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区块链的银行间的场外债券交易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18409发布日期:2019-11-13 01:24阅读:233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银行间的场外债券交易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区块链的应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区块链的银行间的场外债券交易系统。



背景技术:

当前,银行间场债券交易主要通过双边协商或者经纪公司询价达成,也可通过外汇交易中心的交易平台达成。总体来看,场外债券市场存在交易效率较低,成交信息难以追溯,监管不能及时掌握市场信息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区块链的银行间的场外债券交易系统,该系统利用区块链实现,有助于将银行间债券市场中的交易流程平台化、智能化,通过将区块链技术与场外债券交易相结合,为银行间债券市场提供更为全面、更有价值、更有市场活力基础设施,为行业发展提供保障。

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银行间的场外债券交易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运行在所述的底层区块链上的权限管理模块、账户模块、市场行情模块、合同管理模块、交易管理模块;

所述权限管理模块通过智能合约对管理员账户与普通用户的数据查看以及操作权限做出控制,实现所述的管理员账户可查看全市场的合同与交易,并对合同模板作出修改,所述的普通用户只能查看与自己相关的合同与交易;

所述的账户模块用于管理与用户的账户相关的变更或认证,其包括:

用户注册单元:用于接收用户填写的身份认证信息并提交注册请求,并为用户绑定区块链地址;

ca认证单元:用于将用户填写的身份认证信息通过区块链同时发送给多个权威节点进行数据比对,并接收所述的权威节点返回的比对结果,以认证用户的身份信息是否真实;若全部节点返回比对正确,则通过用户的身份认证,系统将该用户的区块链地址加入被授权列表中,对该用户进行授权;若存在节点返回比对错误,则不通过用户身份认证;

账户管理单元:用于收集与记录用户身份信息,并为用户分配区块链账户,托管公私钥;

用户登陆单元:用于用户使用已注册的账号密码登陆至本区块链系统;

用户信息修改单元:用于完善用户除身份认证信息之外的基本信息,并用于修改用户已填写的基本信息;

所述市场行情模块包括:

交易大屏单元,用于展示全市场所有用户发布的债券报价信息;

报价详情单元,用于展示某一笔债券报价的详细信息;

点击成交单元,用于接收用户对交易大屏中某笔报价发起的交易流程,或接收交易大屏中某一批报价批量发起的交易流程,并确定交易双方以及交易标的详细信息;

所述合同管理模块包括:

模板管理单元,包括模板制作与模板展示,所述的模板制作功能只对管理员开放,所述的模板展示用于向普通用户展示管理员制定的合同模板;

合同签署单元,包括合同生成与合同签署,合同生成用于根据点击成交单元所获得的交易双方及标的详细信息生成合同要素,并根据所管理员制定的合同模板生成待签署合同;所述合同签署用于向点击成交单元所获得的交易双方发送待签署合同信息,并接收交易双方盖上各自电子签章的合同,并将该签署合同标记为已生效合同,发送给历史合同单元,然后将该合同上传至区块链中进行记录;

待签署合同单元:用于展示合同签署单元中生成的待签署合同或待交易对手方签署的合同;待签署合同超过签署时限后作废,进入历史合同单元;

历史合同单元:用于展示合同签署单元中生成的交易双方签署完成的已生效合同,以及用于展示超过签署时限后作废的待签署合同;

所述交易管理模块包括:

新建意向单元,用于接收用户发起的一笔新的买入或卖出意向报价,接收用户填写交易意向的所有要素之后,将报价发送至交易大屏单元进行展示;

当前持仓单元:用于展示用户当前所持有的债券以及现金余额。

进一步地,合同签署单元的合同全数记录通过区块链进行保全,保全数据包括签署双方的区块链地址以及签署时的时间戳、包含双方电子签名的电子合同文件。

进一步地,所述的ca认证单元中的用户的身份认证使用基于区块链的分布式ca认证。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银行间的场外债券交易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基于上述的场外债券交易系统来实现,该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1:用户浏览所述的交易大屏单元并查看报价详情单元,选择需成交的报价;

s2:用户点击所述的点击成交单元,所述的系统首先校验用户的持有现金余额或债券余额,确保买入金额不超过现金余额,确保卖出债券张数不超过债券余额;然后根据用户和报价方的区块链地址以及该报价的详情生成待签署合同;

s3:用户确认合同内容是否无误,当确认意见为否,则用户放弃签署合同,合同作废,进入历史合同单元;当确认意见为是,则判断合同是否已超过签署时限;当判断结果为是时,则合同作废,进入历史合同单元;当判断结果为否,则用户可以使用电子签章签署该合同;再判断交易对手方是否已签署合同,若判断结果为否,则判断合同是否已超过签署时限,判断结果为是,则合同作废,进入历史合同单元,判断结果为否,则继续判断交易对手方是否已签署合同;判断结果为是,则合同生效;

s4:系统通过区块链上的交易记录对该笔交易的交易双方进行债券以及资金的清算,然后通过清算结果对交易双方进行持仓变更,即结算。

进一步地,以下的交易流程中的逻辑判断由智能合约控制:

(1)用户在卖出交易时的用户持仓债券以及债券余额校验;

(2)用户在买入交易时的用户持有现金余额的校验;

(3)电子合同签署时签署时限的控制;

(4)交易记录详情、电子合同哈希、电子合同文件的上链存储;

(5)管理员账户与普通用户账户不同权限的控制;

(6)用户完成一笔买入或卖出交易,系统根据交易的标的债券以及交易金额对用户持仓的债券以及资金进行清算,并对债券以及资金的余额进行变更。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发明的场外债券交易系统为场外债券市场参与机构,提供了线上报价以及交易平台;提供了从注册、身份认证、登陆、报价、成交、合同签署、合同管理、持仓管理的完备功能模块;以电子合同取代纸质合同,提高合同签署效率,降低合同管理难度;将监管机构,即管理员,加入区块链节点,提高监管效能。

2.本发明的场外债券交易系统为客户提供了在线合同签署与在线债券交易功能,提高场外债券交易效率,提高银行间债券市场流动性。

3.该系统架构在底层区块链之上,数据不可篡改,通过将账户信息、成交信息上链,便于追溯交易历史,提高监管效能。

附图说明

图1是基于区块链的场外债券交易系统的基本架构图;

图2是场外债券交易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和优选实施例详细描述本发明,本发明的目的和效果将变得更加明白,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如图1所示,一种基于区块链的银行间的场外债券交易系统,该系统包括运行在所述的底层区块链上的权限管理模块、账户模块、市场行情模块、合同管理模块、交易管理模块;

所述权限管理模块通过智能合约对管理员账户与普通用户的数据查看以及操作权限做出控制,实现所述的管理员账户可查看全市场的合同与交易,并对合同模板作出修改,所述的普通用户只能查看与自己相关的合同与交易;

所述的账户模块用于管理与用户的账户相关的变更或认证,其包括:

用户注册单元:用于接收用户填写的身份认证信息并提交注册请求,并为用户绑定区块链地址;

ca认证单元:用于将用户填写的身份认证信息通过区块链同时发送给多个权威节点进行数据比对,并接收所述的权威节点返回的比对结果,以认证用户的身份信息是否真实;若全部节点返回比对正确,则通过用户的身份认证,系统将该用户的区块链地址加入被授权列表中,对该用户进行授权;若存在节点返回比对错误,则不通过用户身份认证;

账户管理单元:用于收集与记录用户身份信息,并为用户分配区块链账户,托管公私钥;

用户登陆单元:用于用户使用已注册的账号密码登陆至本区块链系统;

用户信息修改单元:用于完善用户除身份认证信息之外的基本信息,并用于修改用户已填写的基本信息;

所述市场行情模块包括:

交易大屏单元,用于展示全市场所有用户发布的债券报价信息;

报价详情单元,用于展示某一笔债券报价的详细信息;

点击成交单元,用于接收用户对交易大屏中某笔报价发起的交易流程,或接收交易大屏中某一批报价批量发起的交易流程,并确定交易双方以及交易标的详细信息;

所述合同管理模块包括:

模板管理单元,包括模板制作与模板展示,所述的模板制作功能只对管理员开放,所述的模板展示用于向普通用户展示管理员制定的合同模板;

合同签署单元,包括合同生成与合同签署,合同生成用于根据点击成交单元所获得的交易双方及标的详细信息生成合同要素,并根据所管理员制定的合同模板生成待签署合同;所述合同签署用于向点击成交单元所获得的交易双方发送待签署合同信息,并接收交易双方盖上各自电子签章的合同,并将该签署合同标记为已生效合同,发送给历史合同单元,然后将该合同上传至区块链中进行记录;

待签署合同单元:用于展示合同签署单元中生成的待签署合同或待交易对手方签署的合同;待签署合同超过签署时限后作废,进入历史合同单元;

历史合同单元:用于展示合同签署单元中生成的交易双方签署完成的已生效合同,以及用于展示超过签署时限后作废的待签署合同;

所述交易管理模块包括:

新建意向单元,用于接收用户发起的一笔新的买入或卖出意向报价,接收用户填写交易意向的所有要素之后,将报价发送至交易大屏单元进行展示;

当前持仓单元:用于展示用户当前所持有的债券以及现金余额。

优选地,合同签署单元的合同全数记录通过区块链进行保全,保全数据包括签署双方的区块链地址以及签署时的时间戳、包含双方电子签名的电子合同文件。

优选地,所述的ca认证单元中的用户的身份认证使用基于区块链的双方ca认证。

如图2所示,一种基于区块链的银行间的场外债券交易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基于上述任一项的场外债券交易系统来实现,该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1:用户浏览所述的交易大屏单元并查看报价详情单元,选择需成交的报价;

s2:用户点击所述的点击成交单元,所述的系统首先校验用户的持有现金余额或债券余额,确保买入金额不超过现金余额,确保卖出债券张数不超过债券余额;然后根据用户和报价方的区块链地址以及该报价的详情生成待签署合同;

s3:用户确认合同内容是否无误,当确认意见为否,则用户放弃签署合同,合同作废,进入历史合同单元;当确认意见为是,则判断合同是否已超过签署时限;当判断结果为是时,则合同作废,进入历史合同单元;当判断结果为否,则用户可以使用电子签章签署该合同;再判断交易对手方是否已签署合同,若判断结果为否,则判断合同是否已超过签署时限,判断结果为是,则合同作废,进入历史合同单元,判断结果为否,则继续判断交易对手方是否已签署合同;判断结果为是,则合同生效;

s4:系统通过区块链上的交易记录对该笔交易的交易双方进行债券以及资金的清算,然后通过清算结果对交易双方进行持仓变更,即结算。

优选地,以下的交易流程中的逻辑判断由智能合约控制:

(1)用户在卖出交易时的用户持仓债券以及债券余额校验;

(2)用户在买入交易时的用户持有现金余额的校验;

(3)电子合同签署时签署时限的控制;

(4)交易记录详情、电子合同哈希、电子合同文件的上链存储;

(5)管理员账户与普通用户账户不同权限的控制;

(6)用户完成一笔买入或卖出交易,系统根据交易的标的债券以及交易金额对用户持仓的债券以及资金进行清算,并对债券以及资金的余额进行变更。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以上所述仅为发明的优选实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例对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例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修改、等同替换等均应包含在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