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云技术的互联网农产品安全追溯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830183发布日期:2019-10-09 03:06阅读:261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云技术的互联网农产品安全追溯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农产品安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云技术的互联网农产品安全追溯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自己的饮食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农产品的安全问题受到了老百姓的密切关注。近年来,国际国内食品安全的恶性事件不断发生,严重侵害了消费者权利和身体健康。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基于云技术的互联网农产品安全追溯系统,实现了农产品种植过程数据的追溯,同时实现了农资的合理管理,从而可以很好的减少目前农业种植中过度使用化肥、农药的情况,提高农产品的安全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基于云技术的互联网农产品安全追溯系统,包括农资销售商终端、农户终端、消费者终端、质检中心、云服务器,云服务器与农资销售商终端、农户终端、消费者终端、质检中心之间通过互联网相连,所述农户终端与云服务器之间设有用于实现农资交易的第三方交易模块,第三方交易模块签订的农资交易合同自动储存至云服务器,云服务器通过数据挖掘模块基于农资交易合同实现农户信息、农资信息的采集,并将采集到的数据储存到对应的农户农产品信息数据库,所述农户终端用于手动输入种植地信息、种子来源信息、肥料施用参数信息以及农药施用参数信息,云服务器接收这些参数信息并实现数据的比对,当输入的参数信息与农资交易合同上记载的信息出现不匹配的状态时,预警模块启动,通过站内信的方式进行匹配结果的反馈,提醒农户进行输入数据的修改;所述质检中心用于实现农产品抽检报告以及种植地土壤抽检报告的上传;所述云服务器内设有一农产品身份二维码生成模块,每个农产品均携带有农产品身份二维码,消费者终端通过识别该身份二维码即可通过访问服务器实现当前农产品基本信息的查看。

进一步地,农户只能通过第三方交易模块进行农资购买,也就是说,农户在需要进行农资购买时,需先经线上提交订单,然后才可以从农资销售商那里取货,实现了农资交易的统一管理。

进一步地,农户在购买种子前,需质检中心上传土壤抽检合格的报告,若土壤抽检不合格,质检中心返回土壤改良方案,农户需先完成土壤改良直至土壤抽检合格才能获得购买种子的资格。

进一步地,所述农户终端内设有一农资用量计算模块,用于基于输入的需购买的种子、化肥、农药品种以及农产品种植面积换算获取对应种子、化肥、农药的用量。

进一步地,所述农户信息、农资信息、农产品抽检报告、种植地土壤抽检报告起填入预制的latex模版储存在云服务器的数据库内。

进一步地,所述农户终端接收云服务器发送的农产品身份二维码,经打印机打印后黏贴设置在对应的农产品/农产品包装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方交易模块内设有一农资限量计算模块,用于根据农户终端注册信息中的种植地面积进行当前选中农资最高限量的计算,对应的农户只能在最高限量内进行对应农资的购买。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实现了农产品种植过程数据的追溯,同时实现了农资的合理管理,从而可以很好的减少目前农业种植中过度使用化肥、农药的情况,提高农产品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种基于农业物联网的农业监管平台的系统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基于云技术的互联网农产品安全追溯系统,包括农资销售商终端、农户终端、消费者终端、质检中心、云服务器,云服务器与农资销售商终端、农户终端、消费者终端、质检中心之间通过互联网相连,所述农户终端与云服务器之间设有用于实现农资交易的第三方交易模块,第三方交易模块签订的农资交易合同自动储存至云服务器,云服务器通过数据挖掘模块基于农资交易合同实现农户信息、农资信息的采集,并将采集到的数据储存到对应的农户农产品信息数据库,所述农户终端用于手动输入种植地信息、种子来源信息、肥料施用参数信息以及农药施用参数信息,云服务器接收这些参数信息并经数据比对模块实现数据的比对,当输入的参数信息与农资交易合同上记载的信息出现不匹配的状态时,预警模块启动,通过站内信的方式进行匹配结果的反馈,提醒农户进行输入数据的修改;所述质检中心用于实现农产品抽检报告以及种植地土壤抽检报告的上传;所述云服务器内设有一农产品身份二维码生成模块,所述农户终端接收云服务器发送的农产品身份二维码,经打印机打印后黏贴设置在对应的农产品/农产品包装上,每个农产品均携带有农产品身份二维码,消费者终端通过识别该身份二维码即可通过访问服务器实现当前农产品基本信息的查看。

值得注意的是,农户只能通过第三方交易模块进行农资购买,也就是说,农户在需要进行农资购买时,需先经线上提交订单,然后才可以从农资销售商那里取货,实现了农资交易的统一管理。

值得注意的是,农户在购买种子前,需质检中心上传土壤抽检合格的报告,若土壤抽检不合格,质检中心返回土壤改良方案,农户需先完成土壤改良直至土壤抽检合格才能获得购买种子的资格,以避免由于土壤内残留有害物质超标而影响后期所种植农产品的安全性。

本实施例中,所述农户终端内设有一农资用量计算模块,用于基于输入的需购买的种子、化肥、农药品种以及农产品种植面积换算获取对应种子、化肥、农药的用量,便于农户可以直观的知道自己需要购买多少农资,避免农资的浪费。

本实施例中,所述农户信息、农资信息、农产品抽检报告、种植地土壤抽检报告起填入预制的latex模版储存在云服务器的数据库内。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三方交易模块内设有一农资限量计算模块,用于根据农户终端注册信息中的种植地面积进行当前选中农资最高限量的计算,对应的农户只能在最高限量内进行对应农资的购买,可以很好的减少目前农业种植中过度使用化肥、农药的情况,提高农产品的安全性。

本实施例中,所述农户终端注册时至少须填写农户姓名、种植地所在位置、种植地面积以及农户联系方式信息;所述农资销售商终端通过第三方交易模块进行待售农资信息的发布,登录后通过访问云服务器可以进行相应的农资交易合同数据的查看,内设订单提醒功能,在接收到新的订单时,以弹出对话框的模式进行新订单信息的展示,在进行农资出货时,需扫描农资上自带的二维码进行农资信息的录入,农资销售商终端内设有一农资信息比对模块,用于将录入的农资信息与订单信息进行比对,一旦发现不匹配的情况,即以弹出对话框的模式进行提醒;所述农资销售商终端注册时需填写农资销售商名称、所在地、联系人信息、联系方式信息;所述农户终端输入的种植地信息为种植地所在地信息,种子来源信息包括种子名称、种子来源;肥料施用参数信息包括肥料名称、用量以及施用的时间,农药施用参数信息包括农药名称、用量以及施用的时间;所述数据挖掘模块挖掘的农户信息包括农户姓名以及种植地所在位置,农资信息包括农资的名称、厂商信息以及购买量;所述农产品抽检报告包括农产品名称、种植地位置以及农药残留检测结果;所述种植地土壤抽检报告包括种植地位置以及土壤内重金属、农药残留检测结果。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