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实时变动数据的企业数据化管理系统及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9811040发布日期:2020-01-31 18:21阅读:380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实时变动数据的企业数据化管理系统及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企业数据管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实时变动数据的企业数据化管理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数字信息的发展,现有的很多企业都应用数字化来进行企业管理。当前的数字化管理,多是针对市场,在企业管理内部一般都是通过一些erp、crm、oa系统去开展企业的数字统计,同一企业内的这些系统相对独立,封闭性强,开放接口费用高,重要的是,缺乏反应实时变化的数据体系,对于企业管理的指导意义不是很大。

现有的很多企业,仅靠统计历史数据分析市场和推动销售,靠制度来推进与管理,未能利用实时数据来引导企业的管理,很多计划都是走形式。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实时变动数据的企业数据化管理系统及方法,综合各个部门的历史数据和实时数据,进行数据分析,相对于现有的企业管理方式,数据分析的结果更为准确,从而引导管理层做出更有利于企业发展的管理决策。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实时变动数据的企业数据化管理系统,包括企业数据中心和多个部门数据中心;

所述企业数据中心,用于将管理层制定的计划指标下发至各个部门,监控各个部门的实时数据,控制协调各个部门的工作,综合各个部门的历史数据和实时数据进行分析以供管理层参考,并将管理层的新指标下发至各个部门;

所述部门数据中心,用于根据计划指标管理本部门的工作计划,将本部门执行指标过程中的实时数据上传至企业数据中心,并根据新指标调整本部门的工作计划。

优选地,所述多个部门数据中心包括但不限于采购部门数据中心、生产部门数据中心、销售部门数据中心、人力部门数据中心和财务部门数据中心;

所述实时数据包括但不限于采购数据、生产数据、销售数据、薪资数据和财务数据。

优选地,所述企业数据中心包括:

目标下达单元,用于对历史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为管理层的决策作出参考,将管理层制定的计划指标下发至各个部门;

数据监控单元,用于监控各个部门在执行过程中的实时数据,结合各个部门的历史数据和实时数据综合分析数据的变化趋势,得到各种分析图表,为管理层的决策调整作出参考;

推进达标单元,用于将管理层做出决策调整后的新指标下发至各个部门,指导各个部门调整工作计划,控制和协调各个部门的工作。

优选地,每个所述部门数据中心包括:

计划制定单元,用于在接收到计划指标后,制定本部门的工作计划,并将工作计划下发到本部门的各个团队;

工作执行单元,用于监控本部门各个团队在工作执行过程中的实时数据,将实时数据反馈给企业数据中心,并指导和协调本部门各个团队按工作计划执行;

计划纠偏单元,用于在接收到新指标后,调整本部门的工作计划,并将调整后的工作计划下发到本部门的各个团队。

优选地,所述计划纠偏单元,还用于对本部门的历史数据和实时数据进行分析,得到部门分析结果,以供部门领导参考,根据部门领导的决策修订本部门的工作计划。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实时变动数据的企业数据化管理方法,适用于第一方面所述的基于实时变动数据的企业数据化管理系统,包括:

企业数据中心将管理层制定的计划指标下发至各个部门,监控各个部门的实时数据,综合各个部门的历史数据和实时数据进行分析以供管理层参考,并将管理层的新指标下发至各个部门;

各个部门数据中心根据计划指标管理本部门的工作计划,将本部门执行指标过程中的实时数据上传至企业数据中心,并根据新指标调整本部门的工作计划。即任何数据变动,包括但不限于实际数据与计划数据的分析结果、新计划的调整,均是每时每刻根据实际工作发生,而反映出其变动的过程。

优选地,所述各个部门数据中心但不限于采购部门数据中心、生产部门数据中心、销售部门数据中心、人力部门数据中心和财务部门数据中心;

所述实时数据包括但不限于采购数据、生产数据、销售数据、薪资数据和财务数据。

优选地,具体包括:

企业数据中心对历史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为管理层的决策作出参考,将管理层制定的计划指标下发至各个部门;

企业数据中心监控各个部门在执行过程中的实时数据,结合各个部门的历史数据和实时数据综合分析数据的变化趋势,得到各种分析图表,为管理层的决策调整作出参考;

企业数据中心将管理层做出决策调整后的新指标下发至各个部门,指导各个部门调整工作计划,控制和协调各个部门的工作。

优选地,具体包括:

部门数据中心在接收到计划指标后,制定本部门的工作计划,并将工作计划下发到本部门的各个团队;

部门数据中心监控本部门各个团队在工作执行过程中的实时数据,将实时数据反馈给企业数据中心,并指导和协调本部门各个团队按工作计划执行;

部门数据中心在接收到新指标后,调整本部门的工作计划,并将调整后的工作计划下发到本部门的各个团队。

优选地,具体还包括:

部门数据中心对本部门的历史数据和实时数据进行分析,得到部门分析结果,以供部门领导参考,根据部门领导的决策修订本部门的工作计划。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综合各个部门的历史数据和实时数据,进行数据分析,相对于现有的企业管理方式,数据分析的结果更为准确,从而引导管理层做出更有利于企业发展的管理决策。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为本实施例中基于实时变动数据的企业数据化管理系统的结构图;

图2为本实施例中基于实时变动数据的企业数据化管理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应当理解,当在本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时,术语“包括”和“包含”指示所描述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和/或组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组件和/或其集合的存在或添加。

还应当理解,在此本发明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仅仅是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并不意在限制本发明。如在本发明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那样,除非上下文清楚地指明其它情况,否则单数形式的“一”、“一个”及“该”意在包括复数形式。

还应当进一步理解,在本发明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相关联列出的项中的一个或多个的任何组合以及所有可能组合,并且包括这些组合。

如在本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那样,术语“如果”可以依据上下文被解释为“当...时”或“一旦”或“响应于确定”或“响应于检测到”。类似地,短语“如果确定”或“如果检测到[所描述条件或事件]”可以依据上下文被解释为意指“一旦确定”或“响应于确定”或“一旦检测到[所描述条件或事件]”或“响应于检测到[所描述条件或事件]”。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实时变动数据的企业数据化管理系统,如图1所示,包括企业数据中心和多个部门数据中心;

所述企业数据中心,用于将管理层制定的计划指标下发至各个部门,监控各个部门的实时数据,控制协调各个部门的工作,综合各个部门的历史数据和实时数据进行分析以供管理层参考,并将管理层的新指标下发至各个部门;

所述部门数据中心,用于根据计划指标管理本部门的工作计划,将本部门执行指标过程中的实时数据上传至企业数据中心,并根据新指标调整本部门的工作计划。

本实施例中,一个企业设有一个企业数据中心,每个部门均设有一个部门数据中心,一个企业的部门通常包括但不限于采购部门、生产部门、销售部门、人力部门和财务部门,因此多个部门数据中心包括但不限于采购部门数据中心、生产部门数据中心、销售部门数据中心、人力部门数据中心和财务部门数据中心。每个部门数据中心对本部门的数据进行监控管理,企业数据中心对整个企业的数据进行监控管理。企业数据中心在进行数据分析时,综合各个部门的历史数据和实时数据进行分析,所述数据包括但不限于采购数据、生产数据、销售数据、薪资数据和财务数据,因此数据分析的结果更为准确,给管理层作出的参考也更准确,从而辅助管理层对企业进行管理,引导管理层做出更有利于企业发展的管理决策。本实施例的企业数据中心的所有数据服从于管理层决策、计划、监控、控制、协调和领导的需要。

本实施例的企业数据中心包括但不限于目标下达单元、数据监控单元和推进达标单元。

所述目标下达单元,用于对历史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为管理层的决策作出参考,将管理层制定的计划指标下发至各个部门;

所述数据监控单元,用于监控各个部门在执行过程中的实时数据,结合各个部门的历史数据和实时数据综合分析数据的变化趋势,得到各种分析图表,为管理层的决策调整作出参考;

所述推进达标单元,用于将管理层做出决策调整后的新指标下发至各个部门,指导各个部门调整工作计划,控制和协调各个部门的工作。

本实施例的每个所述部门数据中心包括但不限于计划制定单元、工作执行单元和计划纠偏单元。

所述计划制定单元,用于在接收到计划指标后,制定本部门的工作计划,并将工作计划下发到本部门的各个团队;

所述工作执行单元,用于监控本部门各个团队在工作执行过程中的实时数据,将实时数据反馈给企业数据中心,并指导和协调本部门各个团队按工作计划执行;

所述计划纠偏单元,用于在接收到新指标后,调整本部门的工作计划,并将调整后的工作计划下发到本部门的各个团队;还用于对本部门的历史数据和实时数据进行分析,得到部门分析结果,以供部门领导参考,根据部门领导的决策修订本部门的工作计划。

本实施例从一个企业的四大步骤进行具体案例说明。

一、数据中心根据历史数据及实际情况制定企业计划:

企业本月拟在市场中投入abc三种产品,根据企业历史财务数据,月固定费用63万元,3种产品变动成本分别为11元、8元、15元,销售价格分别为15元、13元、20元,公司计划本月实现目标利润26万元,与往月持平。根据变动成本、固定费用推算,如果要达成目标,3种产品的(保利)销售额应为91万、103万、100万,该计划是企业的基本计划准则,计划销售情况如表一所示,并以此下达到各部门。

表一

二、各部门根据总计划分解指标、制定部门计划:

销售部,根据企业目标中保利销售额数字,推算出3种产品需要完成销售量目标分别是60848件、79269件、50053件,以此作为销售部基本计划。针对此计划,销售部及其团队可有拜访量、活动量、产品定价、营销返点等数据的调整,来匹配企业计划的达成。

生产部,根据销售部对三种产品销售数量的需求,生产部应制定相应的生产计划,根据废品率、出品率等推算出,需要用多少原材料生产,需要产成多少商品。其中,还可以针对用料、人工、生产环节等数据进行调整,来匹配企业计划的达成。

采购部的采购计划、供应商供货及价格调整,人力资源部的绩效考评、员工激励、福利等,财务部的费用控制、监控等,每个部门都制定响应计划,并分解为可执行的数据指标,分解到相应的团队中。

三、数据中心、部门共同监控指标变动:

因为市场是消费者说了算,无论是市场销售价格、产品的销售量以及销售结构,都可能影响到部门的指标,从而影响到企业的目标利润。

如,销售部在大宗销售谈判过程中,商品价格被压低,为了保持市场占有率,因此考虑将a产品价格下降0.5元,b产品价格下降1元,因此,为了保持目标达成,两种产品的相关数据就需要做实时调整,调整后,a产品销售量增加了6085件,销售额增加57806元;b产品增加7927件,销售额增加了15854元。实际销售情况如表二所示,计划于实际的变动情况如表三所示。

表二

表三

由上表可以看出,虽然销售量增加了,总的销售收入也增加了73660元,但因为价格的变动,利润还是下降了56686元。

四、数据中心调整公司计划促进目标达成:

根据实时数据反映,本月还有56686元的利润差额才能达成目标,实时调整的计划变动情况,如表四所示,从表中可看出,需增加销售a产品的销售额66021元,销售量4553件;b产品增加销售额71178元,增加销售量5932件;c产品增加销售额68097元,销售量为3405件时,所增加的销售额205296元,才能填补上空缺,实现本月26万元的目标利润。

表四

由于销售量的增加,因此生产量也需要相应的增加,所以原料采购、计件工资、员工加班工时等等都会面临调整,同时,资金使用、费用开支也会有变动,这些变动指标就影响着生产部、采购部、人力资源部和财务部的计划和指标调整,这就是基于实时变动数据的企业数据化管理所谓的“牵一发,动全身”的应用效果。

本案例的这些数据指标背后,还有更深一层的意义和作用,比如生产部门从数据中了解了成本的走向后,就可以更好控制成本,实现开源节流。以上案例呈现的是某一时刻的数据信息对应的实时监控,可以看到,基于实时变动数据的企业数据化管理,涉及到各部门、各方面的财务数据和非财务数据,是在限定时间范围内不断循环计划、监督、控制、调整四个动作的一套管理体系,通过各部门织出的数据信息网,将数据化管理覆盖到整个企业及其生产经营流程中,让企业通过实时变动数据,为生产运营注入活力,确保企业运作无死角、运行不间断,让企业运用数据导航,走上规范统一、高效稳定的发展道路。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的有益效果为:

从企业管理角度出发,对企业自上而下都有帮助。首先,企业主以数字进行企业管理,避免了拍脑袋决策的风险,也不再受制于财务的限制,管理视角更宏大,管理层次更丰富,对企业的管理水平提升有关键作用。其次,企业各部门的行为以数据为导向,不但目标清晰准确,各部门的决策也有依有据,同时也让企业管理更扁平化,更适合现代企业的管理架构。最后,对于普通员工来说,数字化也体现了企业管理的公平公正,以数字决定员工的工作绩效,员工更愿意付出和努力。

从市场角度出发,此数字化管理方式,要比erp、crm、oa更简单易用,符合中小企业乃至一些大型企业的实际需求。同时,整合的数字化管理技术方案,也能以一抵多,更集约、更科学、更高效。另外,结合市场上的企业管理咨询与培训,更有助于行业的良性发展,提高我国企业管理的整体水平。

实时变动的数据监控与调整规则,是目前市面上所有的管理方式、管理思路当中未曾关注到的重要细节,这是发明人在多年的企业管理经验中提炼出来的,对于企业而言,这种实时数据监控关注,不间断的科学调整目标,以此引导生产、采购、财务等部门朝着目标共同努力,对于企业而言无疑是生机与活力的保证。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实时变动数据的企业数据化管理方法,适用于实施例一所述的基于实时变动数据的企业数据化管理系统,如图2所示,包括:

s1,企业数据中心将管理层制定的计划指标下发至各个部门,监控各个部门的实时数据,综合各个部门的历史数据和实时数据进行分析以供管理层参考,并将管理层的新指标下发至各个部门;

s2,各个部门数据中心根据计划指标管理本部门的工作计划,将本部门执行指标过程中的实时数据上传至企业数据中心,并根据新指标调整本部门的工作计划。

本实施例中,一个企业设有一个企业数据中心,每个部门均设有一个部门数据中心,一个企业的部门通常包括但不限于采购部门、生产部门、销售部门、人力部门和财务部门,因此多个部门数据中心包括但不限于采购部门数据中心、生产部门数据中心、销售部门数据中心、人力部门数据中心和财务部门数据中心。每个部门数据中心对本部门的数据进行监控管理,企业数据中心对整个企业的数据进行监控管理。企业数据中心在进行数据分析时,综合各个部门的历史数据和实时数据进行分析,所述数据包括但不限于采购数据、生产数据、销售数据、薪资数据和财务数据,因此数据分析的结果更为准确,给管理层作出的参考也更准确,从而辅助管理层对企业进行管理,引导管理层做出更有利于企业发展的管理决策。本实施例的企业数据中心的所有数据服从于管理层决策、计划、监控、控制、协调和领导的需要。

其中,所述步骤s1具体包括:

企业数据中心对历史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为管理层的决策作出参考,将管理层制定的计划指标下发至各个部门;

企业数据中心监控各个部门在执行过程中的实时数据,结合各个部门的历史数据和实时数据综合分析数据的变化趋势,得到各种分析图表,为管理层的决策调整作出参考;

企业数据中心将管理层做出决策调整后的新指标下发至各个部门,指导各个部门调整工作计划,控制和协调各个部门的工作。

本实施例以某企业为例,企业领导层根据上半年各个部门的历史数据制定了下半年总计划指标和各个部门的计划指标,并将相应的计划指标下发到对应的部门。这五个部门在根据本部门的计划指标开展工作,在开展过程中,企业数据中心监控这五个部门的实时数据,综合这五大部门的历史数据和实时数据分析数据的变化趋势,得到各种销售、成本、利润等图表,并将图表里的数据与计划指标进行比较,分析各计划指标完成情况。例如,下半年的总计划指标:计划利润460万,计划销售额2925万,计划成本2465万,这五个部门各自的计划成本为:采购部采购计划1600万(假设零库存)、生产部计划成本1880万(其中:材料1600万元,直接人工240万、其他生产费用40万)销售部计划销售费用250万、其他部门(高管、采购部、人力资源部、财务部、技术部等各部门)计划费用预算是335万。因为竞争激烈,为了销售额,降低了销售价格,在九月末,前三个月完成的利润仅为180万,销售额为1300万,成本费用1120万。那么后三个月需完成的利润为280万,为了这个目标,管理层做出了决策调整,调整了各个部门的新指标,增加销售,降低各个部门后三个月的计划预算,并将各个部门的新指标下发至各个部门,为了完成这个新指标,企业数据中心指导各个部门调整计划,协调各个部门的工作,确保目标利润的实现。

其中,所述步骤s2具体包括:

部门数据中心在接收到计划指标后,制定本部门的工作计划,并将工作计划下发到本部门的各个团队;

部门数据中心监控本部门各个团队在工作执行过程中的实时数据,将实时数据反馈给企业数据中心,并指导和协调本部门各个团队按工作计划执行;

部门数据中心在接收到新指标后,调整本部门的工作计划,并将调整后的工作计划下发到本部门的各个团队;

部门数据中心对本部门的历史数据和实时数据进行分析,得到部门分析结果,以供部门领导参考,根据部门领导的决策修订本部门的工作计划。

本实施例中,各个部门接收到企业数据中心的计划指标后,根据计划指标分解工作任务,将工作任务分派到本部门的各个团队。例如销售部门,下半年的计划利润460万,计划销售额2925万,计划成本费用共计2465万元。销售部门有四个团队,于是拟定工作计划,将计划指标分解到各个团队,各个团队按照本团队的工作任务开展工作。在完成指标的过程中,每个部门实时监控本部门各团队的工作情况,并将本部门的实时数据反馈给企业中心,以便企业中心掌握各部门的执行情况,并进行数据分析。在企业数据中心调整指标并制定新指标后,各个部门根据新指标调整本部门的工作计划。例如上文,对于下半年的计划指标,前三个月的完成情况不佳,相对于利润,成本过高,为了完成计划利润460万,计划销售额2925万,计划成本2465万,根据已完成的利润180万、销售额1300万和成本1120万,制定了后三个月的指标:利润280万元,销售额为1783万元,成本费用共计1503万。销售部门接收到后三个月的新指标后,增加了四个团队的工作任务。其他各部门亦增加了相应的计划。本实施例中,各部门根据企业数据中心的指导调整工作计划,也可根据本部门的历史数据和实时数据,在不改变部门指标的情况下,修订本部门的工作计划。

在实际工作中,本年度总计划和预算一般会在上一年末完成制定,并且会根据市场淡旺季波动、市场竞争等情况,将指标分解到每个月。在本年度计划执行过程中,数据中心根据每个月任务完成情况,于月末最后一日根据本方法指示自动调节出下个月的计划和预算,确保年度总计划和预算不发生改变,可以快速高效的确定目标,也就更方便制定行动计划,减轻各部门的压力。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的有益效果为:

从企业管理角度出发,对企业自上而下都有帮助。首先,企业主以数字进行企业管理,避免了拍脑袋决策的风险,也不再受制于财务的限制,管理视角更宏大,管理层次更丰富,对企业的管理水平提升有关键作用。其次,企业各部门的行为以数据为导向,不但目标清晰准确,各部门的决策也有依有据,同时也让企业管理更扁平化,更适合现代企业的管理架构。最后,对于普通员工来说,数字化也体现了企业管理的公平公正,以数字决定员工的工作绩效,员工更愿意付出和努力。

从市场角度出发,此数字化管理方式,要比erp、crm、oa更简单易用,符合中小企业乃至一些大型企业的实际需求。同时,整合的数字化管理技术方案,也能以一抵多,更集约、更科学、更高效。另外,结合市场上的企业管理咨询与培训,更有助于行业的良性发展,提高我国企业管理的整体水平。

实时变动的数据监控与调整规则,是目前市面上所有的管理方式、管理思路当中未曾关注到的重要细节,这是发明人在多年的企业管理经验中提炼出来的,对于企业而言,这种实时数据监控关注,不间断的科学调整目标,以此引导生产、采购、财务等部门朝着目标共同努力,对于企业而言无疑是生机与活力的保证。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计算机软件或者二者的结合来实现,为了清楚地说明硬件和软件的可互换性,在上述说明中已经按照功能一般性地描述了各示例的组成及步骤。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发明的范围。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方法、系统和设备,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所述步骤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步骤可以结合为一个步骤,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一个步骤拆分为多个步骤。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