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通过添加k和ε耦合源项来校正标准k-ε模型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3004610发布日期:2020-11-20 11:54阅读:164来源:国知局
一种通过添加k和ε耦合源项来校正标准k-ε模型的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风力发电领域,涉及一种通过添加k和ε耦合源项来校正标准k-ε模型的方法。



背景技术:

风能是一种清洁的可再生资源,因此,风力发电技术近几年来在我国得到了快速发展,并推动了风电场的大量建设。早起的风电厂大多建设在风力资源丰富、地形较为平坦的地方,但是随着风电场的规模越来越大、数量越来越多、风电场开始建设在复杂地形区域。因此,采用标准线性模型模拟风电场条件,不能很好地再现复杂地形的风资源条件。而采用cfd技术进行模拟则变得越来越常见并且有良好的应用前景。综合考虑计算精度,运算时长,以及计算资源等条件,雷诺时均法仍是目前最经济最普遍的计算方法。考虑地表粗糙度的影响,采用带有壁面函数的标准k-ε湍流模型是目前工程计算中普遍采用的方法。

山丘地形流动最显著的特征是分离流动,与平板地形下的附着流动有很大区别。有些可以较好模拟平板地形大气边界层的方法,却不能很好地模拟分离区。因此,直接将平板地形的方法运用到山丘地形中是不合适的,需要选择合适的边界条件,并增加合适的源项,以使湍流的产生率和耗散率保持协调。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了一种通过添加k和ε耦合源项来校正标准k-ε模型的方法,该方法能够通过校正k-ε模型准确模拟风场。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述的通过添加k和ε耦合源项来校正标准k-ε模型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确定待研究山丘地形,获得该山丘地形下的测风数据,构建该山丘地形模型,然后对该山丘地形模型进行网格划分;

2)针对网格划分后的山丘地形模型,利用标准k-ε湍流模型进行计算,并将计算结果与实际测风数据进行比较,再根据比较结果利用e源项及k源项对标准k-ε湍流模型进行改进,然后利用改进后的k-ε湍流模型模拟山丘地形的风场。

利用cfd软件中的标准k-ε湍流模型进行计算。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所述的通过添加k和ε耦合源项来校正标准k-ε模型的方法在具体操作时,利用e源项及k源项对标准k-ε湍流模型进行改进,然后利用改进后的k-ε湍流模型模拟山丘地形的风场,以弥补采用传统修正方法计算不准确的问题,其中,针对误差最大的近壁面区域进行分析,以定性的观测到不同来流条件和不同地形对流动的影响。

附图说明

图1a为简单山丘地形的布局位置图;

图1b为简单山丘地形的附近网格加密图;

图2a为0mm处添加e源项流向速度分布图;

图2b为125mm处添加e源项流向速度分布图;

图2c为325mm处添加e源项流向速度分布图;

图2d为450mm处添加e源项流向速度分布图;

图2e为600mm处添加e源项流向速度分布图;

图2f为800mm处添加e源项流向速度分布图;

图3a为0mm处添加k源项流向速度分布图;

图3b为125mm处添加k源项流向速度分布图;

图3c为325mm处添加k源项流向速度分布图;

图3d为450mm处添加k源项流向速度分布图;

图3e为600mm处添加k源项流向速度分布图;

图3f为800mm处添加k源项流向速度分布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本发明所述的通过添加k和ε耦合源项来校正标准k-ε模型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确定待研究山丘地形,获得该山丘地形下的测风数据,构建该山丘地形模型,然后对该山丘地形模型进行网格划分;

2)针对网格划分后的山丘地形模型,利用标准k-ε湍流模型进行计算,并将计算结果与实际测风数据进行比较,再根据比较结果利用e源项及k源项对标准k-ε湍流模型进行改进,然后利用改进后的k-ε湍流模型模拟山丘地形的风场。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的具体操作过程为:

1)确定山丘地形,获取该山丘地形的测风数据,构建山丘地形模型,然后对山丘地形模型进行网格划分;

绝大部分山丘的形状都是余弦形状的,本发明采用takahashi做实验时采用的山丘形状,其轮廓线方程为:

其中,山体高度hmax=0.42m,,山底半径rmax=0.2m。

山体用如图1a及图1b所示计算域及网格,计算域为长方体,山丘位于计算域的中央,其底部圆心坐标为(0,0,0),流向(y方向)、横向(x方向)垂向(z方向)长度分别为6m,2.2m,1.8m。网格数分别为90、70及70,其中,x和y方向网格在山丘附近加密,z方向第一层网格高度为0.0005m,固定延展比为1.13,网格总数为441000。

流动方向为y轴正方向,计算域出口为压力出口边界,两侧为对称边界,入口和顶部为速度入口边界,底部为固壁,计算中,粗糙长度z0=0.000061m,摩擦速度u*=0.0923m/s。

2)利用cfd软件中的标准k-ε湍流模型进行计算,将分析计算结果,再利用e源项进行对标准k-ε湍流模型改进。

为在典型山丘地型下研究添加ε源项的作用,选用两个不同的入口边界条件作为对比,同时添加如下源项,计算设置如表1所示。

分别提取x=0截面处,y=0,0.125m,0.325m,0.45m,0.6m,0.8m等6个区域处的速度廓线,同实验结果比较,如图2a、图2b、图2c、图2d、图2e及图2f所示,其中,exp表示参考文献中对应的实验数据,case1、case2、case3、case4为表1中对应的四组计算。

计算结果表明,在各个区域的近壁面处,添加源项的case2和case4的速度均比对应未添加源项的case1和case3的速度要小,因为添加源项sε后,耗散率在入口给定的基础上增加一个随高度递减的量sε。各区域近壁面处速度耗散增大从而速度降低,并且随着高度增大源项对速度影响逐渐减弱,其中,源项sε在没有发生流动分离的区域a)和b)对速度的影响不是很大,而在山脚下发生流动分离的区域c)和d)以及山后的尾流恢复区域e)和f)则有很明显的影响,不加源项时,yang模型对区域a)和b)的拟合效果更好,基本上与实验数据一致;但在流动分离区与速度恢复区近壁面处速度偏大,基本没有发生流动分离。richard模型在山丘等高线之下整个计算域的速度均比实验数据偏小,在流动分离区以及速度恢复区发生大范围的流动分离,导致速度相对较低,尾流恢复也较慢,而在添加源项后,richard模型整体上近壁面处速度比不加源项的又偏小了1m/s,适应性变差,yang模型在山顶加速区与实验数据拟合较好,山脚流动分离区基本可以完全模拟出真实的流动分离,在尾流恢复区,靠近壁面的0.1m内有速度偏小约0.5m/s,整体上保持了良好的适应性。

3)利用cfd软件中的标准k-ε湍流模型进行计算,分析计算结果,再利用k源项对k-ε湍流模型进行改进,为在典型山丘地型下研究添加k源项的作用,选用两个不同的入口边界条件作为对比,同时添加如下源项,计算设置如表2所示。

sk(z)=0.03

分别提取x=0截面处,y=0,0.125m,0.325m,0.45m,0.6m,0.8m等6个区域处的速度廓线,同实验结果比较,如图3a、图3b、图3c、图3d、图3e及图3f所示,exp表示参考文献中对应的实验数据,case5、case6、case7、case8为表2中对应的四组计算。

计算结果表明,在各个区域的近壁面处,添加源项的case2和case4的速度均比对应未添加源项的case1和case3的速度要大,因为添加源项sk后,湍动能在入口给定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常量sk。各个区域近壁面处速度湍动能增大从而速度增大,并且随着高度增大源项对速度影响逐渐减弱。其中,源项sk在没有发生流动分离的区域a)和b)对速度的影响不是很大,而在山脚下发生流动分离的区域c)和d)以及山后的尾流恢复区域e)和f)则有很明显的影响,不加源项时,结果同第二步的结论相同,而在添加源项后,yang模型的计算结果与不加源项的结果基本没有太大变化,然而richard模型整体上近壁面处速度比不加源项的变大了1m/s,与实验数据拟合程度较高。

添加源项sε后,各个区域近壁面处速度耗散增大从而速度降低,并且随着高度增大源项对速度影响逐渐减弱,添加源项sk后,各区域近壁面处速度湍动能增大从而速度增大,并且随着高度增大源项对速度影响逐渐减弱,实际计算时,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边界条件,并增加合适的源项,使湍流的产生率和耗散率保持协调。

表1

表2

此实施例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在不脱离本发明主旨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进一步的改进,所作改进仍在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