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特征检测装置、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249501发布日期:2020-12-11 15:18阅读:77来源:国知局
生物特征检测装置、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传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生物特征检测装置、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终端电子产品的智能化程度不断提高,包括手机和可穿戴设备在内的便携式移动设备以及各种数据库等信息系统越来越多的使用用户认证机制来授权或保护个人信息数据的访问资格。

对于设备的安全访问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来实现,其中一种最常见的是使用用户密码,但是用户密码可以非常容易的被获得或者破解,而且用户需要牢记该密码,一旦发生遗忘密码,则用户需要进行某些密码恢复流程来获得认证,或者采用其他的方式重新获得对设备的访问权限,而这样繁琐的操作流程,给用户的实际使用过程带来许多不便。

还有一种方式是利用个人指纹识别或其他的生物特征标识符来实现电子设备或者数据系统上的用户认证或访问权限,以增强数据安全性。近来,手机等电子产品的发展趋势是接近全面屏和轻薄化方向,全面屏搭载屏下生物检测识别模组,这一既不影响美观又不影响用户体验的完美设计的全面屏效果已成为各大手机厂商的研究焦点。通过显示屏发送或者透过检测光束用于生物特征检测。检测光束透过屏幕的光强会直接影响生物检测识别模组对生物特征标识的检测和识别;有些设备厂商提供了屏下放置背光模组,并对整个显示屏开孔的方案,或者,使用背光源和含有光学膜层的背光模组,将特定波长的背光光束进行波长转换,同时也对波长转换后的背光光束进行扩散,并将不同波长的背光光束混合为白色光提供给显示面板,用于对检测光束进行透射。前者的这种方案不仅工艺复杂,并且所需搭载屏幕和背光模组的开孔导致屏幕的整体显示效果较差。后者方案,产品结构设计较复杂,需严格控制设计背光光源发射的光束的选择。

如何简化屏下检测装置的结构,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生物检测装置、一种电子设备,简化了检测装置的结构。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生物特征检测装置,包括:光学结构,包括结构化透光层,所述结构化透光层包括至少两种透光区域,分别用于透过不同的特征光,不同的特征光用于表征物体的不同特征,其中,至少包括第一特征光,用于表征物体的生物特征;传感结构,位于所述光学结构下方,用于接收透过所述光学结构的光信号并产生对应的光学传感信号,以及对所述光学传感信号进行处理,获得与被测物体特征对应的特征检测信号。

可选的,所述特征检测信号表征特征光的至少一个光学参数。

可选的,所述光学参数包括光强或偏振中的至少一种。

可选的,所述结构化透光层包括两层以上堆叠的具有不同波长透过率的透光膜,和/或区域分布的对应于不同波长范围的滤光片,和/或区域分布的不同偏振角度的偏振片。

可选的,还包括第二特征光,用于表征物体的表面结构特征。

可选的,所述第一特征光的波长范围覆盖能够透过生物体的光波波长;所述第二特征光的波长范围覆盖至少部分能被被测物体反射的波长。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还提供一种能够进行生物特征检测的电子设备,包括:可透光的接触层;如上述任一项所述的生物特征检测装置,位于所述电子设备内部,安装于所述接触层下方,所述生物特征检测装置的光学结构朝向所述接触层设置。

可选的,还包括:识别模块,与所述生物特征检测装置连接,用于根据所述生物特征检测装置获得的特征检测信号,获取特征信息,并判断所述特征信息是否位于设定的生物特征范围内。

可选的,所述特征信息为两种特征光的光强比例。

可选的,所述电子设备的接触层下方还设置有背光光源,或者所述接触层为自发光层,以所述背光光源或自发光层发出的光作为生物检测时的结构检测光,用于检测物体的表面结构特征。

可选的,所述识别模块还用于根据表征结构特征的第二特征光所产生的特征检测信号,获取特征信息,识别出所述被测物体表面的结构特征。

可选的,还包括:辅助光源和控制模块;所述辅助光源用于发出生物检测光,所述生物检测光中,至少部分光波为用于表征物体生物特征的第一特征光;所述控制模块,与所述辅助光源连接,在进行生物体检测时,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所述辅助光源发出生物检测光。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还提供一种生物特征检测方法,包括:利用检测光照射被测物体,所述检测光至少包括生物检测光;在至少两种透光区域内分别接收检测光照射被测物体后产生的至少两种特征光,并产生对应的光学传感信号,不同的特征光用于表征物体的不同特征,其中,至少包括第一特征光,用于表征物体的生物特征;对所述光学传感信号进行处理,获得与被测物体特征对应的特征检测信号。

可选的,所述特征检测信号表征特征光的至少一个光学参数。

可选的,所述光学参数包括光强或偏振中的至少一种。

可选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特征光,用于表征物体表面结构特征。

可选的,所述第一特征光的波长范围覆盖能够透过生物体的光波波长;所述检测光还包括结构检测光,所述第二特征光的波长范围覆盖至少部分能被被测物体反射的结构检测光的波长。

可选的,包括提供具有可透光的接触层的电子设备;所述结构检测光由设置于电子设备内部的接触层下方的背光光源发出,或者由接触层自身发出。

可选的,还包括根据所述特征检测信号,获取特征信息,并判断所述特征信息是否位于设定的生物特征范围内。

可选的,所述特征信息为不同特征光的光强比例。

可选的,还包括:根据第二特征光所产生的特征检测信号,识别出所述被测物体表面的结构特征。

可选的,所述生物检测光包括环境光中的一部分和/或者通过辅助检测光源产生的特定波长范围的光。

本实用新型的生物特征检测装置中,通过结构化的透光层,接收不同波长范围的特征光,由于所述第一特征光用于表征生物特征,在所述生物特征检测装置的检测过程中,可以根据接收到的第一特征光的特征检测信号,判断被测物体是否为生物体,从而实现对欺骗设备的甄别。进一步的,通过第二特征光或更多不同波段或特征的特征光的特征检测信号,实现对被测物体表面结构或者其他方面的特征检测。整个生物特征检测装置的结构简单,仅通过结构化透光层的设置两个以上不同波段的透光区域,实现对被测物体多个方面特征的检测,提高了检测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方式的生物特征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方式的生物特征检测装置的结构化透光层的俯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方式的生物特征检测装置的结构化透光层的俯视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方式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方式的电子设备进行指纹检测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方式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生物特征检测装置、电子设备及生物特征检测方法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说明。

请参考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方式的生物特征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所述生物特征检测装置包括:光学结构120和传感结构110。

所述光学结构120用于对光信号进行聚焦以及滤波等,使得符合要求的光波透过所述光学结构120到达所述传感结构110;所述传感结构110位于所述光学结构120下方,用于接收透过所述光学结构120的光信号并产生对应的光学传感信号,以及对所述光学传感信号进行处理,获得与被测物体特征对应的特征检测信号,从而实现生物特征的检测。

具体的,所述光学结构120包括结构化透光层,所述结构化透光层包括至少两种透光区域,分别用于透过不同波长范围的特征光,不同的特征光用于表征物体的不同特征,其中,至少包括第一特征光,用于表征物体的生物特征。除了所述结构化透光层以外,所述光学结构还包括现有的光学传感器中的其它光学元件,例如透镜、透明基板等。

该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光学结构120包括基底122、位于所述基底122表面的结构化透光层123以及位于所述结构化透光层123上方的光学层124。所述基底122可以为玻璃基板、pmma基板等透明基材。所述结构化透光层123包括第一透光区域1231和第二透光区域1232,分别用于透过两个不同波长范围的光。例如所述第一透光区域1231用于透过波长范围为a1~a2的第一特征光,所述第二透光区域1232用于透过波长范围为b1~b2的第二特征光,入射的光经过所述结构化透光层123后,仅能够透过波段为a1~a2、b1~b2的光,且分别在不同区域透过。

请参考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化透光层123的俯视示意图。所述结构化透光层123内的第一透光区域1231设置于两个所述第二透光区域1232之间。

该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生物特征检测装置用于屏下指纹识别。所述第一透光区域1231用于透过能够表征被测物体生物特征的第一特征光,根据所述第一特征光,能够鉴别被测物体为生物体还是伪造模具或设备;所述第二透光区域1232用于透过能够表征物体的表面结构特征,根据所述第二特征光,能够鉴别被测物体表面的纹理特征,例如手指表面的指纹图形,进行指纹识别。

针对指纹识别的应用场景,所述第一透光区域1231和第二透光区域1232均关于所述结构化透光层123的对称轴对称设置,所述第一透光区域1231的面积小于所述第二透光区域1232的面积,从而使得更多的第二特征光能够透过所述结构化透光层123,被传感结构接收,从而更易实现对指纹图形更全面的识别;而所述第一特征光仅用于判断被测物体是否为真实的人体手指,因此,所述第一透光区域1231的面积偏小。

请参考图3,为另一具体实施中的结构透光层中第一透光区域1231a和第二透光区域1232a的分布示意图。

在其他具体实施方式中,也可以根据所述生物特征检测装置的目标检测物的特征,合理设置具有两种或两种以上透光区域的结构化透光层,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求,合理设置透光区域数量、面积和分布位置。

在另一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结构化透光层包括三种透光区域,分别用于透过第一特征光、第二特征光以及第三特征光,其中第一特征光用于表征生物特征,第二特征光用于表征物体表面结构特征,所述第三特征光用于表征某特定方向的偏振光,以表征被拍摄物体材料性质。从生物防伪的应用来说,第一特征光用于测量物体表面对不同频率波长的反射吸收特征,第二特征光用于测量物体表面的空间结构,第三特征光用于测量物体表面的材质对于光线偏振角度的影响。这三种光信息结合起来,可以用于区别真实生物的皮肤表面和仿真的各种材质,从而实现生物防伪的功能。

所述结构化透光层123可以包括区域分布的分别对应于不同波长范围的滤光片,例如在第一透光区域1231采用对应于波长范围为a1~a2的滤光片,在第二透光区域1232采用对应于波长范围为b1~b2的滤光片。

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结构化透光层123还可以是包括两层以上堆叠的具有不同波长透过率的透光膜,通过对不同位置处各透光膜层内进行掺杂等处理,改变膜层内的原子排布结构等方式,形成不同的透光区域。

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结构化透光层123还可以包括区域分布的分别对应不同偏振角度的偏振片,形成对应于不同偏振角度的透光区域。

所述光学结构120中的光学层124可以为微透镜层,用于对入射光线进行聚焦;在其他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光学层124还可以为其他的光学元件层,例如所述光学层124具有阵列排布的小孔,利用小孔成像原理,对入射光线进行聚焦等等。所述光学层124还可以包括光栅、光阑等其他光学结构。

该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结构化透光层123位于所述光学层124下方,在其他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结构化透光层123还可以形成于所述光学层124上方。

所述传感结构110位于所述光学结构120下方,所述传感结构110与所述光学结构120之间通过粘结层130固定。

所述传感结构110包括衬底111和形成于所述衬底111表面的传感阵列112,所述传感阵列112内形成有多个阵列分布的传感单元,所述传感单元可以为cmos或ccd图像传感单元,用于接收光信号,并输出相应的光学传感信号,例如将入射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所述衬底111内还可以形成有逻辑处理单元,用于对所述传感阵列112输出的光学传感信号进行降噪、放大以及模数转换中的一种或多种处理,获得与被测物体特征对应的特征检测信号。

所述结构化透光层123内的不同透光区域在物理位置上分别对应于所述传感阵列112内的不同位置,使得传感阵列112内对应区域的传感单元接收到对应波长范围的特征光,从而获取不同特征光的检测信号。该具体实施方式中,可以通过所述传感结构获取第一特征光的检测信号以及第二特征光的检测信号,其中所述第一特征光的检测信号对应于物体的生物特征,第二特征光的检测信号对应于物体的表面结构特征。

该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生物检测装置用于指纹检测,所述第一特征光可以为波长范围在600nm以上的红光、近红外光,存在于环境光中,能够穿透手指。若被测物体为真实的人体手指,则所述生物检测装置是可以接收到所述第一特征光;若被测物体为模拟设备或者模型等非生物体,则第一特征光无法穿透,因此,所述生物检测装置将无法接收到所述第一特征光,从而可以通过接收到的第一特征光的特征检测信号进行甄别。所述第一特征光表征的即为生物体对于部分波段的红光、红外光的可透过性。可以将所述第一特征光的波段范围设置为与外部光中能够透过生物体的透射光波的波段一致、大于所述透射光波的波长范围、或者以小于所述透射光波的光波范围,仅获取部分透射光波的特征检测信号。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特征光的波长范围可以为600nm~1100nm。

所述第二特征光可以为普通的可见光,覆盖至少部分能被被测物体反射的波长。例如在屏下指纹识别时,所述第二特征光可以为屏下背光光源或屏幕自发光所发出的白光,经过反射后的反射光。由于指纹的纹脊和纹谷的反射光是不同的,因此反射光便携带有用户的指纹信息,从而所述的第二特征光的特征检测信号就能够表征手指指纹表面的纹理特征,从而实现指纹识别。具体的,所述第二特征光的特征检测信号包括传感阵列112内接受第二特征光的区域内的各传感单元输出的检测信号,例如特征检测信号为数字信号时,1表示光强大,对应于纹脊;0表示光强小,对应于纹谷;由于指纹的纹理分布呈现一定的分布,那么通过各个位置处传感单元输出的特征检测信号就能够实现指纹的检测。

所述特征检测信号包括特征光的至少一个光学参数,该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特征检测信号表征特征光的光强。在其他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光学参数可以为光强或偏振等光学特征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偏振信息可以使用偏振光镀膜,对某个方向的偏振光进行过滤,从而得到特定区域的偏振信息。光强信息可以通过下方传感器像素通过光电转换,用转换得到的电子数量得出光强信息。

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中,由于所述第一特征光用于表征生物特征,在所述生物特征检测装置的检测过程中,可以根据接收到的第一特征光的特征检测信号,判断被测物体是否为生物体,从而实现对欺骗设备的甄别。并且,即便同样是生物体,不同的生物体的第一特征光的特征检测信号也可能不同,例如不同人体的手指的脂肪、肌肉比例不同导致的第一特征光透过特性不同,也能够导致检测到的第一特征光的特征检测信号不同。因此,可以根据被测物体的第一特征光的特征检测信号是否位于设定的生物特征范围内,实现生物体的识别;以及在此基础上,实现用户身份的识别。进一步的,通过第二特征光或更多不同波段或表征生物体不同特性的特征光的特征检测信号,实现对被测物体表面结构或者材料等他方面的特征检测。整个生物特征检测装置的结构简单,仅通过结构化透光层的设置两个以上不同波段的透光区域,实现对被测物体多个方面特征的检测,提高了检测的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还提供一种采用上述生物特征检测装置的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等电子设备。

请参考图4,所述电子设备包括一可透光的接触层400,作为检测窗口;所述生物特征检测装置位于所述电子设备内部,安装于所述接触层下方,并且所述生物特征检测装置的光学结构120朝向所述接触层400设置,使得透过所述接触层400入射的光信号能够照射至所述光学结构120。

在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接触层400可以为电子设备的屏幕,所述屏幕可以为非自发光显示屏,如液晶显示屏或者其他的被动发光显示屏;所述屏幕还可以为自发光屏幕,例如oled屏。对于非自发光显示屏,所述电子设备内部还设置有背光光源,作为检测光源;对于自发光屏幕,可以利用屏幕发光作为检测光源。

请参考图5,为电子设备进行指纹检测的示意图。

以所述电子设备的背光光源或自发光屏幕发出的光作为生物检测时的结构检测光,用于检测物体的表面结构特征。所述特征检测光透过所述接触层400,照射至手指表面,被手指表面反射,透过所述接触层400被所述生物特征检测装置接收。

环境光作为生物检测光,其中所述生物检测光中部分波段的光能够穿透所述手指,进而透过所述接触层400。

所述生物特征检测装置,能够通过所述光学结构120接收所述结构检测光中的至少部分作为第一特征光,以及接收所述环境光中能够穿透手指的全部或部分波段的光作为第二特征光,并获取所述第一特征光和第二特征光的特征检测信号。

请参考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方式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所述的电子设备包括生物特征检测装置601、识别模块602、控制模块603以及光源模块604。

所述光源模块604可以为接触层下方的背光光源或者可发光的接触层,用于发出检测光。所述控制模块603用于在进行生物体特征检测时,控制所述光源模块604发出检测光。所述检测光发出的光波范围可以根据需求进行设置,可以与电子设备使用时的屏幕光一致,也可以是另外调制的波段。

所述识别模块602与所述生物特征检测装置601连接,用于根据所述生物特征检测装置601获得的特征检测信号,获取特征信息,并判断所述特征信息是否位于设定的生物特征范围内。

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识别模块602用于根据所述生物特征检测装置601获取的第一特征光的特征检测信号,获取特征信息,所述特征信息可以为第一特征光的光强,判断所述第一特征光的光强是否大于或等于设定的阈值,若大于设定阈值,有足够的第一特征光能够穿透被测物体,则可以认为被测物体为生物体;若第一特征光的光强小于设定的阈值,则证明第一特征光无法或几乎无法穿透被测物体,可以认为被测物体为非生物体,从而在生物检测过程中避免模拟设备的欺骗。对于不同用户的生物特征,还可以设定不同的生物特征范围,将特征信息与生物特征范围进行匹配,辅助进行用户身份的识别。

在另一具体实施方式中,可以将所述生物特征检测装置601获取的其中两种特征光的特征检测信号之比作为特征信息,例如,将第一特征光和第二特征光的光强比例作为特征信息,将光强比值作为特征信息,可以降低系统性误差,能够提高准确性。

进一步的,所述识别模块602还用于根据其他特征光的特征检测信号,获得特征信息以识别处被测物体的其他特征。例如,可以根据用于表征结构特征的第二特征光所产生的特征检测信号,识别出所述被测物体表面的结构特征。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识别模块602可以根据第二特征光的特征检测信号,获取与手指表面纹理特征对应的特征信息,从而识别出手指的指纹图样,实现指纹识别。还可以根据表征某特定方向的偏振光的第三特征光,来检测被拍摄物体材料性质。从生物防伪的应用来说,第一特征光用于测量物体表面对不同频率波长的反射吸收特征,第二特征光用于测量物体表面的空间结构,第三特征光用于测量物体表面的材质对于光线偏振的影响。这三种光信息结合起来,可以用于区别真实生物的皮肤表面和仿真的各种材质,从而实现生物防伪的功能。

本实用新型的电子设备能够通过第一特征光进行生物识别,能够提高生物特征检测的准确性,避免设备欺骗,提高生物特征识别的准确性。

在其他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光源模块604还可以包括辅助光源,用于发出生物检测光,所述生物检测光中,至少部分光波为用于表征物体生物特征的第一特征光;所述控制模块603,与所述辅助光源连接,在进行生物体检测时,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所述辅助光源发出生物检测光。在采用环境光作为生物检测光的情况下,检测准确性容易受到外界环境光强度的影响,通过单独设置辅助光源,可以在环境光较弱的情况下,补充生物检测光,提高生物特征检测的准确性。所述电子设备还可以具有环境光检测模块,所述控制模块603可以根据环境光的强弱状态,选择性的开启所述辅助光源,也可以在需要进行生物特征检测时,直接开启所述辅助光源。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还提供一种生物特征检测方法。

所述生物特征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利用检测光照射被测物体,所述检测光至少包括生物检测光。

所述生物检测光,用于检测被测物体是否为生物体,或用于检测他与生物体相关的特征。例如能够穿透手指的特定波长的光波,可以作为生物检测光,用于检测被测物体是否为真实手指还是欺骗设备。在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生物检测光包括环境光中的一部分和/或者通过辅助检测光源产生的特定波长范围的光。

步骤2:在至少两种透光区域内分别接收检测光照射被测物体后产生的至少两种特征光,并产生对应的光学传感信号,不同的特征光用于表征物体的不同特征,其中,至少包括第一特征光,用于表征物体的生物特征。

所述第一特征光覆盖所述生物检测光中能够表征生物特征的光波段。其他特征光可以用于表征被测物体的其他特征,例如温度、表面结构等。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用于检测指纹,所述第一特征光可以用于表征生物体对于部分波段的红光、红外光的可透过性,可以将所述第一特征光的波段范围设置为与外部光中能够透过生物体的透射光波的波段一致、大于所述透射光波的波长范围、或者以小于所述透射光波的光波范围,仅获取部分透射光波的特征检测信号。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特征光的波长范围可以为600nm~1100nm。

在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两种透光区域内还包括至少一透光区域,用于透过第二特征光,所述第二特征光用于表征物体表面结构特征。相应的,所述检测光还包括结构检测光,所述第二特征光的波长范围覆盖至少部分能被被测物体反射的结构检测光的波长。例如在屏下指纹识别时,所述第二特征光可以为屏下背光光源或屏幕自发光所发出的白光,经过反射后的反射光。由于指纹的纹脊和纹谷的反射光是不同的,因此反射光便携带有用户的指纹信息,从而所述的第二特征光的特征检测信号就能够表征手指指纹表面的纹理特征,从而实现指纹识别。

在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还包括另一透光区域,用于透过第三特征光。所述第三特征光用于表征某特定方向的偏振光,以表征被拍摄物体材料性质。

步骤3:对所述光学传感信号进行处理,获得与被测物体特征对应的特征检测信号。

所述特征检测信号表征特征光的至少一个光学参数。所述光学参数可以包括光强或偏振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生物特征检测方法还包括:根据所述特征检测信号,获取特征信息,并判断所述特征信息是否位于设定的生物特征范围内。

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根据获取的第一特征光的特征检测信号,获取特征信息,所述特征信息可以为第一特征光的光强,判断所述第一特征光的光强是否大于或等于设定的阈值,若大于设定阈值,有足够的第一特征光能够穿透被测物体,则可以认为被测物体为生物体;若第一特征光的光强小于设定的阈值,则证明第一特征光无法或几乎无法穿透被测物体,可以认为被测物体为非生物体,从而在生物检测过程中避免模拟设备的欺骗。对于不同用户的生物特征,还可以设定不同的生物特征范围,将特征信息与生物特征范围进行匹配,辅助进行用户身份的识别。

在另一具体实施方式中,可以将获取的其中两种特征光的特征检测信号之比作为特征信息,例如,将第一特征光和第二特征光的光强比例作为特征信息,将光强比值作为特征信息,可以降低系统性误差,能够提高准确性。

进一步的,还可以根据其他特征光的特征检测信号,获得特征信息以识别处被测物体的其他特征。例如,可以根据用于表征结构特征的第二特征光所产生的特征检测信号,识别出所述被测物体表面的结构特征。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可以根据第二特征光的特征检测信号,获取与手指表面纹理特征对应的特征信息,从而识别出手指的指纹图样,实现指纹识别。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还可以根据第三特征光的特征检测信号,以表征光的偏振信息,获取被检测物体的材料特征。

从生物防伪的应用来说,第一特征光用于测量物体表面对不同频率波长的反射吸收特征,第二特征光用于测量物体表面的空间结构,第三特征光用于测量物体表面的材质对于光线偏振的影响。这三种光信息结合起来,可以用于区别真实生物的皮肤表面和仿真的各种材质,从而实现生物防伪的功能。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