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测量人体温度的智能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249569发布日期:2020-12-11 15:18阅读:96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测量人体温度的智能卡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卡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可测量人体温度的智能卡。



背景技术:

人们生活当中普遍使用智能卡,例如人们日常使用的银行卡、公交卡、会员卡、电话卡等。现在的智能卡通常包括一个卡基,在卡基内设置有智能芯片,智能芯片内可以运行预先设定的程序,并且记录用户数据等。

参见图1,现有的智能卡具有一个卡基10,在卡基10内嵌入有智能芯片18,智能芯片18的表面设置有多个电触点,多个电触点外露在智能卡的表面上,当智能卡插入到读卡设备时,电触点与读卡设备上的电触点接触并进行通信。

参见图2,卡基10自上而下依次包括第一保护膜层11、第一印刷层12、第一粘接层13、基材层14、第二粘接层15、第二印刷层16以及第二保护膜层17。其中,第一印刷层12与第二印刷层16上可以印刷有预先设定的文字以及图案。图2所示的智能卡是一张双界面卡,即该智能卡具有接触通信以及非接触通信的功能,因此,基材层14内嵌入有天线19,天线19构成感应线圈,并且天线19与智能芯片18电连接。

当智能卡靠近非接触式的读卡设备时,非接触式的读卡设备的天线发出感应磁场,智能卡内的天线19感应到该感应磁场后产生电流并且向智能芯片18供电,此外,非接触式的读卡设备还通过无线通信的方式与智能芯片18进行通信,从而读取智能芯片18所存储的数据。

随着技术的发展,人们对智能卡的功能要求越来越高,除了希望具有智能卡基本的数据存储功能外,还希望智能卡具有满足人们日常生活使用的功能,例如测量持卡人员的体温。例如,面对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很多公共场所要求进入该场所的人员测量体温,只有体温在正常范围内才允许进入该场所。而智能卡作为人们通常随身携带并且方便携带的用品,如果具备测量体温的功能,将大大方便人们及时了解自身的体温状况,甚至在进入公共场所的时候,通过展示智能卡即可以让公共场所管理人员知晓持卡人的体温,减少因公共场所管理人员进行测量而导致人员积聚的问题。

例如,公告号为cn207924716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可感温显示不同图案的交易卡,该交易卡是一种可感温显示不同图案的交易卡,其包括具有非接触式交易单元或接触式交易单元的感应层,在环境温度产生变化时,交易卡产生不同的图案变化,达到美观的功效。但是,这种交易卡对温度感应变化范围非常大,通常远远超过人体温度变化的范围,无法精确对人体温度进行指示,即不具备测量体温的功能。此外,这种交易卡上并不只是当前的温度状况,如果仅凭交易卡上的图案变化推断持卡人体温情况,将导致体温检测不准确的情况发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指示持卡人体温的可测量人体温度的智能卡。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测量人体温度的智能卡包括卡基,卡基内设置有容纳腔,容纳腔内设置有感温组件,感温组件包括至少一个温变油墨封装体,温变油墨封装体内封装有温变油墨;在感温组件的表面上印刷有温度标识,温度标识位于温变油墨封装体的上方,且每一温变油墨封装体上方设置有与该温变油墨封装体相匹配的温度标识;或者每一温变油墨封装体排列成与该温变油墨封装体相匹配的温度的数字形状。

由上述方案可见,在智能卡内设置感温组件,且感温组件的每一个温变油墨封装体对应一个温度,相应的温度标识印刷在温变油墨封装体上,这样,用户可以直观的通过变色的温变油墨查看对应的温度,从而确认持卡人当前的体温。由于感温组件对应于人体温度的范围,因此每一个温变油墨对应的温度是一个较小的区间范围,因此能够准确的反映持卡人的体温。

一个优选的方案是,温度标识为温度刻度和/或温度数值。由于温度刻度或者温度数值是非常直观被观察到,通过在智能卡上印刷温度刻度或者温度数值能够让用户短时间内查看持卡人的体温。

进一步的方案是,温变油墨封装体的上表面设置有透明的保护层。将保护层设置成透明的,避免保护层遮挡温变油墨而影响用户观察温变油墨变色的情况。另外,设置保护层可以避免感温组件损坏,延长智能卡的使用寿命。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温度标识印刷在保护层上。将温度标识直接印刷在保护层上,一方面能够利用保护层作为印刷的基体,简化智能卡制造的工艺,另一方面可以透明的保护膜不会遮挡温度标识,或者影响温度标识的观看。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温变油墨封装体的数量为二个以上,多个温变油墨封装体在感温组件内平行布置。

由此可见,多个温变油墨封装体相互平行的布置,可以避免多个温变油墨封装体之间交叉,持卡人握持智能卡时,每一个温变油墨封装体能够准确的感应各自区域内的温度变化,从而提高温度显示的准确性。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每一温变油墨封装体具有对应的温度上限阈值与温度下限阈值,当温度高于该温度上限阈值或者等于该温度下限阈值时,该温变油墨封装体为透明;当温度在温度上限阈值与第一温度值之间时,温变油墨封装体显示第一颜色,当温度在第一温度值与第二温度值之间时,温变油墨封装体显示第二颜色,当温度在第二温度值与温度下限阈值之间时,温变油墨封装体显示第三颜色。

由此可见,每一个温变油墨封装体可以显示三种不同颜色,分别指示靠近准确值、比准确值偏大、比准确值偏小三种状态,这样,用户可以通过温度标识以及对应的温变油墨封装体颜色,能够清晰知晓持卡人体温状态,使得体温的检测更加准确。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一种智能卡的结构图。

图2是现有智能卡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智能卡实施例的结构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智能卡实施例的局部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智能卡实施例中的感温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可测量人体温度的智能卡可以是银行卡、公交卡、会员卡等,并且,智能卡可以是接触式智能卡、非接触式智能卡或者是双界面卡,双界面是同时具有接触式支付以及非接触式支付两种功能的智能卡。

参见图3,本实施例的智能卡具有卡基20,在卡基20内嵌入有智能芯片25,优选的,智能芯片25的表面设置有多个电触点,多个电触点外露在智能卡的表面上,当智能卡插入到读卡设备时,电触点与读卡设备上的电触点接触并进行通信。

此外,在卡基10上设置有一个窗口26,窗口26内设置有感温组件21,参见图4,感温组件21嵌埋在卡基20内。本实施例中,卡基20内设置有容纳腔24,感温组件21设置在容纳腔24内。并且,在感温组件21的上方设置有识别保护层22,优选的,识别保护层22为一层透明的填充物,识别保护层22仅仅覆盖在感温组件21的上表面。优选的,识别保护层22由高导热系数的材料制成,以便于将人体的热量快速的穿过识别保护层22传到至感温组件21。

此外,在卡基20的表面还设置有透明的保护层23,该保护层23为一层透明的保护膜,例如pe膜,保护层23不但覆盖在识别保护层22的上表面,还可以是覆盖在卡基20的大部分区域,例如除了智能芯片25以外的区域都覆盖有保护层23。

参见图5,感温组件21内设置有多个温变油墨封装体,包括温变油墨封装体31、32、33、34,结合图3,每一个温变油墨封装体31、32、33、34大致呈长条状设置,且多个温变油墨封装体31、32、33、34相互平行的布置。此外,每一个温变油墨封装体31、32、33、34封装有一种油墨,每一种油墨在特定的温度下显示特定的颜色,用于指示当前的温度。例如,温变油墨封装体31内的温变油墨对应于36℃,温变油墨封装体32内的温变油墨对应于37℃,温变油墨封装体33内的温变油墨对应于38℃,温变油墨封装体34内的温变油墨对应于39℃。当然,实际应用时,感温组件21内可以设置更多的温变油墨封装体,每一个温变油墨封装体内的温变油墨对应于一个特定的温度,特定的温度可以是从34℃到40℃之间,且每一个温变油墨封装体内的温变油墨对应其中一个整数的温度值,即34℃、35℃、36℃、37℃、38℃、39℃、40℃。

为了让用户更加直观的了解当前温度,在窗口26中设置有感温组件显示区27,感温组件21的多个温变油墨封装体31、32、33、34设置在感温组件显示区27内,并且,每一个温变油墨封装体31、32、33、34的上表面均设置有相应的温度标识。本实施例的温度标识为温度的刻度29,并且,在每一刻度近旁印刷有相应温度的数值28。当然,也可以直接将温度的数值28也印刷在相应的温变油墨封装体的上表面。

从图3可见,温度的刻度29是一根印刷在感温组件显示区27上表面的刻度线。本实施例中,温度的刻度29以及温度的数值28均印刷在保护层23上。由于保护层23是透明的,因此用户可以直观的看到刻度线以及刻度线下方的温变油墨封装体的颜色。

可选的,温度标识并不印刷在保护层23上,而是直接印刷在识别保护层22上,这样,透明的保护层23并不会遮挡识别保护层22上的温度标识,用户也能够直观的观察到各个温变油墨封装体的颜色以及相应的温度标识。

本实施例中,每一个温变油墨封装体所封装的温变油墨对应的温度都不相同,并且,每一个温变油墨封装体所封装的温变油墨都具有对应的温度上限阈值与温度下限阈值,当温度高于该温度上限阈值或者等于该温度下限阈值时,该温变油墨封装体为透明。并且,当温度在温度上限阈值与第一温度值之间时,该温变油墨封装体显示第一颜色,当温度在第一温度值与第二温度值之间时,该温变油墨封装体显示第二颜色,当温度在第二温度值与温度下限阈值之间时,该温变油墨封装体显示第三颜色。

具体的,温变油墨封装体31内的温变油墨对应于36℃,即温变油墨封装体31内的温变油墨对应的准确温度值为36℃,温变油墨封装体31内的温变油墨的温度上限阈值、下线阈值分别为35.5℃、36.5℃,当感温组件21的温度低于35.5℃或者高于36.5℃时,温变油墨封装体31显示为透明,也就是不改变颜色。当感温组件21的温度在35.5℃到35.9℃之间时,温变油墨封装体31显示为褐色,当感温组件21的温度在35.9℃到36.1℃之间时,温变油墨封装体31显示为绿色,当感温组件21的温度在36.1℃到36.5℃之间时,温变油墨封装体31显示为蓝色。如此类推,其他温变油墨封装体也具有类似的颜色变化。

这样,用户可以直观通过感温组件21上的温变油墨封装体的颜色变化变化以及对应的温度标识来确定持卡人的体温。例如,当感温组件21上温变油墨封装体32的颜色发生变化,其他温变油墨封装体的颜色还是透明的,则表示持卡人的体温在37℃左右。此时,可以观察温变油墨封装体32的颜色来判断持卡人体温的情况,例如温变油墨封装体32的颜色为绿色,则表示持卡人的体温在37℃的准确温度值很小的范围内,如果温变油墨封装体32的颜色为褐色,则表示持卡人的体温在37℃以下0.5℃的范围内,即在在36.5℃到37℃之间,如果温变油墨封装体32的颜色为蓝色,则表示持卡人的体温在37℃以上0.5℃的范围内,即在在37℃到37.5℃之间。

类似的,当感温组件21上温变油墨封装体33的颜色发生变化,其他温变油墨封装体的颜色还是透明的,则表示持卡人的体温在38℃左右。此时,可以观察温变油墨封装体33的颜色来判断持卡人体温的情况,例如温变油墨封装体33的颜色为绿色,则表示持卡人的体温在38℃的准确温度值很小的范围内,如果温变油墨封装体33的颜色为褐色,则表示持卡人的体温在38℃以下0.5℃的范围内,即在在37.5℃到38℃之间,如果温变油墨封装体33的颜色为蓝色,则表示持卡人的体温在38℃以上0.5℃的范围内,即在在38℃到38.5℃之间。

感温油墨由于其内部含有结晶的晶体颗粒,当感温组件21的温度发生变化时,感温油墨内的晶体颗粒的结构将发生微小变化时,感温油墨对不同波长的光束的折射、反射状况也跟随发生相应变化,折射、反射的光波的波长与温度相关,因此当温度变化时感温组件21内的各个温变油墨封装体呈现不同的颜色。例如,公开号为cn110216929a的发明专利申请就公开了一种可依温度显示文字图案并能重复使用的温致变色薄膜结构,这种结构内设置了温变油墨并且在不同温度下显示不同的文字、图案。可选的,本实施例的温变油墨采用液晶油墨。现有的感温液晶变色温度计上也普遍应用液晶油墨,并且在退热贴等产品上也使用温变油墨作为温度指示。

由于感温组件21的各个温变油墨封装体的温变油墨测量误差在0.5℃左右,且各个温变油墨封装体的颜色变化非常明显,用户可以非常直观的了解持卡人的体温状态。并且,温变油墨的颜色变化很迅速,通常持卡人只需要将手指握持在窗口26上并持续握持10秒左右,感温组件21的温变油墨封装体就会发生颜色的变化,从而测量出人体温度。并且,当感温组件21的温度降低后,温变油墨封装体的颜色恢复至透明,当感温组件21的温度再次上升后,温变油墨封装体的颜色再次发生变化,即感温组件21可以重复使用,且使用非常方便。此外,由于本实施例采用温变油墨作为温度的指示,避免了传统温度计容易造成玻璃破碎的问题。

上述实施例中,温变油墨封装体设置成立方体并且多个温变油墨封装体相互平行的布置,实际应用时,可以将温变油墨封装体设置成对应的温度的数字形状,例如,38℃对应的温变油墨封装体在感温组件21内排列成数字“38”的形状,用户也可以非常直观的了解持卡人的体温。

需要说明的是,如果智能卡是双界面卡,卡基20还可以设置线圈,线圈与智能芯片25电连接。如果智能卡仅仅设置非接触支付功能,则智能芯片不需要外露在智能卡的表面,可以嵌埋在卡基内,并且在卡基内设置线圈。

制作可测量人体温度的智能卡时,首先制作卡基20,并且在卡基20内形成一个凹槽,例如在卡基20内铣出一个凹槽,凹槽的大小根据感温组件21的形状和大小确定。

然后,将感温组件21放置在该凹槽内,并且,在感温组件21上放置识别保护层22,并且将印刷有温度标识的保护层23放置在卡基20上,例如形成图4所示的结构。优选的,使用定位件将保护层23、识别保护层22以及感温组件21、卡基20进行定位,例如使用加热钉头将保护层23、识别保护层22以及感温组件21、卡基20进行定位,避免压合过程中保护层23、识别保护层22、感温组件21、卡基20之间发生位置偏移而导致温度标识与温变油墨封装体的位置不匹配的情况发生。

接着,在低温低压的条件下进行热合,例如,压合的温度为80℃至120℃之间,压合时的压力为5帕至12帕,压制时间为15分钟至25分钟。优选的,在保护层23的表面与压合设备的钢板之间叠合一张pe膜的压合垫,防止卡基被压合损坏,最终挤压出带有感温组件的卡体。通常,上述工艺是在一大块基材上进行的操作,由于基材的面积很大,因此压合后需要按照智能卡成品的大小进行冲切,形成满足尺寸大小要求的卡体。

经过上述步骤后,卡体并未封装智能芯片,因此需要按照传统工艺进行铣槽并装入智能芯片,从而形成智能卡。

由于本实用新型的智能卡可以应用在多种领域,除了应用作为银行卡,还可以作为门禁卡、会员卡等使用,例如持卡人进入特定场所前,握持智能卡一段时间即可以使感温组件中的相应的温变油墨封装体发生颜色变化,用户可以直观的观察温变油墨封装体的颜色情况来快速的判断持卡人的体温,避免持卡人排队进行体温测量,提高人员进入场所的效率。此外,由于智能卡的私有属性,持卡人不需要接触任何公共物体即可实现体温测量,减少因测量体温的时候接触到公共物体而接触病毒的风险。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例如所使用的温变油墨型号的改变,或者温度标识设置位置的改变等,这些改变也应该包括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