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版式文件的电子病历处理和归档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3053949发布日期:2020-11-25 17:31阅读:249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版式文件的电子病历处理和归档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医学档案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基于版式文件的电子病历处理和归档方法。



背景技术:

电子病历(emr,electronicmedicalrecord)也叫计算机化的病案系统或称基于计算机的患者记录(cpr,computer-basedpatientrecord)。是用电子设备(计算机、健康卡等)保存、管理、传输和重现的数字化的医疗记录,用以取代手写纸张病历。电子病历具有主动性、完整和正确、知识关联、及时获取等特征,是医疗机构对门诊、住院患者(或保健对象)临床诊疗和指导干预的、数字化医疗服务工作记录。它的内容包括纸张病历的所有信息。美国国立医学研究所将定义为:emr是基于一个特定系统的电子化病人记录,该系统提供用户访问完整准确的数据、警示、提示和临床决策支持系统的能力。

电子病历是随着医院计算机管理网络化、信息存储介质--光盘和ic卡等的应用及internet的全球化而产生的。电子病历是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必然产物,是医院病历现代化管理的必然趋势,其在临床的初步应用,极大地提高了医院的工作效率和医疗质量,但这还仅仅是电子病历应用的起步。

由于目前电子病历格式不同、元数据文件缺失、电子签名格式不同、数据结构不一致等问题,导致电子病历无法进行版式化处理和规范化归档,无法在电子病历收、存、管、用各环节重点形成规范闭环的管理流程,不易脱离医院内网的生成系统进行长期保存和区域共享利用,难以体现其管理价值和科研价值。



技术实现要素: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版式文件的电子病历处理和归档方法,它可以实现电子病历的无纸化管理,可减少纸质病历的使用,通过无纸化大大减轻了医疗卫生机构的人力和仓储成本,便于病历进行共享调阅,有利于患者在线保存、调阅版式电子病历,提升医疗卫生机构间的业务协同能力;同时通过实体解密卡的设置,在发生电子版手写签名不一致时,实现自毁的作用,使实体解密卡失去作用从而有效避免电子病历被篡改的情况发生,有效保证电子病历的准确性;在跟踪预警系统的设置下,可以有效保证本电子病历对病人健康的跟踪预警,有效避免患者根据以往病历自购处方药造成病情延误情况的发生。

2.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版式文件的电子病历处理和归档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从临床系统中获取与纸质版病历文书样式一致的版式电子病历文件及文件元数据、卫生元数据和签名元数据xml格式的病历附属信息描述文件;

s2、通过调用经认证的ca机构验签接口,对所获取的元数据进行签名,通过pki技术进行签名验证,即在电子文档中的数学方法和密码算法对元数据进行信息提取并加密,验证电子病历数据来源的真实性、完整性和法律效力;

s3、将文件元数据、卫生元数据和签名元数据灌入到版式电子病历文件中,让电子病历文件与元数据合并,使附属信息与电子病历文件进行关联;

s4、利用图像处理技术对包含元数据的版式电子病历文件加盖与纸质文件盖章操作相同的可视效果的合法电子签章,生成防篡改的只读版式电子病历文件;

s5、按照电子病历应用管理规范试行中的要求对已加盖签章的版式电子病历文件签署权威可靠的时间源,该权威可靠的时间源可以作为签署时间点具备法律效力的电子凭证,该电子凭证使得病案电子文书具有防抵赖、防篡改、可追溯特性以及法律效力;

s6、按照现行《病历书写基本规范》中住院出院病历排序规则,建立电子病历内容目录,对电子病历文件进行整理排序,并保存到电子病历文件归档库中,电子病历文件归档库为独立可靠的存储介质,所述电子病历文件归档库信号连接有实体解密卡,所述实体解密卡对电子病历文件归档库中存储的电子病历进行半开放设置,所述半开放设置表现为:

s61、在权限未解锁情况下,所述电子病历文件归档库呈现目标患者的基本信息,隐藏目标患者具体病历信息,同时,其他患者的所有信息均隐藏;

s62、在权限解锁情况下,所述电子病历文件归档库呈现目标患者的所有病历信息。

进一步的,所述版式文件的电子病历包括版式文书部分和元数据部分,所述版式文书部分为医疗信息系统在诊疗中产生的电子病历文书,所述元数据部分包括文件元数据、签名元数据以及卫生元数据。

进一步的,所述版式化部分采用ofd格式存储,且元数据部分存储格式为xml形式并以附件的形式挂载ofd文件中,合并后的ofd文件加盖电子签章,使版式文件与元数据文件不可分割且防篡改。

进一步的,所述文件元数据支持管理角度,具有始终捕获文件特征和文件业务背景的权限,且文件元数据对访问管理、隐私管理和权限管理提供支持和管理,强化文件管理目标而有助于文件资源的发现,有助于文件著录;所述签名元数据中签名为各个医生、护士、医技人员的手写数字签名,所述实体解密卡的权限解锁方式为电子版手写数字签名以及对应的医护人员工号,所述签名元数据用于保护文件的证据特性并确保文件的长期可获取性和可用性,支持并保证文件的证据价值,确保文件的真实性、可靠性和完整性;所述卫生元数据用于对文件的理解、高效率的检索和大数据分析利用,也有利于实现文件的长期使用,和在不同环境、计算机平台或保管策略之间的有效迁移提取调阅。

进一步的,所述电子病历文件归档库信号连接有跟踪预警系统,所述跟踪预警系统包括手机app模块、联系人模块、药厂制药模块以及药房售药系统,所述手机app模块、药厂制药模块以及药房售药系统均与电子病历文件归档库信号连接,当病人根据以往病历通过收集app进行自购处方药行为后,收集app可将具体购药情况反馈至电子病历文件归档库,并通过联系人模块及时通知病人去医院及时进行诊治,一方面及时存储病人用药信息,另一方面有效避免因病人自购处方药导致延误病情诊治的情况发生,同时,当病人未通过手机app自购处方药,而是去药店购买时,药店售药系统同样将购买药情况反馈至电子病历文件归档库,同时对于长期服用一种药的病人,药厂制药模块后,对包装、药量等改变均会及时通知第一联系人或者第二联系人,从而有效保证病人购药不易受到包装、药量的影响,能够准确买到适合的药,通过跟踪预警系统可以有效保证本电子病历对病人健康的跟踪预警,有效避免因电子病历造成延误病情的情况发生。

进一步的,所述联系人模块包括记录在电力病历上的第一联系人以及第二联系人,所述第一联系人为患者自身,所述第二联系人为患者的紧急联系人,当发生患者根据以往病历进行自购处方药行为后,可以通过联系第一联系人以及第二联系人,从而使其去医院进行诊断,进而有效保证病历无纸化情况下,患者根据以往病历自购处方药造成病情延误情况的发生。

进一步的,所述实体解密卡包括解密卡体,所述解密卡体一端安装有内嵌的内嵌接口,所述解密卡体另一端安装有指纹识别器,所述内嵌接口位于解密卡体内的一侧安装有智能充气气囊,所述解密卡体内部还安装有芯片,所述指纹识别器和智能充气气囊均与芯片信号连接,所述芯片上其中一个引脚连接的导线上设置有自毁机构,当需要对存储后的病历信息进行更新时,医护人员通过指纹识别器进行指纹识别,从而开启解密卡体,使得芯片可以控制此时的智能充气气囊自动充气,进而将内嵌接口从解密卡体内推出,使得实体解密卡能够插设在计算机终端上,此时医护人员可以在计算机终端上输入自身的工号以及自身的电子版手写数字签名,即可进入到电子病历文件归档库,获取阅读和更新的权利,但是不具备对已经存在的病历进行修改的权利,当工号以及电子版手写数字签名不一致时,芯片控制自毁机构发热,从而使得导线被熔断,实现自毁的作用,使实体解密卡失去作用,不能继续对电子病历文件归档库继续进行权限解锁,从而有效避免电子病历被篡改的情况发生,并且自毁后,还可以有效避免恶意篡改人员集齐对应的工号以及电子版手写数字签名后再次进行篡改的情况发生,有效保证电子病历的准确性。

进一步的,所述自毁机构包括安装在解密卡体内并与芯片信号连接的加热元件、连接在加热元件上的导热丝以及连接在导线和引脚连接点处的导热护环,当发生电力病历被篡改情况时,加热元件加热,热量通过导热丝和导热护环传导至导线和引脚连接处,从而熔断导线,实现自毁。

进一步的,设置有所述自毁机构的导线位于导热护环内的其中一段比导线细,有效降低该部分被熔断的难度,进而及时对篡改行为进行制止。

进一步的,所述导热护环内部固定连接有多个导热针,多个所述导热针远离导热护环的一端均与导线连接在同一点,且该点位于细的导线上,有效保证加热元件产生的热量集中在导线较细的部分,加速该部分的熔断。

3.有益效果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本方案可以实现电子病历的无纸化管理,可减少纸质病历的使用,通过无纸化大大减轻了医疗卫生机构的人力和仓储成本,便于病历进行共享调阅,有利于患者在线保存、调阅版式电子病历,提升医疗卫生机构间的业务协同能力;同时通过实体解密卡的设置,在发生电子版手写数字签名不一致时,实现自毁的作用,使实体解密卡失去作用从而有效避免电子病历被篡改的情况发生,有效保证电子病历的准确性;在跟踪预警系统的设置下,可以有效保证本电子病历对患者健康的跟踪预警,有效避免患者根据以往病历自购处方药造成病情延误情况的发生。

(2)版式文件的电子病历包括版式文书部分和元数据部分,版式文书部分为医疗信息系统在诊疗中产生的电子病历文书,元数据部分包括文件元数据、签名元数据以及卫生元数据。

(3)版式化部分采用ofd格式存储,且元数据存储格式为xml形式并以附件的形式挂载ofd文件中。合并后的ofd文件加盖电子签章,使版式文件与元数据文件不可分割且防篡改。

(4)文件元数据支持管理角度,具有始终捕获文件特征和文件业务背景的权限,且文件元数据对访问管理、隐私管理和权限管理提供支持和管理。强化文件管理目标而有助于文件资源的发现,有助于文件著录,签名元数据中签名为各个医护人员的电子版手写数字签名,实体解密卡的权限解锁方式为电子版手写数字签名以及对应的医护人员工号,签名元数据用于保护文件的证据特性并确保文件的长期可获取性和可用性,支持并保证文件的证据价值,确保文件的真实性、可靠性和完整性,卫生元数据用于对文件的理解、高效率的检索和大数据分析利用。也有利于实现文件的长期使用,和在不同环境、计算机平台或保管策略之间的有效迁移提取调阅。

(5)电子病历文件归档库信号连接有跟踪预警系统,跟踪预警系统包括手机app模块、联系人模块、药厂制药模块以及药房售药系统,手机app模块、药厂制药模块以及药房售药系统均与电子病历文件归档库信号连接,当患者根据以往病历通过收集app进行自购处方药行为后,收集app可将具体购药情况反馈至电子病历文件归档库,并通过联系人模块及时通知患者去医院及时进行诊治,一方面及时存储患者用药信息,另一方面有效避免避免因患者自购处方药导致延误病情诊治的情况发生,同时,当病人未通过手机app自购处方药,而是去药店购买时,药店售药系统同样将购买药情况反馈至电子病历文件归档库,同时对于长期服用一种药的患者,药厂制药模块后,对包装、药量等改变均会及时通知第一联系人或者第二联系人,从而有效保证患者购药不易受到包装、药量的影响,能够准确买到适合的药,通过跟踪预警系统可以有效保证本电子病历对患者健康的跟踪预警,有效避免因电子病历造成延误病情的情况发生。

(6)联系人模块包括记录在电力病历上的第一联系人以及第二联系人,第一联系人为患者自身,第二联系人为患者的紧急联系人,当发生患者根据以往病历进行自购处方药行为后,可以通过联系第一联系人以及第二联系人,从而使其去医院进行诊断,进而有效保证病历无纸化情况下,患者根据以往病历自购处方药造成病情延误情况的发生。

(7)实体解密卡包括解密卡体,解密卡体一端安装有内嵌的内嵌接口,解密卡体另一端安装有指纹识别器,内嵌接口位于解密卡体内的一侧安装有智能充气气囊,解密卡体内部还安装有芯片,指纹识别器和智能充气气囊均与芯片信号连接,芯片上其中一个引脚连接的导线上设置有自毁机构,当需要对存储后的病历信息进行更新时,医护人员通过指纹识别器进行指纹识别,从而开启解密卡体,使得芯片可以控制此时的智能充气气囊自动充气,进而将内嵌接口从解密卡体内推出,使得实体解密卡能够插设在计算机终端上,此时医护人员可以在计算机终端上输入自身的工号以及自身的电子版手写数字签名,即可进入到电子病历文件归档库,获取阅读和更新的权利,但是不具备对已经存在的病历进行修改的权利,当工号以及电子版手写数字签名不一致时,芯片控制自毁机构发热,从而使得导线被熔断,实现自毁的作用,使实体解密卡失去作用,不能继续对电子病历文件归档库继续进行权限解锁,从而有效避免电子病历被篡改的情况发生,并且自毁后,还可以有效避免恶意篡改人员集齐对应的工号以及电子版手写数字签名后再次进行篡改的情况发生,有效保证电子病历的准确性。

(8)自毁机构包括安装在解密卡体内并与芯片信号连接的加热元件、连接在加热元件上的导热丝以及连接在导线和引脚连接点处的导热护环,当发生电力病历被篡改情况时,加热元件加热,热量通过导热丝和导热护环传导至导线和引脚连接处,从而熔断导线,实现自毁。

(9)设置有自毁机构的导线位于导热护环内的其中一段比导线细,有效降低该部分被熔断的难度,进而及时对篡改行为进行制止。

(10)导热护环内部固定连接有多个导热针,多个导热针远离导热护环的一端均与导线连接在同一点,且该点位于细的导线上,有效保证加热元件产生的热量集中在导线较细的部分,加速该部分的熔断。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主要的流程框图;

图2为本发明加盖电子签章的处理过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实体解密卡侧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实体解密卡被开启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自毁机构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导线和引脚连接处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跟踪预警系统的远离框图。

图中标号说明:

1解密卡体、2指纹识别器、3智能充气气囊、4内嵌接口、5芯片、6自毁机构、61导热丝、62导热护环、71导线、72引脚、8导热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顶/底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套设/接”、“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2,一种基于版式文件的电子病历处理和归档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从临床系统/cdr中获取与纸质版病历文书样式一致的版式电子病历文件及文件元数据、卫生元数据和签名元数据xml格式的病历附属信息描述文件;

s2、通过调用经认证的ca机构验签接口,对所获取的元数据进行签名,通过pki技术进行签名验证,即在电子文档中的数学方法和密码算法对元数据进行信息提取并加密,验证电子病历数据来源的真实性、完整性和法律效力;

s3、将文件元数据、卫生元数据和签名元数据灌入到版式电子病历文件中,让电子病历文件与元数据合并,使附属信息与电子病历文件进行关联;

s4、利用图像处理技术对包含元数据的版式电子病历文件加盖与纸质文件盖章操作相同的可视效果的合法电子签章,生成防篡改的只读版式电子病历文件;

s5、按照电子病历应用管理规范试行中的要求对已加盖签章的版式电子病历文件签署权威可靠的时间源,该权威可靠的时间源可以作为签署时间点具备法律效力的电子凭证,该电子凭证使得病案电子文书具有防抵赖、防篡改、可追溯特性以及法律效力;

s6、按照现行《病历书写基本规范》中住院出院病历排序规则,建立电子病历内容目录,对电子病历文件进行整理排序,并保存到电子病历文件归档库中,电子病历文件归档库为独立可靠的存储介质,所述电子病历文件归档库信号连接有实体解密卡,所述实体解密卡对电子病历文件归档库中存储的电子病历进行半开放设置,所述半开放设置表现为:

s61、在权限未解锁情况下,电子病历文件归档库呈现目标患者的基本信息,隐藏目标患者具体病历信息,同时,其他患者的所有信息均隐藏;

s62、在权限解锁情况下,电子病历文件归档库呈现目标患者的所有病历信息。

版式文件的电子病历包括版式文书部分和元数据部分,版式文书部分为医疗信息系统在诊疗中产生的电子病历文书,元数据部分包括文件元数据、签名元数据以及卫生元数据,版式化部分采用ofd格式存储,且元数据存储格式为xml形式并以附件的形式挂载ofd文件中,合并后的ofd文件加盖电子签章,使版式文件与元数据文件不可分割且防篡改,文件元数据支持管理角度,具有始终捕获文件特征和文件业务背景的权限,且文件元数据对访问管理、隐私管理和权限管理提供支持和管理。强化文件管理目标而有助于文件资源的发现,有助于文件著录,签名元数据中签名为各个医护人员的电子版手写数字签名,电子版手写数字签名可以有效保证该解密信息的唯一性,即使是同一个人也不可能写出完全一摸一样的签名,从而有效保证权限解锁条件的安全性,有效避免恶意篡改电子病历的情况发生,实体解密卡的权限解锁方式为电子版手写签名以及对应的医护人员工号,签名元数据用于保护文件的证据特性并确保文件的长期可获取性和可用性,支持并保证文件的证据价值,确保文件的真实性、可靠性和完整性,卫生元数据用于对文件的理解、高效率的检索和大数据分析利用,也有利于实现文件的长期使用,和在不同环境、计算机平台或保管策略之间的有效迁移提取调阅。

请参阅图3-4,实体解密卡包括解密卡体1,解密卡体1一端安装有内嵌的内嵌接口4,解密卡体1另一端安装有指纹识别器2,内嵌接口4位于解密卡体1内的一侧安装有智能充气气囊3,解密卡体1内部还安装有芯片5,指纹识别器2和智能充气气囊3均与芯片5信号连接,芯片5上其中一个引脚72连接的导线71上设置有自毁机构6,当需要对存储后的病历信息进行更新时,医护人员通过指纹识别器2进行指纹识别,从而开启解密卡体1,使得芯片5可以控制此时的智能充气气囊3自动充气,进而将内嵌接口4从解密卡体1内推出,使得实体解密卡能够插设在计算机终端上,此时医护人员可以在计算机终端上输入自身的工号以及自身的电子版手写数字签名,即可进入到电子病历文件归档库,获取阅读和更新的权利,但是不具备对已经存在的病历进行修改的权利,当工号以及电子版手写数字签名不一致时,芯片5控制自毁机构6发热,从而使得导线71被熔断,实现自毁的作用,使实体解密卡失去作用,不能继续对电子病历文件归档库继续进行权限解锁,从而有效避免电子病历被篡改的情况发生,并且自毁后,还可以有效避免恶意篡改人员集齐对应的工号以及电子版手写数字签名后再次进行篡改的情况发生,有效保证电子病历的准确性。

请参阅图5-6,自毁机构6包括安装在解密卡体1内并与芯片5信号连接的加热元件、连接在加热元件上的导热丝61以及连接在导线和引脚连接点处的导热护环62,当发生电力病历被篡改情况时,加热元件加热,热量通过导热丝61和导热护环62传导至导线71和引脚72连接处,从而熔断导线71,实现自毁,设置有自毁机构6的导线71位于导热护环62内的其中一段比导线71细,有效降低该部分被熔断的难度,进而及时对篡改行为进行制止,导热护环62内部固定连接有多个导热针8,多个导热针8远离导热护环62的一端均与导线71连接在同一点,且该点位于细的导线71上,有效保证加热元件产生的热量集中在导线71较细的部分,加速该部分的熔断。

请参阅图7,所述电子病历文件归档库信号连接有跟踪预警系统,所述跟踪预警系统包括手机app模块、联系人模块、药厂制药模块以及药房售药系统,所述手机app模块、药厂制药模块以及药房售药系统均与电子病历文件归档库信号连接,当病人根据以往病历通过收集app进行自购处方药行为后,收集app可将具体购药情况反馈至电子病历文件归档库,并通过联系人模块及时通知患者去医院及时进行诊治,一方面及时存储患者用药信息,另一方面有效避免因患者自购处方药导致延误病情诊治的情况发生,同时,当患者未通过收集app自购处方药,而是去药店购买时,药店售药系统同样将购买药情况反馈至电子病历文件归档库,同时对于长期服用一种药的患者,药厂制药模块后,对包装、药量等改变均会及时通知第一联系人或者第二联系人,从而有效保证患者购药不易受到包装、药量的影响,能够准确买到适合的药,通过跟踪预警系统可以有效保证本电子病历对患者健康的跟踪预警,有效避免因电子病历造成延误病情的情况发生,所述联系人模块包括记录在电力病历上的第一联系人以及第二联系人,所述第一联系人为患者自身,所述第二联系人为患者的紧急联系人,当发生患者根据以往病历进行自购处方药行为后,可以通过联系第一联系人以及第二联系人,从而使其去医院进行诊断,进而有效保证病历无纸化情况下,患者根据以往病历自购处方药造成病情延误情况的发生。

可以实现电子病历的无纸化管理,可减少纸质病历的使用,通过无纸化大大减轻了医疗卫生机构的人力和仓储成本,便于病历进行共享调阅,有利于患者在线保存、调阅版式电子病历,提升医疗卫生机构间的业务协同能力,不同医疗机构间可共享患者版式电子病历,同时通过实体解密卡的设置,在发生电子版手写数字签名不一致时,芯片5控制自毁机构6发热将导线71熔断,实现自毁的作用,使实体解密卡失去作用,不能继续对电子病历文件归档库继续进行权限解锁,从而有效避免电子病历被篡改的情况发生,有效保证电子病历的准确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