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本电脑的防误触控制电路、笔记本电脑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922643发布日期:2020-02-14 16:31阅读:624来源:国知局
笔记本电脑的防误触控制电路、笔记本电脑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笔记本电脑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笔记本电脑的防误触控制电路。



背景技术:

现有的笔记本电脑在使用键盘打字的时候,由于手掌位于触摸板上方,很容易碰到触摸板,导致输入内容被中断,严重影响使用体验。

目前市场上已经有产品针对触摸板设置了开关功能,当需要使用触摸板的时候把触摸板功能打开,当需要使用键盘输入的时候,就关闭触摸板功能。然而现有的方式均为手动关闭和打开,这种方式相对比较麻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笔记本电脑的防误触控制电路。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笔记本电脑的防误触控制电路,所述笔记本电脑包括:主机座、设置于所述主机座正面的键盘、与所述主机座可转动连接的显示屏,所述防误触控制电路包括:

设置在所述主机座正面的触摸组件;

设置在所述主机座内、且位于所述触摸组件下方,用于检测用户的触摸事件并输出防误触信号的防误触模块;

设置于所述主机座内、分别与所述触摸组件和所述防误触模块连接的主控单元;

所述主控单元接收所述防误触信号并根据所述防误触信号输出控制信号至所述触摸组件以控制所述触摸组件不执行触摸反应。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防误触模块包括传感ic;

所述传感ic用于检测用户的触摸事件,以获取与触摸事件对应的触摸面积,并在所述触摸面积大于或等于预设值时,输出所述防误触信号。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防误触模块与所述主控单元通过usb总线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主控单元与所述触摸组件通过usb总线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设置于所述主机座内、且位于所述触摸组件下方的电路板,所述防误触模块设置在所述电路板上。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路板为pcb板,所述电路板与所述触摸组件之间留有间隙。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触摸组件包括:触控ic以及与所述触控ic连接的触摸板;

所述触摸板设置在所述主机座正面的表面,所述触控ic设置在所述主机座内部;

所述触摸板检测用户的触控操作并将所述触控操作发送给所述触控ic;

所述触控ic接收所述触控操作,并根据所述触控操作生成与所述触控操作对应的触控信息。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传感ic包括ttp223n传感芯片。

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分别与所述防误触模块、所述主控单元和所述触摸组件连接,以输出电能并监测所述主控单元的供电信息的电源管理单元。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笔记本电脑,包括:主机座、设置于所述主机座正面的键盘、与所述主机座可转动连接的显示屏,还包括以上所述的笔记本电脑的防误触控制电路,所述防误触控制电路设置在所述主机座上。

实施本实用新型的笔记本电脑的防误触控制电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该防误触控制电路包括:设置在主机座正面的触摸组件;设置在主机座内、且位于触摸组件下方,用于检测用户的触摸事件并输出防误触信号的防误触模块;设置于主机座内、分别与触摸组件和防误触模块连接的主控单元;主控单元接收防误触信号并根据防误触信号输出控制信号至触摸组件以控制触摸组件不执行触摸反应。本实用新型可以自动检测用户在操作过程中对笔记本电脑的触摸板上的触摸操作,并自动屏蔽误触摸,以防止误触摸。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笔记本电脑的防误触控制电路的逻辑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笔记本电脑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防误触摸模块的位置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触摸ic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进行详细说明。

参考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笔记本电脑防误触控制电路的逻辑框图,其中,该防误触控制电路可以自动识别用户在操作键盘101(如打字等)过程中,所产生的误操作,并自动屏蔽该误操作,不对误操作执行任何反应,从而有效解决了因在打字过程中导致误触摸触摸板31而使输入中断的问题,且不需要手动或打开触摸板31,操作灵活方便。

结合图2,该笔记本电脑包括主机座100、设置于主机座100正面的键盘101、与主机座100可转动连接的显示屏200。其中,主机座100中包括笔记本电脑的系统端,包括相关的系统软件、硬件等,且本实用新型的笔记本电脑防误触控制电路也设置在该主机座100上。键盘101设置在主机座100的正面,可供用户执行相关操作,如文字输入、绘图等。显示屏200可用于显示相关信息,以供用户实时观看。其中,显示屏200包括但不限于lcd显示屏200、led显示屏200、tft-lcd显示屏200、pm-oled显示屏200、am-oled显示屏200、以及柔性显示屏200等。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笔记本电脑的防误解控制电路包括:触摸组件30、防误解模块和主控单元20。

其中,如图2,触摸组件30设置在主机座100正面。该触摸组件30用于检测用户的触控操作,并根据所检测的触控操作生成相应的触控信息,将触控信息发送给主控单元20。其中,该触摸组件30可以包括触控ic以及与触控ic连接的触摸板31。其中,如图2所示,触摸板31设置在主机座100下面的表面,可供用户在其表面上执行触控操作,同时感应用户的触控操作,并将所感应的触控操作发送给触控ic。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触控ic设置在主机座100内部,其接收触摸板31发送的触控操作,并根据该触控操作生成相应的触控信息,且还将触控信息发送给主控单元20。

如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触控ic的电路原理图。该触控ic可选用htx5288s1芯片,如图4所示,触控ic通过连接器con10与主控单元20连接,其中,图4中的vdd、gnd、dat以及scl与主控单元20连接,以实现电能的输入及与主控单元20之间的数据信号和控制信号的传输。

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例中,触摸ic与主控单元20可通过usb总线连接,以实现触摸ic与主控单元20之间的信号、数据传输。

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例中,防误触模块10设置在主机座100内、且位于触摸组件30下方,用于检测用户的触摸事件并输出防误触信号。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防误触模块10包括传感ic,例如,可采用ttp223n的传感ic。当然,可以理解地,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还可以采用其他型号或系列的传感ic,只要可实现同等功能即可。

进一步地,该传感ic可以检测用户的触摸事件,且可以获取与触摸事件对应的触摸面积,并将所获取的触摸面积与预设面积进行比较判断,当触摸面积大于预设值时,传感ic判定此次触摸事件为无效触摸,并输出防误触信号至主控单元20。其中,预设值为2.25cm2

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例中,传感ic可以通过usb总线与主控单元20连接。

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该笔记本电脑的防误触控制电路还可以包括:设置于主机座100内、且位于触摸组件30下方的电路板50。其中,防误触模块设置在电路板50上。该电路板50可以设置在触摸板31下方的任意位置,如触摸板31下方的中心、左边、右边、上边、下边、左上角、右上角、左下角、右下角等任意位置,且以不与触摸板31发生干扰即可,本实用新型不作具体限定。另外,电路板50与触摸组件30之间留有间隙,即电路板50与触摸板31在垂直方向上留有间隙,以防止电路板50与触摸板31产生干扰。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主控单元20包括主控ic,其为笔记本电脑的主板控制芯片。

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该笔记本电脑的防误触控制电路,还包括:分别与防误触模块10、主控单元20和触摸组件30连接,以输出电能并监测主控单元20的供电信息的电源管理单元40。

本实用新型的笔记本电脑的防误触控制电路通过在触摸板31的下方设置防误解模块,可以在用户操作键盘101的过程中,当用户的手掌或者手肘等部位误碰触到触摸板31时,防误触模块10即可侦测到该触摸事件,并获取与该触摸事件对应的触摸面积,将该触摸面积与预设面积进行比较,当该触摸面积大于预设值时,防误触模块10判定该触摸为无效触摸,输出防误触信号,并通过usb总线将该防误触信号发送给主控单元20,主控单元20根据该防误触信号输出控制信号至触控ic,以通过触控ic不执行任何反应动作,达到自动屏蔽误触摸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笔记本电脑,包括:主机座、设置于主机座正面的键盘、与主机座可转动连接的显示屏,还包括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笔记本电脑的防误触控制电路,防误触控制电路设置在主机座上。

以上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此实施,并不能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跟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涵盖范围。

应当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