基金份额价值,所有变动因素产生的资金流信息都会汇入该投资人的浮动三级通证中,所述浮动三级通证的价值映射浮动资金池。

所述三级通证的属性一旦分配,存续期内不可变更;每个投资人购买的多份基金产品有且仅有一份浮动三级通证。

所述二级通证和三级通证采用初值价值映射的方法进行绑定。

所述二级通证和三级通证的绑定关系一旦确立,其在产品存续期内永久有效,不可更改。

根据本发明又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具有处理器可执行的非易失的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读介质,所述程序代码使所述处理器运行上述的基于区块链的三级通证系统。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基于区块链的三级通证系统和计算机可读介质,通过三级通证固定和浮动属性的分离,可以有效的解决存续期内突发性事件导致的价值变动,并可拓展到其它溯源产品存续期内的突发事件追溯,同时,投资人可以通过拥有的三级通证直接穿透追溯到其资金流的源头,直接观看个人投资的标的收益情况,以实现对个人基金的收益情况拥有更全面、直观的把握。

要理解的是,前面的一般描述和下面的详细描述两者都是示例性的,并且意图在于提供要求保护的技术的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基于区块链的三级通证系统的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阐述。

首先,将结合图1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基于区块链的三级通证系统,用于资产证券化,应用场景很广。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基于区块链的三级通证系统,应用于资产证券化,包含:一级通证、二级通证和三级通证。其中,一级通证为无属性通证,一级通证作为价值衡量标准;二级通证锚定资产证券化所涉及的标的;三级通证锚定基金份额,二级通证和三级通证通过智能合约自动绑定,二级通证和三级通证都以一级通证为价值衡量标准。

具体地,二级通证与锚定的标的一一对应。在本实施例中,锚定的标的为项目方在资产证券化项目中的实际标的,所述项目方拥有二级通证。项目的账户资金流变动信息和实际标的的特征属性都记录在区块链上。

具体地,三级通证与锚定的基金份额一一对应,所述认购基金份额的投资人拥有三级通证。三级通证包含固定三级通证和浮动三级通证;所述固定三级通证锚定固定的基金份额,所述固定三级通证的价值映射固定资金池;所述浮动三级通证锚定的价值为存续期内可变部分的基金份额价值,所有变动因素产生的资金流信息都会汇入该投资人的浮动三级通证中,所述浮动三级通证的价值映射浮动资金池。在本实施例中,三级通证的属性一旦分配,存续期内不可变更;每个投资人购买的多份基金产品有且仅有一份浮动三级通证。

在本实施例中,二级通证和三级通证采用初值价值映射的方法进行绑定。二级通证和三级通证的绑定关系一旦确立,其在产品存续期内永久有效,不可更改。

以房地产租赁项目资产证券化的例子来具体说明本方案的解决方式。房地产租赁项目资产证券化的过程中,涉及的参与方简单列举如下:项目方、房屋拥有者、管理方、发行方、担保方、租户、投资人。其资产证券化流程简单描述如下:

项目方牵头房屋拥有者针对房屋30年的租金权益提出资产证券化需求。管理方提出资产证券化解决方案并协同发行方发行资产证券化的基金类产品。担保方以保险的形式介入产品的发行,收取保费,并在产品违约或亏损时进行一部分的赔付工作。在项目持续期内,租户以月付或者年付的形式向项目方支付租金。投资者以购买基金产品的形式介入,获得基金份额,并根据基金份额获取收益。由上述流程可以看出,投资人的收益会通过多级穿透之后和房屋的收益直接绑定,其收益情况直接受房屋的实际租金收益影响。

为此,根据本实施例提出了基于区块链的三级穿透溯源解决方案,涉及三级通证如下:

一级通证为无属性一级通证,充当价值衡量标准。

二级通证为有属性通证,其一对一锚定涉及的标的,本例为房屋。

三级通证为有属性通证,其一对一锚定资金份额,三级通证通过多级穿透,绑定其底层物理标的——房屋。

二级通证和三级通证通过公开透明的智能合约算法自动进行绑定,参与者都可对智能合约进行审核查阅。其绑定关系可以采用初值价值映射的方法或者其它度量方法。二级通证和三级通证的绑定关系一旦确立,其在产品存续期内永久有效,不可更改。

二级通证和三级通证中间存在夹层,夹层信息主要是指那些对整个项目环节不可或缺,但并非溯源所需部分。这部分数据将进行折叠,直接以数据日志的形式展示在公链上。以供特定条件下查阅。

项目方拥有二级通证,二级通证锚定实际标的。其特征属性包括标的本身的物权信息,以房屋为例,包括其土地权利证书、产权证、《房屋安全鉴定报告》、《建设工程施工许可证》、《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等等一系列的官方证书文件。另外与其相关的租金监管账户、租户、租金流信息都会作为其特征属性录入上链,拥有特定权限的参与人员可对其数据进行查阅。另外租金监管账户的变动都直接收到智能合约的监管,账户的资金流变动信息都将直接反应到链上,杜绝人为干扰的可能性。

投资人拥有的三级通证拥有两种属性:固定和浮动,其属性一旦分配,存续期内不可变更。

固定三级通证其价值遵从发行计划,按照既定规则调整,规则可通过智能合约查阅,锚定固定的基金份额,其价值映射固定资金池。

浮动三级通证是针对投资人的,每个投资人购买的多份基金产品有且仅有一份浮动三级通证,其锚定的价值为存续期内可变部分的基金份额价值,所有变动因素产生的资金流信息都会汇入该投资人的浮动通证中,其价值映射浮动资金池,浮动资金池的资金变动都需要经过相关通证拥有者的投票确认,通过后才可按照约定计划实施。

通过三级通证固定和浮动属性的分离,可以有效的解决存续期内突发性事件导致的价值变动。此规则同样可拓展到其它溯源产品存续期内的突发事件追溯,投资人可以通过拥有的三级通证直接穿透追溯到其资金流的源头,直接观看个人投资的标的收益情况,以对个人基金的收益情况拥有更全面、直观的把握。

如上所述,在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基于区块链的三级通证系统中,通过三级通证固定和浮动属性的分离,可以有效的解决存续期内突发性事件导致的价值变动,并可拓展到其它溯源产品存续期内的突发事件追溯,同时,投资人可以通过拥有的三级通证直接穿透追溯到其资金流的源头,直接观看个人投资的标的收益情况,以实现对个人基金的收益情况拥有更全面、直观的把握。

以上结合附图1描述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基于区块链的三级通证系统。进一步地,本发明还可以应用于具有处理器可执行的非易失的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读介质,所述程序代码使所述处理器运行上述的基于区块链的三级通证系统。

以上,参照图1描述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基于区块链的三级通证系统,通过三级通证固定和浮动属性的分离,可以有效的解决存续期内突发性事件导致的价值变动,并可拓展到其它溯源产品存续期内的突发事件追溯,同时,投资人可以通过拥有的三级通证直接穿透追溯到其资金流的源头,直接观看个人投资的标的收益情况,以实现对个人基金的收益情况拥有更全面、直观的把握。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基于区块链的三级通证系统”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尽管本发明的内容已经通过上述优选实施例作了详细介绍,但应当认识到上述的描述不应被认为是对本发明的限制。在本领域技术人员阅读了上述内容后,对于本发明的多种修改和替代都将是显而易见的。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