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纹模组及智能终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890335发布日期:2020-02-11 10:44阅读:177来源:国知局
指纹模组及智能终端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指纹识别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指纹模组及智能终端。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智能终端安装有指纹模组,指纹模组用于采集用户的指纹数据,并将用户的指纹数据发送至智能终端的处理器,从而进行用户的指纹识别。然而,当智能终端在光线不好或者黑暗环境中使用时,用户无法直观观察到指纹模组,指纹模组的外观显示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指纹模组的外观显示效果不佳的问题,提供一种指纹模组及智能终端。

一种指纹模组,包括:

下盖,开设有上端具有开口的收容槽;

基板,至少部分收容于所述收容槽内,且所述基板与所述收容槽的槽壁间隔并形成光束通道,所述基板包括相背设置的第一表面以及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位于所述基板远离所述下盖的一侧;

指纹芯片,设于所述第一表面并与所述基板电性连接;以及

发光源,设于所述第二表面并与所述基板电性连接,所述发光源发出的光束能够经所述光束通道投射到所述收容槽外。

上述指纹模组可以应用于智能终端,指纹芯片和发光源(例如呼吸灯)设于基板相背的两面,可以最大化利用基板的安装空间,避免指纹芯片与发光源的相互干扰,发光源发出的光束能够照射到下盖并经光束通道投射到收容槽外,从而指纹模组还具有发光指示的功能,也即智能终端具有可发光指示的按键,使得智能终端具有更加炫酷的外观,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另外,由于指纹芯片和发光源均集成于基板上,使得无需在智能终端另设发光源,从而使得智能终端的结构更加紧凑,整体设计更为简洁,安装更加方便。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收容槽的槽底开设有避让孔,所述第二表面设置有连接器,所述连接器穿设于所述避让孔。如此,当指纹模组应用于智能终端时,基板上的连接器能够通过避让孔与智能终端的主板电性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发光源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发光源环绕所述基板的中心等距间隔排布。如此,可以使得发光源发射的光束亮度均匀。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下盖包括反光板,所述发光源发出的光束能够经所述反光板反射并由所述光束通道投射出去;或者所述下盖贴设有导光层,所述发光源发出的光束能够经所述导光层并由所述光束通道投射出去。如此,下盖具有更强的补光效果,导光效果更好,指示效果更佳。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指纹模组包括保护盖板,所述保护盖板包括第一盖板,所述第一盖板开设有通孔,所述指纹芯片设于所述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收容槽的开口对应设置,以使所述下盖的边缘与所述第一盖板靠近所述下盖的内表面连接,所述发光源发出的光束能够通过所述光束通道透射出所述保护盖板。如此,能够减少指纹模组的厚度,使得指纹模组的结构更加紧凑。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基板至少部分收容于所述通孔,且所述基板与所述通孔的孔壁间隔。如此,进一步减少指纹模组的厚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指纹芯片远离所述基板的一侧设置有密封盖板,所述密封盖板收容于所述通孔并与所述通孔的内壁贴合。如此,当指纹模组应用于智能终端时,密封盖板可以对指纹模组起到防水防尘的效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保护盖板包括第二盖板,所述第二盖板与所述第一盖板远离所述下盖的一侧贴合并覆盖所述通孔。如此,指纹模组(指纹芯片)位于第二盖板的下方,从而可以实现隐藏指纹模组的效果,提高指纹模组的防水防尘性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盖板对应所述光束通道的内表面设置有透光层,所述透光层环绕所述通孔设置,所述透光层用于提供所述发光源发出的光束穿透所述保护盖板的通道;或者所述第一盖板与所述第二盖板之间设置有透光层,所述透光层对应所述光束通道且环绕所述通孔设置,所述透光层用于提供所述发光源发出的光束穿透所述保护盖板的通道。如此,发光源发出的光束能够在透光层所在区域进行发光显示。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盖板对应所述光束通道的内表面设置有丝印层,所述丝印层邻近所述透光层且环绕所述通孔设置;或者所述第一盖板与所述第二盖板之间对应所述光束通道设置有丝印层,所述丝印层邻近所述透光层且环绕所述通孔设置。如此,可以通过丝印确定指纹模组的位置,方便用户识别。

一种智能终端,包括上述指纹模组。

上述智能终端,指纹芯片和发光源(例如呼吸灯)设于基板相背的两面,可以最大化利用基板的安装空间,避免指纹芯片与发光源的相互干扰,发光源发出的光束能够照射到下盖并经光束通道投射到收容槽外,从而指纹模组还具有发光指示的功能,也即智能终端具有可发光指示的按键,使得智能终端具有更加炫酷的外观,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另外,由于指纹芯片和发光源均集成于基板上,使得无需在智能终端另设发光源,从而使得智能终端的结构更加紧凑,整体设计更为简洁,安装更加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智能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实施图1中a处指纹模组与保护盖板连接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另一实施图1中a处指纹模组与保护盖板连接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申请。但是本申请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申请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申请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地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参考图1,在一实施例中以手机为例对智能终端10进行说明,所述智能终端10包括本体100以及指纹模组300。需要说明的是,智能终端10也可以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便携电话机、视频电话、数码静物相机、电子书籍阅读器、便携多媒体播放器(pmp)、移动医疗装置、可穿戴式设备、智能门锁等智能终端。

本体100是指纹模组300的装配载体,本体100可由金属材料制成,例如可以是铝、铝合金、或不锈钢等。在一实施例中,智能终端10包括与本体100连接的显示屏500,显示屏500用于显示信息,显示屏500包括可显示区,可显示区包括平面区域。显示屏500可以是液晶显示屏(liquidcrystaldisplay,lcd)或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light-emittingdiode,oled)显示屏。在一实施例中,显示屏500是触控显示屏,用户可以通过触摸操作的方式对显示屏500所展示的信息进行触控操作。在其他实施例中,显示屏500也可以是非触控显示屏,只用于信息显示。

在一实施例中,智能终端10包括盖设于显示屏500上的保护盖板700。保护盖板700可以为盖板玻璃。在一实施例中,保护盖板700包括显示区域710和非显示区域720,显示屏500对应显示区域710设置,以透过显示区域710将显示屏500所显示的图像提供给用户。非显示区域720位于显示区域710的外围。在一实施例中,非显示区域720可以位于显示区域710的一侧。可以理解,在其它实施例中,非显示区域720也可以环绕显示区域710的四周设置。

指纹模组300设于本体100内并与保护盖板700连接。在一实施例中,指纹模组300对应保护盖板700的非显示区域720设置,从而用户可以触摸非显示区域720以通过指纹模组300对用户进行指纹数据的采集,进而指纹模组300可将采集到的用户的指纹数据发送至智能终端10的处理器。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指纹模组300包括基板310以及指纹芯片320。基板310包括相背设置的第一表面311和第二表面312,第一表面311可以理解为基板310朝向智能终端10的前表面所在的端面,智能终端10的前表面即为保护盖板700的外端面,即显示面。在一实施例中,基板310为柔性电路板。可以理解,在其它实施例中,基板310为硬质电路板。指纹芯片320设于第一表面311并与基板310电性连接,例如,指纹芯片320可以通过栅格阵列封装(landgridarray,简称lga)的形式封装于基板310。指纹芯片320用于采集用户的指纹数据,并将用户的指纹数据发送至智能终端100的处理器。在一实施例中,指纹芯片320可以为电容式指纹芯片、超声波式指纹芯片、光学式指纹芯片等等。

基板310可以设置用于辅助指纹芯片320运作的元器件,例如,电阻301、电容302或三极管303等。在一实施例中,电阻301设置于基板310的第一表面311,电容302和三极管303设置于基板310的第二表面312。在一实施例中,第二表面312还设置有与智能终端10的主板电性连接的连接器304,从而指纹芯片320可以通过连接器304将采集的用户的指纹数据传递到主板上的处理器。

在一实施例中,指纹模组300包括发光组件330,发光组件330与基板310电性连接,发光组件330发出的光束能够穿过保护盖板700并进行发光指示,从而智能终端100具有更加炫酷的外观显示效果,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在一实施例中,发光组件330包括下盖331以及发光源332。下盖331开设有上端具有开口的收容槽3311,基板310至少部分收容于收容槽3311内,基板310与收容槽3311的槽壁间隔并形成光束通道20,且基板310的第一表面311位于基板310远离下盖331的一侧。发光源332与基板310的第二表面312电性连接,发光源332发出的光束能够顺着下盖331经光束通道20并穿透保护盖板700而投射到收容槽3311外,以进行指纹模组300的发光指示。在一实施例,下盖331包括反光板,下盖331可以为亮面材质的反光板,例如,金属材质(金、银)的反光板,亮面材质的反光板具有更强的补光效果,反光效果更强,指示效果更佳。在其它实施例中,下盖331贴设有导光层,导光层可以为导光pc层,导光pc层具有高达90%以上的透光率,且对光束的传导方向具有较好的引导效果。

下盖331包括第一区域331a以及与第一区域331a连接的第二区域331b。在一实施例中,第二区域331b环绕第一区域331a设置,此时可以得到环形的光束通道20,环形的光束通道可以为矩形环形、正方环形、三角环形或其它多边环形等等,在此不作任何限定。第二区域331b与保护盖板700连接。基板310在参考面的投影与第一区域331a在参考面的投影重合,参考面可以理解为垂直于保护盖板700厚度方向的平面。在一实施例中,收容槽3311可以开设于第一区域331a,收容槽3311也可以同时开设于第一区域331a和部分第二区域331b。

在一实施例中,收容槽3311的槽底开设有避让孔3312,从而设置于第二表面312的连接器304能够穿设于避让孔3312以与智能终端10的主板电性连接。在一实施例中,避让孔3312设置在下盖331的中心,发光源332环绕连接器304设置,例如发光源332可以位于图2所示连接器304的左右两侧。

在一实施例中,发光源332包括led呼吸灯,呼吸灯的数量可以为多个,多个呼吸灯环绕基板310的中心等距间隔排布,例如连接器304设置于基板310的中心,多个呼吸灯环绕连接器304间隔排布,从而能够保证发光源发出的光束透过保护盖板后所呈现的亮度分布均匀。需要说明的是,发光源不限定为led呼吸灯,发光源332也可以为其它能够发出各种颜色的光源。当然,发光源数量也可以为一个,一个发光源设置于连接器附近位置。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保护盖板700包括第一盖板700a,第一盖板700a开设有通孔701,通孔701与收容槽3311的开口对应设置,以使指纹芯片320设于通孔701,下盖331的边缘与第一盖板700a靠近下盖331的内表面连接,例如下盖331的边缘可以通过粘结胶(例如双面胶)粘结于第一盖板700a的内表面。如此,能够充分利用智能终端10的安装空间,并减少智能终端10的厚度,使得智能终端10的结构更加紧凑。需要说明的是,保护盖板700的内表面即为保护盖板700朝向显示屏500所在一侧的端面。

在一实施例中,指纹芯片320远离基板310的一侧可以设置密封盖板340,密封盖板340可与指纹芯片320通过热压胶相互贴合,密封盖板340收容于通孔701内并与通孔701的内壁贴合。在一实施例中,基板310至少部分收容于通孔701,以进一步减少智能终端10的厚度。在一实施例中,基板310与通孔701的孔壁相互间隔,以便于基板310在通孔701内的安装,且透过基板310与通孔701的孔壁之间的间隙还能对通孔701所在空间进行灌胶,从而形成封装指纹芯片320和基板310的灌胶层(图未示),灌胶层能够对指纹模组300整体起到加固支撑的作用。

在具体灌胶操作时,应先将基板310、指纹芯片320、以及密封盖板340整体安装至通孔701内并与保护盖板700连接,再将连接后的整体结构倒立,也即使得密封盖板340位于基板310和指纹芯片320的下方,进而可以透过基板310与通孔701的孔壁之间的间隙对通孔701所在空间进行灌胶,形成封装指纹芯片320和基板310的灌胶层,灌胶层可以延伸并填满基板310与保护盖板700之间的间隙。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保护盖板700包括独立的第一盖板700a和第二盖板700b,通孔701开设于第一盖板700a,第二盖板700b与第一盖板700a贴合并覆盖通孔701。第二区域331b与第一盖板700a远离第二盖板700b的一侧连接,也即下盖331的边缘与第一盖板700a远离第二盖板700b的一侧连接。其中,第二盖板700b与第一盖板700a可以通过oca光学胶相互贴合,第二盖板700b与第一盖板700a也可以熔接贴合在一起。如此,指纹模组300(指纹芯片320)位于第二盖板700b的下方,从而可以实现隐藏指纹模组300的效果,避免了在保护盖板700上开设贯穿保护盖板700相对两端的通孔,提高了指纹模组300的防水防尘性能。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盖板700a和第二盖板700b也可以为一体成型的结构,此时,保护盖板700为一块板,通孔701为开设于保护盖板700上的盲孔,贯穿第一盖板700a,且不延伸至第二盖板700b。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盖板700a的厚度为0.5mm-1.5mm,第二盖板700b的厚度为0.05mm-0.2mm。在一实施例中,第一盖板700a的厚度为1.1mm,第二盖板700b的厚度为0.175mm。如此,在保护盖板700具有足够的结构强度的前提下,指纹芯片320与第二盖板700b外表面之间的距离较短,从而当用户在第二盖板700b进行触摸时,指纹芯片320对用户的触摸将会具有较灵敏的感应。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盖板700a对应光束通道20的内表面设置有透光层702,透光层702环绕通孔701设置,透光层702用于提供发光源332发出的光束穿透保护盖板700的通道。在一实施例中,透光层702可以为丝印油墨层,例如ir油墨层,ir油墨层具有半隐藏特性,也即发光源332发出的光束能够经光束通道20穿透ir油墨层并进行发光指示,当没有任何光束照射ir油墨层时,也即发光源332不发光时,ir油墨层呈现黑色不指示。可以理解,在其它实施例中,透光层702也可以设置在第一盖板700a和第二盖板700b之间。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盖板700a对应光束通道20的内表面设置有丝印703层。在其它实施例中,丝印层703也可以设置在第一盖板700a与第二盖板700b之间。丝印层703邻近透光层702且环绕通孔701设置。例如,丝印层703可以设置在透光层702的内侧,丝印层703也可以设置在透光层702的外侧。如此,当指纹模组300不需要进行发光指示时,可以通过丝印702确定指纹模组300的位置,方便用户识别,且还能节省指纹模组300发光所需的电量。丝印702可通过印刷的方式形成于保护盖板700的内表面,丝印702的材料可以为石墨,丝印702所呈现的颜色可以根据用户的使用需要而定,例如白色、银色等等,在此不作限定。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申请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