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线状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4646136发布日期:2021-04-13 15:12阅读:56来源:国知局
一种线状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一种地质灾害领域,具体为一种线状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方法。


背景技术:

2.随着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西部大开发的推进,高速铁路、公路、石油和天然气管道等线状工程建设迅猛发展。由于我国地质和地貌条件复杂,这些线状工程在其山区段都面临地质灾害的威胁。近年来,在山区线状工程建设中,诸如滑坡、崩塌、落石、泥石流等的边坡工程事故频繁发生,给工程建设和当地经济发展、人民生活造成了极大的危害。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线状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4.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线状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方法,由如下步骤组成:
5.(1)第一步:数据收集、分析与准备,通过收集线状工程资料、地质地貌资料、地质灾害特点和气象水文资料相关的资料;
6.(2)第二步:形成线状工程评估体系,通过(1)中收集的资料,在研究地质灾害类型和成灾规律的基础上,建立相关的线状工程评估体系;
7.(3)第三步:致灾体评估,通过(2)中所形成的线状工程评估体系,对会影响能影响线状工程的因子进行资料的整合,形成致灾体评估模型;
8.(4)第四步:承灾体评估,通过(2)中所形成的线状工程评估体系,对会受到地质灾害影响的承受体,进行综合的评估,形成承灾体评估模型;
9.(5)第五步:线状工程现状评估,通过(3)中的致灾体评估,对线状工程的现状进行评估;
10.(6)第六步:线状工程预测评估,通过(3)中的致灾体评估,对线状工程进行预测评估;
11.(7)第七步:线状工程危险性综合评估,通过(5)和(6)的对线状工程的评估结果,形成线状工程危险性综合评估;
12.(8)第八步:易损性评估,通过(4)承灾体评估,对承灾体的易损性进行评估;
13.(9)第九步:风险分析,通过(7)和(8)对线状工程进行风险分析;
14.(10)第十步;评估成果,最后通过(10)的风险分析,结合专家意见得到线状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的评估成果。
15.在本发明一个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步(1)中的线状工程资料包括工后沉降、路基参数、施工范围和施工标准的资料。
16.在本发明一个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步(1)中的地质地貌资料包括地质构造和地貌特征的资料。
17.在本发明一个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步(1)中的地质灾害特点包括致灾体特征和承灾体特征的资料。
18.在本发明一个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步(1)中的气象水文资料包括天气条件、地表水分布和地下水分布的资料。
19.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一种线状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针对线性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方法的不足的问题,同时本发明实施简单方便,评估结果能够为施工方提供有效的参考,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
附图说明
20.图1为本发明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的说明,但是下文中的具体实施方式不应当做被理解为对本体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在本发明基础上显而易见地作出的各种改变和变化,应该均在发明的范围之内。
22.如图1,本发明的实施例包括:
23.一种线状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方法,由如下步骤组成:
24.(1)第一步:数据收集、分析与准备,通过收集线状工程资料、地质地貌资料、地质灾害特点和气象水文资料相关的资料;
25.(2)第二步:形成线状工程评估体系,通过(1)中收集的资料,在研究地质灾害类型和成灾规律的基础上,建立相关的线状工程评估体系;
26.(3)第三步:致灾体评估,通过(2)中所形成的线状工程评估体系,对会影响能影响线状工程的因子进行资料的整合,形成致灾体评估模型;
27.(4)第四步:承灾体评估,通过(2)中所形成的线状工程评估体系,对会受到地质灾害影响的承受体,进行综合的评估,形成承灾体评估模型;
28.(5)第五步:线状工程现状评估,通过(3)中的致灾体评估,对线状工程的现状进行评估;
29.(6)第六步:线状工程预测评估,通过(3)中的致灾体评估,对线状工程进行预测评估;
30.(7)第七步:线状工程危险性综合评估,通过(5)和(6)的对线状工程的评估结果,形成线状工程危险性综合评估;
31.(8)第八步:易损性评估,通过(4)承灾体评估,对承灾体的易损性进行评估;
32.(9)第九步:风险分析,通过(7)和(8)对线状工程进行风险分析;
33.(10)第十步;评估成果,最后通过(10)的风险分析,结合专家意见得到线状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的评估成果。
34.值得一提的是,所述第一步(1)中的线状工程资料包括工后沉降、路基参数、施工范围和施工标准的资料,所述第一步(1)中的地质地貌资料包括地质构造和地貌特征的资料,所述第一步(1)中的地质灾害特点包括致灾体特征和承灾体特征的资料,所述第一步(1)中的气象水文资料包括天气条件、地表水分布和地下水分布的资料。
35.该一种线状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针对线性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方法的不足的问题,同时本发明实施简单方便,评估结果能够为施工方提供有效的参考,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
36.以上描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以及对所运用技术原理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申请中所涉及的发明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在不脱离所述发明构思的情况下,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申请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