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迁移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服务器与流程

文档序号:28159775发布日期:2021-12-24 19:07阅读:133来源:国知局
数据迁移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服务器与流程

1.本技术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据迁移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服务器。


背景技术:

2.技术的高速发展,使得终端产品的更新速度越来越快。对于持有多部终端或者更换终端的用户来说,一键换机功能可以帮助用户快速将一部终端上的数据迁移到另一部终端上。
3.当前已有的数据迁移方法有:两部终端先通过扫码认证,然后借助于网络将数据从第一终端迁移至第二终端;或者,第一终端将迁移数据上传至云盘进行保存,用户在第二终端通过登录云盘来获取第一终端的迁移数据。
4.所述两种方法要么需要经过扫码操作,要么需要用户输入账号密码,操作繁琐且数据迁移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5.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迁移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服务器,所述方法可以解决现有的数据迁移方法操作繁琐且迁移效率低的问题。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6.第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迁移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7.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第一鉴权信息,将所述第一鉴权信息与数据库中的鉴权信息进行匹配;
8.确定所述数据库中存在与所述第一鉴权信息相匹配的目标鉴权信息时,获取所述目标鉴权信息对应的目标迁移数据;
9.将所述目标迁移数据下发给所述第一终端。
10.第二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迁移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11.信息匹配模块,用于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第一鉴权信息,将所述第一鉴权信息与数据库中的鉴权信息进行匹配;
12.目标迁移数据获取模块,用于确定所述数据库中存在与所述第一鉴权信息相匹配的目标鉴权信息时,获取所述目标鉴权信息对应的目标迁移数据;
13.目标迁移数据下发模块,用于将所述目标迁移数据下发给所述第一终端。
14.第三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任一项方法的步骤。
15.第四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服务器,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上述任一项方法的步骤。
16.本技术一些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
17.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数据迁移方法,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第一鉴权信息,将所述
第一鉴权信息与数据库中的鉴权信息进行匹配;确定所述数据库中存在与所述第一鉴权信息相匹配的目标鉴权信息时,获取所述目标鉴权信息对应的目标迁移数据;将所述目标迁移数据下发给所述第一终端。本实施例将服务器作为共有平台,所有终端用户都可将迁移数据上传至该服务器上进行存储,在更换了终端等情况下,可以通过鉴权信息从服务器上获取先前终端的迁移数据并进行数据转移,所述方法只需用户录入指纹、脸部等鉴权信息便可实现不同终端之间的数据迁移,方法更便利高效。
附图说明
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9.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迁移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20.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迁移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21.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迁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2.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迁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3.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迁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4.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服务器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25.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26.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技术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技术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27.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此外,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28.下面将结合附图1-附图2,对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数据迁移方法进行详细介绍。
29.请参见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迁移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30.如图1所示,本技术实施例的所述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31.s101,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第一鉴权信息,将所述第一鉴权信息与数据库中的鉴权信息进行匹配。
32.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所述数据迁移方法通过服务器来执行。
33.所述服务器的数据库中存储有多个终端的鉴权信息以及迁移数据,所述多个终端
中各终端的迁移数据彼此独立存储。
34.不同用户均可将自身所持终端需要备份的数据上传至所述服务器进行存储,上传时,可以在终端侧对所述数据进行加密,所述需要备份的数据即为迁移数据;此外,终端还需上传鉴权信息给服务器,服务器将鉴权信息与迁移数据进行关联,在换机等情况下,根据鉴权信息服务器可对终端数据实施迁移。
35.鉴权即身份识别,服务器通过身份识别确定用户能够获取到的迁移数据。可以验证用户身份的信息都可作为鉴权信息,例如,用户的指纹信息、脸部信息等。本实施例将用户在第一终端录入的鉴权信息定义为第一鉴权信息。
36.当需要获取迁移数据的第一终端向服务器发送第一鉴权信息时,服务器对所述第一鉴权信息进行信息匹配。
37.具体的,所述第一终端可以是用户的新手机,当新手机的一键换机功能开启时,用户录入的指纹或者脸部信息等第一鉴权信息将被上传至服务器,服务器将所述第一鉴权信息与数据库中存储的鉴权信息进行匹配。
38.可行方式中,新手机在检测到首次开机时,还可以向用户弹出一键换机提示信息,提示用户是否要将旧手机上的数据迁移至新手机。
39.要指出的是,所述一键换机功能属终端系统功能,而非应用程序功能。即:用户无论是更换了终端品牌还是使用了同一品牌不同型号的终端,都可以通过终端系统里的一键换机功能,从服务器中获取到旧手机上的迁移数据,从而实现数据迁移。
40.对于持有多部终端的用户,所述第一终端可以是所述多部终端中的任意一部。
41.s102,确定所述数据库中存在与所述第一鉴权信息相匹配的目标鉴权信息时,获取所述目标鉴权信息对应的目标迁移数据。
42.若匹配结果显示所述数据库中不存在与所述第一鉴权信息相匹配的目标鉴权信息时,表明没有对应的终端数据可供用户进行迁移。
43.若匹配结果显示所述数据库中存在与所述第一鉴权信息相匹配的目标鉴权信息时,表明用户之前已在服务器上存储了其他终端数据,服务器通过鉴权信息与迁移数据的关联信息来获取所述目标鉴权信息对应的目标迁移数据。
44.依托于服务器,同一用户名下的多部终端之间可以实现数据的相互迁移。
45.s103,将所述目标迁移数据下发给所述第一终端。
46.所述目标迁移数据包括图片、音频、通讯录等中的至少一种信息。
47.服务器将所述目标迁移数据下发给第一终端,若所述目标迁移数据经过了加密处理,第一终端还需对所述目标迁移数据进行解密,解密后再将数据迁移到相应位置。例如,将照片迁移至相册应用,将联系人与联系方式迁移至通讯录中。
48.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数据迁移方法,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第一鉴权信息,将所述第一鉴权信息与数据库中的鉴权信息进行匹配;确定所述数据库中存在与所述第一鉴权信息相匹配的目标鉴权信息时,获取所述目标鉴权信息对应的目标迁移数据;将所述目标迁移数据下发给所述第一终端。本实施例将服务器作为共有平台,所有终端用户都可将迁移数据上传至该服务器上进行存储,在更换了终端等情况下,可以通过鉴权信息从服务器上获取先前终端的迁移数据并进行数据转移,所述方法只需用户录入指纹、脸部等鉴权信息便可实现不同终端之间的数据迁移,方法更便利高效。
49.请参见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迁移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50.如图2所示,本技术实施例的所述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51.s201,接收第二终端发送的第二鉴权信息以及所述第二终端的迁移数据,所述第二终端与所述第一终端不同。
52.用户对设备进行更新换代时,所述第二终端即指旧终端,所述第一终端即指新终端;当用户持有多部终端时,所述第二终端与所述第一终端即指不同的两部终端。
53.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二终端是相对而言的,例如,对于终端a和终端b,若用户想将终端b上的数据导入终端a,那么终端a即称为第一终端,终端b即称为第二终端。反之,若用户想将终端a上的数据导入终端b,那么终端b即称为第一终端,终端a即称为第二终端。
54.本实施例将用户在第二终端录入的鉴权信息定义为第二鉴权信息。所述第二鉴权信息可以是虹膜信息等。
55.开启第二终端的一键换机功能并录入第二鉴权信息后,第二终端将迁移数据上传至服务器。用户可以选择将第二终端使用过程中生成的所有数据都作为迁移数据上传至服务器进行存储;或者,也可以针对性地选择一些数据作为迁移数据上传至所述服务器进行存储。
56.s202,建立所述第二鉴权信息以及所述迁移数据之间的对应关系,将所述第二鉴权信息、所述迁移数据以及所述对应关系保存至所述数据库中。
57.本实施例中的服务器为共有平台,所有终端用户均可在该平台存储迁移数据。
58.建立第二鉴权信息以及迁移数据之间的对应关系,可以在更换手机等情况下通过鉴权信息快速锁定用户之前存储的迁移数据,并实施数据转移。
59.通过鉴权信息获取之前终端的迁移数据并将其转移至当前终端,所述方法不受限于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的所在位置及距离,可适用于更多场景中。例如,在第二终端丢失的情况下,用户只需在第一终端输入指纹、人脸等信息便可获取到第二终端的迁移数据,并将数据转移至第一终端。所述方法在终端丢失的情况下可最大程度地减小用户损失。
60.可行实施例中,用户还可以对存储在服务器上的迁移数据进行更新。步骤包括:接收第二终端发送的迁移数据更新指令,解析所述更新指令并获取待更新数据;基于所述待更新数据对所述数据库中保存的迁移数据进行更新。
61.迁移数据上传后,用户还可能会在第二终端产生新的操作从而生成新的数据,此时,用户可以在一键换机功能开启的情况下,录入第二鉴权信息并输入迁移数据更新指令,所述迁移数据更新指令中包括待更新数据,第二终端将迁移数据更新指令上传至服务器,服务器解析获取所述迁移数据更新指令中的待更新数据,并对已存储的第二终端迁移数据进行更新。
62.s203,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第一鉴权信息,将所述第一鉴权信息与数据库中的鉴权信息进行匹配。
63.所述数据库中存储有多个终端的鉴权信息以及迁移数据,所述多个终端中各终端的迁移数据彼此独立存储。不同用户均可将自身所持终端的迁移数据上传至所述服务器进行存储。
64.上传时,终端的一键换机功能需开启,鉴权信息录入后迁移数据才能成功上传至服务器。服务器将鉴权信息与迁移数据进行关联,在换机等情况下,根据鉴权信息服务器可
快速锁定同一用户已存储的终端迁移数据。
65.第一终端向服务器发送第一鉴权信息时,服务器对所述第一鉴权信息进行信息匹配,并根据匹配结果确定数据库中是否存在可迁移的终端数据。
66.可行方式中,第一终端在检测到首次开机时,还可以向用户弹出一键换机提示信息,提示用户是否要将第二终端上的数据迁移至第一终端。
67.本步骤未作详尽说明之处可参见s101,此处不再赘述。
68.s204,确定所述数据库中存在与所述第一鉴权信息相匹配的目标鉴权信息时,获取所述目标鉴权信息对应的目标迁移数据。
69.若匹配结果显示所述数据库中存在与所述第一鉴权信息相匹配的目标鉴权信息时,表明用户之前已在服务器上存储了其他终端数据,通过鉴权信息与迁移数据的关联,服务器获取目标鉴权信息对应的目标迁移数据。
70.依托于服务器,同一用户名下的多部终端之间可以实现数据的相互迁移。
71.s205,将数据迁移提示信息下发给所述第一终端。
72.确定所述数据库中存在与所述第一鉴权信息相匹配的目标鉴权信息时,服务器还可以向第一终端下发数据迁移提示信息,提示用户是否要进行数据迁移。
73.所述提示信息可以仅以文本的形式显示给用户,也可以结合震动等形式。
74.s206,接收所述第一终端针对所述数据迁移提示信息发送的数据迁移确认指令,将所述目标迁移数据下发给所述第一终端。
75.在第一终端上,用户针对所述提示信息输入确认指令时,第一终端将该确认指令发送给服务器;基于接收到的确认指令,服务器获取目标迁移数据并下发给第一终端。
76.若用户输入否认指令,服务器将不下发所述目标迁移数据,第一终端关闭一键换机功能。
77.s207,确定所述数据库中不存在与所述第一鉴权信息相匹配的目标鉴权信息时,生成鉴权信息匹配失败结果,将所述鉴权信息匹配失败结果下发给所述第一终端。
78.若匹配结果显示所述数据库中不存在与所述第一鉴权信息相匹配的目标鉴权信息时,表明没有对应的终端数据可供用户进行迁移。此时,服务器可以向第一终端下发鉴权信息匹配失败结果。
79.本实施例提供的数据迁移方法,用户先在第二终端录入第二鉴权信息,将第二终端的迁移数据上传至服务器上;基于接收到的第二鉴权信息以及第二终端的迁移数据,服务器建立所述两者之间的对应关系,并在接收到第一终端发送的第一鉴权信息时,对所述第一鉴权信息进行判断:若数据库中存在与所述第一鉴权信息相匹配的目标鉴权信息时,表明用户之前存储了其他终端数据,服务器根据所述对应关系获取所述目标鉴权信息对应的目标迁移数据,并将所述目标迁移数据下发给第一终端,从而实现第二终端与第一终端之间的数据迁移。所述方法还可以对存储在数据库中的迁移数据进行更新,以及在进行数据迁移前向用户发出提示,基于用户选择进行数据迁移。
80.下述为本技术装置实施例,可以用于执行本技术方法实施例。对于本技术装置实施例中未披露的细节,请参照本技术方法实施例。
81.请参见图3,为本技术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数据迁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数据迁移装置可以通过软件、硬件或者两者的结合实现成为服务器的全部或一部分,还可以
作为独立的模块集成于服务器上。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数据迁移装置应用于服务器,所述数据迁移装置1包括信息匹配模块11、目标迁移数据获取模块12和目标迁移数据下发模块13,其中:
82.信息匹配模块11,用于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第一鉴权信息,将所述第一鉴权信息与数据库中的鉴权信息进行匹配;
83.目标迁移数据获取模块12,用于确定所述数据库中存在与所述第一鉴权信息相匹配的目标鉴权信息时,获取所述目标鉴权信息对应的目标迁移数据;
84.目标迁移数据下发模块13,用于将所述目标迁移数据下发给所述第一终端。
85.请参见图4,为本技术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数据迁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86.可选的,如图4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所述数据迁移装置1中的目标迁移数据下发模块13包括:
87.提示信息下发单元131,用于将数据迁移提示信息下发给所述第一终端;
88.目标迁移数据下发单元132,用于接收所述第一终端针对所述数据迁移提示信息发送的数据迁移确认指令,将所述目标迁移数据下发给所述第一终端。
89.所述数据迁移装置1还包括:
90.信息匹配结果下发模块14,用于确定所述数据库中不存在与所述第一鉴权信息相匹配的目标鉴权信息时,生成鉴权信息匹配失败结果,将所述鉴权信息匹配失败结果下发给所述第一终端。
91.请参见图5,为本技术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数据迁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92.可选的,如图5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所述数据迁移装置1还包括第二终端数据处理模块10,所述第二终端数据处理模块10具体包括:
93.数据接收单元101,用于接收第二终端发送的第二鉴权信息以及所述第二终端的迁移数据,所述第二终端与所述第一终端不同;
94.数据保存单元102,用于建立所述第二鉴权信息以及所述迁移数据之间的对应关系,将所述第二鉴权信息、所述迁移数据以及所述对应关系保存至所述数据库中;
95.待更新数据获取单元103,用于接收第二终端发送的迁移数据更新指令,解析所述更新指令并获取待更新数据;
96.数据更新单元104,用于基于所述待更新数据对所述数据库中保存的迁移数据进行更新。
97.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数据迁移装置在执行数据迁移方法时,仅以上述各功能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模块完成,即将设备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另外,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数据迁移装置与数据迁移方法实施例属于同一构思,其体现实现过程详见方法实施例,这里不再赘述。
98.上述本技术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99.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数据迁移装置,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第一鉴权信息,将所述第一鉴权信息与数据库中的鉴权信息进行匹配;确定所述数据库中存在与所述第一鉴权信息相匹配的目标鉴权信息时,获取所述目标鉴权信息对应的目标迁移数据;将所述目标迁移数据下发给所述第一终端。本实施例将服务器作为共有平台,所有终端用户都可将迁移
数据上传至该服务器上进行存储,在更换了终端等情况下,可以通过鉴权信息从服务器上获取先前终端的迁移数据并进行数据转移,所述方法只需用户录入指纹、脸部等鉴权信息便可实现不同终端之间的数据迁移,方法更便利高效。
100.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前述任一实施例方法的步骤。其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任何类型的盘,包括软盘、光盘、dvd、cd-rom、微型驱动器以及磁光盘、rom、ram、eprom、eeprom、dram、vram、闪速存储器设备、磁卡或光卡、纳米系统(包括分子存储器ic),或适合于存储指令和/或数据的任何类型的媒介或设备。
101.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服务器,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处理器执行程序时实现上述任一实施例方法的步骤。
102.请参见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服务器结构框图。
103.如图6所示,服务器100包括有:处理器601和存储器602。
104.本技术实施例中,处理器601为计算机系统的控制中心,可以是实体机的处理器,也可以是虚拟机的处理器。处理器601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核心,比如4核心处理器、8核心处理器等。处理器601可以采用dsp(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数字信号处理)、fpga(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现场可编程门阵列)、pla(programmable logic array,可编程逻辑阵列)中的至少一种硬件形式来实现。处理器601也可以包括主处理器和协处理器,主处理器是用于对在唤醒状态下的数据进行处理的处理器,也称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协处理器是用于对在待机状态下的数据进行处理的低功耗处理器。
105.存储器602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非暂态的。存储器602还可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以及非易失性存储器,比如一个或多个磁盘存储设备、闪存存储设备。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存储器602中的非暂态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至少一个指令,该至少一个指令用于被处理器601所执行以实现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方法。
106.一些实施例中,服务器100还包括有:外围设备接口603和至少一个外围设备。处理器601、存储器602和外围设备接口603之间可以通过总线或信号线相连。各个外围设备可以通过总线、信号线或电路板与外围设备接口603相连。具体地,外围设备包括:显示屏604、摄像头605和音频电路606中的至少一种。
107.外围设备接口603可被用于将i/o(input/output,输入/输出)相关的至少一个外围设备连接到处理器601和存储器602。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601、存储器602和外围设备接口603被集成在同一芯片或电路板上;在本技术的一些其他实施例中,处理器601、存储器602和外围设备接口603中的任意一个或两个可以在单独的芯片或电路板上实现。本技术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108.显示屏604用于显示ui(user interface,用户界面)。该ui可以包括图形、文本、图标、视频及其它们的任意组合。当显示屏604是触摸显示屏时,显示屏604还具有采集在显示屏604的表面或表面上方的触摸信号的能力。该触摸信号可以作为控制信号输入至处理器601进行处理。此时,显示屏604还可以用于提供虚拟按钮和/或虚拟键盘,也称软按钮和/或软键盘。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显示屏604可以为一个,设置服务器100的前面板;在本
申请的另一些实施例中,显示屏604可以为至少两个,分别设置在服务器100的不同表面或呈折叠设计;在本技术的再一些实施例中,显示屏604可以是柔性显示屏,设置在服务器100的弯曲表面上或折叠面上。甚至,显示屏604还可以设置成非矩形的不规则图形,也即异形屏。显示屏604可以采用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液晶显示屏)、oled(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有机发光二极管)等材质制备。
109.摄像头605用于采集图像或视频。可选地,摄像头605包括前置摄像头和后置摄像头。通常,前置摄像头设置在服务器的前面板,后置摄像头设置在服务器的背面。在一些实施例中,后置摄像头为至少两个,分别为主摄像头、景深摄像头、广角摄像头、长焦摄像头中的任意一种,以实现主摄像头和景深摄像头融合实现背景虚化功能、主摄像头和广角摄像头融合实现全景拍摄以及vr(virtual reality,虚拟现实)拍摄功能或者其它融合拍摄功能。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摄像头605还可以包括闪光灯。闪光灯可以是单色温闪光灯,也可以是双色温闪光灯。双色温闪光灯是指暖光闪光灯和冷光闪光灯的组合,可以用于不同色温下的光线补偿。
110.音频电路606可以包括麦克风和扬声器。麦克风用于采集用户及环境的声波,并将声波转换为电信号输入至处理器601进行处理。出于立体声采集或降噪的目的,麦克风可以为多个,分别设置在服务器100的不同部位。麦克风还可以是阵列麦克风或全向采集型麦克风。
111.电源607用于为服务器100中的各个组件进行供电。电源607可以是交流电、直流电、一次性电池或可充电电池。当电源607包括可充电电池时,该可充电电池可以是有线充电电池或无线充电电池。有线充电电池是通过有线线路充电的电池,无线充电电池是通过无线线圈充电的电池。该可充电电池还可以用于支持快充技术。
112.本技术实施例中示出的服务器结构框图并不构成对服务器100的限定,服务器100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组件,或者组合某些组件,或者采用不同的组件布置。
113.在本技术中,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顺序;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相连”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114.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单元必须具有特定的方向、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115.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依本技术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技术所涵盖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