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净水器滤芯寿命确定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与流程

文档序号:20442946发布日期:2020-04-17 22:32阅读:468来源:国知局
一种净水器滤芯寿命确定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净水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净水器滤芯寿命确定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健康生活理念的倡导,人们越来越重视饮用水的质量,净水器的使用也越来越广泛,对净水器滤芯寿命的计算以及确认尤为重要。现有的净水器滤芯剩余寿命计算方式是按照机器通电时间来判断的,在一定的水质(tds值)条件下,每一级滤芯的寿命固定为一个时间(比如10000h),只要机器通电就开始计算滤芯累计寿命;滤芯的剩余寿命等于固定时间减去机器累计通电时间。

使用现有的净水器滤芯剩余寿命计算方式存在以下问题:

没有综合考虑影响净水器滤芯寿命的因素,无法准确确定净水器滤芯剩余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净水器滤芯寿命确定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能有效解决现有技术没有综合考虑影响净水器滤芯寿命的因素,无法准确确定净水器滤芯剩余寿命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净水器滤芯寿命确定方法,包括:

根据滤芯的级别,分别设置每一级别滤芯对应的总过滤水量以及总通电时间;

根据不同进水水质的tds值,设置所述不同进水水质对应的滤芯寿命系数;

根据所述总通电时间以及所述滤芯寿命系数计算待确定净水器的第一滤芯剩余寿命;根据所述总过滤水量以及所述滤芯寿命系数计算所述待确定净水器的第二滤芯剩余寿命;

根据所述第一滤芯剩余寿命计算第一剩余滤芯寿命比例;根据所述第二滤芯寿命时间计算第二剩余滤芯寿命比例;

将所述第一剩余滤芯寿命比例与所述第二剩余滤芯寿命比例进行比对,并根据比对结果显示剩余滤芯寿命比例。

进一步地,所述根据不同进水水质的tds值,设置所述不同进水水质对应的滤芯寿命系数,具体为:

当tds≤150时,设置所述进水水质对应的滤芯寿命系数为1;

当150<tds≤300时,设置所述进水水质的滤芯寿命系数为0.85;

当300<tds≤450时,设置所述进水水质的滤芯寿命系数为0.7;

当450<tds≤600时,设置所述进水水质的滤芯寿命系数为0.55;

当tds>600时,设置所述进水水质的滤芯寿命系数为0.4。

进一步地,所述根据所述总通电时间以及所述滤芯寿命系数计算待确定净水器的第一滤芯剩余寿命;根据所述总过滤水量以及所述滤芯寿命系数计算所述待确定净水器的第二滤芯剩余寿命;

获取所述待确定净水器的累计制水时间,根据所述累计制水时间、所述总过滤水量以及所述滤芯寿命指数计算所述待检测净水器的第二滤芯剩余寿命。

进一步地,所述将所述第一剩余滤芯寿命比例与所述第二剩余滤芯寿命比例进行比对,并根据比对结果显示剩余滤芯寿命比例,具体为:

将所述第一剩余滤芯寿命比例与所述第二剩余滤芯寿命比例进行比对,若所述第一剩余滤芯寿命比例小于等于所述第二滤芯寿命比例,则显示所述第一滤芯剩余寿命比例;

若所述第一剩余滤芯寿命比例大于所述第二滤芯寿命比例,则显示所述第二滤芯剩余寿命比例。

另一方面,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净水器滤芯寿命确定装置,包括第一设置模块、第二设置模块、第一计算模块、第二计算模块和比对模块;

所述第一设置模块,用于根据滤芯的级别,分别设置每一级别滤芯对应的总过滤水量以及总通电时间;

所述第二设置模块,用于根据不同进水水质的tds值,设置所述不同进水水质对应的滤芯寿命系数;

所述第一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总通电时间以及所述滤芯寿命系数计算待确定净水器的第一滤芯剩余寿命;根据所述总过滤水量以及所述滤芯寿命系数计算所述待确定净水器的第二滤芯剩余寿命;

所述第二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滤芯剩余寿命计算第一剩余滤芯寿命比例;根据所述第二滤芯寿命时间计算第二剩余滤芯寿命比例;

所述比对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剩余滤芯寿命比例与所述第二剩余滤芯寿命比例进行比对,并根据比对结果显示剩余滤芯寿命比例。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设置模块,具体用于:

当tds≤150时,设置所述进水水质对应的滤芯寿命系数为1;

当150<tds≤300时,设置所述进水水质的滤芯寿命系数为0.85;

当300<tds≤450时,设置所述进水水质的滤芯寿命系数为0.7;

当450<tds≤600时,设置所述进水水质的滤芯寿命系数为0.55;

当tds>600时,设置所述进水水质的滤芯寿命系数为0.4。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计算模块,具体用于:

获取所述待确定净水器的累计制水时间,根据所述累计制水时间、所述总过滤水量以及所述滤芯寿命指数计算所述待确定净水器的第二滤芯剩余寿命。

进一步地,所述比对模块,具体为:

将所述第一剩余滤芯寿命比例与所述第二剩余滤芯寿命比例进行比对,若所述第一剩余滤芯寿命比例小于等于所述第二滤芯寿命比例,则显示所述第一滤芯剩余寿命比例;

若所述第一剩余滤芯寿命比例大于所述第二滤芯寿命比例,则显示所述第二滤芯剩余寿命比例。

又一方面,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存储的计算机程序,其中,在所述计算机程序运行时控制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在设备执行如上述的净水器滤芯寿命确定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净水器滤芯寿命确定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通过根据滤芯的级别分别设置每一级别滤芯对应的总过滤水量以及总通电时间,同时根据不同进水水质状况对滤芯寿命进行修正,分别计算以过滤水量为依据的第一滤芯剩余寿命和以通电时间为依据的第二滤芯剩余寿命,综合考虑影响滤芯寿命的多种因素,能够有效提高计算得到的剩余寿命的准精确性;且通过比对第一滤芯剩余寿命比例以及第二滤芯剩余寿命比例的值,选取数值小的滤芯剩余寿命作为最终的滤芯剩余寿命进行显示,能有效解决现有技术没有综合考虑影响净水器滤芯寿命的因素,无法准确确定净水器滤芯剩余寿命的问题,从而能够准确确定净水器的滤芯剩余寿命,进而有利于使净水器滤芯更换的时间更加科学合理。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净水器滤芯寿命确定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净水器滤芯寿命确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

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净水器滤芯寿命确定方法,包括:

s1、根据滤芯的级别,分别设置每一级别滤芯对应的总过滤水量以及总通电时间;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理解的是,总通电时间需要转换为以小时为单位。根据滤芯分为三个级别,分别为:第一级为pac滤芯,第二级为ro膜滤芯,第三级为t33滤芯;其中,设置pac滤芯对应的总过滤水量a为2500l,总通电时间t为12个月;设置ro膜滤芯的总过滤水量a为7500l,总通电时间t为36个月;设置t33滤芯的总过滤水量a为4000l,总通电时间t为18个月。

s2、根据不同进水水质的tds值,设置不同进水水质对应的滤芯寿命系数β;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当tds≤150时,设置进水水质对应的滤芯寿命系数β为1;

当150<tds≤300时,设置进水水质的滤芯寿命系数β为0.85;

当300<tds≤450时,设置进水水质的滤芯寿命系数β为0.7;

当450<tds≤600时,设置进水水质的滤芯寿命系数β为0.55;

当tds>600时,设置进水水质的滤芯寿命系数β为0.4。

s3、根据总通电时间以及滤芯寿命系数计算待确定净水器的第一滤芯剩余寿命;根据总过滤水量以及滤芯寿命系数计算待确定净水器的第二滤芯剩余寿命;

s4、根据第一滤芯剩余寿命计算第一剩余滤芯寿命比例;根据第二滤芯寿命时间计算第二剩余滤芯寿命比例;

s5、将第一剩余滤芯寿命比例与第二剩余滤芯寿命比例进行比对,并根据比对结果显示剩余滤芯寿命比例。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根据滤芯的级别分别设置每一级别滤芯对应的总过滤水量以及总通电时间,同时根据不同进水水质状况对滤芯寿命进行修正,分别计算以过滤水量为依据的第一滤芯剩余寿命和以通电时间为依据的第二滤芯剩余寿命,综合考虑影响滤芯寿命的多种因素,能够有效提高计算得到的剩余寿命的准精确性;且通过比对第一滤芯剩余寿命比例以及第二滤芯剩余寿命比例的值,选取数值小的滤芯剩余寿命作为最终的滤芯剩余寿命进行显示,能有效解决现有技术没有综合考虑影响净水器滤芯寿命的因素,无法准确确定净水器滤芯剩余寿命的问题,从而能够准确确定净水器的滤芯剩余寿命,进而有利于使净水器滤芯更换的时间更加科学合理。

作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根据不同进水水质的tds值,设置不同进水水质对应的滤芯寿命系数,具体为:

当tds≤150时,设置进水水质对应的滤芯寿命系数β为1;

当150<tds≤300时,设置进水水质的滤芯寿命系数β为0.85;

当300<tds≤450时,设置进水水质的滤芯寿命系数β为0.7;

当450<tds≤600时,设置进水水质的滤芯寿命系数β为0.55;

当tds>600时,设置进水水质的滤芯寿命系数β为0.4。

作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根据总通电时间以及滤芯寿命系数计算待确定净水器的第一滤芯剩余寿命;根据总过滤水量以及滤芯寿命系数计算待确定净水器的第二滤芯剩余寿命;

获取待确定净水器的累计制水时间,根据累计制水时间、总过滤水量以及滤芯寿命指数计算待检测净水器的第二滤芯剩余寿命。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滤芯剩余寿命的表达式为:

h=β(t-m);

其中,m为以小时计算的累计通电时间,β为滤芯寿命系数;

第二滤芯剩余寿命的表达式为:

l=β(a-1.5n)

n为以分钟计算的累计制水时间,β为滤芯寿命系数。

作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将第一剩余滤芯寿命比例与第二剩余滤芯寿命比例进行比对,并根据比对结果显示剩余滤芯寿命比例,具体为:

将第一剩余滤芯寿命比例与第二剩余滤芯寿命比例进行比对,若第一剩余滤芯寿命比例小于等于第二滤芯寿命比例,则显示第一滤芯剩余寿命比例;

若第一剩余滤芯寿命比例大于第二滤芯寿命比例,则显示第二滤芯剩余寿命比例。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剩余滤芯寿命比例d1的表达式为:d1=h/tβ;第二剩余滤芯寿命比例d2的表达式为:d2=l/aβ。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若d1≤d2,则显示第一滤芯剩余寿命d1;若d1>d2,显示第二滤芯剩余寿命d2。

本发明实施例综合考虑了净水器的过滤水量以及通电时间,并设置不同水质的滤芯寿命指数以计算净水器的滤芯剩余寿命,有利于提高计算净水器滤芯剩余寿命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个具体的例子:某个第一级滤芯已使用时间为30天,累计通电时间m为720h,累计制水时间n是150min;

当自来水tds值为150时,

h=12x30x24-720=7920;

l=2500-150x1.5=2275;

d1=7920/8640=92%;

d2=2275/2500=91%;

最终显示的第一级滤芯剩余寿命比例为d2=91%。

当自来水tds值为300时,

h=0.85(12x30x24-720)=6732;

l=0.85(2500-150x1.5)=1933.75;

d1=6732/8640=78%;

d2=1933.75/2500=78%;

最终显示的第一级滤芯剩余寿命比例为d1=78%。

当自来水tds值为450时,

h=0.7(12x30x24-720)=5544

l=0.7(2500-150x1.5)=1592.5

d1=5544/8640=65%

d2=1592.5/2500=64%

最终显示的第一级滤芯剩余寿命比例为d2=64%。

实施本发明实施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根据滤芯的级别分别设置每一级别滤芯对应的总过滤水量以及总通电时间,同时根据不同进水水质状况对滤芯寿命进行修正,分别计算以过滤水量为依据的第一滤芯剩余寿命和以通电时间为依据的第二滤芯剩余寿命,综合考虑影响滤芯寿命的多种因素,有利于提高计算净水器滤芯剩余寿命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且通过比对第一滤芯剩余寿命比例以及第二滤芯剩余寿命比例的值,选取数值小的滤芯剩余寿命作为最终的滤芯剩余寿命进行显示,能够进一步提高计算净水器滤芯剩余寿命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能有效解决现有技术没有综合考虑影响净水器滤芯寿命的因素,无法准确确定净水器滤芯剩余寿命的问题,从而能够准确确定净水器的滤芯剩余寿命,进而有利于使净水器滤芯更换的时间更加科学合理。

请参阅图2:

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净水器滤芯寿命确定装置,包括第一设置模块10、第二设置模块20、第一计算模块30、第二计算模块40和比对模块50;

第一设置模块10,用于根据滤芯的级别,分别设置每一级别滤芯对应的总过滤水量以及总通电时间;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理解的是,总通电时间需要转换为以小时为单位。根据滤芯分为三个级别,分别为:第一级为pac滤芯,第二级为ro膜滤芯,第三级为t33滤芯;其中,设置pac滤芯对应的总过滤水量a为2500l,总通电时间t为12个月;设置ro膜滤芯的总过滤水量为7500l,总通电时间为36个月;设置t33滤芯的总过滤水量为4000l,总通电时间为18个月。

第二设置模块20,用于根据不同进水水质的tds值,设置不同进水水质对应的滤芯寿命系数;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当tds≤150时,设置进水水质对应的滤芯寿命系数为1;

当150<tds≤300时,设置进水水质的滤芯寿命系数为0.85;

当300<tds≤450时,设置进水水质的滤芯寿命系数为0.7;

当450<tds≤600时,设置进水水质的滤芯寿命系数为0.55;

当tds>600时,设置进水水质的滤芯寿命系数为0.4。

第一计算模块30,用于根据总通电时间以及滤芯寿命系数计算待确定净水器的第一滤芯剩余寿命;根据总过滤水量以及滤芯寿命系数计算待确定净水器的第二滤芯剩余寿命;

第二计算模块40,用于根据第一滤芯剩余寿命计算第一剩余滤芯寿命比例;根据第二滤芯寿命时间计算第二剩余滤芯寿命比例;

比对模块50,用于将第一剩余滤芯寿命比例与第二剩余滤芯寿命比例进行比对,并根据比对结果显示剩余滤芯寿命比例。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根据滤芯的级别分别设置每一级别滤芯对应的总过滤水量以及总通电时间,同时根据不同进水水质状况对滤芯寿命进行修正,分别计算以过滤水量为依据的第一滤芯剩余寿命和以通电时间为依据的第二滤芯剩余寿命,综合考虑影响滤芯寿命的多种因素,能够有效提高计算得到的剩余寿命的准精确性;且通过比对第一滤芯剩余寿命比例以及第二滤芯剩余寿命比例的值,选取数值小的滤芯剩余寿命作为最终的滤芯剩余寿命进行显示,能有效解决现有技术没有综合考虑影响净水器滤芯寿命的因素,无法准确确定净水器滤芯剩余寿命的问题,从而能够准确确定净水器的滤芯剩余寿命,进而有利于使净水器滤芯更换的时间更加科学合理。

作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第二设置模块20,具体用于:

当tds≤150时,设置进水水质对应的滤芯寿命系数为1;

当150<tds≤300时,设置进水水质的滤芯寿命系数为0.85;

当300<tds≤450时,设置进水水质的滤芯寿命系数为0.7;

当450<tds≤600时,设置进水水质的滤芯寿命系数为0.55;

当tds>600时,设置进水水质的滤芯寿命系数为0.4。

作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第一计算模块30,具体用于:

获取待确定净水器的累计制水时间,根据累计制水时间、总过滤水量以及滤芯寿命指数计算待确定净水器的第二滤芯剩余寿命。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滤芯剩余寿命的表达式为:

h=β(t-m);

其中,m为以小时计算的累计通电时间,β为滤芯寿命系数;

第二滤芯剩余寿命的表达式为:

l=β(a-1.5n)

n为以分钟计算的累计制水时间,β为滤芯寿命系数。

作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比对模块50,具体为:

将第一剩余滤芯寿命比例与第二剩余滤芯寿命比例进行比对,若第一剩余滤芯寿命小于等于第二滤芯寿命,则显示第一滤芯剩余寿命;

若第一剩余滤芯寿命大于第二滤芯寿命,则显示第二滤芯剩余寿命。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剩余滤芯寿命比例d1的表达式为:d1=h/tβ;第二剩余滤芯寿命比例d2的表达式为:d2=l/aβ。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若d1≤d2,则显示第一滤芯剩余寿命d1;若d1>d2,显示第二滤芯剩余寿命d2。

本发明实施例综合考虑了净水器的过滤水量以及通电时间,并设置不同水质的滤芯寿命指数以计算净水器的滤芯剩余寿命,有利于提高计算净水器滤芯剩余寿命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个具体的例子:某个第一级滤芯已使用时间为30天,累计通电时间m为720h,累计制水时间n是150min;

当自来水tds值为150时,

h=12x30x24-720=7920;

l=2500-150x1.5=2275;

d1=7920/8640=92%;

d2=2275/2500=91%;

最终显示的第一级滤芯剩余寿命比例为d2=91%。

当自来水tds值为300时,

h=0.85(12x30x24-720)=6732;

l=0.85(2500-150x1.5)=1933.75;

d1=6732/8640=78%;

d2=1933.75/2500=78%;

最终显示的第一级滤芯剩余寿命比例为d1=78%。

当自来水tds值为450时,

h=0.7(12x30x24-720)=5544

l=0.7(2500-150x1.5)=1592.5

d1=5544/8640=65%

d2=1592.5/2500=64%

最终显示的第一级滤芯剩余寿命比例为d2=64%。

实施本发明实施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根据滤芯的级别分别设置每一级别滤芯对应的总过滤水量以及总通电时间,同时根据不同进水水质状况对滤芯寿命进行修正,分别计算以过滤水量为依据的第一滤芯剩余寿命和以通电时间为依据的第二滤芯剩余寿命,综合考虑影响滤芯寿命的多种因素,有利于提高计算净水器滤芯剩余寿命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且通过比对第一滤芯剩余寿命比例以及第二滤芯剩余寿命比例的值,选取数值小的滤芯剩余寿命作为最终的滤芯剩余寿命进行显示,能够进一步提高计算净水器滤芯剩余寿命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能有效解决现有技术没有综合考虑影响净水器滤芯寿命的因素,无法准确确定净水器滤芯剩余寿命的问题,从而能够准确确定净水器的滤芯剩余寿命,进而有利于使净水器滤芯更换的时间更加科学合理。

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存储的计算机程序,其中,在计算机程序运行时控制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在设备执行如上述的净水器滤芯寿命确定方法。

需说明的是,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另外,本发明提供的装置实施例附图中,模块之间的连接关系表示它们之间具有通信连接,具体可以实现为一条或多条通信总线或信号线。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情况下,即可以理解并实施。

以上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