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海工项目物资仓储任务分配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9741017发布日期:2020-01-18 05:13阅读:174来源:国知局
一种海工项目物资仓储任务分配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物资运输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海工项目物资仓储任务分配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工项目物资仓储管理是海洋工程项目中重要的环节,作为项目设计、采购及生产等业务的重要支撑。相对与其他大型制造业而言,海工项目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其所需要的物资种类繁多、总量巨大,零部件和设备等供应商遍布世界各地,同时产品的建造周期较长,使得海工项目物资仓储管理面临更大的挑战。而作为项目设计、采购和生产等业务的支撑,物资仓储管理又是一项需要多个部门协同合作、应对多个项目并行实施、而且涉及不同专业的管理活动。对于如此庞大复杂的工程,其大多为单件定制产品,价格昂贵,其物资仓储和供应环节中出现的任何问题都将会影响到项目整体的进度。

目前,仓储管理还不够科学,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在物资调配方面比较混乱,效率很低,容易造成在调配过程中出现丢件情况;在物资出库作业中,对运输车辆的监管难度大,库房的环境、温度、湿度等发生变化影响储存物资的质量等,针对上述情况,如何提高物资与库区的匹配度、如何提高物资调配的高效性以及如何提高对出库的监管、如何加强对库区的环境监测成为了仓储管理中亟待解决的难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海工项目物资仓储任务分配方法,解决了物资调配方面比较混乱,效率很低,容易造成在调配过程中出现丢件情况;在物资出库作业中,对运输车辆的监管难度大,库房的环境、温度、湿度等发生变化影响储存物资的质量的问题,使得物资仓储效率和物资调配效率获得了提高,同时对物资储存环境的监管,延长了物资存放的周期。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海工项目物资仓储任务分配系统,包括待存物资信息采集模块、数据库、库区功能信息采集模块、库区库存信息采集模块、库区环境信息采集模块、人员车辆信息采集模块、反馈模块、库区环境信息监测模块、报警装置、库区选取模块、库区定位模块、路径规划模块、承运条件配置模块、人员车辆匹配模块、质检模块、禁止入库模块、入库管理模块、出库信息核实模块、人员车辆信息核实模块、出库信息管理模块、调配模块和待分配物资信息采集模块,所述数据库连接待存物资信息采集模块,所述数据库连接库区选取模块,所述库区选取模块连接库区定位模块,所述库区定位模块连接路径规划模块,所述路径规划模块连接承运条件配置模块,所述承运条件配置模块连接人员车辆匹配模块,所述人员车辆匹配模块连接质检模块,所述质检模块连接禁止入库模块,所述质检模块连接入库管理模块,所述人员车辆匹配模块连接出库信息核实模块,所述出库信息核实模块连接人员车辆信息核实模块,所述人员车辆信息核实模块连接出库信息管理模块,所述数据库连接调配模块,所述调配模块连接待分配物资信息采集模块。

优选的,所述数据库连接库区功能信息采集模块,所述库区功能信息采集模块连接库区库存信息采集模块。

优选的,所述库区库存信息采集模块连接库区环境信息采集模块,所述库区环境信息采集模块连接人员车辆信息采集模块,所述人员车辆信息采集模块连接反馈模块。

优选的,所述反馈模块连接数据库。

优选的,所述库区环境信息采集模块连接库区环境信息监测模块,所述库区环境信息监测模块连接报警装置所述报警装置连接反馈模块。

一种海工项目物资仓储任务分配方法,具体步骤包括:

步骤一:当有物资需要存储时,待存物资信息采集模块采集待存物资信息,将待存物资信息采集模块将采集到的待存物资信息传输至数据库进行记录匹配,数据库将待存物资信息传输至库区功能信息采集模块获取库区功能信息;

步骤二:库区功能信息采集模块将待存物资信息传输至库区库存信息采集模块获取库区库存信息,库区库存信息采集模块将待存物资信息传输至库区环境信息采集模块获取库区环境信息,库区环境信息采集模块将待存物资信息传输至人员车辆信息采集模块获取人员车辆信息,将信息传输至反馈模块;

步骤三:反馈模块将库区功能信息、库区库存信息、库区环境信息、人员车辆信息反馈至数据库,数据库将反馈的库区功能信息、库区库存信息、库区环境信息、人员车辆信息、待存物资信息传输至库区选取模块;

步骤四:库区选取模块根据信息选取库区,库区选取模块将信息传输至库区定位模块,库区定位模块根据接收信息获取库区位置信息;

步骤五:库区定位模块将库区位置信息传输至路径规划模块,路径规划模块根据库区位置信息归挂运输路线,承运条件配置模块根据待存物资信息获取承运要求,承运条件配置模块将承运要求传输至人员车辆匹配模块,人员车辆匹配模块根据承运要求配置车辆、工作人员;

步骤六:人员车辆匹配模块将信息传输至质检模块,质检模块根据待存物资信息、路径规划信息,安排质检,质检模块将质检不合格物资信息传输至禁止入库模块进行记录,质检模块将质检合格物资信息传输至入库管理模块进行记录管理;

步骤七:当有物资需要调出时,待分配物资信息采集模块获取待分配调出物资信息,待分配物资信息采集模块将采集信息传输至调配模块,调配模块根据待分配调出信息与数据库中信息进行匹配,选择调入时间最靠前的物资进行调配,以免物资库存时间过久造成物资失效;

步骤八:数据库将匹配信息传输至库区选取模块,库区选取模块根据信息选取库区,库区选取模块将信息传输至库区定位模块,库区定位模块根据接收信息获取库区位置信息;

步骤九:库区定位模块将库区位置信息传输至路径规划模块,路径规划模块根据库区位置信息归挂运输路线,承运条件配置模块根据待存物资信息获取承运要求,承运条件配置模块将承运要求传输至人员车辆匹配模块,人员车辆匹配模块根据承运要求配置车辆、工作人员;

步骤十:人员车辆匹配模块将信息传输至出库信息核实模块,出库信息核实模块对物资出库信息进行核实,核实后允许出库,出库信息核实模块将核实后信息传输至人员车辆信息核实模块对人员车辆信息进行核实绑定,人员车辆信息核实模块核实后将信息传输至出库信息管理模块,出库信息管理模块根据接收信息对出库信息进行记录方便调阅查实;

步骤十一:库区环境信息监测模块可以对库区内环境状况进行监测,一旦监测到可去环境状况发生变化不符合设定的环境数据影响到储存物资状况,会将信息传输至报警装置,报警装置在接收到环境变化信息后发出警报,同时将环境变化信息传输至反馈模块,反馈模块将信息反馈至数据库,数据库记录反馈参数信息。并做出调配安排。

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海工项目物资仓储任务分配方法。具备以下有益效果:该海工项目物资仓储任务分配方法,通过库区功能信息采集模块、库区库存信息采集模块、库区环境信息采集模块、人员车辆信息采集模块、反馈模块详细收集到当前库区信息,提高了对库区的使用效率,通过库区环境信息监测模块,报警装置,加强了对库区环境信息的监测,延长了存储物资的存储周期,通过库区选取模块、库区定位模块、路径规划模块、承运条件配置模块、人员车辆匹配模块、出库信息核实模块、人员车辆信息核实模块、出库信息管理模块加强了在调配物资过程中对车辆的监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系统原理图。

图中:1、待存物资信息采集模块;2、数据库;3、库区功能信息采集模块;4、库区库存信息采集模块;5、库区环境信息采集模块;6、人员车辆信息采集模块;7、反馈模块;8、库区环境信息监测模块;9、报警装置;10、库区选取模块;11、库区定位模块;12、路径规划模块;13、承运条件配置模块;14、人员车辆匹配模块;15、质检模块;16、禁止入库模块;17、入库管理模块;18、出库信息核实模块;19、人员车辆信息核实模块;20、出库信息管理模块;21、调配模块;22、待分配物资信息采集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海工项目物资仓储任务分配系统,一种海工项目物资仓储任务分配系统,包括待存物资信息采集模块1、数据库2、库区功能信息采集模块3、库区库存信息采集模块4、库区环境信息采集模块5、人员车辆信息采集模块6、反馈模块7、库区环境信息监测模块8、报警装置9、库区选取模块10、库区定位模块11、路径规划模块12、承运条件配置模块13、人员车辆匹配模块14、质检模块15、禁止入库模块16、入库管理模块17、出库信息核实模块18、人员车辆信息核实模块19、出库信息管理模块20、调配模块21和待分配物资信息采集模块22,数据库2连接待存物资信息采集模块1,用于采集待存物资信息,包括种类、数量、存放环境需求等,数据库2连接库区选取模块10,根据库区功能和库区可存储物资数量选取库区,库区选取模块10连接库区定位模块11,库区定位模块11用于定位库区位置,库区定位模块11连接路径规划模块12,路径规划模块12连接承运条件配置模块13,承运条件配置模块13根据待存物资信息计算所需求的车辆配置,承运条件配置模块13连接人员车辆匹配模块14,人员车辆匹配模块14用于安排承运人员车辆,人员车辆匹配模块14连接质检模块15,质检模块15用于检验物资是否合乎标准,质检模块15连接禁止入库模块16,质检模块15连接入库管理模块17,人员车辆匹配模块14连接出库信息核实模块18,出库信息核实模块18连接人员车辆信息核实模块19,人员车辆信息核实模块19连接出库信息管理模块20,数据库2连接调配模块21,调配模块21连接待分配物资信息采集模块22。

数据库2连接库区功能信息采集模块3,库区功能信息采集模块3用于采集库区功能信息,是否用于存放此类物资,库区功能信息采集模块3连接库区库存信息采集模块4,库区库存信息采集模块4用于查看库区是否足够安置待存物资,库区库存信息采集模块4连接库区环境信息采集模块5,库区环境信息采集模块5连接人员车辆信息采集模块6,用于了解当前闲置人员车辆数量,人员车辆信息采集模块6连接反馈模块7,对采集到的信息进行反馈,反馈模块7连接数据库2,库区环境信息采集模块5连接库区环境信息监测模块8,库区环境信息监测模块8连接报警装置9报警装置9连接反馈模块7。

步骤一:当有物资需要存储时,待存物资信息采集模块1采集待存物资信息,将待存物资信息采集模块1将采集到的待存物资信息传输至数据库2进行记录匹配,数据库2将待存物资信息传输至库区功能信息采集模块3获取库区功能信息。

步骤二:库区功能信息采集模块3将待存物资信息传输至库区库存信息采集模块4获取库区库存信息,库区库存信息采集模块4将待存物资信息传输至库区环境信息采集模块5获取库区环境信息,库区环境信息采集模块5将待存物资信息传输至人员车辆信息采集模块6获取人员车辆信息,将信息传输至反馈模块7。

步骤三:反馈模块7将库区功能信息、库区库存信息、库区环境信息、人员车辆信息反馈至数据库2,数据库2将反馈的库区功能信息、库区库存信息、库区环境信息、人员车辆信息、待存物资信息传输至库区选取模块10。

步骤四:库区选取模块10根据信息选取库区,库区选取模块10将信息传输至库区定位模块11,库区定位模块11根据接收信息获取库区位置信息。

步骤五:库区定位模块11将库区位置信息传输至路径规划模块12,路径规划模块12根据库区位置信息归挂运输路线,承运条件配置模块13根据待存物资信息获取承运要求,承运条件配置模块13将承运要求传输至人员车辆匹配模块14,人员车辆匹配模块14根据承运要求配置车辆、工作人员。

步骤六:人员车辆匹配模块14将信息传输至质检模块15,质检模块15根据待存物资信息、路径规划信息,安排质检,质检模块15将质检不合格物资信息传输至禁止入库模块16进行记录,质检模块15将质检合格物资信息传输至入库管理模块17进行记录管理。

步骤七:当有物资需要调出时,待分配物资信息采集模块22获取待分配调出物资信息,待分配物资信息采集模块22将采集信息传输至调配模块21,调配模块21根据待分配调出信息与数据库2中信息进行匹配,选择调入时间最靠前的物资进行调配,以免物资库存时间过久造成物资失效。

步骤八:数据库2将匹配信息传输至库区选取模块10,库区选取模块10根据信息选取库区,库区选取模块10将信息传输至库区定位模块11,库区定位模块11根据接收信息获取库区位置信息。

步骤九:库区定位模块11将库区位置信息传输至路径规划模块12,路径规划模块12根据库区位置信息归挂运输路线,承运条件配置模块13根据待存物资信息获取承运要求,承运条件配置模块13将承运要求传输至人员车辆匹配模块14,人员车辆匹配模块14根据承运要求配置车辆、工作人员。

步骤十:人员车辆匹配模块14将信息传输至出库信息核实模块18,出库信息核实模块18对物资出库信息进行核实,核实后允许出库,出库信息核实模块18将核实后信息传输至人员车辆信息核实模块19对人员车辆信息进行核实绑定,人员车辆信息核实模块19核实后将信息传输至出库信息管理模块20,出库信息管理模块20根据接收信息对出库信息进行记录方便调阅查实。

步骤十一:库区环境信息监测模块8可以对库区内环境状况进行监测,一旦监测到可去环境状况发生变化不符合设定的环境数据影响到储存物资状况,会将信息传输至报警装置9,报警装置9在接收到环境变化信息后发出警报,同时将环境变化信息传输至反馈模块7,反馈模块7将信息反馈至数据库2,数据库2记录反馈参数信息。并做出调配安排。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该海工项目物资仓储任务分配方法,通过库区功能信息采集模块3、库区库存信息采集模块4、库区环境信息采集模块5、人员车辆信息采集模块6、反馈模块7详细收集到当前库区信息,提高了对库区的使用效率,通过库区环境信息监测模块8,报警装置9,加强了对库区环境信息的监测,延长了存储物资的存储周期,出库信息核实模块18、人员车辆信息核实模块19、出库信息管理模块20加强了在调配物资过程中对车辆的监管。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