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跨系统完整流程的工作流审批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9492940发布日期:2019-12-24 14:17阅读:924来源:国知局
一种跨系统完整流程的工作流审批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审批方法,尤其涉及一种跨系统完整流程的工作流审批方法。



背景技术:

工作流(workflow)就是工作流程的计算模型,即将工作流程中的工作如何前后组织在一起的逻辑和规则,在计算机中以恰当的模型进行表示,并对其实施计算。工作流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为实现某个业务目标,根据一系列过程规则,将文档、信息或任务在不同的执行者之间进行传递与执行。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日趋激烈的商业竞争,人们不再满足于独立、零散的办公自动化和计算机应用,而是需要综合的、集成化的解决方案。工作流管理带来的好处是改进和优化业务流程,提高业务工作效率;实现更好的业务过程控制,提高顾客服务质量;提高业务流程的柔性等。

工作流大部分都是集成在系统内部的,不同系统之间的数据是隔离的,因此它的流转和审批都是在单一系统内进行。目前想要实现跨系统的工作流审批,只能是先在一个系统内部进行工作流审批,当审批完毕后通知另一个系统,再在另一个系统内部发起新的工作流审批,直到另一个系统审批完毕,最终整个流程审批才算完成。

虽然现有技术实现方案貌似是实现了跨系统的工作流审批,但实质不同系统的工作流之间没有任何关联,它们仍然是各自独立的,并在内部进行审批,从而导致出现以下问题:

1)从功能上看,无法进行跨系统的流程控制(审批、退回、终止、结束),例如:无法进行跨系统的流程退回操作,即下一个系统无法将流程审批退回给前一个系统,因为前一系统工作流审批已经结束,根据工作流审批的原则,已经结束的工作流不允许再进行流程的退回处理。

2)从用户体验上看,整体并不是一个完整的工作流。用户看到的仍然是多个工作流,并且需要到不同的系统内查看各自的工作流审批内容,无法在单一系统内查看到整个工作流审批的完整过程。

3)从系统操作上看,用户在进行当前流程审批的时候,需要事先到不同的系统查看其它部分的工作流审批内容。甚至在没有其它系统访问权限的情况下,还要通过线下与对应权限的用户进行沟通,才能了解其它部分的工作流审批内容。这样既浪费时间,又浪费人力,无法使工作流审批及时地向下传递,最终造成工作效率低下,人工成本增加。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所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跨系统完整流程的工作流审批方法。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跨系统完整流程的工作流审批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一、设置发送节点:在前一环节审批系统的工作流上,设置发送节点,发送节点用于通知其他系统进行后续流程的审批、以及传递流程的相关信息;

步骤二、设置接收节点:在下一环节审批系统的工作流上,设置接收节点,接收节点用于接收其他系统发来的通知和相关信息,并自动触发后续流程的审批处理;

步骤三、前一环节审批系统先发起工作流审批,进行工作流审批节点处理,判断工作流节点审批是否通过;若该系统的工作流审批节点不通过,则整体的工作流审批流程终止;若该系统的工作流审批节点通过,则进入步骤四;

步骤四、建立关联联系:对于前一环节审批系统,其工作流审批节点的通过会触发发送节点,发送节点通知下一环节审批系统发起工作流审批,同时,前一环节审批系统将相关信息数据传递给下一环节审批系统的接收节点;下一环节审批系统接收到数据后,会为两个系统建立关联联系,并且将此关系回传给前一环节审批系统,以使两个系统保持关联联系;

步骤五、下一环节审批系统进行工作流审批节点处理,判断工作流审批节点是否退回;若该系统的工作流审批节点退回,则进入步骤六;若该系统的工作流审批节点不退回,则进入步骤七;

步骤六、对于下一环节审批系统,其工作流审批节点退回会触发接收节点,接收节点通知前一环节审批系统退回工作流审批,并重新发起步骤三的处理;若多次出现退回,则整体的工作流审批在步骤三至步骤五之间循环反复下去;

步骤七、继续判断下一环节审批系统的工作流审批节点是否通过;若该系统的工作流审批节点不通过,则进入步骤八;若该系统的工作流审批节点通过,则进入步骤九;

步骤八、当下一环节审批系统的工作流审批节点不通过时,下一环节审批系统的工作流审批终止,同时,通知前一环节审批系统整体的工作流审批终止;

步骤九、当下一环节审批系统的工作流审批节点通过时,下一环节审批系统的工作流审批结束,同时,通知前一环节审批系统整体的工作流审批结束,至此,整体流程审批完成。

进一步地,借助步骤四中的关联关系,在不同系统之间实时同步工作流历史信息,并将工作流历史信息展示在客户终端。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跨系统完整流程的工作流审批方法,实现真正的跨系统的完整流程的工作流审批,以及系统之间流转过程的自动执行,无需人工干预,方便用户使用。并且,在不同系统的工作流之间建立起关联关系,将不同系统的工作流历史信息和流程图进行合并,使这些工作流整体是一个完整的工作流,保证整个流程的统一处理;并且在工作流流转的过程中,用户可以在任一系统内查看整个工作流的完整审批过程,方便用户使用,提高审批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a系统工作流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b系统工作流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a系统与b系统合并后完整流程的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跨系统的完整流程的工作流审批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一种跨系统完整流程的工作流审批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一、设置发送节点:在前一环节审批系统的工作流上,设置发送节点;该节点是普通的用户审批节点,但在原有基础上,该节点还额外配置了跨系统发送数据的属性以及发送地址,当工作流审批到该节点时,系统后台识别到此属性配置后,会自动触发向下一环节审批的系统发送数据。同时为了减少人工干预,使系统处理自动化,将该节点的办理人设置成管理员,并利用这种特殊身份,在后台自动处理工作流跨系统的审批流转,不需要普通用户参与进来;从而使该节点具备以下功能:

1)当前系统在内部审批通过后,该节点能够自动通知下一环节审批的系统,进行后续流程的审批;

2)该节点会将当前系统工作流的标识信息和历史信息发送给下一环节审批的系统;

由于该节点的存在,当前系统工作流的审批会停留在该节点上,并等待其它关联系统工作流的后续审批结果;这样使当前系统的工作流不会到达结束状态,从而保证下一环节审批的系统能够向当前系统进行工作流跨系统的退回处理。

步骤二、设置接收节点:在下一环节审批系统的工作流上,设置接收节点,该节点也是普通的用户审批节点,同理,在原有基础上,该节点还额外配置了跨系统接收数据的属性以及接收地址,当工作流退回到该节点时,系统后台识别到此属性配置后,会自动触发向前一环节审批的系统退回数据;同时为了减少人工干预,使系统处理自动化,将该节点的办理人设置成管理员,并利用这种特殊身份,在后台自动处理工作流跨系统的审批流转,不需要普通用户参与进来;从而使该节点具备以下功能:

1)当前系统在内部审批退回后,该节点能够自动通知前一环节审批的系统,重新进行其内部审批处理,使整体流程能够顺利进行。

步骤三、前一环节审批系统先发起工作流审批,进行工作流审批节点处理,判断工作流节点审批是否通过;若该系统的工作流审批节点不通过,则整体的工作流审批流程终止;若该系统的工作流审批节点通过,则进入步骤四;

步骤四、建立关联联系:前一环节审批的系统,将该系统工作流的标识信息发送给下一环节审批的系统后,下一环节审批的系统会为两个系统的工作流建立起关联关系,并且会将此关系回传给前一环节审批的系统,具体为:对于前一环节审批系统,其工作流审批节点的通过会触发发送节点,发送节点通知下一环节审批系统发起工作流审批,同时,前一环节审批系统将相关信息数据传递给下一环节审批系统的接收节点;下一环节审批系统接收到数据后,会为两个系统建立关联联系,并且将此关系回传给前一环节审批系统,以使两个系统保持关联联系,方便后续的审批处理;

步骤五、下一环节审批系统进行工作流审批节点处理,判断工作流审批节点是否退回;若该系统的工作流审批节点退回,则进入步骤六;若该系统的工作流审批节点不退回,则进入步骤七;

步骤六、对于下一环节审批系统,其工作流审批节点退回会触发接收节点,接收节点通知前一环节审批系统退回工作流审批,并重新发起步骤三的处理;若多次出现退回,则整体的工作流审批在步骤三至步骤五之间循环反复下去;

步骤七、继续判断下一环节审批系统的工作流审批节点是否通过;若该系统的工作流审批节点不通过,则进入步骤八;若该系统的工作流审批节点通过,则进入步骤九;

步骤八、当下一环节审批系统的工作流审批节点不通过时,下一环节审批系统的工作流审批终止,同时,通知前一环节审批系统整体的工作流审批终止;

步骤九、当下一环节审批系统的工作流审批节点通过时,下一环节审批系统的工作流审批结束,同时,通知前一环节审批系统整体的工作流审批结束,至此,整体流程审批完成。

对于本发明所公开的跨系统完整流程的工作流审批方法,其能够处理以下几种跨系统的工作流审批:

1)审批提交:前一环节审批的系统,在其内部审批通过后,到达发送节点。发送节点根据跨系统发送数据的属性及地址,自动将相关信息发给下一环节审批的系统,并通知下一环节审批的系统进行审批;下一环节审批的系统接收到相关信息后,自动发起当前系统内的工作流审批,以便继续进行后续的审批处理。

2)审批退回:下一环节审批的系统,在其内部审批退回后,到达接收节点。接收节点根据跨系统接收数据的属性及地址,自动将相关信息发给前一环节审批的系统,并通知前一环节审批的系统进行退回;前一环节审批的系统接收到相关信息后,自动进行退回处理,使当前系统重新进行内部审批,以便整体流程能够继续执行。

3)审批终止:整体流程中的任意一个系统工作流审批终止,系统后台都会自动将该工作流状态同步给有关联关系的其他系统,使其它关联系统的工作流同时进行审批终止,保证整体流程涉及到的所有系统工作流状态保持一致。

4)审批结束:整体流程中的最后一个系统工作流审批结束,系统后台都会自动将该工作流状态同步给有关联关系的其他系统,使其它关联系统的工作流同时进行审批结束,保证整体流程涉及到的所有系统工作流状态保持一致。

此外,在整体流程执行过程中,无论当前在哪个系统内部进行工作流审批,每次审批处理发生变化时,系统后台都会通过在不同系统工作流之间建立起来的关联关系,自动将当前系统的工作流历史信息实时同步给有关联关系的其他系统,从而实现整体流程的审批历史在各个系统之间实时同步,以保证各个系统内流程历史数据的完整性和一致性,使用户在任意系统内都能够实时地查看和监控整体流程的执行情况。对于工作流历史信息一般包括工作流历史文字信息、工作流历史流程图信息。

由于流程历史信息是实时同步的,所以任意系统内都包含有整体流程的全部历史信息。可以在其内部,按照审批时间的先后顺序,以文字形式逐条地给用户展示完整流程的历史信息。同时还可以借助不同系统工作流之间的关联关系,将一个系统的流程与其它系统的流程进行合并,给用户展示完整流程的流程。合并不同系统的流程时,需要去掉中间非审批类的节点(包括:发送节点,接收节点,以及两个系统之间的开始节点和结束节点)。

本发明所公开的跨系统完整流程的工作流审批方法,在前一环节审批系统设置发送节点,实现自动通知其它系统进行工作流审批,并保证当前系统工作流不会立即到达结束状态;在下一环节审批系统设置接收节点,实现整体流程审批可以进行自动退回处理;并且,利用发送节点和接收节点,在不同系统工作流之间建立起关联关系,借助此关系实现跨系统的完整流程的工作流审批;同时,借助以上关联关系,通过在不同系统之间实时同步工作流历史信息,实现跨系统的完整流程的工作流展示。

下面以两个系统(即a系统和b系统)为例,对本发明所公开的跨系统完整流程的工作流审批方法做进一步说明。

步骤一、设置发送节点:如图1所示,为a系统工作流的流程图,在a系统的工作流上,设置发送节点,发送节点用于通知其他系统进行后续流程的审批、以及传递流程的相关信息;

步骤二、设置接收节点:如图2所示,为b系统工作流的流程图,在b系统的工作流上,设置接收节点,接收节点用于接收其他系统发来的通知和相关信息,并自动触发后续流程的审批处理;

步骤三、a系统先发起工作流审批,在a系统内部进行工作流审批节点处理,判断工作流节点审批是否通过;若a系统的工作流审批节点不通过,则整体的工作流审批流程终止;若a系统的工作流审批节点通过,则进入步骤四;

步骤四、建立关联联系:a系统工作流审批节点通过,则触发a系统工作流中的发送节点,发送节点通知b系统发起工作流审批,同时,a系统将相关信息数据传递给b审批系统的接收节点;b系统工作流接收到数据后,会为两个系统建立关联联系,并且将此关系回传给前一环节审批a系统,以使两个系统保持关联联系,方便后续的审批处理,实现如图4所示的跨系统的完整流程的工作流审批;

步骤五、b系统在其内部进行工作流审批节点处理,判断工作流审批节点是否退回;若b系统的工作流审批节点退回,则进入步骤六;若b系统的工作流审批节点不退回,则整体的流程审批继续向后执行,则进入步骤七;

步骤六、b系统工作流审批节点退回会触发b系统工作流中的接收节点,接收节点通知a系统退回工作流审批,并重新发起步骤三的处理;若工作流审批过程中多次出现退回,则整体的工作流审批在步骤三至步骤五之间循环反复下去;

步骤七、继续判断b系统的工作流审批节点是否通过;若b系统的工作流审批节点不通过,进入步骤八;若b系统的工作流审批节点通过,则进入步骤九;

步骤八、当b系统的工作流审批节点不通过时,b系统的工作流审批终止,同时,通知a系统整体的工作流审批终止,至此,整体流程审批终止;

步骤九、当b系统的工作流审批节点通过时,b系统的工作流审批结束,同时,通知a审批系统整体的工作流审批结束,至此,整体流程审批完成。

此外,在整体流程执行过程中,无论当前在哪个系统内部进行审批,流程的审批历史信息都会在各个系统之间实时同步,以保证历史数据的完整性和一致性;并且,还将历史信息展示在用户的终端。

通过本发明所公开的跨系统完整流程的工作流审批方法,可以达到如下有益效果:

1)在整体流程执行过程中,工作流可以真正地在不同系统间进行流转处理,不会出现因为无法跨系统退回流程,导致之前审批过的内容失效,整体流程无法继续执行;并且,工作流审批在跨系统之间的流转过程都是自动执行的,无需人工干预,方便用户使用。

2)从系统设计角度来看,任意系统都可以根据实时同步的流程历史,给用户展示完整流程的历史信息。同时还可以借助不同系统工作流之间的关联关系,将本系统的流程图与其它系统的流程图进行合并,给用户展示完整流程的流程图,如图3所示。

3)从用户角度来看,用户可以在任意系统内部,方便快捷地查看到整体流程的执行情况,而不是像以前一样只能看到本系统内部的那部分执行情况,减少沟通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上述实施方式并非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发明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