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数字媒体的智慧乡村旅游服务平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177291发布日期:2020-12-04 14:07阅读:209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数字媒体的智慧乡村旅游服务平台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慧旅游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数字媒体的智慧乡村旅游服务平台。



背景技术:

我国是一个有悠久文化的农业大国,地大物博,农业资源丰富,随着旅游业的高速发展和游客日益地增长,传统的旅游项目已经无法满足旅游者的需求。乡村旅游的出现极大地满足城市居民远离城市的喧嚣与压力、体验乡村生活、乡村民俗和传统文化的需要。且乡村旅游进人门槛较低,自20世纪90年代起,乡村旅游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发展起来,出现了一大批有浓郁乡村特色和文化的乡村旅游景区。乡村旅游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我国农民的就业问题,增加了农民收入,加快了旅游业的发展。

然而近年来,全国乡村旅游业的发展遭遇一系列瓶颈,陷入了“需求季节性波动大、市场无序竞争、服务体系不健全”的现实困境中,与城市景区的互补优势也未充分发挥,整个产业呈“大规模扩张、低水平发展”的失衡格局,因此,亟需一种基于数字媒体的智慧乡村旅游服务平台。



技术实现要素:

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方式。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实用新型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实用新型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鉴于上述和/或现有的乡村旅游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实用新型。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数字媒体的智慧乡村旅游服务平台,能够解决现有乡村旅游业的发展陷入了“需求季节性波动大、市场无序竞争、服务体系不健全”的现实困境中的问题,且与城市景区的互补优势也未充分发挥,整个产业呈“大规模扩张、低水平发展”的失衡格局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数字媒体的智慧乡村旅游服务平台,其包括:底座、控制终端、气象检测模块、游客管理模块、景区服务模块和移动终端,所述底座外侧壁顶部安装控制终端,所述控制终端包括计算机、中央处理器和无线通讯模块,所述计算机固接于所述底座外侧壁顶部,所述计算机内侧壁顶部嵌入安装所述中央处理器,所述无线通讯模块设于所述底座外侧壁顶部右侧,且所述中央处理器与所述无线通讯模块电性双向连接,所述中央处理器电性输入连接所述气象检测模块,所述游客管理模块电性输出连接所述中央处理器,所述移动终端通过所述无线通讯模块与所述中央处理器电性连接,所述景区服务模块电性输出连接所述中央处理器。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基于数字媒体的智慧乡村旅游服务平台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景区服务模块包括景区信息介绍单元、景区流量采集单元和vr体验单元,且所述景区信息介绍单元、景区流量采集单元和vr体验单元均电性输出连接所述景区服务模块。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基于数字媒体的智慧乡村旅游服务平台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景区流量采集单元包括身份证识别模块和摄像模块,所述身份证识别为身份证识别器,所述摄像模块为摄像头。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基于数字媒体的智慧乡村旅游服务平台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底座外侧壁底部固接有防护垫,所述防护垫为多层橡胶垫压合而成的防护垫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基于数字媒体的智慧乡村旅游服务平台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移动终端通过所述无线通讯模块与所述中央处理器电性双向连接,所述移动终端为手机、平板电脑或pc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为用户提供最便利的旅游服务的方案,根据用户的选择,尽量将便利与费用相均衡,让用户获得良好的旅行体验,能为游客提供最大化的旅游便利服务,且可以对旅游服务进行全过程的动态管理,用信息化、智慧化手段提升旅游服务质量,促进旅游企业的进步和发展、规范旅游市场秩序,增加了旅游业的智能化。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和详细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部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其次,本实用新型结合示意图进行详细描述,在详述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时,为便于说明,表示器件结构的剖面图会不依一般比例作局部放大,而且所述示意图只是示例,其在此不应限制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此外,在实际制作中应包含长度、宽度及深度的三维空间尺寸。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数字媒体的智慧乡村旅游服务平台,通过景区信息介绍单元内置的景区图片介绍信息、景区文字介绍信息及各类型消费地点,将景区信息传输至移动终端,方便客户通过移动终端了解景区景点,并且,由身份证识别模块与摄像模块配合形成的景区流量采集单元可以实时采集景区的环境状况及人流量信息,然后将采集到的数据信息通过中央处理器传输至移动终端,方便游客选择,进行合理的规划,请参阅图1,包括,底座100、控制终端200、气象检测模块300、游客管理模块400、景区服务模块500和移动终端600。

请继续参阅图2,底座100为金属合金材料制成的支撑座,底座100用于连接控制终端200,底座100外侧壁底部粘接有防护垫110,防护垫110为多层橡胶垫压合而成的防护垫板,防护垫110用于保护底座100,防止其在长时间使用过程中发生侵蚀磨损;

请继续参阅图1-2,控制终端200包括计算机210、中央处理器220和无线通讯模块230,具体的,计算机210通过紧固螺钉螺接于底座100外侧壁顶部中央位置,计算机210内侧壁顶部嵌入安装中央处理器220,中央处理器220用于实时接收气象检测模块300、游客管理模块400、景区服务模块500和移动终端600所传输的数据信息进行存储或发送,无线通讯模块230卡接于底座100外侧壁顶部右侧,无线通讯模块230作为信息传输通道连接中央处理器220与移动终端300,中央处理器220与无线通讯模块230电性双向连接;

请继续参阅图1,中央处理器220电性输入连接气象检测模块300,气象监测模块300用于实时监测景区气象,实时向旅游人员提供所要旅游景区天气的空气质量、气温值、雨雪状况以及风力、风向等状况;

请继续参阅图1,游客管理模块400电性输出连接中央处理器220,游客管理模块400包括旅游体验分享单元,内置有游客分享所旅游景区的体验信息,体验信息包括酒店体验信息、旅游中遇到的有趣事件以及旅行经历,进而增加游客的兴趣;

请继续参阅图1,景区服务模块500电性输出连接中央处理器220,景区服务模块500包括景区信息介绍单元510、景区流量采集单元520和vr体验单元530,景区信息介绍单元510、景区流量采集单元520和vr体验单元530均电性输出连接景区服务模块500,景区信息介绍单元510内存储有景区图片介绍信息、景区文字介绍信息及各类型消费地点,景区信息介绍单元510用于通过中央处理器220将景区信息传输至移动终端600,方便客户通过移动终端600了解景区景点,景区流量采集单元520包括身份证识别模块和摄像模块,身份证识别模块为身份证识别器,摄像模块为摄像头,身份证识别模块与摄像模块配合实时采集景区的环境状况及人流量信息,然后将采集到的数据信息通过中央处理器220传输至移动终端,方便游客选择,vr体验单元530用于游客通过vr眼镜并配合手机,通过互联网从云平台服务器中体验存储在其中的景区vr视频,增加游客的旅游乐趣;

请继续参阅图1,移动终端600包括手机、平板电脑或pc端,移动终端300通过无线通讯模块230与中央处理器220信号连接,移动终端600用于接收中央处理器220传输的景区景点的环境状况及人流量信息,方便游客实时查看景区情况,然后进行合理的规划。

工作原理:该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通过景区信息介绍单元510内置的景区图片介绍信息、景区文字介绍信息及各类型消费地点,将景区信息传输至移动终端600,方便客户通过移动终端600了解景区景点,并且,由身份证识别模块与摄像模块配合形成的景区流量采集单元520可以实时采集景区的环境状况及人流量信息,然后将采集到的数据信息通过中央处理器220传输至移动终端,方便游客选择,进行合理的规划,同时,景区vr体验单元530可以让游客通过vr眼镜并配合手机,通过互联网从云平台服务器中体验存储在其中的景区vr视频,增加游客的旅游乐趣,且气象监测模块300能实时监测景区气象,实时向旅游人员提供所要旅游景区天气的空气质量、气温值、雨雪状况以及风力、风向等状况,方便游客实时了解旅游区的天气状况,用信息化、智慧化手段提升旅游服务质量,促进旅游企业的进步和发展、规范旅游市场秩序。

虽然在上文中已经参考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然而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其进行各种改进并且可以用等效物替换其中的部件。尤其是,只要不存在结构冲突,本实用新型所披露的实施方式中的各项特征均可通过任意方式相互结合起来使用,在本说明书中未对这些组合的情况进行穷举性的描述仅仅是出于省略篇幅和节约资源的考虑。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文中公开的特定实施方式,而是包括落入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所有技术方案。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