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园林地被用月季品种筛选的评价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4531437发布日期:2021-04-02 10:10阅读:156来源:国知局
一种园林地被用月季品种筛选的评价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观赏植物资源评价
技术领域
,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园林地被用月季品种筛选的评价方法。
背景技术
:地被植物是指株丛密集、低矮(1m以下),经简单管理即可用于代替草坪覆盖在地表,防止水土流失,能吸附尘土、净化空气、减弱噪音、消除污染并具有一定观赏和经济价值的植物。月季,蔷薇科蔷薇属植物,有“花中皇后”之美誉,其种类繁多、花色丰富、多年生且有季相变化,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地被月季和微型月季植株低矮,适合露地栽培,具有园林地被造景的天然优势。在众多的月季品种中,想要筛选出适用于园林地被造景(即覆盖地面效果好、观赏价值高、成景速度快、能有效减少后期人为养护)的品种资源,就需建立一套适用于园林地被用月季品种筛选的评价方法。目前,在观赏植物资源评价领域,多从资源保护和植物育种角度进行评价。但是,现有的评价方法与结果追求宽泛而不具体,针对性较差,尤其缺少对园林造景专用资源评价的手段。因此,如何提供一种园林地被用月季品种筛选的评价方法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技术实现要素: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园林地被用月季品种筛选的评价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园林地被用月季品种筛选的评价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对待评价月季品种扦插苗的生长性状和观赏性状的各指标进行测定和评分;(2)利用层析分析法对测定后的各指标进行加权;(3)利用公式计算待评价月季品种的综合评价值;上述公式为a=∑(xi×wi),其中,a为综合评价值,i为1-12之间的正整数,xi为各指标的分值,wi为各指标的权重。进一步,上述步骤(1)中,生长性状的各指标为株高、枝下高、冠幅直径、主茎分枝数、纵向生长量和抗病虫害能力。更进一步,上述株高的测定方法为:扦插苗上盆一整年时,测量植株最高端到盆土的垂直距离,用cm表示,即为株高;上述枝下高的测定方法为:扦插苗上盆一整年时,测量植株主茎最下方的节到盆土的垂直距离,用cm表示,即为枝下高;上述冠幅直径的测定方法为:扦插苗上盆满一年后,于4月中旬测量植株春季枝繁叶茂时平面最大的长和宽,并取长和宽的均值,用cm表示,即为冠幅直径;上述主茎分枝数的测定方法为:扦插苗上盆一整年时,对植株主茎上的侧枝进行计数,用个表示,即为主茎分枝数;上述纵向生长量的测定方法为:扦插苗上盆后,测量植株的株高,记作h1;扦插苗上盆一整年时,再次测量植株的株高,记作h2;计算h2-h1,用cm表示,即为纵向生长量;上述抗病虫害能力的测定方法为:扦插苗上盆后,观测植株在一年内是否存在病虫害感染现象,并记录病株数目,然后计算发病率,即为抗病虫害能力。更进一步,上述是否存在病虫害感染现象具体为:叶片有无害虫、菌丝、菌斑、畸形,茎秆有无变黑;发病率=总病株数目/总观测数目×100%。进一步,上述株高的评分标准为:株高∈(100,∞),评分为0;株高∈(60,100],评分为1;株高∈(40,60],评分为2;株高∈(20,40],评分为3;株高∈(10,20],评分为4;株高∈(0,10],评分为5;上述枝下高的评分标准为:枝下高∈(10,∞),评分为0;枝下高∈(6,10],评分为1;枝下高∈(3,6],评分为3;枝下高∈(0,3],评分为5;上述冠幅直径的评分标准为:冠幅直径∈(0,10],评分为1;冠幅直径∈(10,15],评分为2;冠幅直径∈(15,25],评分为3;冠幅直径∈(25,35],评分为4;冠幅直径∈(35,∞),评分为5;上述主茎分枝数的评分标准为:主茎分枝数∈(0,4],评分为1;主茎分枝数∈(4,6],评分为3;主茎分枝数∈(6,∞),评分为5;上述纵向生长量的评分标准为:纵向生长量∈(30,∞),评分为0;纵向生长量∈(20,30],评分为1;纵向生长量∈(10,20],评分为3;纵向生长量∈(0,10],评分为5;上述抗病虫害能力的评分标准为:弱—发病率∈(90%,100%],评分为1;较弱—发病率∈(80%,90%],评分为2;一般—发病率∈(60%,80%],评分为3;较强—发病率∈(30%,60%],评分为4;强—发病率∈[0%,30%],评分为5。采用上述进一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待评价月季株高越低、枝下高越低、冠幅直径越大、主茎分枝数越多,则其覆盖地面的效果越好,黄土裸露面积越少;待评价月季纵向生长量越少、抗病虫害能力越强,则越有利于省去/节约定期修剪和维护的人工费及药剂费,即越能有效减少后期人为养护。进一步,上述步骤(1)中,观赏性状的各指标为花色、单株花量、花径、单花期、四季开花能力和叶色。更进一步,上述花色的测定方法为:扦插苗上盆满一年后,于3月初至5月末的春季盛花期观察植株花色;上述单株花量的测定方法为:扦插苗上盆满一年后,于3月初至5月末的春季盛花期对单株一次同时存在的花量进行计数,用朵表示,即为单株花量;上述花径的测定方法为:扦插苗上盆满一年后,于3月初至5月末的春季盛花期,测量完全盛开的花的直径,用cm表示,即为花径;上述单花期的测定方法为:扦插苗上盆满一年后,于3月初至5月末对植株花蕾进行连续性观测,观测其自现色期至衰老期历经的时长,用天表示,即为单花期;上述四季开花能力的测定方法为:扦插苗上盆后,观测植株一年内在四个季节中有无开花现象,即为四季开花能力;上述叶色的测定方法为:扦插苗上盆后,观测植株一年内在四个季节中叶片的颜色,即为叶色。更进一步,上述盛花期具体为:90%及以上的盆栽有完全盛开的花朵;上述单株一次同时存在的花量具体为:花瓣颜色可见且未衰老或凋零的花朵或花苞;上述现色期具体为:花萼处于花蕾二分之一处,微微可见花瓣颜色;上述衰老期具体为:花瓣四分之一枯萎或凋零;上述四个季节的划分时间节点为立春、立夏、立秋和立冬。进一步,上述花色的评分标准为:复色(俯视时同株花朵颜色不一致或同一朵花的花瓣有两种颜色,且颜色分布不均),评分为1;纯色(俯视时同株花朵颜色一致),评分为5;上述单株花量的评分标准为:单株花量∈(0,4],评分为0;单株花量∈(4,10],评分为1;单株花量∈(10,20],评分为3;单株花量∈(20,∞),评分为5;上述花径的评分标准为:花径∈(6,∞),评分为0;花径∈(5,6],评分为1;花径∈(4,5],评分为2;花径∈(2.5,4],评分为3;花径∈(1,2.5],评分为4;花径∈(0,1],评分为5;上述单花期的评分标准为:单花期∈(0,7],评分为1;单花期∈(7,10],评分为2;单花期∈(10,13],评分为3;单花期∈(13,16],评分为4;单花期∈(16,∞),评分为5;上述四季开花能力的评分标准为:一季开花,评分为1;两季开花,评分为2;三季开花,评分为3;四季开花,评分为4;上述叶色的评分标准为:绿色类(无论任何季节叶片均为绿色),评分为1;春色叶类(春季嫩叶或其他季节的新叶有显著不同叶色)、秋色叶类(秋季叶片颜色有显著变化),评分为5。采用上述进一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地被植物在园林应用中,通常做花带、花海运用,待评价月季花色越纯、单株花量越多、月季花径越小,则用于有色地被造景的效果越佳;待评价月季单花期越长、四季开花能力越强,则地被景观观赏期越长;待评价月季叶色有季相变化,可增加地被景观的趣味性。进一步,上述步骤(2)中,利用层析分析法对测定后的各指标进行加权具体包括以下步骤:(21)构建层次分析模型为丰富园林应用中地被观赏植物种类,筛选出可适用于园林地被造景的微型月季和地被月季品种,依据园林中地被植物应用特点,建立了3个层次的评价模型:第一层为目标层,即适宜的园林地被用月季品种;第二层为约束层,即生长性状和观赏性状;第三层为指标层,即具体评价指标。表1层次分析模型(22)构建比较矩阵并进行一致性检验若两因素“同等重要”,则评分为1;若一因素较另一因素“稍微重要”,重要因素评分为3;若一因素较另一因素“较强重要”,重要因素评分为5;若一因素较另一因素“强烈重要”,重要因素评分为7;若一因素较另一因素“极端重要”,重要因素评分为9;两相邻判断的中间值分别为2,4,6,8;ci=(λmax-n)/(n-1),(λmax为最大特征值,n为矩阵阶数);cr=ci/ri,查一致性检验ri值表可知,当n=6时,ri=1.26。表2比较矩阵1目标层c1生长性状c2观赏性状c1生长性状11c2观赏性状11其中,λmax=2;ci=0;cr=0。表3比较矩阵2其中,λmax=6.5245;ci=0.1049;cr=0.0833表4比较矩阵3其中,λmax=6.2034;ci=0.0407;cr=0.0323上述构建的比较矩阵1-3,其cr值均小于0.1,均通过一致性检验。(23)计算单排序向量及权重值依据(22)构建的比较矩阵1-3,用excel分别计算出约束层和标准层的标准化特征向量,并计算出标准层12个指标的权重(wi),结果如表5所示。表5标准化特征向量及权重值由表5可见,各指标的权重值为:w1=0.0804,w2=0.1269,w3=0.0804,w4=0.1830,w5=0.0195,w6=0.0099,w7=0.1679,w8=0.1679,w9=0.0800,w10=0.0355,w11=0.0355,w12=0.0132。采用上述进一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层析分析法(analytichierarchyprocess,ahp)是一种将决策者对复杂系统的决策思维过程模型化、数量化的过程,应用这种方法,决策者通过将复杂问题分解为若干层次和若干因素,在各因素之间进行简单的比较和计算,就可以得出不同方案的权重,为最佳方案的选择提供依据。本发明采用层析分析法,具体步骤大致为:明确问题,递阶层次结构的建立,建立两两比较的判断矩阵,层次单排序,层次综合排序,递阶层次结构的建立;即,首先把问题层次化,按问题性质和总目标将此问题分解成不同层次,构成一个多层次的分析结构模型,分为最低层(供决策的方案、措施等),相对于最高层(总目标)的相对重要性权值的确定或相对优劣次序的排序问题。优点为:分析思路清楚,可将系统分析人员的思维过程系统化、数学化和模型化;分析时需要的定量数据不多。经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本发明为丰富园林应用中地被观赏植物种类,针对微型月季和地被月季品种,围绕园林中地被植物应用特点,确定适宜的观测指标即株高(cm),枝下高(cm),冠幅直径(cm),主茎分枝数(个),纵向生长量(cm),抗病虫害能力,花色,单株花量(朵),花径(cm),单花期(天),四季开花能力,叶色,确定对应的测定方法和评分标准,通过层析分析法加权,得到月季品种综合评价值,综合评价值越高,该月季品种越适合于园林地被造景,即覆盖地面效果好、观赏价值高、成景速度快、能有效减少后期人为养护,从实用性和观赏性的角度提供了园林地被用月季品种筛选的理论依据。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附图为本发明提供的园林地被用月季品种筛选的评价方法的评价指标评分表;图2附图为本发明提供的园林地被用月季品种筛选的评价方法的评价指标记载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园林地被用月季品种筛选的评价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对待评价月季品种‘小丁香’扦插苗的生长性状和观赏性状的各指标进行测定和评分(如图1所示):第一年11月份(2018.11)开始进行待评价月季品种‘小丁香’的扦插,扦插苗生根后(2018.12),选取健壮且相似度高的扦插苗上盆,用盆栽进行正常且一致的水肥控制,常规养护,且不做特殊修剪让其自然生长;随机选取10个上盆的‘小丁香’扦插苗植株作为调查对象,测定其以下12个指标,即p1株高(cm),p2枝下高(cm),p3冠幅直径(cm),p4主茎分枝数(个),p5纵向生长量(cm),p6抗病虫害能力,p7花色,p8单株花量(朵),p9花径(cm),p10单花期(天),p11四季开花能力,p12叶色;12个指标的观测时期如下:指标p5、p6、p11、p12在扦插苗上盆后(2018.12)即可开始观测,观测时长为一年(2018.12-2019.12);指标p1、p2、p4可在扦插苗上盆一整年时(2019.12),进行观测;指标p3、p7、p8、p9、p10可在扦插苗上盆满一年后(2019.12之后),开始观测。为避免误差,需用卷尺测量的4个指标(p1株高、p2枝下高、p3冠幅直径、p9花径),均用卷尺重复测量3次取均值后,作为1个测定值。需计算均值的8个指标(p1株高、p2枝下高、p3冠幅直径、p4主茎分枝数、p5纵向生长量、p8单株花量、p9花径、p10单花期),各指标在计算均值时,应核对原始资料记载中,是否有特大、特小等异常值的出现,对异常值予以删除处理,删除异常值后再计算均值。其中,p1株高的测定方法为:扦插苗上盆一整年时(2019.12),用卷尺测量植株最高端到盆土的垂直距离,用cm表示,即为株高,共10个数据,分别为a1,a2,a3,a4,a5,a6,a7,a8,a9,a10,均值得a,查图1株高(cm)为a时对应的分值x1,一并记录到图2中。p1株高的评分标准为:株高∈(100,∞),评分为0;株高∈(60,100],评分为1;株高∈(40,60],评分为2;株高∈(20,40],评分为3;株高∈(10,20],评分为4;株高∈(0,10],评分为5;枝下高p2的测定方法为:扦插苗上盆一整年时(2019.12),用卷尺测量植株主茎最下方的节到盆土的垂直距离,用cm表示,即为枝下高,共10个数据,分别为b1,b2,b3,b4,b5,b6,b7,b8,b9,b10,求均值得b,查图1枝下高(cm)为b时对应的分值x2,一并记录到图2中。枝下高p2的评分标准为:枝下高∈(10,∞),评分为0;枝下高∈(6,10],评分为1;枝下高∈(3,6],评分为3;枝下高∈(0,3],评分为5;冠幅直径p3的测定方法为:扦插苗上盆满一年(2019.12)后,于4月中旬用卷尺测量植株春季枝繁叶茂时平面最大的长和宽,并取长和宽的均值,用cm表示,即为冠幅直径,共10个数据,分别为c1,c2,c3,c4,c5,c6,c7,c8,c9,c10,求均值得c,查图1冠幅直径(cm)为c时对应的分值x3,一并记录到图2中。冠幅直径p3的评分标准为:冠幅直径∈(0,10],评分为1;冠幅直径∈(10,15],评分为2;冠幅直径∈(15,25],评分为3;冠幅直径∈(25,35],评分为4;冠幅直径∈(35,∞),评分为5;主茎分枝数p4的测定方法为:扦插苗上盆一整年时(2019.12),对植株主茎上的侧枝进行计数,用个表示,即为主茎分枝数,共10个数据,分别为d1,d2,d3,d4,d5,d6,d7,d8,d9,d10,求均值得d,查图1主茎分枝数(个)为d时对应的分值x4,一并记录到图2中。主茎分枝数p4的评分标准为:主茎分枝数∈(0,4],评分为1;主茎分枝数∈(4,6],评分为3;主茎分枝数∈(6,∞),评分为5;纵向生长量p5的测定方法为:第一年11月份(2018.11)对待评价月季品种进行扦插,插条生根后(2018.12),选取健壮扦插苗上盆,各品种随机选取10个植株并进行编号(1-10)及挂牌标记,用卷尺测量植株的株高,记作h1;扦插苗上盆一整年时(2019.12),再次用卷尺测量对应编号下植株的株高,记作h2;计算h2-h1,用cm表示,即为纵向生长量,共10个数据,分别为e1,e2,e3,e4,e5,e6,e7,e8,e9,e10,求均值得e,查图1纵向生长量(cm)为e时对应的分值x5,一并记录到图2中。纵向生长量p5的评分标准为:纵向生长量∈(30,∞),评分为0;纵向生长量∈(20,30],评分为1;纵向生长量∈(10,20],评分为3;纵向生长量∈(0,10],评分为5;抗病虫害能力p6的测定方法为:扦插苗上盆后(2018.12),观测植株在一年内(2018.12-2019.12)的3、6、9、12月中旬各品种随机选取的10个植株,是否存在病虫害感染现象(叶片有无害虫、菌丝、菌斑、畸形,茎秆有无变黑),并记录病株数目,然后计算发病率(发病率=总病株数目/总观测数目×100%),即为抗病虫害能力,分为五类:弱—发病率∈(80%,100%]、较弱—发病率∈(80%,90%]、一般—发病率∈(60%,80%]、较强—发病率∈(30%,60%]、强—发病率∈[0%,30%],以此作为抗病虫害能力;观测结果为弱(或较弱/一般/较强/强),查图1抗病虫害能力观测结果对应的分值x6,一并记录到图2中。抗病虫害能力p6的评分标准为:弱—发病率∈(90%,100%],评分为1;较弱—发病率∈(80%,90%],评分为2;一般—发病率∈(60%,80%],评分为3;较强—发病率∈(30%,60%],评分为4;强—发病率∈[0%,30%],评分为5;花色p7的测定方法为:扦插苗上盆满一年(2019.12)后,于3月初至5月末(2020.3-2020.5)的春季盛花期(所调查的某一月季品种90%及以上的盆栽有完全盛开的花朵,即某月季品种的10盆盆栽中,有9盆及以上有完全盛开的花朵),用眼睛观察各品种随机选取的10个植株,确定其花色,花色分为两类:纯色(俯视时,花朵颜色一致)、复色(俯视时,同株月季上花朵颜色不一致或同一朵花的花瓣有两种颜色,且颜色分布不均);观测结果为纯色(或复色),查图1花色观测结果对应的分值x7,一并记录到图2中。花色p7的评分标准为:复色(俯视时同株花朵颜色不一致或同一朵花的花瓣有两种颜色,且颜色分布不均),评分为1;纯色(俯视时同株花朵颜色一致),评分为5;单株花量p8的测定方法为:扦插苗上盆满一年(2019.12)后,于3月初至5月末(2020.3-2020.5)的春季盛花期(所调查的某一月季品种90%及以上的盆栽有完全盛开的花朵,即某月季品种的10盆盆栽中,有9盆及以上有完全盛开的花朵),各品种随机选取10个植株,对单株一次同时存在的花量(花瓣颜色可见且未衰老或凋零的花朵或花苞)进行计数,用朵表示,即为单株花量,共10个数据,分别为f1,f2,f3,f4,f5,f6,f7,f8,f9,f10,求均值得f,查图1单株花量(朵)为f时对应的分值x8,一并记录到图2中。单株花量p8的评分标准为:单株花量∈(0,4],评分为0;单株花量∈(4,10],评分为1;单株花量∈(10,20],评分为3;单株花量∈(20,∞),评分为5。花径p9的测定方法为:扦插苗上盆满一年(2019.12)后,于3月初至5月末(2020.3-2020.5)的春季盛花期,各品种随机选取10个植株,各植株随机选取1朵完全盛开的花,用卷尺测量完全盛开的花的直径,用cm表示,即为花径,共10个数据,分别为g1,g2,g3,g4,g5,g6,g7,g8,g9,g10,求均值得g,查图1花径(cm)为g时对应的分值x9,一并记录到图2中。花径p9的评分标准为:花径∈(6,∞),评分为0;花径∈(5,6],评分为1;花径∈(4,5],评分为2;花径∈(2.5,4],评分为3;花径∈(1,2.5],评分为4;花径∈(0,1],评分为5。单花期p10的测定方法为:扦插苗上盆满一年(2019.12)后,于3月初至5月末(2020.3-2020.5)各品种随机选取10个植株,各植株随机选取1个花蕾挂牌标记,并进行连续性观测,观察其自现色期(现色期:花萼处于花蕾二分之一,微微可见花瓣颜色)至衰老期(衰老期:花瓣四分之一枯萎/凋零)历经的时长,用天表示,即为单花期,共10个数据,分别为j1,j2,j3,j4,j5,j6,j7,j8,j9,j10,求均值得j,查图1单花期(天)为j时对应的分值x10,一并记录到图2中。单花期p10的评分标准为:单花期∈(0,7],评分为1;单花期∈(7,10],评分为2;单花期∈(10,13],评分为3;单花期∈(13,16],评分为4;单花期∈(16,∞),评分为5。四季开花能力p11的测定方法为:扦插苗上盆(2018.12)后,观测植株一年内(2018.12-2019.12)在四个季节中有无开花现象,四季划分的时间节点为立春(2月4日)、立夏(5月5日)、立秋(8月7日)、立冬(11月8日),观察各品种随机选取的10个植株,在这四个季节中有无完全盛开的花朵,分为四类:一季开花、两季开花、三季开花、四季开花,以此作为四季开花能力;观测结果为一季开花(或两季开花/三季开花/四季开花),查图1四季开花能力观测结果对应的分值x11,一并记录到图2中。四季开花能力p11的评分标准为:一季开花,评分为1;两季开花,评分为2;三季开花,评分为3;四季开花,评分为4。叶色p12的测定方法为:扦插苗上盆(2018.12)后,观测植株一年内(2018.12-2019.12)在四个季节中叶片的颜色,四季划分的时间节点为立春(2月4日)、立夏(5月5日)、立秋(8月7日)、立冬(11月8日),观察各品种随机选取的10个植株,在这四个季节中叶片的颜色,分为三类:绿色类(无论任何季节,叶片均为绿色)、春色叶类(春季嫩叶或其他季节的新叶有显著不同叶色)、秋色叶类(秋季叶片颜色有显著变化),以此作为叶色;观测结果为绿色类(或春色叶类/秋色叶类),查图1叶色观测结果对应的分值x12,一并记录到图2中。叶色p12的评分标准为:绿色类(无论任何季节叶片均为绿色),评分为1;春色叶类(春季嫩叶或其他季节的新叶有显著不同叶色)或秋色叶类(秋季叶片颜色有显著变化),评分为5。此时,图2评价指标记载表的记录如以下表6所示:(2)利用层析分析法对测定后的各指标进行加权:由步骤(2.3)表5可见,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的各指标的权重值为:w1=0.0804,w2=0.1269,w3=0.0804,w4=0.1830,w5=0.0195,w6=0.0099,w7=0.1679,w8=0.1679,w9=0.0800,w10=0.0355,w11=0.0355,w12=0.0132。(3)利用公式计算待评价月季品种的综合评价值;该品种的综合评价值a=∑(xi×wi)=(4×0.0804)+(5×0.0804)+(3×0.1830)+(5×0.1269)+(5×0.0195)+(3×0.0099)+(5×0.1679)+(5×0.1679)+(4×0.0355)+(5×0.0355)+(4×0.0800)+(1×0.0132)=4.5712。其中,a为综合评价值,i为1-12之间的正整数,xi为各指标的分值,wi为各指标的权重。实施例2园林地被用月季品种筛选的评价方法,具体步骤同实施例1。不同在于,图2评价指标记载表的记录如以下表7所示:该品种的综合评价值a=∑(xi×wi)=(4×0.0804)+(5×0.0804)+(3×0.1830)+(5×0.1269)+(5×0.0195)+(1×0.0099)+(5×0.1679)+(1×0.1679)+(3×0.0355)+(5×0.0355)+(4×0.0800)+(1×0.0132)=3.7998。其中,a为综合评价值,i为1-12之间的正整数,xi为各指标的分值,wi为各指标的权重。实施例3园林地被用月季品种筛选的评价方法,具体步骤同实施例1。不同在于,图2评价指标记载表的记录如以下表8所示:该品种的综合评价值a=∑(xi×wi)=(3×0.0804)+(5×0.0804)+(3×0.1830)+(5×0.1269)+(3×0.0195)+(2×0.0099)+(1×0.1679)+(0×0.1679)+(1×0.0355)+(4×0.0355)+(4×0.0800)+(1×0.0132)=2.6553。其中,a为综合评价值,i为1-12之间的正整数,xi为各指标的分值,wi为各指标的权重。各月季品种均可通过上述方法计算出其特定的综合评价值a,综合评价值a越高,该品种越适合于园林地被造景。由表6-8可知,在以上三个月季品种中,月季‘小丁香’的综合评价值a越高,该品种最适合于园林地被造景。本发明通过围绕园林中地被植物应用特点,对待评价月季品种扦插苗的以下性状指标进行测定和评分:生长性状如p1株高(cm),p2枝下高(cm),p3冠幅直径(cm),p4主茎分枝数(个),p5纵向生长量(cm),p6抗病虫害能力;观赏性状如p7花色,p8单株花量(朵),p9花径(cm),p10单花期(天),p11四季开花能力,p12叶色;后通过层次分析法加权(wi),得到其综合评价值(a),此评分越高,该月季品种越适合于园林地被造景,即覆盖地面效果好、观赏价值高、成景速度快、并能有效减少后期人为养护。综上,本发明针对目前在观赏植物资源评价领域,多从资源保护和植物育种角度进行评价,评价方法与结果追求宽泛而不具体,针对性较差,尤其是对园林造景专用资源评价方法缺乏的问题,提供了一种适用于园林地被用月季品种筛选的评价方法,该评价方法从实用性和观赏性的角度进行园林地被专用月季品种的筛选,用该法筛选出的月季品种适用于园林地被造景,本领域人员可以依据本方法进行园林地被用月季品种的筛选。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