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542159发布日期:2021-06-18 20:38阅读:60来源:国知局
电子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子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可挠式显示面板的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电子产品已成为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必需品。随着这类电子产品的蓬勃发展,消费者对这些产品的质量、功能或价格抱有很高的期望。

一些电子产品具有发光、或显示的功能,但仍未在各个方面皆符合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电子装置,其包括可挠式显示器、电容式指纹感应元件、驱动电路以及信号线。该可挠式显示器包括多个发光二极管。该电容式指纹感应元件设置在该可挠式显示器上。该信号线电连接该电容式指纹感应元件与该驱动电路。

附图说明

图1至图5所示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电子装置的示意图,其中:

图1为电子装置于一弯折状态下的外观的示意图;

图2为电子装置于另一弯折状态下的外观的示意图;

图3为电子装置于展开状态下的部分剖面示意图;

图4为电子装置的显示器内的信号线的设置示意图;以及

图5为电子装置的显示器内的感应电极的设置示意图。

图6为电子装置的显示器内的感应电极的另一设置示意图。

图7为电子装置的显示器内的感应电极的再一设置示意图。

图8至图10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中电子装置的示意图,其中:

图8为电子装置的显示器内的感应电极的设置示意图;

图9为电子装置于一弯折状态下的外观的示意图;以及

图10为电子装置于另一弯折状态下的外观的示意图。

图11至图12所示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中电子装置的示意图,其中:

图11为电子装置于展开状态下的上视示意图;以及

图12为电子装置于展开状态下的另一上视示意图。

图13所示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中电子装置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0、20、30、40-电子装置;100-可挠式显示器;110-基板;110s-表面;111-平坦区;113-弯折区;115-显示区;116-周边区;130-电路层;131-绝缘层;132-开关元件;150-像素阵列;150p-像素;151-次像素;153-次像素;155-次像素;157-驱动电路;159-薄膜封装;160-集成电路;161-解多任务器;163-导线;163a-网格部;165-信号线;180-显示信号线;200-触控感应元件;210-触控电极;250-信号线;260-集成电路;270-软性印刷电路板;300-指纹感应元件;310、311、313、315-感应电极;315m-网格部;317a、317b-感应电极;319a、319b-感应电极;320、320a、320b-绝缘层;330-驱动电路;331-驱动单元;350、351、353-信号线;351a、351b、353a、353b支部;353m、353n-网格部;360-集成电路;361-解多任务器;363-导线;363a-网格部;365-导电胶;a-弯折轴;d1、d2、d3、d4、d5、d6-方向;g1、g2-间距;r1-区域;w1、w2-宽度;θ1、θ2、θ3-夹角。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熟习本发明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能了解本发明,下文配合所附图示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电子装置。为了使读者能容易了解及图式的简洁,本发明中的多张图式只绘出电子装置的一部分,且图式中的特定元件并非依照实际比例绘图。此外,图中各元件的数量及尺寸仅作为示意,并非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本发明通篇说明书与后附的权利要求中会使用某些词汇来指称特定元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电子设备制造商可能会以不同的名称来指称相同的元件。本文并不意在区分那些功能相同但名称不同的元件。在下文说明书与权利要求书中,「含有」与「包括」等词为开放式词语,因此其应被解释为「含有但不限定为…」之意。

另外应理解的是,以下实施例中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左、右、前或后等,仅是参考附加图式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用来说明并非用来限制本发明。必需了解的是,为特别描述或图标的元件可以此技术人士所熟知的各种形式存在。此外,当某层在其它层或基板「上」时,有可能是指「直接」在其它层或基板上,或指某层在其它层或基板上,或指其它层或基板之间夹设其它层。

在此,「约」、「大约」、「实质上」的用语通常表示在一给定值或范围的20%之内,例如10%之内、5%之内、3%之内、2%之内、1%之内、或0.5%之内。在此给定的数量为大约的数量,亦即在没有特定说明「约」、「大约」、「实质上」的情况下,仍可隐含「约」、「大约」、「实质上」的含义。

虽然诸如「第一」、「第二」、「第三」等术语可用来描述或命名不同的构件,而此些构件并不以此些术语为限。此些术语仅用以区别说明书中的一构件与其他构件,无关于此些构件的制造顺序。权利要求中可不使用相同术语,并可依照权利要求中元件宣告的顺序,以「第一」、「第二」、「第三」等来取代。据此,在以下说明书中,第一构件在权利要求中可能为第二构件。

熟习本发明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下,参考以下所举实施例,而将数个不同实施例中的特征进行替换、重组、混合以完成其他实施例。

请参考图1至图5,所示者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电子装置10的示意图,图1至图2绘示电子装置10的外观示意图,图3绘示电子装置10在非弯折状态时的部分结构剖面图,图4至图5则绘示电子装置10的部分元件俯视示意图。电子装置10可包括显示器,例如是图1至图3所绘示的可挠式显示器100。请参照图1至图3所示,可挠式显示器100可包括基板110、电路层130以及像素阵列150。基板110的材料可为任何具有可挠曲特性的材质,例如塑料(如聚酰亚胺或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等,但不以此为限。基板110可进一步包括平坦区111以及至少一弯折区113,弯折区113可与平坦区111的一侧连接。在本实施例中,两弯折区113可例如分别邻接平坦区111的两相对侧,两弯折区113分别具有弯折轴a,沿着第一方向d1延伸。在其他实施例中,两弯折区113的弯折轴a的延伸方向可彼此不同。电子装置10的显示区115可涵盖平坦区111以及一部分的弯折区113,如图1所示,但不以此为限。在一实施例中,可设置绝缘层131于电路层130与像素阵列150之间,但不限于此。本领域者应可轻易理解,前述弯折区113与平坦区111之间相对设置的关系,以及显示区115的涵盖范围等皆可依据实际元件需求而进一步调整,不以图1所示态样为限。此外,本发明的平坦区111相对于弯折区113来说具有非弯折的平面,并不限制平坦区111须具有平坦的表面。

在本实施例中,弯折区113与平坦区111可例如是一体成型,也就是弯折区113与平坦区111两者为相同材质所构成的同一结构体的不同部分,而不是由不同结构体所拼接或接合而形成,但不限于此。平坦区111可具有不可弯折或不易弯折的特性,亦即在弯折状态或展开状态(非弯折状态)下均为平面结构,但不限于此。弯折区113可具有可弯折特性,其在展开状态下可为平面结构,而在折叠或弯折状态下可为弧面结构,但不限于此。需注意的是,在展开状态下,平坦区111与弯折区113实质上可形成平面结构(未绘示),亦即平坦区111与弯折区113的表面实质上可为共平面,例如是由第一方向d1与第二方向d2所构成的平面,其中,第一方向d1与第二方向d2可分别为彼此相交或实质上垂直的两方向,例如第一方向d1与第二方向d2之间的夹角介于75°至105°之间(75°≤夹角≤105°),但不以此为限。另一方面,在弯折状态下,弯折区113可以弯折轴a为轴心而弯曲。在本实施例中,弯折区113例如是相对于弯折轴a朝向另一方向(未绘示)弯折,该另一方向与第一方向d1例如是彼此正交,即该另一方向可以是垂直于基板110的方向(基板110的法线方向)或垂直于x-y平面的方向,如z方向等。此外,弯折区113相对于弯折轴a的折叠角度或是弯曲弧度不以图1所示为限,其可以视元件需求而加以调整。举例来说,如图2所示,在另一实施例中,弯折区113可以进一步以弯折轴a为轴心而部分弯折至平坦区111的背侧。

接着,请参照图3所示,图3为电子装置10在第二方向d2与第三方向d3上的剖面示意图,而第三方向d3例如是垂直于基板110的表面110s或垂直于x-y平面的方向。电路层130可设置在基板110的表面110s上。像素阵列150可设置在电路层130上。像素阵列150可包括多个像素150p。像素150p可包括用以显示相同或不同颜色的多个次像素,例如次像素151、次像素153、及次像素155可分别为红色、蓝色、或绿色,但不限于此,在其他实施例中,像素150p也可包含其他颜色的次像素,例如黄色次像素。在本实施例中,像素阵列150可为自发光模块阵列,例如是发光二极管显示阵列,也就是说,次像素151、次像素153、次像素155可分别包括至少一发光二极管及其它用以提供显示功能的元件,并可分别对应电路层130中的电子元件,例如薄膜晶体管元件(未绘示)、储存电容元件(未绘示)等。此外,像素阵列150可利用设置于基板110上的驱动电路157加以驱动。在一实施例中,可设置薄膜封装(thinfilmencapsulation,tfe)层159于像素阵列150上。在一实施例中,像素150p可包括无机发光二极管(inorganiclightemittingdiode)、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lightemittingdiode,oled)、微型发光二极管(microlight-emittingdiode)、次微米发光二极管(minilight-emittingdiode)、量子点发光二极管(quantumdotlightemittingdiode,qled/qdled),纳米线发光二极管(nanowireled)或是棒状发光二极管(bartypeled),但不以此为限。在其他实施例中,像素阵列150也可以包括非自发光模块阵列,例如液晶显示模块。当像素阵列150为该非自发光模块阵列时,电子装置10可更包含背光模块(未绘示),该背光模块可设置于基板110下。

再如图3所示,电子装置10还可包括触控感应元件200,设置于可挠式显示器100上。触控感应元件200可包括多个触控电极210,触控电极210可以阵列排列。触控电极210的材料可包含透明导电材料、金属材料、适当的材料、或上述的组合,但不以此为限。该透明导电材料可包含氧化铟锡(indiumtinoxide,ito)、氧化铟锌(indiumzincoxide,izo)、氧化镉锡(cadmiumtinoxide,cto)、氧化铝锌(aluminumzincoxide,azo)、氧化铟锌锡(indiumtinzincoxide,itzo)、氧化锌(zincoxide)、氧化镉(cadmiumoxide)、氧化铪(hafniumoxide,hfo)、氧化铟镓锌(indiumgalliumzincoxide,ingazno)、氧化铟镓锌镁(indiumgalliumzincmagnesiumoxide,ingaznmgo)、氧化铟镓镁(indiumgalliummagnesiumoxide,ingamgo)、或氧化铟镓铝(indiumgalliumaluminumoxide,ingaalo)等,但不以此为限。并且,触控感应元件200同样可利用设置于基板110上的驱动电路330或其他驱动电路(未绘示)加以驱动。

另一方面,电子装置10还可包括指纹感应元件300,其同样可设置于可挠式显示器100上。指纹感应元件300可邻近触控感应元件200设置。指纹感应元件300可例如是一电容式指纹感应元件。指纹感应元件300可包括多个感应电极310,感应电极310可以阵列排列。感应电极310设置于像素阵列150之上。在一实施例中,触控感应元件200的触控电极210可与指纹感应元件300的感应电极310一并排列,例如是由相同、或不同的导电膜层所构成,但不以此为限。举例来说,感应电极310的分布密度可小于触控电极210的分布密度,但不以此为限。在某些实施例中,触控电极210与感应电极310可以分别设置在基板10的两相对侧,如图3所示的左侧与右侧。触控电极210与感应电极310上还可覆有一绝缘层320,设置在触控感应元件200与指纹感应元件300之上。然而,在其他实施例中,亦可因应产品需求而省略该触控感应元件,也就是该电子装置亦可仅设有该指纹感应元件而不设有该触控感应元件,如此,仅该指纹感应元件的该感应电极以阵列排列设置于像素阵列之上(此实施态样并未绘示出)。此外,感应电极310可以依不同的驱动方式,达到可于不同时间点侦测触控或指纹感应。换句话说,可使用感应电极310来取代触控电极210、或感应电极310同时具有触控及指纹感应功能,但不以此为限。

感应电极310的材料可类似于触控电极210的材料,在此不再赘述。此外,感应电极310同样可利用设置于基板110上的驱动电路330加以驱动。在一实施例中,驱动电路330的制程可选择整合于电路层130的制程,也就是说,驱动电路330可与电子装置10的电路层130一并形成在同一层导电层中,还可包括相同或类似的导电材料,但不以此为限。在本实施例中,感应电极310可通过多条信号线350而连接至驱动电路330,以电连接指纹感应元件300与驱动电路330。然而,在另一实施例中,指纹感应元件300可通过其他的方式与驱动电路330电连接,而省略信号线350的设置。藉由感应电极310的设置,当手指触摸时,即可利用感应电极310通过感应手指造成的电荷变化、温度差、或压力变化等方式扫瞄指纹上的波峰与波谷,藉此辨识出指纹的图案。

图4为图3的区域r1的俯视示意图。详细来说,如图4所示,驱动电路330可包含多个驱动单元331,并经由多条信号线350分别电连接至感应电极310。需注意的是,感应电极310在第二方向d2上的宽度w1例如是约为50微米(μm)至300微米(50μm≤w1≤300μm),例如100微米、或200微米,因此一个感应电极310可同时对应于下方的数个次像素,例如次像素151、次像素153、及次像素155。宽度w1可为感应电极310在第二方向d2上的最大宽度。信号线350在连接至感应电极310时可设置在次像素151、次像素153、及次像素155之间,以减少遮挡到次像素151、次像素153、及次像素155所发出的光线量。在一实施例中,至少一信号线351可包括多个支部351a及支部351b,支部351a及支部351b可依序交替排列且分别朝向不同的方向(例如方向d4及方向d5,但不限于此)延伸,使信号线351可设置于次像素151、次像素153、次像素155之间,也就是说,信号线351可呈现锯齿状(zig-zag)结构。在一实施例中,信号线351的多个支部351a可往多个方向延伸,但不限于此。信号线351在第二方向d2上可具有不同的长度,以电连接至不同的感应电极310。举例来说,一条信号线351可电连接至相邻驱动电路330的感应电极310,另一条信号线351可电连接至另一感应电极310,此两条信号线351在第二方向d2上可具有不同的长度,但不限于此。方向d4与方向d5之间的夹角θ1可例如介于0度至90度(0°≤θ1≤90°)之间,例如30度、或60度,但不以此为限。在一实施例中,信号线351与弯折轴a的延伸方向(例如第一方向d1)之间的角度θ2间大于0度且小于或等于90度(0°<θ2≤90°),例如30度、45度、60度、或75度,但不以此为限。

本领域者应可轻易理解,在信号线350设置于次像素151、次像素153、次像素155之间的前提下,信号线350亦可有其他的设置态样而不限于前述的锯齿状,举例来说,在另一实施例中,至少一信号线353的多个支部353a及支部353b亦可连续并排并同时朝向不同的方向(例如方向d4及方向d5)延伸,使信号线353可大致呈现网格状(mesh)结构。如此,使得对应的次像素151、次像素153、次像素155可自支部353a、及支部353b所构成的网格部353m、或网格部353n中暴露出。换句话说,信号线353可具有暴露出次像素151、次像素153、或次像素155的多个开口,使得一个该开口可对应的次像素151、次像素153、及次像素155中的至少一个。此外,支部353a及支部353b可构成完整的网格部353m,亦可构成不完整的网格部353n,使得信号线353可以用其具有的完整网格部353m、或不完整的网格部353n接触对应的感应电极310。在某些实施例中,由于信号线350可与感应电极310不同层,因此信号线350可具有至少一个接触部(例如两个该接触部,未绘示)或是至少两个该接触部(例如两个以上的该接触部,未绘示)电连接至感应电极310的其中一个。举例来说,该接触部可包含通孔或其他电性连接结构,但不限于此。信号线353的不同部位与弯折轴a的该延伸方向之间同样可具有一夹角,如夹角θ2或夹角θ3,该夹角例如是大于0度且小于或等于90度(0°<θ2或θ3≤90°),如30度、45度、60度、75度、或90度,但不以此为限。需特别说明的是,在前述的各实施例中,信号线350虽皆是以规则的锯齿状结构(即该锯齿状结构的各个尖凸部分及凹入部分的尺寸皆实质上相同)或规则的网格状结构(即该网格状结构的各个网格部分的尺寸皆实质上相同)为例进行说明,但在实际制程上并不以此为限,而可因应不同元件的设置需求,使得该信号线的支部具有两个以上的延伸方向而呈现不规则的锯齿状结构或不规则的网格状结构。

另一方面,如图5所示,感应电极310亦可配合实际元件的设置需求而具有不同的态样。举例来说,在一实施例中,至少一部分的感应电极311的设置密度例如是约为每毫米平方设置约25个至50个(items/mm2),例如30个、或40个。指纹感应电极311之间可具有相对较大的间距(spacing)g1,例如是约为30微米至50微米(30μm≤g1≤50μm),例如35微米、或45微米,但不以此为限。间距g1可为两相邻的指纹感应电极311之间的最小距离。如此,一部分的次像素151、次像素153、或次像素155则可位于指纹感应电极311之间的间距g1内,而被暴露出来,如图5所示。在此情况下,当设置信号线350(请见图3或图4)以电连接各指纹感应电极311时,可使信号线350获得较宽裕的制程空间。另一方面,一部分的感应电极313也可选择具有相对较高的设置密度,例如是提高至约为每毫米平方设置约100个至400个(items/mm2),也就是可缩小感应电极313之间的间距g2,例如是约为5微米至10微米(5μm≤g2≤10μm),例如7微米,但不以此为限。间距g2可为两相邻的感应电极313之间的最小距离。如此,因感应电极313之间的间距g2较小,而不会暴露次像素151、次像素153、或次像素155,如此,感应电极313的设置可更为密集而可提高指纹感应元件300的分辨率。此外,还可选择使一部分的感应电极315形成金属网格(metalmesh)状,也就是利用导电性佳的金属(例如金、银、铜、铝、钨、或上述的合金,但不以此为限)走线构成至少一部分的感应电极315。换言之,感应电极315也可包括多个网格部315m,其同样可具有可暴露出次像素151、次像素153、或次像素155的多个开口,使得次像素151、次像素153、或次像素155可位于感应电极315的网格部315m的该开口中,而被暴露出来。在此情况下,可减少像素阵列150的显示亮度受到感应电极315的影响。本领域者应可理解,本实施例虽可同时包括不同态样的感应电极311、感应电极313、感应电极315,但在其他实施例中亦可配合产品需求而选择设置单一种的感应电极,例如是仅设置感应电极315以减少显示亮度所受的影响、或仅设置感应电极313以提高分辨率、或仅设置感应电极311以改善导线的设置空间等,但不以此为限。上述感应电极的优点仅为例示性说明,实际上可具有更多、或其他优点,本发明不以此为限。

另外,可参照图6、图7所示,在另一实施例中,还可使指纹感应元件300包含多个第一感应电极317a及多个第二感应电极317b,组成互容式的电极阵列。举例来说,第一感应电极317a及第二感应电极317b中的一者可为驱动电极,另一者可为感应电极。需注意的是,图6、图7仅绘示电子装置的部分剖面图。详细来说,第一感应电极317a及第二感应电极317b可以是经由相似或不同制程步骤而先后形成的两电极层,但不限于此。第一感应电极317a可例如是沿第一轴向(例如是图1的第一方向d1)平行排列,而第二感应电极317b例如是沿第二轴向(例如是图1的第二方向d2)平行排列。第一感应电极317a与第二感应电极317b在不同于第一方向d1、及第二方向d2的另一方向d6上可相互交替排列,如图6所示,其中方向d6例如分别与第一方向d1和第二方向d2具有45度的夹角,但不以此为限。此外,第一感应电极317a及第二感应电极317b上可分别覆有绝缘层320a、及绝缘层320b,使得第一感应电极317a及第二感应电极317b彼此相互绝缘。在其他实施例中,指纹感应元件300可为互容式的电极阵列。举例来说,只设置第一感应电极317a或第二感应电极317b,例如只设置第一感应电极317a且第一感应电极317a具有驱动及感应功能,但不以此为限。

此外,还可如图7所示,在第一感应电极317a及第二感应电极317b之间额外设置另一基板340,使得第二感应电极317b可另设置在基板340上。基板340的材料包含介电材料、或绝缘材料、或其他适当的材料,藉此可拉开第一感应电极317a与第二感应电极317b之间的距离,减少第一感应电极317a及第二感应电极317b间的寄生电容,可获得较佳的感应信号。

在前述设置下,可改善受到可挠式显示器100频繁的弯折使用而影响电子装置10整体的元件效能的问题。然而,本领域者应可轻易了解,为能满足实际产品需求的前提下,本发明的电子装置10亦可能有其它态样。因此,下文将进一步针对本发明中电子装置的其他实施例或变化型进行说明。且为简化说明,以下说明主要针对各实施例不同之处进行详述,而不再对相同之处作重复赘述。此外,本发明的各实施例中相同的元件以相同的标号进行标示,以利于各实施例间互相对照。

图8至图10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中电子装置20的示意图,其中图8为电子装置20的显示面板内电极的设置示意图,图9及图10则为电子装置于弯折状态下的外观的示意图。本实施例的电子装置20的结构大体上与前述第一实施例相同,同样包括前述的可挠式显示器100以及设置于可挠式显示器100上方的指纹感应元件300a,相同之处不再赘述。本实施例与前述第一实施例的差异主要在于,在不同的区域内,指纹感应元件300a的电极阵列可具有不同的设置密度。

具体来说,如图8所示,本实施例的可挠式显示器100同样包括平坦区111以及弯折区113,而弯折区113的两相对侧例如是分别邻接两平坦区111,但不以此为限。在本实施例中,可例如缩小感应电极319b的宽度w2,举例来说可缩小至约为20微米至30微米(20μm≤w2≤30μm),例如25微米,藉此每单位面积内各感应电极319b设置的数量则可相对提高,进而形成相对较大的设置密度。在本实施例中,弯折区113中的感应电极319b的设置密度可大于平坦区111的感应电极319a的设置密度。可选择使设置在平坦区111内的感应电极319a的宽度w1不同于设置在弯折区113内的感应电极319b的宽度w2,使得平坦区111的感应电极319a及弯折区113的感应电极319b可配合基板110的可弯折功能具有不同的设置密度,但不以此为限。举例来说,宽度w1及宽度w2可为在第二方向d2上的最大宽度。在另一实施例中,还可通过使平坦区111的感应电极319a及弯折区113的感应电极319b分别具有不同的间隔或间距(pitch,未绘示)、或是使平坦区111以及弯折区113内的感应电极319a、及感应电极319b既具有不同的宽度亦具有不同的间隔(未绘示),来调整平坦区111以及弯折区113内单位面积内感应电极319a、或感应电极319b的设置数量,以获得不同的设置密度。另外,平坦区111内的感应电极319a及弯折区113内感应电极319b之间的间隔距离也可以不一样。例如在弯折区113内的感应电极319b之间的间隔距离可较小,而在平坦区111内的感应电极319a之间的间隔距离可较大,但不限于此。

在此情况下,可改善设置在弯折区113内感应电极319b的分辨率与辨识度,即使是当电子装置20处于弯折使用的状态,感应电极319b仍可与大面积的指纹表面贴合,进而产生感应信号。因此,本实施例的电子装置20可以是如图9所示的可穿戴式电子装置,将前述指纹感应元件300a的电极阵列设置于该可穿戴式电子装置,宽度w2相对较小的感应电极319b可设置于该可穿戴式电子装置的弯折区113,以配合该可穿戴式电子装置于弯曲状态下的指纹辨识功能。此时,使用者仅需施以略大的压力即可轻易使手指与该可穿戴式电子装置的表面贴合,再藉由高设置密度的感应电极319b进行指纹感应。或者,本实施例的电子装置20可以是如图10所示的一可折叠式电子装置,将前述指纹感应元件300a的电极阵列设置于该可折叠式电子装置,同样可将宽度w2相对较小的感应电极319b设置于该可折叠式电子装置的弯折区113,以配合可折叠式电子装置于折叠状态下的指纹辨识功能。此时,因弯折区113内设有高设置密度的感应电极319b,使得该可折叠式电子装置即使于折叠状态下仍可进行指纹辨识。

请参考图11至图12,所示者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中电子装置30的示意图,其中,图11及图12分别绘示该电子装置于展开状态下的上视示意图。本实施例的电子装置30的结构大体上与前述第一实施例相同,同样包括前述的可挠式显示器100以及设置于其上方的指纹感应元件300,相同之处容不再赘述。本实施例与前述第一实施例的差异主要在于电路的设置。

如图11所示,本实施例的电子装置30在其显示区115的至少一侧还设有周边区116,周边区116可设有电子装置30及/或指纹感应元件300的电路。在本实施例中,周边区116是设置在显示区115的两相对侧,并分别设有电子装置30及/或指纹感应元件300的集成电路160、集成电路360,但不以此为限。举例来说,周边区116还可选择性地设有解多任务器(demux)161、及解多任务器361,而指纹感应元件300的驱动电路330、解多任务器361与集成电路360可设置于显示区115右侧的周边区116内。解多任务器161与电子装置30的驱动电路160则设置于显示区115左侧的周边区116内。此外,显示区115内的信号线(如信号线165)则可分别沿着第二方向d2延伸并电性连接至解多任务器161、及解多任务器361,再经由导线163、及导线363分别电连接至两侧的集成电路160、或集成电路360。在一实施例中,解多任务器161、及解多任务器361可选择为(但不限于)1对3的解多任务器,例如将集成电路160所连接的一条导线163分成三条信号线(如信号线165等),但不以此为限,解多任务器161、及/或解多任务器361亦可为1对6、或1对10的解多任务器,以进一步降低电子装置30的制作成本。此外,导线163、及/或导线363还可进一步包括多个网格部163a及网格部363a。在一实施例中,导线163可包含往不同方向延伸的网格部163a,如此可承受较大的弯折应力,减少因设置于弯折区113内而受到频繁弯折使用的影响。导线363的设计也可类似于导线163。在其他实施例中,导线163、及导线363的设计不限于网格设计,只要可降低应力的设计皆可以应用于导线163、及导线363位于弯折区113的部分。另一方面,显示区115一侧的周边区116还可向外设有软性印刷电路板(flexibleprintedcircuit,fpc)270,可选择性地设置其他电路于软性印刷电路板270上。

需注意的是,电子装置30及/或指纹感应元件300的电路可选择性地设置在弯折区113或平坦区111上。举例来说,在一实施例中,可选择将解多任务器161、解多任务器361,或者是电子装置30及/或指纹感应元件300的驱动电路(如驱动电路330)设置在平坦区111。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将指纹感应元件300的驱动电路(如驱动电路330)设置在弯折区113,同时将解多任务器161、解多任务器361、集成电路160、及/或集成电路360设置于平坦区111,但不限于此,图12绘示其中一种电路设置态样,但不限于图12所示。

请参考图13,所示者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中电子装置40的示意图,其绘示电子装置40于弯折状态下的外观及剖面示意图。本实施例的电子装置40的结构大体上与前述实施例相同,同样包括可挠式显示器100以及设置于其上方的触控感应元件200与指纹感应元件300,并且,本实施例的电子装置40同样设有显示区115以及设置在显示区115两相对侧的周边区116,相同之处不再赘述。本实施例与前述实施例的差异主要在于可将指纹感应元件300的驱动电路330、解多任务器361与集成电路360皆设在一侧的周边区116,因此在使用时即可将电子装置40设有指纹感应元件300的电路的部分(即电子装置40右侧的周边区116)弯折至后方,以节省空间或调整电子装置40的元件配置。指纹感应元件300的集成电路360是通过导电胶365(例如异方性导电胶(acf))而设置于基板110的表面110s上。此外,电路层130可包含多个开关元件132,例如薄膜晶体管,但不限于此。绝缘层131设置于开关元件132上。

另一方面,电子装置40另一侧的周边区116则可设有可挠式显示器100的集成电路160,其可通过显示信号线180而与像素阵列150电连接,并且进一步连接至软性印刷电路板270而与设置于软性印刷电路板270上的集成电路260电连接。而触控感应元件200的触控电极210则另外通过信号线250而连接至软性印刷电路板270,与集成电路260电连接。需注意的是,触控感应元件200的集成电路260以及可挠式显示器100的集成电路160皆设在该另一侧的周边区116内,因此可将电子装置40设有可挠式显示器100与触控感应元件200的电路的部分(即电子装置40左侧的周边区116)弯折至后方,同样可以节省空间或调整电子装置40的元件配置。

另外,本发明所述电子装置并不限于包括前述例示的显示器等,还可包括照明装置、天线装置、感测装置或拼接装置等,但不以此为限。其中,该电子装置可为非矩形、可弯折或可挠式电子装置,例如包括可挠式液晶(liquidcrystal)显示设备或可挠式发光二极管显示设备。该天线装置可例如是液晶天线,但不以此为限;该拼接装置可例如是显示器拼接装置或天线拼接装置,但不以此为限。需注意的是,该电子装置可为前述各装置的变化形式、任意排列或组合,但不以此为限。此外,在本发明中,「可弯折」或「可挠」一词意指该电子装置可以被弯曲、弯折、折叠、拉伸、挠曲(flexed)或是其他类似变形。而在本发明中,「非矩形」一词意指该电子装置的外观为非矩形,或是该电子装置所包含的像素阵列具有非矩形的整体外观。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