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筏板基础内力分析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1364532发布日期:2020-07-04 04:39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筏板基础内力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筏板基础,所述筏板基础通过cfg桩复合地基加固,所述cfg桩复合地基的地基与桩之间的基底应力相互调节形成复合地基,使得两者共同对上部结构形成支撑作用;通过对筏板反作用力的计算,其刚度大小是在绝对刚性以及柔性之间,如果筏板基础的基底在刚度较大的cfg桩复合地基上的时候,使用简化的倒楼盖法同弹性地基梁板法的计算结果相比较,对计算结果,采用综合取值的办法,获得筏板基础内力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筏板基础内力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将cfg桩复合地基与筏板基础的刚度进行相应的叠加,两者共同作用,进而就求出地基的反力分布曲线;

q=f(s)

其中地基的反力q是关于变形s的一个函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筏板基础内力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筏板基础的内力的分布情况是受到基底cfg桩复合地基变形的影响。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筏板基础内力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如果地基的土层满足不产生滑移、不产生倾覆的条件的时候,其地基土的变形情况是受到三者的共同作用,具体的方程式为:

([k]st+[k]f+[k]s){u}={f}st+{f}f

其中[k]st、[k]f和[k]s均为定值,{∪}为筏板基础的刚度矩阵。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筏板基础内力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

要使得筏板基础的下降是比较均匀的,可将筏板基础的刚度矩阵增加才可以办到,同时对地基所能承受的支撑刚度进行相应的改变,从而使得地基底面的人工地基支撑刚度矩阵同载荷分布相互匹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筏板基础内力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筏板基础来其底面积a应该满足的条件是:

fa=fspk+γm(d-0.5)

其中:l为桩长;m为面积置换率;d为桩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筏板基础内力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于cfg桩复合地基的变形s来说,其计算过程按照下面的方法:

p0=p-γmd(2)

通过公式(1)(2)(3)对钢筋混凝土筏板基础的cfg桩复合地基的变形程度进行计算的时候,采用柔性基础来进行计算。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筏板基础内力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筏板基础上面的载荷是相同的,当载荷均匀分布的时候,柔性基础的下降程度是一种蝴蝶的形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筏板基础内力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当筏板基础的载荷比较均匀的情况下,对于基底的反作用力来说,其分布为马鞍状,其中间会大于边缘。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筏板基础内力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同柔性基础基底的反力分布情况相比较,当边缘位置的反力变大的时候,中心位置的反力会随之减少,cfg桩复合地基在中心位置的变形情况是大于边缘位置的。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建筑建设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筏板基础内力分析方法;包括筏板基础,筏板基础通过CFG桩复合地基加固,CFG桩复合地基的地基与桩之间的基底应力相互调节形成复合地基,使得两者共同对上部结构形成支撑作用;通过对筏板反作用力的计算,其刚度大小是在绝对刚性以及柔性之间,如果筏板基础的基底在刚度较大的CFG桩复合地基上的时候,使用简化的倒楼盖法同弹性地基梁板法的计算结果相比较,对计算结果,采用综合取值的办法,获得筏板基础内力值;本发明设计采用的钢筋强度与工程实测钢筋应力比较接近,能满足软弱土质地基承载力要求,并能有效地调节地基不均匀变形,增加建筑物整体抗震性能。

技术研发人员:何贞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何贞芳
技术研发日:2020.03.17
技术公布日:2020.07.03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