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景区的游览管理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0018198发布日期:2020-02-25 11:01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基于景区的游览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w1、对游玩的景区按照景区内各景点进行划分,划分成若干景点子区域,对各景点子区域进行编号,分别为1,2,...,i,...,n,n表示为该景区内景点子区域的数量,每个景点子区域均对应一个观赏人数上限阈值以及观赏人数下限阈值;

w2、分别获取景区内各景点子区域内的游客的数量;

w3、将各景点子区域内的游客的数量分别与对应编号的景点子区域内的观赏人数上限阈值和观赏人数下限阈值进行对比,统计各景点子区域内的游客的数量大于对应该编号的景点子区域的观赏人员上限阈值的数量x,以及统计各景点子区域内游客的数量小于对应该编号的景点子区域的观赏人员下限阈值的数量y;

w4、判断各景点子区域内的游客的数量大于对应该编号的景点子区域的观赏人员上限阈值的数量x与各景点子区域内游客的数量小于对应该编号的景点子区域的观赏人员下限阈值的数量y是否在0.7-1.5之间,若在0.7-1.5之间,则执行步骤w5,否则,执行步骤w8;

w5、获取各景点子区域的游客数量小于该景点子区域的观赏人员下限阈值的景点子区域对应的景点类型,以及获取各景点子区域的游客数量大于该景点子区域的观赏人员上限阈值的景点子区域对应的景点类型;

w6、将各景点子区域的游客数量小于该景点子区域的观赏人员下限阈值的景点子区域与各景点子区域的游客数量大于该景点子区域的观赏人员上限阈值的景点子区域按照景点类型相同进行归类划分,归属于同一类型的景点类型;

w7、提取各景点子区域的游客数量小于该景点子区域的观赏人员下限阈值的景点子区域的位置,并将各景点子区域的游客数量小于该景点子区域的观赏人员下限阈值的景点子区域的位置发送至景点类型相同的各景点子区域的游客数量大于该景点子区域的观赏人员上限阈值的景点子区域对应的游客手机终端;

w8、按照各景点子区域对应的观赏人数上限阈值的固定百分比依次降低景点子区域的游客数量大于该景点子区域的观赏人员上限阈值的数值,同时按照各景点子区域对应的观赏人数上限阈值固定百分比依次增加景点子区域的游客数量小于该景点子区域的观赏人员下限阈值的数值,直至各景点子区域的游客数量大于该景点子区域的观赏人员上限阈值的数量与各景点子区域的游客数量小于该景点子区域的观赏人员下限阈值的数量在0.7-1.5之间,并执行步骤w2-w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景区的游览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以固定时间e,获取景区内各景点子区域内的游客数量,并执行以下步骤;

t1、将各景点子区域内的游客的数量分别与对应编号的景点子区域内的观赏人数上限阈值和观赏人数下限阈值进行对比,统计各景点子区域内的游客的数量大于对应该编号的景点子区域的观赏人员上限阈值的数量x,以及统计各景点子区域内游客的数量小于对应该编号的景点子区域的观赏人员下限阈值的数量y;

t2、判断各景点子区域内的游客的数量大于对应该编号的景点子区域的观赏人员上限阈值的数量x与各景点子区域内游客的数量小于对应该编号的景点子区域的观赏人员下限阈值的数量y是否在0.7-1.5之间,若在0.7-1.5之间,则执行步骤t3,否则,执行步骤t6;

t3、获取各景点子区域的游客数量小于该景点子区域的观赏人员下限阈值的景点子区域对应的景点类型,以及获取各景点子区域的游客数量大于该景点子区域的观赏人员上限阈值的景点子区域对应的景点类型;

t4、将各景点子区域的游客数量小于该景点子区域的观赏人员下限阈值的景点子区域与各景点子区域的游客数量大于该景点子区域的观赏人员上限阈值的景点子区域按照景点类型相同进行归类划分,归属于同一类型的景点类型;

t5、提取各景点子区域的游客数量小于该景点子区域的观赏人员下限阈值的景点子区域的位置,并将各景点子区域的游客数量小于该景点子区域的观赏人员下限阈值的景点子区域的位置发送至景点类型相同的各景点子区域的游客数量大于该景点子区域的观赏人员上限阈值的景点子区域对应的游客手机终端;

t6、按照各景点子区域对应的观赏人数上限阈值的固定百分比依次降低景点子区域的游客数量大于该景点子区域的观赏人员上限阈值的数值,同时按照各景点子区域对应的观赏人数上限阈值固定百分比依次增加景点子区域的游客数量小于该景点子区域的观赏人员下限阈值的数值,直至各景点子区域的游客数量大于该景点子区域的观赏人员上限阈值的数量与各景点子区域的游客数量小于该景点子区域的观赏人员下限阈值的数量在0.7-1.5之间,获取景区内各景点子区域内的游客数量,并执行步骤t1-t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景区的游览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景点子区域进行景点类型的归类方法,包括以下方法:

h1、获取景区对各景点子区域的描述,并获取售票网络平台对该景区内各景点子区域的评价内容;

h2、提取各景点子区域的描述内容,并将提取的各景点子区域的描述与各景点类型对应的特征关键字集合ak(ak1,ak2,...,akj,...,akm)进行逐一对比,得到景区描述匹配集合bik(bik1,bik2,...,bikj,...,bikm),k表示为景点类型的数量,k=1,2,...,m表示为该景点类型对应的关键字数量,akj表示为第k个景点类型对应的第j个关键字,bikj表示为第i个景点子区域的景区描述内容与第k个景点类型中第j个关键字的对比情况,若第i个景点子区域的景区描述内容中包含有第k个景点类型中第j个关键字,则取bikj等于r,r>1,反之,则bikj取1;

h3、提取售票网络平台对各景点子区域内的评价内容,并将提取的各景点子区域的评价内容与各景点类型对应的特征关键字集合ak(ak1,ak2,...,akj,...,akm)进行逐一对比,得到评价描述匹配集合cik(cik1,cik2,...,cikj,...,cikm),k表示为景点类型的数量,k=1,2,...,m表示为该景点类型对应的关键字数量,akj表示为第k个景点类型对应的第j个关键字,cikj表示为第i个景点子区域的评价内容与第k个景点类型中第j个关键字的对比情况,若第i个景点子区域的评价内容包含第k个景点类型中第j个关键字,则cikj取r,反之,则cikj取1;

h4、根据步骤h2中景区描述匹配集合的和h3中评价描述匹配集合的计算各景点子区域与各景点类型对应的特征吻合度系数;

h5、筛选出景点子区域与各景点类型间的特征吻合度系数最大的特征吻合度系数,并将该景点子区域归于最大特征吻合度系数对应的景点类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景区的游览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各景点子区域与各景点类型对应的特征吻合度系数计算公式为表示为第i个景点子区域与第k个景点类型对应的特征吻合度系数,β1表示为景区描述对应的比重系数,β2表示为网络平台的评价描述对应的比重系数,且β1+β2=1,bikj表示为第i个景点子区域的景区描述内容与第k个景点类型中第j个关键字的对比情况,cikj表示为第i个景点子区域的评价内容与第k个景点类型中第j个关键字的对比情况,gakj表示为第k个景点类型中第j个关键字对应的权重比例,且gak1+gak2+...+gakj+...+gakm=1。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