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BIM技术的悬臂式双陶土板幕墙干挂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2429912发布日期:2020-10-02 10:10阅读:135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BIM技术的悬臂式双陶土板幕墙干挂施工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bim技术的悬臂式双陶土板幕墙干挂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在我国,这种目前建筑业综合设计、施工的技术,在实际需求上才刚刚起步。原因有工程设计人员技术能力水平有限;国内已经或正在普及的设计软件中没有bim的概念,与国际上的软件无法兼容、不接轨;无法突破传统建筑业相关方法的束缚,在接受创新型技术和产品上缺乏魄力;工程实践人员凤毛麟角;国内的bim标准出台较晚,2013年才开始启动正式标准的编制工作,国外的标准在国内并不完全适用。

但从整体调查和对bim深刻的了解后,从现在建筑行业的发展来看,bim技术的应用一定是大势所趋,尤其是在大型工程项目的全寿命周期中都将承担举足轻重的作用,都将是必不可少的重要一项。

现有技术中没有通过bim对双陶土板幕墙进行安装的施工指导方法,在幕墙施工过程中,容易出现较多问题,施工效率低,且幕墙工程材料损耗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bim技术的悬臂式双陶土板幕墙干挂施工方法,解决现有技术在幕墙施工过程中容易出现较多问题,施工效率低且幕墙工程材料损耗高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bim技术的悬臂式双陶土板幕墙干挂施工方法,包括以下具体施工方法:

步骤一、幕墙模型创建,根据建筑施工设计图纸,采用rhino+grasshopper插件创建幕墙模型,将幕墙三维图纸输入revit,并通过revit软件创建幕墙实体模型,并输入物理和功能信息,作为工程信息的管理基础;

步骤二、施工进度模拟,通过navisworks软件,将信息模型同施工进度信息关联,形成模型+时间维度的施工进度的模拟,并通过贯穿施工进度的模拟对施工进度进行调整,并通过施工进度安排施工步骤和施工组织方案;

步骤三、施工方案的深化和调节,利用bim模型对幕墙施工环节中出现的软碰撞进行剖析,并对施工方案进行深化和调节;

步骤四、进行施工,施工过程中通过bim模型指导施工;

优选的,在步骤一中,采用rhino+grasshopper插件创建的幕墙模型,为逻辑化模型,模型精度为lod100;通过revit软件创建的幕墙模型,模型精度为lod300。

优选的,在步骤三中,具体包括以下实施步骤:

3.1、利用bim模型对幕墙施工环节中出现的软碰撞进行剖析;

3.2、利用revit软件中包含的“碰撞侦测”功能,确定而且及时调节深化规划方案;

3.3、利用参数化的bim幕墙系统,对施工规划进行替换和调节。

优选的,在3.1中,需要进行剖析的软碰撞包括幕墙体系装配误差调控措施配合的编制、现场幕墙单元板块和另外材料的对方位置、创建bim可视化模型的关联和链接的文档管理系统。

优选的,在3.2中,碰撞侦测包括幕墙架构的位置联系,幕墙架构里面的碰撞干扰检测和另外的专业的干扰碰撞。

优选的,在3.3中,通过bim模型对规划替换带来的作用进行剖析,同时联合幕墙体系碰撞侦测的作用,对幕墙方案进行深度规划和调节。

优选的,bim模型在revit条件下,以幕墙嵌板族为基础,建立具备参数化特征的幕墙单元板块模型,并对其进行分类编号和界定,并通过模型中的对应尺寸数据,自行构成、更改组件和幕墙单元,在施工过程中可以对单个幕墙单元进行查看,通过查看幕墙型号及其连接件的情况,对施工进行指导。

优选的,在步骤四中,幕墙的施工流程如下所示:

一、放样定位;

二、安装支架;

三、安装立柱;

四、安装横梁;

五、安装层间防火层;

六、将陶土板的底部通过扣件安装在横梁上,固定第一层陶土板;

七、安装第二层陶土板;

八、对陶土板注胶;

九、对陶土板表面进行清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的一种基于bim技术的悬臂式双陶土板幕墙干挂施工方法,通过应用bim技术,可以实现技术、管理和项目经营的风险控制,同时解决了幕墙工程材料损耗高的问题,有效降低了项目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幕墙施工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基于bim技术的悬臂式双陶土板幕墙干挂施工方法,包括以下具体施工方法:

步骤一、幕墙模型创建,根据建筑施工设计图纸,采用rhino+grasshopper插件创建幕墙模型,将幕墙三维图纸输入revit,并通过revit软件创建幕墙实体模型,并输入物理和功能信息,作为工程信息的管理基础;

步骤二、施工进度模拟,通过navisworks软件,将信息模型同施工进度信息关联,形成模型+时间维度的施工进度的模拟,并通过贯穿施工进度的模拟对施工进度进行调整,并通过施工进度安排施工步骤和施工组织方案;

步骤三、施工方案的深化和调节,利用bim模型对幕墙施工环节中出现的软碰撞进行剖析,并对施工方案进行深化和调节;

步骤四、进行施工,施工过程中通过bim模型指导施工;

其中,在步骤一中,采用rhino+grasshopper插件创建的幕墙模型,为逻辑化模型,模型精度为lod100;通过revit软件创建的幕墙模型,模型精度为lod300。

其中,在步骤三中,具体包括以下实施步骤:

3.1、利用bim模型对幕墙施工环节中出现的软碰撞进行剖析;

3.2、利用revit软件中包含的“碰撞侦测”功能,确定而且及时调节深化规划方案;

3.3、利用参数化的bim幕墙系统,对施工规划进行替换和调节。

其中,在3.1中,需要进行剖析的软碰撞包括幕墙体系装配误差调控措施配合的编制、现场幕墙单元板块和另外材料的对方位置、创建bim可视化模型的关联和链接的文档管理系统。

其中,在3.2中,碰撞侦测包括幕墙架构的位置联系,幕墙架构里面的碰撞干扰检测和另外的专业的干扰碰撞。

其中,在3.3中,通过bim模型对规划替换带来的作用进行剖析,同时联合幕墙体系碰撞侦测的作用,对幕墙方案进行深度规划和调节。

其中,bim模型在revit条件下,以幕墙嵌板族为基础,建立具备参数化特征的幕墙单元板块模型,并对其进行分类编号和界定,并通过模型中的对应尺寸数据,自行构成、更改组件和幕墙单元,在施工过程中可以对单个幕墙单元进行查看,通过查看幕墙型号及其连接件的情况,对施工进行指导。

其中,在步骤四中,幕墙的施工流程如下所示:

一、放样定位;

二、安装支架;

三、安装立柱;

四、安装横梁;

五、安装层间防火层;

六、将陶土板的底部通过扣件安装在横梁上,固定第一层陶土板;

七、安装第二层陶土板;

八、对陶土板注胶;

九、对陶土板表面进行清理。

以上公开的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发明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发明。本发明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